李旸:陪伴成长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旸:儿童教育公益组织“榕树根”创办人
  “在北京的朋友们,我帮何胜磊问,可有闲置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借用?”6月5日晚,李旸在“榕树根的朋友们”微信群里发出一条求助消息。
  何胜磊是“榕树根职业教育计划”的学员,正在北京三里屯一家文身店做学徒。手机坏掉的他只能用一台老式按键机,“不方便与老师和家人联系”,借用电脑则是因为“师傅要教电脑绘图”——李旸像妈妈一样向群友详细说明着情况。
  像何胜磊这样的“孩子”,她还有两百多个,在云南德宏中缅边境的景颇族村寨中,她与她的“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已陪伴他们8年时间…… “快进播放”的民族
  “我是一个一不小心出生在荷兰的景颇族人。”2007年,李旸与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乐安东在一个活动上相识。不到两分钟,乐安东便对她讲述起了他的“景颇情缘”。
  乐安东为荷兰莱顿大学汉藏语系博士,1991年,为研究景颇族使用的语言之一载瓦语,他来到德宏景颇山寨,著成《载瓦语语法及词汇》一书。2009年,乐安东带着李旸回到这个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地方。
  在宏德,李旸发现景颇山寨除了有丈夫所说的美丽景色,还有一群充满野性却“生活与教育境况堪忧”的孩子们。
  景颇孩子自小与大自然“相处”,相熟之后,李旸发现他们都是上山下河捕鱼打猎的高手。山上哪些蘑菇有毒,哪些野果好吃,他们一眼就知。某次爬山,李旸被毛毛虫蜇得整个胳膊肿了起来,一个小女孩随手从山上采了一些草药,放进嘴里一嚼,给她敷上,等到下山时,李旸的胳膊便好了。一起画画、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们更是天马行空,各种色彩和图形信手拈来,完全超出了李旸的预料。
  然而在做一些趣味活动时,她发现,任何跟数字有关的游戏,孩子们都无法进行。大多数孩子不认字,不会背乘法口诀。询问老师之后,她大吃一惊:这些孩子们在学校都是“差生”,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爱逃学。
  “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就成了差生?”走访过几座山寨之后,李旸了解到,当地没有学前教育,一年级之前孩子大多不会汉语,进入学校之后他们需要先学汉语,再用汉语学习數学,学习成为一件很“打击自信的事情”。“好多孩子没上完小学或初中就退学了。”她告诉《中国慈善家》。
  原生家庭环境差、缺少父母陪伴等问题,也在走访中渐渐浮出水面。随着经济发展,在德宏,景颇村民大多进城务工。但因为学历不高、身无一技之长,很多人在城市屡屡受挫,失望沮丧之下,酒精、赌博甚至毒品出现在了他们的生活中。“爸爸被抓了,哥哥酗酒了,妈妈离家出走了……”走访的时间越长,李旸听到的伤心故事越多。
  “过去的60年里,从火塘、织锦到使用智能手机,景颇族经历了几百甚至上千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飞速变化。现代社会进不去,传统生活回不去,心理会遭受很大的冲击。”李旸将当地的变化形容为“电视剧快进播放一样”。痛心于城市化进程中景颇民族“失去魂魄”的她,期望能在那些孩子和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中间“做一个阻隔”。
  2010年,本着探索乡村教育、陪伴留守儿童成长的目的,李旸辞去白领工作,发起成立了儿童教育公益组织“榕树根”。2013年5月,历时18个月艰苦施工,榕树根儿童活动中心在云南德宏州芒市西山乡营盘村落成。8年来,先后有150多位长、短期志愿者老师在这里工作,来自15个村寨的200多名孩子自由来去地在这里度过自己的周末和寒暑假。 一颗“杨桃”的意义
  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李旸时常想起自己的两段故事。
  李旸1982年出生于北京,父母是化工厂的工程师。为了让李旸学会照顾自己,小学二年级时,母亲递给她一把菜刀,让她学着切菜。当着她的面,母亲演示了几遍如何开关煤气阀、点火、熄火,便让她“上手了”。
  上世纪80年代,市场上的东西极其有限,但李旸的妈妈每次回家,或是捎上一块新奇的糕点,或是带回一颗稀奇的水果,总想让她有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李旸至今记得,某个冬天,妈妈给她买来一只昂贵的杨桃,原因只是“南方的,你没见过”。
  “你能做”与“试一试”的观念,经由妈妈传递给李旸,成为她教育孩子们的信条。“教育不是用来改变命运的,是用来获得精神独立和灵魂自由的。”在“榕树根”,她绕开“让孩子头疼”的英语与数学,从“木偶戏”“自然艺术”“制作一本关于我的书”等夏令营活动入手,让孩子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喜好。
  木偶戏讲述的是景颇族的传统动物寓言。父母那一代小时候在火塘边从爷爷奶奶口中听到的老故事,现在的景颇孩子们已经鲜少听闻,在“榕树根”,孩子们第一次从乐安东这个老外口中听到自己民族的传说,充满了亲切感。李旸让孩子们以戏剧的形式将故事改编成剧本,并分工负责道具、布景、灯光、音响,上台表演,那些害羞得不敢发言的孩子通过动手“找到了自己的特长”。
  孩子们特别害怕数学,她就找来获得过魔方世界冠军的发小儿,把魔方的教学公式改造成小故事和顺口溜。当孩子们学会用两分钟左右快速复原六面魔方时,再告诉他们“其实这也是数学”。
  “榕树根”的英语营曾带领一群零基础的孩子,通过游戏和互动等环节,实现了6天学会6首英文歌、看懂一段英文寻宝指南、用英文讲出一段完整自我介绍的目标。任务结束后,李旸告诉孩子们:“就算回去忘记了这些单词和句子也没关系,我只要你们记住此刻的感受。不要给自己设限,那些以前认为的不可能,经过努力和好方法,都可以成为可能。”
  2015年,“榕树根”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小艺术家”游学活动。行程中,李旸安排了未来职业教育环节,让孩子们跟艺术家一起画画,跟乐队音乐人聊音乐,跟专业老师谈街舞,提前寻找“自己梦想中的职业”。
  就业并非“榕树根”陪伴的重点。景颇大山有自己的生活法则,村民们习惯于互相分享,邻居之间不打招呼便可以使用对方的东西;时间观念上也与城市不同,约定9点见面,景颇人常常10点半尚未出门。职业培训中,李旸用戏剧的方式一遍遍模拟这些场景,告知孩子们这些行为在城市可能会引起的误解,为他们从传统民族生活急速过渡到当代都市生活,做一下“缓冲”。
  经过一年左右的沟通与训练,李旸根据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等的掌握,在榕树根开启了“职业教育计划”,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专业和职校。目前,已有18名孩子前往昆明、成都、北京等地,学习美发、健身、厨艺、导游、幼师、绘画设计等专业技术。何胜磊便是其中一员。
  现在,李旸正在当地筹建一所针对山区孩子的全日制职业学校,以帮助更多孩子闯出一条自己的职业之路。
  “留守儿童问题短期之内还很难解决,我认为这才是中国乡村教育最大的困境。”在李旸看来,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结构性问题”,“榕树根”能够做的,也只有“陪身边的孩子经历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向孩子们证明‘你们可以做到’。同时让世人看到,什么才是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帮助”。
  “让他们努力过,上进过,优秀过,被认可过,这本身就是意义。我们帮助孩子不是想让他们都出人头地,而是让他们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到底什么是更好的选择其实是孩子自己说了算。”李旸说。
其他文献
根据柯林斯的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作为文化证书和社会流动的障碍  书名:《文凭社会:  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  作者:【美】兰德尔·柯林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冲突论学派代表人物,宾夕法尼亚大学荣休教授,著有《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冲突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30年后,她的好奇心依旧如初,只不过她现在好奇的,是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30年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蔡金青将自己的大学专业从化学拓展至公共事务和经济学领域—她想知道自己的人生边界在哪里。30年后,好奇心依旧如初,只不过她现在好奇的,是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她的职业履历足够耀眼:新盟国际公关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佳士得中国地区总裁。去年9月,成为时尚界巨头,法国开云集团大中
期刊
我一直相信,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王男讲到她去到《我是另一个你》主人公迪伦的家乡,听迪伦的家人说起迪伦有精神疾病,她几乎是本能地觉得“这肯定不是他的问题”。她承认这是自己的偏见,源于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叛逆的人,会做出跟常人或者跟社会期待不一样的事情。在中国的时候我也觉得社会对特立独行的人不够容忍,很多特立独行的人在极端的情况下,会被认为有病。”  我不知道她是否也曾经被身
期刊
Q:去年,你作为野生救援(WildAid)保护鲨鱼公益形象大使拍摄了一则呼吁保护、拒食鲨鱼的公益广告,为此在海中与鲨鱼“共处”了十多天。你接受邀请参与这一广告拍摄的初衷是什么?  A:这是我第一次在水下表演,而且因为这一活动我爱上了鲨鱼这种生物。我接受邀请的初衷就是,希望看过这条公益广告,人们能够明白,我们完全不需要依靠吃鱼翅来彰显财力或表示尊重对方。  Q:对很多人来说,鲨鱼这类的大型海洋生物和
期刊
Q:多年前,你曾为了治疗烫伤和为母亲祈福,坚持素食多年。于你而言,吃素有怎样的意义?  A:之前我妈妈生病的时候,我确实发了一个愿,就是我妈妈在世的时候我都吃素。我去年去潜水的时候,发现很多珊瑚都被破坏了,鱼也越来越少。你可能会问,这跟吃素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地球上的很多资源都用于畜牧,比如生产一磅牛肉需要2500加仑的水,这对环境都有破坏。如果我们不吃那么多肉,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吃素对自己的身
期刊
我们正在被我们创造的反噬。  世界环境日来临之前,相关环境报道相继出炉,看得人心惊。而事实上,对日趋恶化的环境的揭示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今年是中国限塑令实施第10年。2008年,中国人每天使用30亿个塑料袋,8年后,仅快递业塑料袋使用量就达147亿个。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显然令中国的白色垃圾治理之路陷入尴尬和困扰。而快递等行业并不在“限塑令”范围内。  “环保塑料袋”的使用曾经被认为是
期刊
“自然与人性话题”以及 “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发生”,是他遵循的“艺术直觉”。这样的直觉,沿袭到了艺术之外。  周春芽越来越活成了自己的一幅“画”。  远离社交,上海嘉定郊区的工作室,是他最常驻留之处。在修建于十年前的这个画室里,一幅尚未完成的巨幅“桃花”悬挂在墙壁上,一个巨大的“绿狗”雕像忠诚相随,书架、茶几上堆满了各种书籍画册。除了画画以外,他偶尔会在这里接待老友,剩下的时间则是陪伴两个幼儿,以及
期刊
“这些快乐的国外旅行经历再也没有了,那些地方都是我儿子活着的时候带我去的。”一位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分享几年前和儿子一起乘坐邮轮环游欧洲的经历,掉下了眼泪。  “我老伴和孩子都在世,但我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小区小公园发呆。家里冷清,老伴耳聋,孩子只有周末时才会过来看看,我也就和保姆说说话。”另一位老人说完,偌大的活动室瞬间安静下来。  15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倾吐着各自的孤独与寂寞,并为一位百岁高龄
期刊
“十年一剑难磨成,壮志未酬再出征。此生无缘名与利,但求不负520。”  5月20日,在华民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华民)10周年工作汇报会的现场,理事长卢德之大声念出了这首他在前一晚写下的“打油诗”。回顾过去10年的公益思考和实践,卢德之坦言,“很不容易,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10年前,作为当时中国大陆原始出资额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华民的原始出资人之一卢德之曾许下“10年内把基金会做到100亿规模”
期刊
今年,杨澜整整50岁了。  按照儒家的理论,这该是一个随遇而安,无为自然的年龄。  杨澜不肯。生日当天,面对东方卫视《中国老总》栏目组的镜头,她甩一甩头,笑得昂扬,“生命是一份礼物,应该好好庆祝。”  50岁的她身形挺拔,对一切前沿的东西充满好奇。过去几年,她带领团队,走访国内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二十多座城市,采访了三十多个顶尖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八十多位行业专家,制作出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