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防暴弹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一定规模的影响社会安定的集群闹事行动。这些事件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在处理这类集群闹事事件时,往往直接面对的是大量普通群众,非常棘手,既要有效制止集群闹事,又不能伤害群众。为此,必须研制出非致命的防暴武器,这些武器对有生目标不会造成致命伤害,但又有很强的威慑力,甚至可能使人暂时丧失活动与反抗能力。国内外广泛研制的催泪弹、橡胶弹、麻醉弹、闪光弹、致晕弹、噪声弹、染色弹、塑料弹、网枪弹、特种霰弹以及次声武器、电击武器等均属这一类型。90式7.62mm低侵彻步枪弹则是根据我国的特点研制出的一种非致命步枪弹,现将该弹介绍如下。
  
  1技术要求
  
  1.1能在发射56式7.62mm枪弹的制式枪械上可靠发射。这样可以缩短研制周期,减少研制费用,扩充制式武器的使用功能,简化装备序列,便于列装使用。
  1.2对人体具有非致命的作用效果。该枪弹的作用是驱散骚乱人群,威慑犯罪分子,应避免对人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1.3结构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性和经济性好,便于批量生产和大量装备。
  
  2技术措施和作用原理
  
  要实现枪弹在制式武器上可靠发射,重点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供弹系统应该顺利、流畅;第二,能满足枪械机构动作可靠性的能量要求。为此主要采用两方面的技术措施。
  首先是使低侵彻枪弹的全弹外形、尺寸与制式枪弹基本一致,故采用56式7.62mm枪弹的底火和弹壳。
  其次是设计装药结构,匹配合理的弹道参数,使低侵彻枪弹的内弹道性能与制式枪弹基本一致,保证有一定的膛压、导气孔压力和足够的枪口动能。
  作为动能弹,要对人体达到非致命的作用效果,就要求作用到人体上的动能或比动能非常小,即要求作用元的质量和速度很小,或者作用面积相当大。低侵彻枪弹利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原理,设计出特殊弹头,满足了对人体非致命的作用效果。
  塑料弹头壳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不仅使弹头形成一定的外形,保证射击时供弹的可靠性,而且是盛装填充物的容器,将其他元件包覆成一个整体弹头,以满足枪弹勤务性和工艺性要求;出枪口之后又能迅速分裂成小块,使弹头完全解体;弹头壳碎裂后,碎片质量小,速度衰减很快,10m以外对人体无杀伤作用;弹头壳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适于批量生产。
  弹头采用高比重金属粉粒作为填充物。这种金属粉粒堆集密度大,可达10g/cm3,颗粒小,单粒质量仅为0.00055~0.028g,易分散。采用高比重金属粉粒作弹头填充物是满足枪弹技术要求的关键性措施。首先是能给弹头配重,使得体积有限的弹头具有较大的质量,能在制式枪械上通用且满足了枪弹内弹道性能以及使枪械射击时具有足够能量的要求,保证机构动作可靠。另外,就是能高度分散弹头的枪口能量,弹头出枪口后完全解体,占弹头总质量80%的金属粉粒迅速飞散,从而使弹头的能量高度分散,金属粉粒的颗粒极小,速度衰减极快,10m以外对人体不存在杀伤作用。使用金属粉粒,巧妙地实现了大的枪口动能与小的侵彻能量的转换,解决了低侵彻枪弹能用制式枪械可靠发射和在较近距离对人体非致命作用效果之间的矛盾,满足了技术要求。
  橡胶头质量小,仅占弹头总质量的10%,材质软,有弹性,速度衰减快,碰击目标后产生弹性变形吸收一部分能量,所以对人体具有低侵彻、非致命的作用效果。橡胶头模压成型,工艺性好。
  
  3主要试验结果
  
  3.1枪械机构动作可靠性
  在高、低、常温条件下,分别用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和81式自动步枪实施单发、点射和连发射击,枪械机构动作可靠。这样可以在同一种枪械上射击非致命枪弹和制式枪弹,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弹种,达到不同的目的,实现一枪多用。
  
  3.2低侵彻性能
  考核枪弹对人体是否具有致命性杀伤效果的判据之一,是看弹头能否穿透25mm厚的干红松木板。试验表明,木板靶距枪口10m时,橡胶头侵入木板的深度小于10mm,距枪口15m时,橡胶头侵入木板的深度小于6mm。对生物的试验表明低侵彻枪弹具有良好的低侵彻性,对人体具有非致命性能。在10m靶距上,对无任何防护的狗的头部、臀部、腰部和肢腿等部位进行射击,可造成胸腹部皮肤破损,仅累及皮下浅层,即相当于Ⅱ度体表损伤,内脏均未见明显病变。在有棉服防护的情况下,橡胶头仅嵌入棉絮中,未造成体表和皮下损伤。在单层的确良服装的防护下,未见防护显示屏蔽效果。
  
  4主要性能指标
  口径7.62mm
  全弹质量12.2g
  弹头质量4.0g
  橡胶头质量0.4g
  膛压Pmax≤305MPa
  作用距离50m
  低侵彻性能:
  射距10m穿不透25mm厚的干红松木板;
  射距5m对25mm厚干红松木板的穿透率小于50%
  射击密集度R50≤15cm(射距10m,固定架射击)
  枪口噪声、火焰与56式7.62mm枪弹相当
  配用武器56式7.62mm冲锋枪、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81式7.62mm自动步枪
  射击时弹头破碎物的散射角和飞散距离:
  破碎物横向散射角17°
  破碎物及金属粉粒的最大飞散距离15m
  90式7.62mm低侵彻步枪弹定型后受到了武警、公安部门的关注,并已少量装备使用。◆
  (编辑/樵夫)
其他文献
罗跃鸣  云南省建水县人,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专业,同年分配到356厂工作。历任科研设计处副处长、副厂长等职,现任该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工作期间,先后参加过67-2式7.62mm重机枪、81式7.62mm轻机枪的生产技术工作,主持过外贸14.5mm高平两用机枪的研制。  在QJY88式5.8mm通用机枪研制工作中担任行政指挥,参与了总体方案、关键技
期刊
纵观世界轻武器的发展不难看出,创新性与继承性的良好结合始终推动着轻武器作战性能的提高和部队战斗力的增强。美国从AR15,到M16、M16A1、M16A2和M4,以及当前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OICW),几经改进和换装,都尽可能地继承前者的成功技术和成熟结构;苏联从AK47/AKM班用枪族,到如今装备的AK74枪族系列,都不难看到在其结构、工艺以及部件上的继承性。也正是这种继承性,推动了美、俄两国轻武
期刊
波兰1935式手枪是一支外观精美、性能良好的9mm半自动手枪,由波兰拉多姆市的布罗尼·拉多姆兵工厂生产,1935年命名为VIS35式9mm手枪。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使该枪的命运受到重创。  本文介绍该枪的设计过程、型号演变以及最后被战争毁灭的历史。    统一军用手枪    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拥有大量军用手枪,但装备军队、国境警备队和警察的手枪各异,造成武器装备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状
期刊
自国产QJY88式5.8mm通用机枪在我刊报道(见《轻兵器》2000年第2期)以来,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广大读者纷纷来信,询问有关通用机枪的详细情况。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该通用机枪的主设计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聿衍(以下简称“王”)及高级工程师许其沛(以下简称“许”)等同志。  记:两位专家好!近年来,我国相继有一批自行设计的、独具特色的轻武器问世。QJY88
期刊
M16A1步枪多年来一直是令人满意的班用步枪。新加坡军队装备该枪已多年,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M16A1步枪将达到它的有效使用寿命期。新加坡面临的选择是更新M16A1步枪还是生产新步枪,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新步枪要完全满足21世纪新加坡军队的要求,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轻武器市场中具有活力。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努力的结果是,SAR-21无托突击步枪已取代在军中服役的M16A1步枪。    SAR-2
期刊
最近装备的反掩体弹药(BDM)填补了步兵和工兵在突击"武器"方面长期存在的空白。BDM或XM141是一种长83mm的一次性使用弹药,主要用于摧毁有威胁的野战掩体。陆军研究发展工程中心的工程师以海军陆战队的肩射多用途突击武器(SMAW)为基础研制出BDM。该弹质量为7.1kg,有效射程15~500m,并配装夜用瞄准具。虽然BDM的用户大部分都是步兵或工兵,但该武器是一种"如果需要就带上"的武器系统,
期刊
最近,俄罗斯科夫罗夫斯基机械厂研制出新型"佩彻涅格"机枪,该枪是在俄罗斯著名的"ΡΚΜ"机枪基础上研制出来的,现已开始批量生产。  "佩彻涅格"机枪主要用于消灭敌有生力量和对付敌火器,同时还可打击敌空中目标。该枪在枪体结构上采用了一些新材料,这样可大大延长枪管寿命。由于机枪两脚架被移至枪口处,从而大大提高了射击密集度。  "佩彻涅格"机枪较之"ΡΚΜ"机枪,其组件一体化程度更高。枪管也与"ΡΚΜ"
期刊
素以制造击锤式击发机构手枪而闻名的德国华尔特公司,也设计了采用塑料握把、击针式击发机构的自动手枪,这就是被炒得沸沸扬扬被称为"无击锤混合物"的9mmP99手枪。其设计上拥有4项国际专利,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套筒座与握把    P99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它创造性地吸收了其他成功使用塑料套筒座手枪的特点,采用了奥地利格洛克手枪的击针式击发装置与铰接的扳机,瞄准镜座则与德国USP手枪相同,但其待击
期刊
发射机构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95式5.8mm自动步枪检验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该枪在单发待击状态时,手指轻扣扳机一下然后松开,阻铁并未解脱击锤,也即并未击发,此时若想将快慢机从单发状态转换到保险位置则无法实现,除非击发后再转换。  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使用中,战士瞄准了一个目标,扣动扳机准备射击,扳机刚扣一半,目标突然隐藏,于是便自然松开扳机,若此时战士也想转移阵地,则需将上膛的枪转换到保险位
期刊
92式9mm手枪系统于1998年批准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已装备驻港和驻澳部队,引起军界和兵器爱好者的广泛关注。92式5.8mm手枪于2001年批准设计定型,即将投入小批量生产。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这两种手枪的性能特点及研制过程有个全面了解,特写此文以飨读者。    “双胞胎”手枪的诞生过程    两种口径的手枪及弹的研制任务均由军方提出,源于同一研制合同、同一科研课题,并由同一批科技人员、同一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