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而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对我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载体;创新
作者简介:赵胜阳(1981-),男,山东蒙阴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48-03
一、引言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灵魂的核心,是我们伟大民族能够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而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虽然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是积极向上的,但爱国意识形态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因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寻求一条更加实效的思路、完善传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中,大多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从小就对青少年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历史教育中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其民族文化,把爱国主义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的德育过程中,运用隐形的教育方式来让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无意识的接触,培养大学生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大学里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把爱国主义教育写入大学教学大纲,还要求大学生举行严肃的升降国旗仪式,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总的来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
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爱国主义的内在含义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情感。有的学者从逻辑学的角度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一定国家、阶级所倡导的对自己民族文化以及优良传统的认同和热爱。涂争鸣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中阐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教育要素层次高、教育方式理性、教育实施主动和教育内容契合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江泽民在《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爱国主义是同促进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的,它体现着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身后感情,它是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定的有机统一[1]。
(三)探索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的研究有很多,陈锡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实际,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唐黎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初探》中认为,应该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朝气,通过树典型、树旗帜来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包括: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爱国主义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2]。
总的来说,许多学者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开阔。
(四)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调研,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在教育理念上,缺乏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偏重正当伦理道德教育,注重形式。为了体现形式,只看重爱国主义教育的数量,而忽略了其真正能够达到的效果。且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育双方缺乏主动性。
2、在教育方式上,过分依赖课堂灌输方式,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教育载体单一化,不能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3、在教育内容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当前的时代背景脱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时代感不够深入、全面,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专门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基本上没有。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
一直以来,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振兴中华民族,维护社会和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理解新时代下爱国主义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种爱国情感。列林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首先表现的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热爱祖国指的是对祖国疆土、祖国人民、祖国政治和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之情不容忍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受到损害,它紧紧的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随时做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准备[3]。
2、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精髓。首先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古自今,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是朝着统一发展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历经坎坷却生生不息,依靠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4] 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对受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使其形成爱国主义观念、思想、精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1、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爱国主义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增强其民族凝聚力,树立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2、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在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些新的时代特征。第一,大学生作为一个处于时代前言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处于由学生向社会青年转变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还未完全定型。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生不断的接触国内外的新事物与新观念,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面临着腐朽和错误思想的侵蚀,他们必须在错中复杂的环境中,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认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根据其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教育方法。第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时代性。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在旧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以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独立民主的国家,在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保卫祖国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维护祖国统一,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第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优越性。大学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内或校外活动来传播和学习爱国主义。在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可以把爱国主义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使他们能够在自发意识下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第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要求性。由于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和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具有自己的鉴别力,抽象逻辑思维受到全面锻炼,能够跟事物的发展规律去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他们不像在未成年阶段,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书本上的理论教育就能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这就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与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相连,要把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热爱结合起来;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促进祖国统一结合起来;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四、以文华学院为例——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流动基地
2005年4月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团委的支持下,学院国旗班成立,主要执行学院日常和重大活动时的升旗任务以及学院派遣的其他任务,是学院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流动基地。国旗班秉承 “政治合理、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20字治军方针,对队员进行严格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训练,严格遵守和实践着《国旗法》,爱旗,护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学习《国旗法》做出突出贡献。为了扩大国旗班对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学院对国旗班的建设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管理制度。国旗班作为学校里的军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参考我国国家国旗护卫队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国旗班执勤制度、国旗班日常制度、国旗班财务制度,以及各成员职责规范和纪律。如,国旗班的队员首先要学习《国旗法》,让队员真正了解、认识国旗、国徽、国歌,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
2、严格的队员选拔制度。队员的选拔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每年9月底新生军训完毕后开始进行招募新队员,经过各种硬性指标的考核之后,对留下的较为优秀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集中训练,从体能意志方面考核继续淘汰。至10月底,再根据业务素质及操行记录最终确定出30人的新队员编制。对已选出的队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磨合,根据各自的情况安排适当的位置,同时培养多面手应对不时之需。这样的选拔模式,保证了国旗班队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团体也就成了精英团体。
3、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第一,升国旗,唱国歌。举行每周一到周五的日常升旗仪式和每周一次的重大升旗仪式。要求学生参加升旗仪式,要求学生唱好国歌,树立报国之志,抒发爱国之情,从而使教育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加生动实施教育的过程既是对学生的熏陶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提高。第二,精选升旗讲话专题。升旗讲话有专题,有计划。升旗讲话专题都是围绕着德育的大目标制定的。而且讲话专题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时效性,更要有教育性,还要有科学性。通过在国旗下专题讲话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实事和政治的了解,营造爱国主义氛围。第三,开展爱国征文。通过征文,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学生的活动占主要地位,学生为了撰写讲话稿,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学习到很多东西,思想上自然也就会有所升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受到了教育。第四,参加校外重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旗班积极参加校外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然后再将这些活动成果向学院的学生进行展示,不仅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传播到社会中,为校外的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而且以实际的爱国主义行动带动校内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第五,深入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教育。每年暑期,国旗班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赴革命老区进行学习与实践。这类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老区或红色根据地,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不仅助于完善自身队伍管理,增强了队员的爱国思想,在校内展示学习成果时也对全校师生爱国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六,树典型国旗班在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中,利用在时代发展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结合纪念活动宣传歌颂爱国英雄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同时,组织普通同学参观国旗班的训练及学习,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4、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5]-[7]。在建立了稳固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后,对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大学生的生活形式是以校园生活为主,高校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创新: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实时政治教育相结合。新时代下,国际国内形势千变万化,不断有较大的政治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大学生正朝气蓬勃,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实事的看法,通过深入的分析实事,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让大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第二,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学中,可以运用专业的知识,采用灵活的方式,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为目标。应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学生干部及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讲座、文艺表演、摄影展览等,以校报、广播、橱窗、海报等直观的听视觉形式,培养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实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进步的步伐和世界风云的变幻。第三,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爱国主义精神不只是一种纯粹理论,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坚定信念,由于理论教学的枯燥性不能让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理性的认识,因此,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锻炼体魄、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享受到思想和性情的陶冶。可以借助于更加形象、艺术的文化娱乐活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寄托于校园内的文化娱乐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加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文化娱乐活动中时,应该明确和突出活动主题。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安排优秀的大学生代表发表爱国感言;可以结合重大的与爱国相关的节日举办红歌比赛;可以举办以爱国为主旋律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同国旗班一起去革命老区参观革命纪念遗址。使其在这样特定的场合亲身感受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并激励自身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五、总结
本文从新时期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提出了建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的观点,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 陈燕、孙掌印.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研究[J].科技文汇,2010,(10).
[3] 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张艳国.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5] 黄文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0.
[6] 伍兴阶.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J].学工论苑,2011,(373).
[7] 李鑫.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教育园地,2008,(01).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载体;创新
作者简介:赵胜阳(1981-),男,山东蒙阴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48-03
一、引言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灵魂的核心,是我们伟大民族能够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而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虽然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是积极向上的,但爱国意识形态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因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寻求一条更加实效的思路、完善传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国家中,大多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从小就对青少年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历史教育中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其民族文化,把爱国主义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的德育过程中,运用隐形的教育方式来让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无意识的接触,培养大学生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大学里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把爱国主义教育写入大学教学大纲,还要求大学生举行严肃的升降国旗仪式,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总的来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
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爱国主义的内在含义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情感。有的学者从逻辑学的角度认为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一定国家、阶级所倡导的对自己民族文化以及优良传统的认同和热爱。涂争鸣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中阐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教育要素层次高、教育方式理性、教育实施主动和教育内容契合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江泽民在《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爱国主义是同促进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的,它体现着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身后感情,它是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定的有机统一[1]。
(三)探索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的研究有很多,陈锡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实际,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唐黎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初探》中认为,应该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朝气,通过树典型、树旗帜来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包括: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爱国主义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2]。
总的来说,许多学者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开阔。
(四)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调研,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在教育理念上,缺乏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偏重正当伦理道德教育,注重形式。为了体现形式,只看重爱国主义教育的数量,而忽略了其真正能够达到的效果。且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育双方缺乏主动性。
2、在教育方式上,过分依赖课堂灌输方式,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教育载体单一化,不能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3、在教育内容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当前的时代背景脱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时代感不够深入、全面,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专门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基本上没有。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
一直以来,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振兴中华民族,维护社会和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理解新时代下爱国主义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种爱国情感。列林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首先表现的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热爱祖国指的是对祖国疆土、祖国人民、祖国政治和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之情不容忍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受到损害,它紧紧的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随时做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准备[3]。
2、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精髓。首先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古自今,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是朝着统一发展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历经坎坷却生生不息,依靠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4] 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对受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使其形成爱国主义观念、思想、精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1、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爱国主义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增强其民族凝聚力,树立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2、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在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些新的时代特征。第一,大学生作为一个处于时代前言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处于由学生向社会青年转变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还未完全定型。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生不断的接触国内外的新事物与新观念,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面临着腐朽和错误思想的侵蚀,他们必须在错中复杂的环境中,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认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根据其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教育方法。第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时代性。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在旧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以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独立民主的国家,在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保卫祖国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维护祖国统一,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第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优越性。大学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内或校外活动来传播和学习爱国主义。在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可以把爱国主义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使他们能够在自发意识下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第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要求性。由于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和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具有自己的鉴别力,抽象逻辑思维受到全面锻炼,能够跟事物的发展规律去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他们不像在未成年阶段,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书本上的理论教育就能形成正确的爱国观念。这就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与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相连,要把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热爱结合起来;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促进祖国统一结合起来;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四、以文华学院为例——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流动基地
2005年4月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团委的支持下,学院国旗班成立,主要执行学院日常和重大活动时的升旗任务以及学院派遣的其他任务,是学院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流动基地。国旗班秉承 “政治合理、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20字治军方针,对队员进行严格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训练,严格遵守和实践着《国旗法》,爱旗,护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学习《国旗法》做出突出贡献。为了扩大国旗班对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学院对国旗班的建设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管理制度。国旗班作为学校里的军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参考我国国家国旗护卫队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国旗班执勤制度、国旗班日常制度、国旗班财务制度,以及各成员职责规范和纪律。如,国旗班的队员首先要学习《国旗法》,让队员真正了解、认识国旗、国徽、国歌,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
2、严格的队员选拔制度。队员的选拔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每年9月底新生军训完毕后开始进行招募新队员,经过各种硬性指标的考核之后,对留下的较为优秀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集中训练,从体能意志方面考核继续淘汰。至10月底,再根据业务素质及操行记录最终确定出30人的新队员编制。对已选出的队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磨合,根据各自的情况安排适当的位置,同时培养多面手应对不时之需。这样的选拔模式,保证了国旗班队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团体也就成了精英团体。
3、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第一,升国旗,唱国歌。举行每周一到周五的日常升旗仪式和每周一次的重大升旗仪式。要求学生参加升旗仪式,要求学生唱好国歌,树立报国之志,抒发爱国之情,从而使教育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加生动实施教育的过程既是对学生的熏陶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提高。第二,精选升旗讲话专题。升旗讲话有专题,有计划。升旗讲话专题都是围绕着德育的大目标制定的。而且讲话专题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时效性,更要有教育性,还要有科学性。通过在国旗下专题讲话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实事和政治的了解,营造爱国主义氛围。第三,开展爱国征文。通过征文,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学生的活动占主要地位,学生为了撰写讲话稿,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学习到很多东西,思想上自然也就会有所升华,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受到了教育。第四,参加校外重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旗班积极参加校外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然后再将这些活动成果向学院的学生进行展示,不仅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传播到社会中,为校外的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而且以实际的爱国主义行动带动校内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第五,深入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教育。每年暑期,国旗班在院团委的指导下赴革命老区进行学习与实践。这类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老区或红色根据地,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不仅助于完善自身队伍管理,增强了队员的爱国思想,在校内展示学习成果时也对全校师生爱国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六,树典型国旗班在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中,利用在时代发展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结合纪念活动宣传歌颂爱国英雄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同时,组织普通同学参观国旗班的训练及学习,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4、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5]-[7]。在建立了稳固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后,对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大学生的生活形式是以校园生活为主,高校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所在的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创新: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实时政治教育相结合。新时代下,国际国内形势千变万化,不断有较大的政治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大学生正朝气蓬勃,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实事的看法,通过深入的分析实事,赋予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让大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第二,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学中,可以运用专业的知识,采用灵活的方式,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为目标。应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学生干部及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讲座、文艺表演、摄影展览等,以校报、广播、橱窗、海报等直观的听视觉形式,培养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实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进步的步伐和世界风云的变幻。第三,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活动相结合。爱国主义精神不只是一种纯粹理论,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坚定信念,由于理论教学的枯燥性不能让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理性的认识,因此,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锻炼体魄、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享受到思想和性情的陶冶。可以借助于更加形象、艺术的文化娱乐活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寄托于校园内的文化娱乐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加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文化娱乐活动中时,应该明确和突出活动主题。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安排优秀的大学生代表发表爱国感言;可以结合重大的与爱国相关的节日举办红歌比赛;可以举办以爱国为主旋律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同国旗班一起去革命老区参观革命纪念遗址。使其在这样特定的场合亲身感受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并激励自身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五、总结
本文从新时期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提出了建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的观点,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 陈燕、孙掌印.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研究[J].科技文汇,2010,(10).
[3] 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张艳国.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5] 黄文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0.
[6] 伍兴阶.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J].学工论苑,2011,(373).
[7] 李鑫.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教育园地,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