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梦,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魅力,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精神领域下的无形产物,从人类诞生就丰富着人类的另一精神世界。梦境有时与敬仰的神灵、有趣的童话或者神话有关,甚至与某种程度上的未知预兆有关。反映着人们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危机逃避的符号。梦境意向,自古以来就被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无数思想家、医学家、占卜师和科技工作者探索求解。由于各自文化背景不同以及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科学史上的观点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全然不同,给人类留下谜团与困惑。本文试图对中国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的梦境意向进行分析与比较,在不同解读中找其影响和根源。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梦境内容与特征探索中外大学生之间梦的内容和特征的跨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梦境;中西;比较
一、梦与梦境研究述略
梦是人入睡后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梦的世界里,会出现梦中梦,甚至梦中梦达到几层都不会醒来,会出现过曾经梦见过的梦,也会有觉得现实中发生的事是梦中有过的,奇妙的梦境层出不穷。从古至今,梦境一直是被人们研究的重要话题。从古至今,古代神话和各种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梦的研究。如中国的周庄梦蝶典故,梦在人的精神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是对梦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认为,梦对于理解人的心里生活是有意义的。梦是人的一种感官活动一直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认为。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人们才承认了梦是一种精神活动。有的学者也认为梦是随机的,没有意义的,但是较多理论与实践表明梦是有意义的。美国神经学教授戴维·林登认为,“大脑在设计上显得古里古怪、效率低下......是一个诡异的集合体,把千百万年进化史中积累起来的临时解决方案都攒在一起。生理学基础对梦的研究中表示,人们把左半球脑称为“思维脑”,右半球称为“情感脑”。梦境发生主要在右脑,许多梦的内容都具有右脑活动的特征。
精神分析学家指出梦是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无意识活动表现,梦是思想的一面镜子,它同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矛盾的。而梦境则是梦者在无意于要达到什么目的时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情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境界。梦境的特别指出在于它不是现实的经历却给梦者一切现实要素和境遇,能让梦者信以为真。
二、中西方梦境进展研究
中国古代对梦的实质的看法较为正确:一是看到了梦与睡眠的关系,认为梦出现在人的睡眠中;二十对梦的来源认识较为正确,多把梦看成是人在睡眠时感受内外刺激的结果,认为个体过去的生活经验是梦的重要来源之一;三是初步揭示了梦的特性,如梦不受时空限制和梦具有虚幻性等。这些观点与现代心理学对梦的实质看法有相同之处。
中国现代的心理学家和梦学家对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徐光兴教授认为梦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十分紧密。他认为对梦进行分析和解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刺激源”和“象征性”对梦作出了很大贡献。
西方对于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这个人物: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中,提出了广为人知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我们所谓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一点是用来说明为何在我们的梦境中时而会出现亲人死去的情形。人们的梦与自己儿时的记忆有相当大的关系,人们做梦的原因是因为“愿望的达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压力与达到内心的平衡。
我将以亲人逝世的梦来探究中西方两者的不用观点和表现。如果我们梦到自己还在世的长辈去世的情形,醒来后我们会自责不已,觉得自己违背了中国延传几千年的孝道仁义。而在西方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弗洛伊德曾经对这种梦以悲剧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默雷特为例。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就是一种弗洛伊德提出的愿望的达成—童年时期的愿望达成。哈姆雷特能够做所有事情,唯独对一位杀掉他父亲,并且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那是因为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潜抑良久的童年欲望的实现。他自己其实比这个凶手并没有好多少。弗洛伊德从未离开过他的主题:性。他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角度对这种梦做了解析,这种梦依然还是“愿望的达成”。
三、中外大学生梦的内容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中国大学生的梦境内容和国外大学生的梦境内容在人物熟悉上,对待亲人与帮助他人,以及攻击身体,有很多相似点,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梦的内容的跨文化相似性的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是由中国和国外的文化差异引起的。研究发现,中国男女生在梦的内容中涉及的熟悉背景百分比显著高于同性别的国外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基本上都在校内住宿,与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相对来说私人空间较小,因此中国大学中出现较多的朋友和熟悉人物。而在国外,较多的大学生在校外住宿,校园活动较为丰富,同学之间的感情较为松散,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发展。
研究发现,除了噩梦频率、察觉在做梦频率、梦操纵频率、尝到味道和会说话或思考的物件出现频率在这几个条目上,中国和国外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条目上差异均显著,并且都是国外大学生的得分显著的高于中国大学生的得分。平均做梦次数、蒙的回忆率、噩夢频率、噩梦惊醒频率以及每晚多次梦境频率法,除了噩梦频率这个题目上中外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余4个项目都有显著差异。对于平均做梦次数,中国大学生平均上每月超过2-3次,但是不到每周一次,国外大学生则是每周一次,中国大学生的得分显著的低于国外大学生的得分,对于梦的回忆率,中国大学生约每个月记得一个梦的主要内容,国外大学生每个月记得2-3个梦的主要内容那个。即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对梦的体验有更高的意识。另外,不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女性大学生,她们的平均做梦次数、梦的回忆率均高于其国家的男性大学生。这可能与男女生在认知过程上的差异有关系,也就是说较高的梦的回忆可能女性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因为女性更倾向于处理并记忆新颖的、情感性的、社会性的意象。另外,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倾向于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反省,因此通过对梦的内容的分析也是女性增加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中国和国外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梦的内容和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对中外两国国民性格以及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了解,并且对中外两国大学生群体有了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梦境;中西;比较
一、梦与梦境研究述略
梦是人入睡后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梦的世界里,会出现梦中梦,甚至梦中梦达到几层都不会醒来,会出现过曾经梦见过的梦,也会有觉得现实中发生的事是梦中有过的,奇妙的梦境层出不穷。从古至今,梦境一直是被人们研究的重要话题。从古至今,古代神话和各种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梦的研究。如中国的周庄梦蝶典故,梦在人的精神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是对梦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认为,梦对于理解人的心里生活是有意义的。梦是人的一种感官活动一直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认为。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人们才承认了梦是一种精神活动。有的学者也认为梦是随机的,没有意义的,但是较多理论与实践表明梦是有意义的。美国神经学教授戴维·林登认为,“大脑在设计上显得古里古怪、效率低下......是一个诡异的集合体,把千百万年进化史中积累起来的临时解决方案都攒在一起。生理学基础对梦的研究中表示,人们把左半球脑称为“思维脑”,右半球称为“情感脑”。梦境发生主要在右脑,许多梦的内容都具有右脑活动的特征。
精神分析学家指出梦是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无意识活动表现,梦是思想的一面镜子,它同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矛盾的。而梦境则是梦者在无意于要达到什么目的时产生的一种虚幻的情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境界。梦境的特别指出在于它不是现实的经历却给梦者一切现实要素和境遇,能让梦者信以为真。
二、中西方梦境进展研究
中国古代对梦的实质的看法较为正确:一是看到了梦与睡眠的关系,认为梦出现在人的睡眠中;二十对梦的来源认识较为正确,多把梦看成是人在睡眠时感受内外刺激的结果,认为个体过去的生活经验是梦的重要来源之一;三是初步揭示了梦的特性,如梦不受时空限制和梦具有虚幻性等。这些观点与现代心理学对梦的实质看法有相同之处。
中国现代的心理学家和梦学家对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徐光兴教授认为梦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十分紧密。他认为对梦进行分析和解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刺激源”和“象征性”对梦作出了很大贡献。
西方对于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这个人物: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中,提出了广为人知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我们所谓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一点是用来说明为何在我们的梦境中时而会出现亲人死去的情形。人们的梦与自己儿时的记忆有相当大的关系,人们做梦的原因是因为“愿望的达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压力与达到内心的平衡。
我将以亲人逝世的梦来探究中西方两者的不用观点和表现。如果我们梦到自己还在世的长辈去世的情形,醒来后我们会自责不已,觉得自己违背了中国延传几千年的孝道仁义。而在西方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弗洛伊德曾经对这种梦以悲剧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默雷特为例。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就是一种弗洛伊德提出的愿望的达成—童年时期的愿望达成。哈姆雷特能够做所有事情,唯独对一位杀掉他父亲,并且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那是因为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潜抑良久的童年欲望的实现。他自己其实比这个凶手并没有好多少。弗洛伊德从未离开过他的主题:性。他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角度对这种梦做了解析,这种梦依然还是“愿望的达成”。
三、中外大学生梦的内容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中国大学生的梦境内容和国外大学生的梦境内容在人物熟悉上,对待亲人与帮助他人,以及攻击身体,有很多相似点,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梦的内容的跨文化相似性的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是由中国和国外的文化差异引起的。研究发现,中国男女生在梦的内容中涉及的熟悉背景百分比显著高于同性别的国外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基本上都在校内住宿,与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相对来说私人空间较小,因此中国大学中出现较多的朋友和熟悉人物。而在国外,较多的大学生在校外住宿,校园活动较为丰富,同学之间的感情较为松散,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发展。
研究发现,除了噩梦频率、察觉在做梦频率、梦操纵频率、尝到味道和会说话或思考的物件出现频率在这几个条目上,中国和国外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条目上差异均显著,并且都是国外大学生的得分显著的高于中国大学生的得分。平均做梦次数、蒙的回忆率、噩夢频率、噩梦惊醒频率以及每晚多次梦境频率法,除了噩梦频率这个题目上中外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余4个项目都有显著差异。对于平均做梦次数,中国大学生平均上每月超过2-3次,但是不到每周一次,国外大学生则是每周一次,中国大学生的得分显著的低于国外大学生的得分,对于梦的回忆率,中国大学生约每个月记得一个梦的主要内容,国外大学生每个月记得2-3个梦的主要内容那个。即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对梦的体验有更高的意识。另外,不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女性大学生,她们的平均做梦次数、梦的回忆率均高于其国家的男性大学生。这可能与男女生在认知过程上的差异有关系,也就是说较高的梦的回忆可能女性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因为女性更倾向于处理并记忆新颖的、情感性的、社会性的意象。另外,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倾向于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反省,因此通过对梦的内容的分析也是女性增加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中国和国外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梦的内容和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对中外两国国民性格以及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了解,并且对中外两国大学生群体有了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