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没有这种能力,不仅语言学科的学习不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理解其他学科。然而,在当前的语言学习中,这种关键的阅读能力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不大。这种问题的产生与当前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教师教学观念的陳旧有关。教师应坚持新课标下课程改革理念不动摇,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
一、合理想象
合理的想象能扩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尽管这是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办法,但在现实教学中,受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的局限,学生思维狭窄,想象力有限。
教师可以从一个例子发端,指点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从细节和差异推想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假如这部戏剧有一个另外的结局,你想象会是怎样的结局。”按照这样的思路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他们会按已有的知识储备联想结果,从而扩大思维的广度。教师还可以接着问:“倘若鲁侍萍对周朴园并不认识,结局又会怎样。”
再如,讲授《祝福》一文,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文中的人物,直接问学生在现实中是否见过像祥林嫂这样的人物。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让其讲一下和现实中祥林嫂沟通的情况,讲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这类的提问突破了时空界限,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有效提升其语文思维品质。
二、情景化教学
一篇好的散文或一个感人的诗词可能会让我们哭泣和悲伤。汉语情感性较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挖掘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思维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花卉、虫鸟等动植物进行欣赏,通过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创新让学生喜欢欣赏,实现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情景化教学模式不可或缺。
如讲解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时,在延续过去诸多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外,课堂中可引入现代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毛泽东》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感受青年时代毛泽东心忧天下,敢于“粪土当年万户侯”,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伟大气魄,对毛泽东将革命当做自己的职业予以充分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诗歌阅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三、比较阅读
在文学作品欣赏时,教师应及时、适当地与生活实践进行联系,或比较或对比,或横向或纵向,强化学生思维的价值和亲和力。在对比中可以发现真知。窦娥、祥林嫂、葛朗台太太这三位女性都是高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可以发现,这三人都程度不同地接受宗法思想。窦娥有信仰,但是在遭受苦难中有过动摇,她怒斥苍天大地,其冤至深由此可见。由于其在封建社会生活,对于冤屈的伸张只寄希望于天地来惩恶扬善,这就显示了她思想的矛盾。祥林嫂信仰鬼神,不论是再婚时激烈反抗,还是死后害怕被锯成两半,她都相信这一点。最后,她死了,害怕下地狱。葛朗台太太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的人生格言是忍耐和超脱,面对贪婪、冷漠和极其吝啬的守财奴,她感到无助。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安静和宽容。最后,她带着信仰上了天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再从反抗的行为看,窦娥是直接宣战这不公的世道,获得灵魂的新生;而祥林嫂却是在无奈之中挣扎;葛朗台太太只知道哭。
实践和拓展是抛弃已有经验、获取见解的一项成功措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意味着有效地激励自己的思想。
四、写读后感
阅读的过程是双向行为,而不是单向行为,其一般都要遵循吸收-反馈-再吸收-升华这样的规律,教师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时,教师可借助诗中丁香姑娘这一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写读后感时,学生可写《雨巷》读后之灵感,可以进行新的创作,如形式不同的改写、扩写。在安排学生写读后感前,教师进行课文教学,不仅要解释诗中意象所包含的情感和整个作品的中心思想,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形象是丁香姑娘,这样学生才能感悟诗中涵盖的哲理。再如学习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学生可以用《我有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可以站在大语文的角度思考种族、国家等问题,学生的思维品质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运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获取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文萃中学(743400)
一、合理想象
合理的想象能扩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尽管这是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办法,但在现实教学中,受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的局限,学生思维狭窄,想象力有限。
教师可以从一个例子发端,指点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从细节和差异推想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假如这部戏剧有一个另外的结局,你想象会是怎样的结局。”按照这样的思路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他们会按已有的知识储备联想结果,从而扩大思维的广度。教师还可以接着问:“倘若鲁侍萍对周朴园并不认识,结局又会怎样。”
再如,讲授《祝福》一文,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文中的人物,直接问学生在现实中是否见过像祥林嫂这样的人物。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让其讲一下和现实中祥林嫂沟通的情况,讲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这类的提问突破了时空界限,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有效提升其语文思维品质。
二、情景化教学
一篇好的散文或一个感人的诗词可能会让我们哭泣和悲伤。汉语情感性较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挖掘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思维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花卉、虫鸟等动植物进行欣赏,通过教学模式的一系列创新让学生喜欢欣赏,实现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情景化教学模式不可或缺。
如讲解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时,在延续过去诸多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外,课堂中可引入现代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毛泽东》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感受青年时代毛泽东心忧天下,敢于“粪土当年万户侯”,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伟大气魄,对毛泽东将革命当做自己的职业予以充分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诗歌阅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三、比较阅读
在文学作品欣赏时,教师应及时、适当地与生活实践进行联系,或比较或对比,或横向或纵向,强化学生思维的价值和亲和力。在对比中可以发现真知。窦娥、祥林嫂、葛朗台太太这三位女性都是高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可以发现,这三人都程度不同地接受宗法思想。窦娥有信仰,但是在遭受苦难中有过动摇,她怒斥苍天大地,其冤至深由此可见。由于其在封建社会生活,对于冤屈的伸张只寄希望于天地来惩恶扬善,这就显示了她思想的矛盾。祥林嫂信仰鬼神,不论是再婚时激烈反抗,还是死后害怕被锯成两半,她都相信这一点。最后,她死了,害怕下地狱。葛朗台太太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的人生格言是忍耐和超脱,面对贪婪、冷漠和极其吝啬的守财奴,她感到无助。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安静和宽容。最后,她带着信仰上了天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再从反抗的行为看,窦娥是直接宣战这不公的世道,获得灵魂的新生;而祥林嫂却是在无奈之中挣扎;葛朗台太太只知道哭。
实践和拓展是抛弃已有经验、获取见解的一项成功措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意味着有效地激励自己的思想。
四、写读后感
阅读的过程是双向行为,而不是单向行为,其一般都要遵循吸收-反馈-再吸收-升华这样的规律,教师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时,教师可借助诗中丁香姑娘这一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写读后感时,学生可写《雨巷》读后之灵感,可以进行新的创作,如形式不同的改写、扩写。在安排学生写读后感前,教师进行课文教学,不仅要解释诗中意象所包含的情感和整个作品的中心思想,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形象是丁香姑娘,这样学生才能感悟诗中涵盖的哲理。再如学习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学生可以用《我有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可以站在大语文的角度思考种族、国家等问题,学生的思维品质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运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获取来自外部世界的知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文萃中学(7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