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能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对他们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平遥为学子们搭建了一所国际性的摄影大课堂,他们活跃于各展场,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感受这全新的世界,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感受。
关键词:国际摄影大展;摄影学子;平遥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9-0090-03
从2001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至今已有8届。大展为摄影人构筑了一个影像交流的平台。从第二届展览开始,美术院校摄影专业学生的作品也参与进来,尽管当时只有一所院校参展,但到2008年第八届展览时,参展的国内院校达到33所,国外院校达8所。学院作品已成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借用参加平国际摄影展览的一位同学的话“我们在平遥这样高规格的国际摄影大展上,自信地发表属于未来的年轻宣言——我们是摄影艺术的‘新生代’”。
1 莫大的启迪
1.1 观战前沿的难得机遇
一年一度,五洲四海,名家云集,佳作荟萃。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匠心独具,创意新奇,构思巧妙,观念前卫的摄影作品挂满了这座古老小城的四合院、古城墙上及一座座宽大的厂房里。国内外的摄影家,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图片代理公司特别是近两年艺术院校摄影专业的众多学生也都云集这里。国内一些知名职业摄影师和前卫艺术家忙着与国内外图片公司签约并推销自己的图片、摄影师与摄影师在交流、摄影爱好者在向摄影师们请教,摄影院校之间的师生们在交流。
有一位喜欢黑白摄影的同学在看到美国著名黑白摄影大师亚当斯的原作时,发出了由衷惊叹,并为作品所表现出的影调、纹理、质感所折服。回校后,他以大师的作品为标准,自己钻进暗房反复练习,因为他对自己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比以前洗的黑白照片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一个喜欢纪实摄影的男同学在看到国内著名摄影师卢广拍摄的《艾滋病村》时,被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所震撼,有的家庭只剩下年老的爷爷奶奶和孙儿,而父母因病死去;有的家庭只剩下了老人。特别是有一幅画面表现了一个病人向空中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胳膊,生命即将消失。而双眼发出一种对生命的渴望,给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些都深深感染了这位同学,使他明白了纪实摄影的社会职责,是关注社会关注入的命运。当他进行毕业创作时,也选择了“艾滋病”这个题材。当他奔向千里之外的病区进行拍摄采访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别说进村庄,就连这个县都进不去。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到村庄时又受到阻拦,进了村庄人们都很冷漠,还有人跟随,这里是绝对不允许拍摄的。于是他花1000多元钱买了几十箱苹果,挨家送去,并于老乡拉家常,住在老乡家里,一同生活,以取得老乡的信任,并拍下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他说,他是用心用泪在拍摄这一切的。回校之后在整理这些资料时感到有些内容不完整,于是他又第二次去补充拍摄了有关内容。这次拍摄经历对他来说一生都是难忘的,拍摄时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所以说,大展使同学们从课堂走进了社会,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从课堂走向了社会,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1.2 生动丰富的宝贵课堂
对于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4年,每年大展期间,都要赶赴山西平遥,一如把课堂搬进大展,成为学生另类十分宝贵的大课堂!把这些收获融于其后一年的学与习中,提高更快。在新的基础上第二年再去,这时已是带着新的进步、新的见识、新的期盼、新的困惑,再进这一宝贵的课堂。
大展期间,展会有众多的展览。包括国内外知名摄影师的作品和国际摄影论坛及世界41所院校影像展览和摄影教育讲座。及2006年成立的图片交易中心和摄影器材厂商最新产品介绍。这样就构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集作品展览、理论论坛、摄影讲座、图片销售、产品介绍的最具有专业的前沿性、学术性、专业性、普及性的艺术平台。在这个难得的社会大课堂中,同学们把看、听、议、思集于这个大课堂。“看”就是看展览;从国内外的新闻到摄影作品到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影像装置。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各种风格流派和表现手法多样的展览,可以说,从摄影艺术诞生初期的针孔摄影到现代数码摄影作品都可以看到。大展期间,还办有国际摄影论坛。比如2008年的主题是:奥运·大爱。同时办有世界摄影高峰论,以及世界院校摄影教育系列讲座和职业摄影师的作品幻灯演示等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看和听之后,大家相互交流,在思想上有什么感想,通过展览,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收获。大家深深感到,正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学子们提供了这一宝贵的课堂,使大家了解了专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和国内外摄影师所关注的视角。
1.3 观摩切磋的交流平台
大展期间,各地摄影专业的学子以相同的专业、相近的年龄、相同的挚爱、相近的缘分、相同的渴望、相近的追求,带着自己的作品,大家涌聚在一起,在办好自己院校展览的同时,抓紧时间观摩其他院校的作品,因为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艺术风格,以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流院校代表了学院派的最高水平。通过相互观摩院校之间的作品,通过对比,取长补短,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特别是近两年国外艺术院校参加平遥展览的一年比一年多,2008年美国就有4所大学参加展览。这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与他们教学方式的窗口,并为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与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家在一起,谈体会,讲感受,抒见解。
2 深深的思考
2.1 社会与摄影的感悟
通过观展,学生们对摄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首先,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摄影的社会功效、科技含量、审美标准都发生巨大变化。其次,现今社会已进入多元发展的信息时代。摄影的社会功能已从唯美的形式观赏,发展为具有社会意义、文化价值和以人为本的学术研究。
摄影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个有特殊意义的部分。摄影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前几十年走的是模仿绘画的路。之后,回归了摄影的纪实属性。所以,今天能看到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图像的时代。无论是媒体的传播,还是科学研究,摄影艺术的创作、直到商业领域,以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摄影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服务于社会生活,摄影的社会功能,是传播形象,它具有客观性、普及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同时具有审美教育功能,由于摄影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是图片,所以决定了它的性质,它是一种造型手段和方法,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二者决定了摄影的社会属性。
摄影应与社会俱进,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摄影文化,这是中国摄影文化发展应该具有的态度和方向,摄影要在已有的 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摄影人要从艺术的自我表现中脱离出来,多讲一些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真实纪录社会,以及即将消逝的传统的、民间的事物,创作出既有时代精神又有美感的作品,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哲理的启示、精神的启示。
摄影要为社会发展而舞,就是要求摄影人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坚兵。这就要求摄影人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既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讴歌真善美的优秀作品。
2.2 创新与功底的思索
通过大展对创新与打底功二者的关系有了新认识。创新是建立在底功的基础之上的,优秀的作品离不开摄影人扎实的底功。底功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众观成功的摄影人,都有扎实的底功,如黑明、谢海龙、王小慧、娟子等优秀摄影家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于综合素质和生活的积累,获得成功。
摄影创作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摄影艺术才能有旺盛而鲜活的生命力。首先是观念上要有突破,以多维的视角观世界,以多彩的思想看问题,以鲜明的个性搞创作,以新颖的思路出作品。艺术的个性是创新,创新成就艺术。跟在别人后面走是没有出路的,现在的摄影界有一种风气,就是跟风模仿,今天有个片子获奖,明天就有大量类似的片子出现,复制只会出赝品,没有生命力。
创新的根基和后劲在于底功,对于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底功第一,什么是底功?基础知识是底功,它包括教学计划中开出的文化基础课、美术基础与设计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以及人文方面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构成是摄影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应该掌握的。这只是构成底功的要素之一。基本技能是底功,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兼容的学科,它有大量纯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大、中、小型相机使用技术、布光技术、黑白与彩色暗房技术、数码技术这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是构成底功的要素之二。吸收到头脑中的新东西同样是底功,作为专业的学生除了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看也是重要的学习,可以开阔眼界,丰富头脑,增加阅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就为学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难得的机会,众多的国内外摄影大师们的作品与各种风格流派的表现手法,以及国内外图片交易市场在展会的开办和摄影家们个人的成长奋斗经历,这些展会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一旦进入大脑,就成了自己思维的材料。
摄影艺术创作是以扎实的底功作支撑,底功是艺术的根基。底功与技术不是一个概念,技术好没有开拓精神与创新思维也是不行的,只能是一个熟练的工匠。技术只是底功库里的一个元素。所学的系统知识与新获得的片段知识,书本知识与现实活动中获取的知识都可成为后来成长、发展、创作的底功。
2.3 精专与综合的辩识
通过大展对精专与综合关系的新认识。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当然应对的是专业。首先是学好专业课,只有把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学好、学扎实,才能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达到专,在此基础上进而达到专业的精。达到专业的精,必须以专业理论与摄影技术为基础,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因为摄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的门类。如纪实摄影、风光摄影、商业摄影,商业摄影中又包含了商品广告和商业人像。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精通这些门类,只有在掌握好技术与理论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爱好与特点选择其中一门作为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以此来达到专业的精。
但21世纪的摄影人应是综合型的摄影人,因为摄影既是一种技能,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跨学科的专业。这就要求摄影教育要由专业的专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包括文化、技术、精神、艺术、人文等方面的融合,有了这些人文,杜科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人生。有了自然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有了心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才能陶冶情感、丰富情感。有了世界知识并能熟练掌握外文,才能进行国际交流。走向世界。
2.4 对院校展览的提议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它的权威、地位及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国际性的品牌展览。参加展览的国内外院校2008年达到近40所,为此,成立“世界院校影像艺术联盟”。组委会设立了对院校学生的“新人奖”,评委主要以国外著名摄影人士为主和少数国内摄影家组成。这个奖的设立是对摄影学子。新人的发现与扶持。通过两届评选出的学生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国外评委选片的标准,是关注那些具有社会意义或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由此,通过院校学生作品引发了作者对国内摄影教育的思考。一是在目前我国的摄影专业教育领域里,大多数是美术院校办摄影专业,太多的强调了主观的:“艺术的自我表现”,造成学生认识偏激。从院校所展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二是大展是一个国际性的展览,有众多的国外摄影家、图片社、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给学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好机会。但摄影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普遍均差,因大多是按美术类考生进入大学的,文化课成绩较低,这制约了与国外摄影人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不能掌握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与信息。
关键词:国际摄影大展;摄影学子;平遥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9-0090-03
从2001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至今已有8届。大展为摄影人构筑了一个影像交流的平台。从第二届展览开始,美术院校摄影专业学生的作品也参与进来,尽管当时只有一所院校参展,但到2008年第八届展览时,参展的国内院校达到33所,国外院校达8所。学院作品已成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借用参加平国际摄影展览的一位同学的话“我们在平遥这样高规格的国际摄影大展上,自信地发表属于未来的年轻宣言——我们是摄影艺术的‘新生代’”。
1 莫大的启迪
1.1 观战前沿的难得机遇
一年一度,五洲四海,名家云集,佳作荟萃。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匠心独具,创意新奇,构思巧妙,观念前卫的摄影作品挂满了这座古老小城的四合院、古城墙上及一座座宽大的厂房里。国内外的摄影家,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图片代理公司特别是近两年艺术院校摄影专业的众多学生也都云集这里。国内一些知名职业摄影师和前卫艺术家忙着与国内外图片公司签约并推销自己的图片、摄影师与摄影师在交流、摄影爱好者在向摄影师们请教,摄影院校之间的师生们在交流。
有一位喜欢黑白摄影的同学在看到美国著名黑白摄影大师亚当斯的原作时,发出了由衷惊叹,并为作品所表现出的影调、纹理、质感所折服。回校后,他以大师的作品为标准,自己钻进暗房反复练习,因为他对自己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比以前洗的黑白照片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一个喜欢纪实摄影的男同学在看到国内著名摄影师卢广拍摄的《艾滋病村》时,被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所震撼,有的家庭只剩下年老的爷爷奶奶和孙儿,而父母因病死去;有的家庭只剩下了老人。特别是有一幅画面表现了一个病人向空中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胳膊,生命即将消失。而双眼发出一种对生命的渴望,给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这些都深深感染了这位同学,使他明白了纪实摄影的社会职责,是关注社会关注入的命运。当他进行毕业创作时,也选择了“艾滋病”这个题材。当他奔向千里之外的病区进行拍摄采访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别说进村庄,就连这个县都进不去。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到村庄时又受到阻拦,进了村庄人们都很冷漠,还有人跟随,这里是绝对不允许拍摄的。于是他花1000多元钱买了几十箱苹果,挨家送去,并于老乡拉家常,住在老乡家里,一同生活,以取得老乡的信任,并拍下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他说,他是用心用泪在拍摄这一切的。回校之后在整理这些资料时感到有些内容不完整,于是他又第二次去补充拍摄了有关内容。这次拍摄经历对他来说一生都是难忘的,拍摄时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所以说,大展使同学们从课堂走进了社会,从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从课堂走向了社会,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1.2 生动丰富的宝贵课堂
对于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4年,每年大展期间,都要赶赴山西平遥,一如把课堂搬进大展,成为学生另类十分宝贵的大课堂!把这些收获融于其后一年的学与习中,提高更快。在新的基础上第二年再去,这时已是带着新的进步、新的见识、新的期盼、新的困惑,再进这一宝贵的课堂。
大展期间,展会有众多的展览。包括国内外知名摄影师的作品和国际摄影论坛及世界41所院校影像展览和摄影教育讲座。及2006年成立的图片交易中心和摄影器材厂商最新产品介绍。这样就构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集作品展览、理论论坛、摄影讲座、图片销售、产品介绍的最具有专业的前沿性、学术性、专业性、普及性的艺术平台。在这个难得的社会大课堂中,同学们把看、听、议、思集于这个大课堂。“看”就是看展览;从国内外的新闻到摄影作品到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影像装置。他们在这里看到了各种风格流派和表现手法多样的展览,可以说,从摄影艺术诞生初期的针孔摄影到现代数码摄影作品都可以看到。大展期间,还办有国际摄影论坛。比如2008年的主题是:奥运·大爱。同时办有世界摄影高峰论,以及世界院校摄影教育系列讲座和职业摄影师的作品幻灯演示等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看和听之后,大家相互交流,在思想上有什么感想,通过展览,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收获。大家深深感到,正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学子们提供了这一宝贵的课堂,使大家了解了专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和国内外摄影师所关注的视角。
1.3 观摩切磋的交流平台
大展期间,各地摄影专业的学子以相同的专业、相近的年龄、相同的挚爱、相近的缘分、相同的渴望、相近的追求,带着自己的作品,大家涌聚在一起,在办好自己院校展览的同时,抓紧时间观摩其他院校的作品,因为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艺术风格,以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流院校代表了学院派的最高水平。通过相互观摩院校之间的作品,通过对比,取长补短,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特别是近两年国外艺术院校参加平遥展览的一年比一年多,2008年美国就有4所大学参加展览。这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与他们教学方式的窗口,并为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与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家在一起,谈体会,讲感受,抒见解。
2 深深的思考
2.1 社会与摄影的感悟
通过观展,学生们对摄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首先,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摄影的社会功效、科技含量、审美标准都发生巨大变化。其次,现今社会已进入多元发展的信息时代。摄影的社会功能已从唯美的形式观赏,发展为具有社会意义、文化价值和以人为本的学术研究。
摄影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个有特殊意义的部分。摄影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前几十年走的是模仿绘画的路。之后,回归了摄影的纪实属性。所以,今天能看到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图像的时代。无论是媒体的传播,还是科学研究,摄影艺术的创作、直到商业领域,以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摄影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服务于社会生活,摄影的社会功能,是传播形象,它具有客观性、普及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同时具有审美教育功能,由于摄影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是图片,所以决定了它的性质,它是一种造型手段和方法,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二者决定了摄影的社会属性。
摄影应与社会俱进,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摄影文化,这是中国摄影文化发展应该具有的态度和方向,摄影要在已有的 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摄影人要从艺术的自我表现中脱离出来,多讲一些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真实纪录社会,以及即将消逝的传统的、民间的事物,创作出既有时代精神又有美感的作品,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哲理的启示、精神的启示。
摄影要为社会发展而舞,就是要求摄影人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坚兵。这就要求摄影人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既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讴歌真善美的优秀作品。
2.2 创新与功底的思索
通过大展对创新与打底功二者的关系有了新认识。创新是建立在底功的基础之上的,优秀的作品离不开摄影人扎实的底功。底功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众观成功的摄影人,都有扎实的底功,如黑明、谢海龙、王小慧、娟子等优秀摄影家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于综合素质和生活的积累,获得成功。
摄影创作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摄影艺术才能有旺盛而鲜活的生命力。首先是观念上要有突破,以多维的视角观世界,以多彩的思想看问题,以鲜明的个性搞创作,以新颖的思路出作品。艺术的个性是创新,创新成就艺术。跟在别人后面走是没有出路的,现在的摄影界有一种风气,就是跟风模仿,今天有个片子获奖,明天就有大量类似的片子出现,复制只会出赝品,没有生命力。
创新的根基和后劲在于底功,对于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底功第一,什么是底功?基础知识是底功,它包括教学计划中开出的文化基础课、美术基础与设计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以及人文方面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构成是摄影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应该掌握的。这只是构成底功的要素之一。基本技能是底功,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兼容的学科,它有大量纯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大、中、小型相机使用技术、布光技术、黑白与彩色暗房技术、数码技术这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是构成底功的要素之二。吸收到头脑中的新东西同样是底功,作为专业的学生除了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看也是重要的学习,可以开阔眼界,丰富头脑,增加阅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就为学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难得的机会,众多的国内外摄影大师们的作品与各种风格流派的表现手法,以及国内外图片交易市场在展会的开办和摄影家们个人的成长奋斗经历,这些展会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一旦进入大脑,就成了自己思维的材料。
摄影艺术创作是以扎实的底功作支撑,底功是艺术的根基。底功与技术不是一个概念,技术好没有开拓精神与创新思维也是不行的,只能是一个熟练的工匠。技术只是底功库里的一个元素。所学的系统知识与新获得的片段知识,书本知识与现实活动中获取的知识都可成为后来成长、发展、创作的底功。
2.3 精专与综合的辩识
通过大展对精专与综合关系的新认识。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当然应对的是专业。首先是学好专业课,只有把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学好、学扎实,才能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达到专,在此基础上进而达到专业的精。达到专业的精,必须以专业理论与摄影技术为基础,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因为摄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的门类。如纪实摄影、风光摄影、商业摄影,商业摄影中又包含了商品广告和商业人像。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精通这些门类,只有在掌握好技术与理论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爱好与特点选择其中一门作为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以此来达到专业的精。
但21世纪的摄影人应是综合型的摄影人,因为摄影既是一种技能,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跨学科的专业。这就要求摄影教育要由专业的专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包括文化、技术、精神、艺术、人文等方面的融合,有了这些人文,杜科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人生。有了自然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有了心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才能陶冶情感、丰富情感。有了世界知识并能熟练掌握外文,才能进行国际交流。走向世界。
2.4 对院校展览的提议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它的权威、地位及良好的社会声誉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国际性的品牌展览。参加展览的国内外院校2008年达到近40所,为此,成立“世界院校影像艺术联盟”。组委会设立了对院校学生的“新人奖”,评委主要以国外著名摄影人士为主和少数国内摄影家组成。这个奖的设立是对摄影学子。新人的发现与扶持。通过两届评选出的学生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国外评委选片的标准,是关注那些具有社会意义或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由此,通过院校学生作品引发了作者对国内摄影教育的思考。一是在目前我国的摄影专业教育领域里,大多数是美术院校办摄影专业,太多的强调了主观的:“艺术的自我表现”,造成学生认识偏激。从院校所展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二是大展是一个国际性的展览,有众多的国外摄影家、图片社、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给学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好机会。但摄影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普遍均差,因大多是按美术类考生进入大学的,文化课成绩较低,这制约了与国外摄影人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不能掌握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