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蒜季来,蒜计去,蒜价跌向谷底。来自新发地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大蒜批发价为1元/斤左右,仅为去年同期批发价的1/6。
丰收年蒜价跌
7月初的一场大雨过后,新发地市场清静不少。大蒜交易区内,少了往日的热闹繁忙。
几名大蒜批发商坐在货车厢内的大蒜堆里,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
40出头的马兆红来自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集散地——山东金乡,新发地市场大蒜日交易量约为200吨,其中马家就占70吨,他是这个市场公认的第一号大蒜批发商。
每年六七月,正是新蒜上市、陈蒜退市的季节,大批新蒜集中采购,“现在本来应该是旺季,但是大蒜销售量却下来了。”马兆红说,原来每天能卖四五车大蒜,百十来吨,现在一天最多能卖三车,70吨。
与销量的下降幅度相比,今年大蒜价格更是跌势惊人。据马兆红介绍,在山东金乡,现在的大蒜收购价是0.9元/斤,而在去年同期,大蒜收购价曾攀升至5块多钱,“蒜农肯定是赔钱。”
“去年我们去金乡收不上来蒜,当地经销商手里都没货,只好跑到蒜农地里去收,而且价钱天天涨。今年全反过来了,蒜价天天跌,到了金乡到处都是车,到处都是蒜。”马兆红说,最近每次去收蒜都不敢多收,因为过几天蒜价又跌了,批发这边就得亏。
2010年,马家靠批发大蒜收入过百万,他说,今年要赔几十万元。
批发商们认为,造成今年大蒜便宜的根本原因是大蒜丰收了。
新发地市场商户丁书宽也是山东金乡人,与马兆红不同的是,他卖的大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去年种了5亩大蒜卖得特好,今年就把10亩地都种了大蒜。”丁书宽说,以目前的蒜价来看,一亩地得赔2000元,10亩地就是两万多元。他们家不算种植大户,赔得算少的。
蒜农囤积惜售
和丁书宽一样陷入“大小年”怪圈的还有王镇东,他是山东金乡几十万名蒜农中的普通一员,今年他家8亩地全部种了大蒜,丰收使得王镇东家里堆积了10多吨大蒜,“太便宜了,实在舍不得卖。”王镇东在等待,希望蒜价能有所转机。
“但是最多也就能放一个月,搁不住。”王镇东说,家里的大蒜一个月后不管贵贱都必须卖。王镇东很不解,今年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大蒜最丰收的一年,“大蒜质量好,皮厚,个头大,无可挑剔,可就是没人买。”
据了解,全国大蒜主产地都出现了囤积惜售的现象,由于新蒜价格过低,很多蒜农将大蒜堆积家中,不急着出售。他们盼着大蒜价格上涨后,再择机出售。
已经做了十几年大蒜批发生意的马兆红却对今年的蒜价没有信心,他说,现在还没到大蒜最贱的时候,跌势预计还要维持两三个月。马兆红认为,蒜农囤积惜售前途难料,一旦蒜农集中不出货,蒜价可能会出现短暂反弹。但由于季节因素,目前大蒜根本存不住,一个月内大家都要集中出货,到时可能跌得更惨。
“我们一般从九月份开始储货,囤一部分大蒜留着今年冬天和明年卖,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陈蒜。”马兆红说,蒜价有可能在九月份迎来一个转机停止下跌,“但也只是有这种可能性,市场谁也说不好。”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则认为,今年蒜价走势已定型,到明年四五月份都不会走高,“毫无疑问,今年是大蒜价格大贱的一年。”
信息不对称致暴涨暴跌
北京市农委流通处处长任荣认为,造成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既有产地和产地之间的,也有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是多个方向的信息不对称。任荣举例说,山东的蒜农可能知道身边的人种了多少大蒜,但是不知道全国各地都种了大量的蒜。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民的被动。任荣表示,实施规模化生产经营,应该是未来农业的走势。比如采取合作社联盟等形式。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济民与任荣的看法不谋而合。王济民认为,造成蒜价暴涨暴跌等周期性怪圈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公开,地方政府或者农业主管部门应尽量将价格变化、生产、消费等信息及时发布,确保让农民全面了解情况,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懂得利用这些信息。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对此亦深有感触,他回忆说,2008年,山东金乡蒜价特别低,“有人给我们市场打来电话,说你们来拉大蒜吧,白拉。我们过去拉回来了,往外批发价一毛八,还不够运费,蒜农更是血本无归。”
“蒜农连续三年赔钱,谁都不敢种了,全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降到五百万亩,不到此前的一半,结果是蒜价暴涨。今年种植面积恢复了,大蒜丰收了,供需矛盾又出现问题了。”张玉玺说,除了信息不对称,靠天吃饭也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涨跌的重要原因,比如去年绿豆贵,主要是东北三省的绿豆因干旱绝收,造成供需矛盾。
丰收年蒜价跌
7月初的一场大雨过后,新发地市场清静不少。大蒜交易区内,少了往日的热闹繁忙。
几名大蒜批发商坐在货车厢内的大蒜堆里,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
40出头的马兆红来自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集散地——山东金乡,新发地市场大蒜日交易量约为200吨,其中马家就占70吨,他是这个市场公认的第一号大蒜批发商。
每年六七月,正是新蒜上市、陈蒜退市的季节,大批新蒜集中采购,“现在本来应该是旺季,但是大蒜销售量却下来了。”马兆红说,原来每天能卖四五车大蒜,百十来吨,现在一天最多能卖三车,70吨。
与销量的下降幅度相比,今年大蒜价格更是跌势惊人。据马兆红介绍,在山东金乡,现在的大蒜收购价是0.9元/斤,而在去年同期,大蒜收购价曾攀升至5块多钱,“蒜农肯定是赔钱。”
“去年我们去金乡收不上来蒜,当地经销商手里都没货,只好跑到蒜农地里去收,而且价钱天天涨。今年全反过来了,蒜价天天跌,到了金乡到处都是车,到处都是蒜。”马兆红说,最近每次去收蒜都不敢多收,因为过几天蒜价又跌了,批发这边就得亏。
2010年,马家靠批发大蒜收入过百万,他说,今年要赔几十万元。
批发商们认为,造成今年大蒜便宜的根本原因是大蒜丰收了。
新发地市场商户丁书宽也是山东金乡人,与马兆红不同的是,他卖的大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去年种了5亩大蒜卖得特好,今年就把10亩地都种了大蒜。”丁书宽说,以目前的蒜价来看,一亩地得赔2000元,10亩地就是两万多元。他们家不算种植大户,赔得算少的。
蒜农囤积惜售
和丁书宽一样陷入“大小年”怪圈的还有王镇东,他是山东金乡几十万名蒜农中的普通一员,今年他家8亩地全部种了大蒜,丰收使得王镇东家里堆积了10多吨大蒜,“太便宜了,实在舍不得卖。”王镇东在等待,希望蒜价能有所转机。
“但是最多也就能放一个月,搁不住。”王镇东说,家里的大蒜一个月后不管贵贱都必须卖。王镇东很不解,今年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大蒜最丰收的一年,“大蒜质量好,皮厚,个头大,无可挑剔,可就是没人买。”
据了解,全国大蒜主产地都出现了囤积惜售的现象,由于新蒜价格过低,很多蒜农将大蒜堆积家中,不急着出售。他们盼着大蒜价格上涨后,再择机出售。
已经做了十几年大蒜批发生意的马兆红却对今年的蒜价没有信心,他说,现在还没到大蒜最贱的时候,跌势预计还要维持两三个月。马兆红认为,蒜农囤积惜售前途难料,一旦蒜农集中不出货,蒜价可能会出现短暂反弹。但由于季节因素,目前大蒜根本存不住,一个月内大家都要集中出货,到时可能跌得更惨。
“我们一般从九月份开始储货,囤一部分大蒜留着今年冬天和明年卖,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陈蒜。”马兆红说,蒜价有可能在九月份迎来一个转机停止下跌,“但也只是有这种可能性,市场谁也说不好。”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则认为,今年蒜价走势已定型,到明年四五月份都不会走高,“毫无疑问,今年是大蒜价格大贱的一年。”
信息不对称致暴涨暴跌
北京市农委流通处处长任荣认为,造成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既有产地和产地之间的,也有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是多个方向的信息不对称。任荣举例说,山东的蒜农可能知道身边的人种了多少大蒜,但是不知道全国各地都种了大量的蒜。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民的被动。任荣表示,实施规模化生产经营,应该是未来农业的走势。比如采取合作社联盟等形式。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济民与任荣的看法不谋而合。王济民认为,造成蒜价暴涨暴跌等周期性怪圈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公开,地方政府或者农业主管部门应尽量将价格变化、生产、消费等信息及时发布,确保让农民全面了解情况,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懂得利用这些信息。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对此亦深有感触,他回忆说,2008年,山东金乡蒜价特别低,“有人给我们市场打来电话,说你们来拉大蒜吧,白拉。我们过去拉回来了,往外批发价一毛八,还不够运费,蒜农更是血本无归。”
“蒜农连续三年赔钱,谁都不敢种了,全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降到五百万亩,不到此前的一半,结果是蒜价暴涨。今年种植面积恢复了,大蒜丰收了,供需矛盾又出现问题了。”张玉玺说,除了信息不对称,靠天吃饭也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涨跌的重要原因,比如去年绿豆贵,主要是东北三省的绿豆因干旱绝收,造成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