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的嬗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翻译应艺术地再现原作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是译者再创造的“第二自然”。译者应创造性地建构“第二自然”,进行“二度创作”,再现原作的风貌和艺术世界。艺术地再现,并非一定就要以牺牲“真”为代价,以“真”为美应向广义扩展。
  关键词:译者 主体性 真 美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信奉“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认为艺术只有通过模仿才真,只有真才美。然而,艺术毕竟出自艺术家之手,必然会带有主体的艺术情感和想象。同样,文学翻译也是译者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劳作,并通过文学作品“第二自然”的创造,彰显译者的创造力和艺术个性。本文试从“真实”和美的关系、“第二自然”辨义以及“第二自然”的创造3个方面入手,探索、分析译者的创造性在文学翻译审美之维的功力。
  二 美在“真实”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即真实的观点一直占据着显赫的地位。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经常把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面前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作者需通过观察自然,以语言为媒介,方可塑造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这种结合作者的情感和想象,通过真实的模仿自然而创造的艺术世界,可以视为原文“第一自然”的建构。
  翻译是语言的艺术,这在文学翻译中显得尤为突出。译者运用另外一种语言重新塑造原作中的形象,原作形象的再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原作的忠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翻译的任务是模仿原作,是译者把原作中的“第一自然”重现于译文之中。德莱登(J.Dryden)把翻译比作绘画:“我认为画家给人画像时,无权打着使画像更好看的幌子,改动姿势和面貌。或许把眼睛或鼻子做点修改后,画中的脸会更加精确,但画家的职责是使他所画的酷似原物”。德莱登的这番话无异于把美与真趋于同一。画家须保留所描绘对象的原貌,要酷似原物,也就是说艺术的美要真实地反映自然。惟其真实,才谓之美。
  三 “第二自然”的内涵与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创造性
  “第一自然”的创建以现实世界为素材,通过模仿塑造艺术形象,让“真实”成为其合理的内核。这是文学作品美学成分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在于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这也是文学之所以称其为一种艺术的一个根本原因。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给“美”下过这样的定义:“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车氏的“应当如此”,指的就是在客观规律指导下的主体的创造性运用。因此,文学翻译类似文学作品“第一自然”的建构过程,译语是译者重现源语的再创作。简言之,文学作品“第一自然”反映现实世界,文学翻译“第二自然”反映原作世界。
  文学翻译是包含许多艺术因素的创作活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二度创作”。也就是说,文学翻译的美学特征体现在“第二自然”的创造性上。文学翻译中,“第二自然”就是译者在充分把握“第一自然”的前提下,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使原作世界在译文中艺术地再现,给予读者美的享受。“第二自然”旨在强调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只有把从自然界获取的材料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成为“第二自然”,才能称之为艺术。美的情趣就在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中见出。
  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以文学创作为基点的文学翻译也应该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创造。文学翻译的艺术则是译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处理而完成的“第二自然”的创造。波兰美学家符·塔达基维奇这样描述艺术的特点:“艺术是美的创造,是再现现实,是赋予事物以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能唤起审美感受,能引起心灵震荡”。艺术的这些特点,说明了从事艺术活动需要艺术主体的创造性。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可以从再现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把握。
  1 “第二自然”的内容与形式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作家凭借其塑造的艺术形象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思想意义。它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也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形式”是指作品思想意义的外在表现,是艺术形象借以呈现的媒介,它主要包括语言和结构。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通过形式来表现,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学翻译“第二自然”的美,体现在对原作内容与形式的表现上。
  文学作品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通过语言的艺术建构“第一自然”。同样,文学翻译通过译入语创造“第二自然”,体现翻译的艺术之美。它不但表现内容,还要表现形式,展现形式的美。因此,“第二自然”的艺术之美就体现在原作内容和形式的创造性建构之中。不仅如此,文学翻译“第二自然”的创造更强调对原作形式的再现,文学作品的形式往往比内容更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的情感内容,形式不同,其表达的意境和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大异其趣。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正体现在译文语言表现力的创造上。可以说,文学翻译“第二自然”的语言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译作的内容而获得独立的价值,从而表现语言在形式上带给人们的审美之思。
  2 风格再现与美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他认为风格是作家本人的思想在作品中留下的印记,作者只有把自己的个性融入作品才能打动读者。文学作品因为有独特的风格而具有审美的品格。因而,风格使作品显示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文学翻译中风格的再现是“第二自然”创造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翻译与创作不同,译者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难免渗透自己的风格。简言之,就是要将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统一起来,使译者的风格隐贯于作者风格之中。茅盾关于翻译的风格有过这样的论述:“要翻译一部作品,必须了解原作的思想……于是第二,尚须译者自己具有表达原作风格的一副笔墨。这第二点,正是翻译所以真正不易为”。翻译的艺术再创造性质,主要体现在原作艺术风格的再现上。译者不能一味突出自己的个性,背叛了原作的风格也就背叛了翻译的原则。但译者也不必受到原作风格的框囿,过分追求原作风格往往是对原作最大的背叛。译者应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进行美的再创造,在“第二自然”的建构中为自己的个性开辟一定的空间,使译者主体的风格顺应原作的风格,通过译者的风格表现原作的风格,与原作合而为一。
  3 意境的再现与美
  文学的“意境说”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理想。意境是指独创性的艺术天地,它融情景、虚实、形神于一体,由象内之象和象外之象构成。王国维鲜明地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作家将自己含蓄而丰富的审美感受移入文学作品,创造一种审美境界。译者用译入语形式再现这种艺术境界时,也要和原作一样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成功实现“第二自然”的创造,这在汉外翻译中显得尤为重要。
  (1)情景交融
  文学作品情与景的关系直接关乎意境的烘托。只有景中蕴情,情寓于景,才能情景交融,情景并茂。文学翻译对原作情景的再现要求译者具有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要对字、词进行合理地取舍,灵活处理句式,方显原作情景之幽趣。下例是朱纯深先生对《荷塘月色》中一段文字意境的处理: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英译: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der footpath.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now at night, it looks more solitary,in a lush,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round the pond.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there are willows,interlaced with some others whose names I do not know.The foliage,which,in a moonless night,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looks very nice tonight,although the moon 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greyish veil.
  文中“蓊蓊郁郁”分译为“a lush,shady ambience”,借助“sh”音传达枝繁叶茂、树叶婆娑的景色。“幽僻”译为“peaceful and secluded”,表面是对环境的描写,实则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心境。段末用“veil”收尾,将抽象的“淡淡”化为具体的形象事物,让视觉去玩味薄薄面纱背后隐约恬淡的月光,给人以朦胧悠远的审美享受。更显其景之幽、其情之柔,情与景达到高度的融合和统一。
  (2)虚实相间
  “实”是指文学作品中可以直接感知的形象,“虚”是指作品中由形象触发而想象所得的间接形象。优秀的文艺作品有无相生、虚实相间,构成美妙的艺术意境。老子云:“大言希声”、“大象无形”。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写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意为文学艺术需要“言外之意”。“言内之意”为“实”,“见于言外”为“虚”。虚实结合,妙境横生。因此,翻译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考虑两种语言在美学上的定位,合理进行虚实转化。以汉译英为例:
  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蟾欲上,渔火满江矣。(沈复《浮生六记》)
  英译:Soon the evening glow was casting a red hue over the bridge,and the distant haze enveloped the willow trees in twilight.The moon was then coming up,and all along the river we saw a stretch of lights coming from the fishing boats.(林语堂译)
  原文描写景物惜字如金,却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饱含诗意的画卷。文中“映”、“红”、“笼”、“暗”4个字的使用,更显太湖意境之唯美。林语堂在创造“第二自然”时,巧妙地将“映”和 “笼”译为“casting a red hue”和“enveloped…in twilight”,把原文虚静之美转化为明晰之美,使译文读者领会到原文的旨趣。
  实境是虚境的本原,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实境在虚境的创建中体现艺术效果,虚境通过实境表现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趣味。文学翻译“第二自然”的美,在虚与实的相互转化中愈显其隽永的意味。
  四 结语
  早期人们把“真”作为艺术的绳墨,认为艺术通过模仿自然,获得“真”的品格,从而接近于美。这强调了艺术本乎自然的一面。然而,“艺术的任务不是复制自然,而是表现自然”(巴尔扎克语)。文学翻译也应艺术地再现原作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是译者再创造的“第二自然”。艺术地再现并非一定就要以牺牲“真”为代价,以“真”为美应向广义扩展。译者创造性地建构“第二自然”,进行“二度创作”,再现原作的风貌和艺术世界,虽然融合了译者的主观因素而有所“失真”,但却是更大程度地逼近原作。文学翻译艺术性的特质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再创造性。因此,能动地创造“第二自然”,艺术地再现原作的美,就成了文学翻译审美的理论诉求。译者的每一处神来之笔都展现其卓越的心裁和超凡的想像,文学翻译“第二自然”的艺术之美,在译者独到匠心的运斤下熠熠生辉,昭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 屠国元、肖锦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中国翻译》,1998年第2期。
   [3] 林汝昌、李曼珏:《翻译、翻译模式与对等译论》,《中国翻译》,1995年第3期。
   [4] 罗国林:《风格与译风》,《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
   [5] 施议对:《人间词话译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
   [6] 欧阳修,杜维沫、陈新选注:《六一诗话》,《欧阳修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王永聘,男,1952—,湖北宜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世界交往迅速发展,一个民族能不能充分利用其他文化、科学的成果,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能动性,结合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实现文化的新旧更替,继承和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新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与同构性的角度来阐释这种融合与互补的关系。  关键词:异质性 同构性 西方文化 冲突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弘一大师是中国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出家前曾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先驱,后被书法界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大书法家之一,被佛教界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前哲时贤关于弘一大师的传记和研究类的资料已具相当规模,同时也启发了笔者的灵感:建立“弘学”,让弘一大师的光辉永耀人间。  关键词:弘学 书学 佛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国文艺的天空群星灿烂,然而最令
期刊
摘要作于公元1895年的《感春四首》是末代帝师陈宝琛的代表作。这四首诗歌是陈宝琛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作,首首咏落花,却句句寄寓家国之慨:诗人借抒发对花落的弥天悲伤之情,而传达对国是日非的悲慨之意。《感春四首》悲慨遥深,哀感顽艳,在近代诗坛享有盛誉,当时就已传诵海内。  关键词:感春 落花 家国之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
期刊
摘要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框架内对此种话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采用的语用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境 心理 社交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具体来说
期刊
摘要《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故笔者不揣浅陋,就这几个事象作以文化渊源与文献依据的考索,以求教于戏曲学及民俗学界的同仁。  关键词:牡丹亭 闺塾 风俗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牡丹亭》是明朝
期刊
摘要《红楼梦》用神妙的笔触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宝、黛、钗等重要人物,也有一些不为众人熟知的小人物,而这些小人物也是光彩夺目并具有丰富结构意义的形象群体。如红楼十二官——贾府一个特殊的戏子班底,她们为迎接元妃省亲这一特殊举动而被买入贾府。她们不但是一群充满生机活力、各具性情的青春美少女,也是身处底层、失去自由与尊严的薄命红颜!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十二官 藕官 蕊官
期刊
摘要世界文化的昌盛繁荣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文化差异、文化渗透、文化交融及人们的求异心理,决定了异化策略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传播大师,林语堂的写作中有翻译,翻译中有写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简要介绍林语堂的翻译观,研究其中国特色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分析其以异化为主、阐释为辅的翻译手段,从而弥补国内学术界对林氏翻译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异化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什么?本文脱离了直译和意译之争,从目的论和多系统论出发分析翻译者的倾向,多角度阐释一个新的译文的产生,表明目标文本的功能和历史环境决定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翻译 目的 多系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精心制造的艺术,所以文学翻译不仅仅要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还要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得到与读原作时一样的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若诚先生译本的诗歌译文对比分析,发现英若诚译本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照顾到观众的感受,从而保证了舞台演出的需要。  关键词:英若诚 世界名剧 话剧 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度口语化,突出话剧语言之本  话剧和小说、诗歌、散文等虽同属语言艺术,但若从语体上区分,后者是书面语言艺术,而话剧则是口语语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的诗作Sonnet 18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本文以这首诗的3个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译文的音韵、形式、意境,浅论英诗汉译的特点。  关键词:Sonnet 18 音韵 形式 意境 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颂友谊与爱情,浸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尤以Sonnet 18为最。这首诗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译者分别为梁宗岱、屠岸、梁实秋、戴镏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