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文学作品中翻译技巧的应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们接触到英语读物以及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都涉及到英语文学作品典故,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大多都会加入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典故,增添作品的趣味性,还能让人们了解一些西方文化。本文主要就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来源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就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技巧
  1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来源
  1.1基督教的圣经故事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信仰,会信奉不同的宗教,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就是他们眼中的最为神圣的存在,他们大多以基督教的行为准则规范自己。在时代地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基督教一直保持它原有的特点,并且在不断形成特点鲜明的基督教文化,《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代表,原本它只是一种供人们虔拜的载体,到那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圣经》逐渐成为了基督教在西方文化艺术的代表,并且被多次应用在英语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1.2寓言故事等其他来源
  寓言故事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代表性不强但是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的艺术,西方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长篇的故事文学作品,而寓言故事则是一种短篇的有较深的寓意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语言故事的特点就是篇幅短小,但是能够抓住故事的重点以及教育特征进行故事的描述,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艺术形式一直被人们效仿,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还有其他一些代表性不强但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可供人们学习了解,在对其记性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侧重点才能将其艺术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2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需要考虑的因素
  2.1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会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这是世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点,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在20世纪英国的殖民迅速增长,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英国在后来的文化传承中与以前的文化特点出现偏差,所以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作品的出处来源,最好是要结合作者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现实状况,这样才能表达出丰富的人物内心情感。
  2.2典故的对应情况
  虽然文化背景在各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但是文化本身是无国界的,很多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代表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样我国也有很多典故是代表了我国的发展史的,这其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部分典故实质上是具有相同性的,甚至有一些是互相传承的。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我国的文学作品典故是与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的,并且很多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是从一开始就流传到我国的,所以很多人从小就会对典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对这种典故的翻译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关键词以及句子找到我们熟知的对应的典故,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翻译过程比较轻松,并且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程度。
  2.3文章的整体性
  典故一般是由自由组合的形式存在于文章当中的,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很多文章都会利用典故进行主题的升华使得文章整体具有鲜明的特点,翻译人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文章的整体性,明确典故在文章当中的作用。很多英语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平庸性,但是作者经常会将典故运用到其中增强文章的个性,使得平庸的文字表现出一种鲜明的主题色彩,这就是文章整体性的结合,所以说在对典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文章整体将平庸的文字和句子转化为个性色彩比较浓烈的词句,以增强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3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3.1直譯法
  直译法是人们在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翻译技巧,这种翻译形式不是指对句子和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通过翻译人员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对人物的探索在翻译过程中带入人物的情感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技巧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利用直译法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联系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不是根据字词的表述将其进行直接翻译,需要翻译者通过对词句的修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还原出作者的心情以及情感,让读者觉得在读译文的时候就像在读作者的原创文章。
  3.2意译法
  虽然对典故的翻译需要尽可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要求是很难达到的,由于我国与西方文化之间较大的差异,使得我国人民接受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都与西方国家的人有较大的不同,所以要还原人物的所有情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就可以使用意譯法。意译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技巧,这种技巧是将典故以及文章应用我国的相关文化进行了解,雖然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典故的特点发生变化,但是为了方便读者对典故有更加清楚的了解,翻译者就会使用意译法将典故中的部分文字句子翻译成比较容易理解的形式,还是能够通过读者对典故的联想还原出故事情节和画面。
  3.3增译法
  很多时候读者仅仅凭借典故本身是很难了解典故的文化背景的,从而使得读者不能了解作者的心境以及典故中表达的寓意,增译法就是指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一些与典故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物注解,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相关的信息对作品有更深程度的了解,不仅能够明白作品的寓意还能够加深读者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
  4结语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是我国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的载体,虽然我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我国可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完善文化的积累和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为人们可以进行阅读的文学作品,翻译技巧是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关键,也是保证文学作品的原创性以及文学气息的重要因素,能够加深读者对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兰玲.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2]吕程.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分析[J].英语广场,2015(08).
  作者简介:邱敏慧(1994-),女,汉族,籍贯:浙江湖州,大四学生,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代的技术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环境,从计算机的出现以来,全球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设备在全球大规模的普及。在生活中充斥着各类数字设备的今天,信息数据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高效、准确的运用并传达这些信息数据成为了当今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图表;设计;受众人群;数据收集  当人类文明步入二十世纪后,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的出现
期刊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言下之意是说再好的黄金也必然含有杂质,再优秀的人亦是肯定存在缺陷。实不相瞒,曾经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太多的感慨,可当下,却在倏忽间发现这是多么高明的哲语。  曾几何时,我总是在想:凡事都应做到完美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需要竭尽全力使自己的方方面面更为完善。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根本无法实现。不过庆幸的是,正是因为大家都存在疏漏,才会活得更好。  有了疏漏
期刊
【摘要】:“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在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年轻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到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虽为贵族子弟,却不满于上流社会的腐败糜烂,愤世嫉俗,可又无法逃脱;虽有崇高的理想,有所作为,但又脱离群众,无法得到成功,最终在碌碌无为,虚度人生,成为了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赫尔岑在对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做出评论时提出了“多余人”这个概念。作家屠格涅夫
期刊
【摘要】:称谓指的是人们之间相互的称呼,是语言的组成部分。称谓语历来是人们建立和保持联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尤其在科学高速发展、讲求办事效率的今天,因此在言语交际中如何恰到地使用社交称谓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称谓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一)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礼后,汉族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结构是宗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体育系而言,其中体育教学占有者重要的地位。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相应的转变,但是从整体上看,初中体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引言  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
期刊
【摘要】:面对现代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教育主体,高校需要根据时代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氛围,促进跨媒体技能的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进程。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分析新时代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路径,并提出有利于传媒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型传媒人才;教学方法;实践技
期刊
【摘要】: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不仅要抓好课前预习,课上还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学习兴趣;课堂提问  当前,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
期刊
【摘要】:在大提琴的演奏中演奏者的肢体语言是整个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肢体语言;分析  引言  大提琴的表演经常会使用一些必要的肢体动作,这些肢体动作可以有效的将大提琴的演奏变的更加丰富立体。但是由于大提琴的表演中还有着许多的限制,这就需要表演者充分利用有限的身体动作去配合大提琴的演奏。  一、在大提琴表演中肢体动作的限制
期刊
【摘要】:在布依族的生活中,把闲聊通常称为“摆龙门阵、摆白”等等,而这样的闲聊正是布依族民间文学中的故事。布依族民间文学中,故事种类繁多,有家庭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动物故事、恶作剧故事、傻女胥故事等解释某自然现象或社会风俗习惯等题裁的故事。其中傻女胥故事及其感人,又能突显出布依族地区的婚姻观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布依族;难胥故事;思想性;民族特色  前言  民间流传的故事大同小异
期刊
【摘要】:角色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發展。幼儿选择游戏的主题和内容,确定角色类型等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实际的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是如何选择角色游戏的以及选择的原因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现阶段幼儿对角色游戏选择的基本情况,对角色游戏主题的来源、角色游戏主题的类型等方面存在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