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蛇绿岩中铬铁矿的前景讨论

来源 :中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0525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产出的豆荚状铬铁矿是铬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极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开展豆荚状铬铁矿成矿作用及围岩地幔橄榄岩的研究,是进一步寻找铬铁矿床和缓解中国铬铁矿资源的瓶颈状态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内几个主要的地幔橄榄岩体及其中的铬铁矿体为研究主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蛇绿岩的组成、矿物成分、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和Re-Os同位素等特征,探讨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的形成过程,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各段的岩石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构造背景的演化过程也不同,佐证了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不均一性;(2)在雅江西段存在高铝型和高铬型两类铬铁矿矿体,其余都为高铬型铬铁矿,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记录了不同构造背景的痕迹;(3)地幔橄榄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地幔橄榄岩及铬铁矿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和岛弧地幔橄榄岩两者的特点,是岩石/熔体反应和部分熔融作用叠加的结果;(4)提出豆荚状铬铁矿为多阶段形成的认识,经历了早期俯冲到地幔过渡带,在地幔柱/地幔对流驱动下,运移到过渡带顶部冷凝固结,在侵位过程和俯冲带环境,含水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的过程;(5)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的普遍存在,西段的几个大型岩体与罗布莎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均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背景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价值。方法以80例ACI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0
古兰-巴雷综合征(GBS)有较高的病残率和一定的病死率,且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表现为下肢无力、麻木,与GBS早期症状难以区分。一旦考虑此病,应及早行脑脊液、肌电
研究背景和目的:肾细胞癌是全球成人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局限性肾细胞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肾细胞癌肿瘤的漏诊。数据显示大约有三
目的:观察荆防四物汤加减内服配合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荆防四物汤加减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F波特点。方法:对2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ALS组)及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ALS组总的F波出现率正
研究背景和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中发病率尤其高,例如在美国其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疗保健水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各类主体,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路径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