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增平
1985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68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中国大陆的使者。
人类饮茶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而台湾饮茶量的直线上升,要从上世纪80年代的茶艺馆兴起之后算起,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从0.3公斤到上升到2008年的1.8公斤,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6倍之多,这个数字是逐年增加的。但自2000年之后,茶艺馆行业逐渐式微,茶叶的消费量也随之出现趋缓停滞的现象。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茶艺馆式微呢?探究起来,最主要的因素是茶艺馆经营方向的逐渐偏差,使消费者对茶叶商品逐渐失去信心。消费者选购茶叶更加谨慎,喝茶开始重质不重量,“天然、健康、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喝茶的标准。否则,宁可不喝,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这是今天茶叶消费趋缓,甚至倒退的很重要原因。
喝茶几十年,关心茶几十年,研究茶业几十年。如今,谈到茶就头痛,茶叶如何让人放心?茶业如何经营?茶书如何阅读?茶叶政策如何认定?茶业政策如何适从?怎么样才是真正的茶人?茶学怎么教?茶文化如何说?要不要再推广茶?要不要再弘扬茶文化?都让人忧虑!更有甚者,现在,种茶的不像种茶的,像卖茶的;做茶的不像做茶的,也像卖茶的;卖茶的不像卖茶的,像做茶的、像种茶的:喝茶的不像喝茶的,像种茶的、像做茶的、像卖茶的,成为四不像,又何以至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茶是人间重要的饮品,茶要在人间朝气蓬勃地被人类所应用,所珍惜。我们也应该循规蹈矩地利用茶,享受茶。因此,种茶的要老老实实地种茶,做茶的要老老实实地做茶,卖茶的要老老实实地卖荼,喝茶的要老老实实地喝茶,这才是茶道,真正的“有茶有道”。然后,目前的状况却是“有茶无道”。究其原因,是今天的喝茶人过分追求感官享受,不老实喝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茶业者就在柔嫩单纯的茶叶上变把戏,搞名堂,加香添甘,名不副实,以次充好,茶叶成为市场中最混乱的商品,毫无市场秩序,甚至成为没有商业伦理的行业。
台湾每年生产茶叶仅15000吨,进口将近30000吨,但全台湾几乎卖的都是高山茶,尤其是部分发酵茶,不是大禹岭、梨山,就是杉林溪、阿里山。而从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中国大陆等地进口的将近300000屯茶叶,却在市场上看不到,隐秘无踪,真是怪事!
喝茶本来是一种文化,文化有它一定的发展规律,这个发展规律也就是“道”。喝茶不应该过分强调感官享受。过分追求感官享受。就偏离了“茶道”。偏离了发展规律。应该在感官享受之外,重视精神的满足;否则,茶叶如一般的农产品,怎么能卖那么高的价格?因为茶中有“道”,茶才会有价值。茶叶不论生产、制造、销售、享用,都应该有“道”,这个“道”就是规律、规矩,就是文化。
在今天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时代,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因此,要建立台湾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让台湾成为有茶有道,充满温罄、真实、人情味的社会,消费者负有很大的责任。只要消费者老老实实地喝茶,喝茶有“道”,就能引导茶产业各个环节守正不阿,健全茶业的整个产业链,将茶业导入规律、规矩中,茶文化光明灿烂,台湾就能成为“有茶有道”的地方,台湾的茶产业就能健康发展。
茶是人间的瑰宝,我们应该多尊重茶,真正地珍惜茶,老老实实地喝茶,老老实实地喝人间茶。人间才能有爱,有健康。有人情味。
1985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68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中国大陆的使者。
人类饮茶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而台湾饮茶量的直线上升,要从上世纪80年代的茶艺馆兴起之后算起,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从0.3公斤到上升到2008年的1.8公斤,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6倍之多,这个数字是逐年增加的。但自2000年之后,茶艺馆行业逐渐式微,茶叶的消费量也随之出现趋缓停滞的现象。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茶艺馆式微呢?探究起来,最主要的因素是茶艺馆经营方向的逐渐偏差,使消费者对茶叶商品逐渐失去信心。消费者选购茶叶更加谨慎,喝茶开始重质不重量,“天然、健康、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喝茶的标准。否则,宁可不喝,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这是今天茶叶消费趋缓,甚至倒退的很重要原因。
喝茶几十年,关心茶几十年,研究茶业几十年。如今,谈到茶就头痛,茶叶如何让人放心?茶业如何经营?茶书如何阅读?茶叶政策如何认定?茶业政策如何适从?怎么样才是真正的茶人?茶学怎么教?茶文化如何说?要不要再推广茶?要不要再弘扬茶文化?都让人忧虑!更有甚者,现在,种茶的不像种茶的,像卖茶的;做茶的不像做茶的,也像卖茶的;卖茶的不像卖茶的,像做茶的、像种茶的:喝茶的不像喝茶的,像种茶的、像做茶的、像卖茶的,成为四不像,又何以至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茶是人间重要的饮品,茶要在人间朝气蓬勃地被人类所应用,所珍惜。我们也应该循规蹈矩地利用茶,享受茶。因此,种茶的要老老实实地种茶,做茶的要老老实实地做茶,卖茶的要老老实实地卖荼,喝茶的要老老实实地喝茶,这才是茶道,真正的“有茶有道”。然后,目前的状况却是“有茶无道”。究其原因,是今天的喝茶人过分追求感官享受,不老实喝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茶业者就在柔嫩单纯的茶叶上变把戏,搞名堂,加香添甘,名不副实,以次充好,茶叶成为市场中最混乱的商品,毫无市场秩序,甚至成为没有商业伦理的行业。
台湾每年生产茶叶仅15000吨,进口将近30000吨,但全台湾几乎卖的都是高山茶,尤其是部分发酵茶,不是大禹岭、梨山,就是杉林溪、阿里山。而从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中国大陆等地进口的将近300000屯茶叶,却在市场上看不到,隐秘无踪,真是怪事!
喝茶本来是一种文化,文化有它一定的发展规律,这个发展规律也就是“道”。喝茶不应该过分强调感官享受。过分追求感官享受。就偏离了“茶道”。偏离了发展规律。应该在感官享受之外,重视精神的满足;否则,茶叶如一般的农产品,怎么能卖那么高的价格?因为茶中有“道”,茶才会有价值。茶叶不论生产、制造、销售、享用,都应该有“道”,这个“道”就是规律、规矩,就是文化。
在今天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时代,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因此,要建立台湾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让台湾成为有茶有道,充满温罄、真实、人情味的社会,消费者负有很大的责任。只要消费者老老实实地喝茶,喝茶有“道”,就能引导茶产业各个环节守正不阿,健全茶业的整个产业链,将茶业导入规律、规矩中,茶文化光明灿烂,台湾就能成为“有茶有道”的地方,台湾的茶产业就能健康发展。
茶是人间的瑰宝,我们应该多尊重茶,真正地珍惜茶,老老实实地喝茶,老老实实地喝人间茶。人间才能有爱,有健康。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