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谬误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却总是强调通胀,甚至比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更加关心通胀问题,其实际意图并不在于担心中国物价上涨,而是要绑架公众认知,逼迫中央银行紧缩货币,以达成推高人民币币值——升值的目的。
  “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作为从货币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弗里德曼提出这样的命题无可厚非,但这并不代表物价问题研究没有其他的角度,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元霸权实际存在的前提下,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已经被无数次质疑,但中国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实际是货币学家、金融学家,没人愿意对其质疑,更不可能去否定这一命题。
  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的命题本身没错。因为,“通货”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指的是太多了,所以,通货膨胀实际是说“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它当然是货币问题。但现在人们被误导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经济学家做了一个“等量替换”,即“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所以弗里德曼的命题悄然地被默认为“物价上涨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
  物价上涨无论如何都是货币问题?换个问法:物价上涨一定是货币超发所致,而且货币超发一定导致物价上涨?逻辑学告诉我们,只要能够举出反例,就可以否定命题。是不是有这样的反例呢?当然有。
  比如,近10年的物价上涨多因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引发,而食品价格上涨又与农产品市场化过程中土地、人力、种子等生产资料成本“从不计成本变为显性成本”密切相关。这些物价上涨是否可以归因于貨币因素?有人会说,如果没有货币发行支持这样的改革,价格也涨不起来。笔者认为,如果没有货币发行的支撑,物价会更猛烈地上涨。因为,一旦前端成本上升,而又缺少货币、缺少需求,成本就不能顺利向后端传导,生产势必会大规模萎缩,结果导致产品供不应求进一步推高物价。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物价上涨,尤其是2005年之后的上涨,主要是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速上涨所致,对于中国这样的以制造业为本的国家而言,由国际原材料价格引发输入性物价上涨很值得关注。
  看清了输入性物价上涨的问题,我们就能认识到“中国的物价上涨不一定是人民幣‘主动’超发的问题”,而是“输入性物价上涨”导致人民币被迫多发的问题。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不一定是本币的问题。因为,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导致中国企业购买同样多的材料要花更多的钱,从而使货币需求增加。
  所以说,物价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物价上涨就紧缩货币,物价下跌就放松货币的治理逻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但8年多过去了,我们也没看到发达国家出现物价暴涨?为什么?因为需求羸弱,货币超发必须通过需求作用于物价。如果我们看到需求疲弱或供给过剩之时物价上涨,一定是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虽然也与货币多少有关,但这种相关性很弱。
其他文献
9月6日,中国联通全面启动“瘦身健体”、机构精简工作,作为混改中企业内部改革的“第一刀”。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晓初强调,“瘦身只是手段,健体才是目的,要通过本次机构精简,让企业轻装上阵、充满活力,为混改方案的全面落地实施打好坚实基础,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  根据中国联通方面披露方案,目前,联通集团总部已完成机构精简。总部部门由27个减少为20个,减少26%;总部人员编制由178
涡轮增压正在热销的阿尔法156升级版和Sporlwagan将搭载深受欧洲买主欢迎的新柴油发动机。该新型5缸JTD 2.4L涡轮增坟柴油机采用第二代共轨喷射技术,其最大功率为131Kw/4000r/
标致和雪铁龙将于明年在其顶级车款上使用免维护的柴油滤清器,如标致607等。
在英国大奖赛.提到获得第一场比赛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在冠军领奖台上尽量掩饰住憨傻的表情。当时的感觉.完全不象那些与热情高涨的人群共同欢呼.如痴如醉地沉静在国歌声中.以及大
采用指示剂法及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考察了催化剂的酸性;用XRD,IR,XPS及热分析等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BET法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及焙地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