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即发展和变化,反映事物发生、变化与消灭的哲学范畴,是在逻辑发展过程中第一次把矛盾双方统一起来的具体概念。在倡导儿童教育回归游戏和生活的当下,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什么样的课程才是符合儿童发展的?杜威曾指出: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生成课程,是教师在与儿童进行活动时,及时发现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使课程不断深入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建构对世界、人、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它是一个无尽建构和分享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延伸想法和问题的过程,是让孩子乐在其中的探索之旅。
一、营造人文环境,支持儿童发展
我园以“真心实意为教师及幼儿的发展和快乐服务”为园训,传承和发扬“爱·和·荣”的三位文化。教师树立正确儿童观、课程观、游戏观,呵护孩子、追随孩子、启引孩子,与幼儿共同成长。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积极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了解他人需要,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建立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使幼儿得到交往成功的愉悦感,收获交往自信。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是孩子敢于“生成”的第一步。
二、凸显课程环境,推动儿童发展
教师通过理念转变,实践探索与优化,让室内环境充满课程意蕴。探索与幼儿共同创设儿童化、情境化、游戏化、立体化、标识化的班级环境,投放丰富的低结构材料以及与主题内容匹配、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学习材料,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形象标识,让幼儿规范、有序地在情境中学习、游戏中操作、主题中生活。户外环境则体现趣味玩意,营造多元户外游戏区域,提供多元化游戏材料,让空间变得更富生机、更具魅力。在环境创变过程中,教师走近孩子、聆听孩子,和孩子一起思考、协商、讨论……有意识地创设课程化环境,引发支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环境的教育价值,让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之间互动,自己去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在课程化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与生长,这是支持“生成”的第二步。
三、激活生成课程,追随儿童发展
教师除了唤醒,还要帮助幼儿把零散的经验结构化,形成较为稳固的体系。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引下,教师逐渐缩减预设活动的比例,给予教师更多自主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教师在游戏、生活中敏锐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分析其价值,可以生成整个主题活动、集体活动、个别化学习等。通过分层推进、定期分享、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师生成课程的能力,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快乐发展。
(一)融会直接经验
经验的系统性、多样性、复杂性决定儿童需要持续不断地感知、体验、迁移、运用,从而渐进式、螺旋式地建构学习经验。让幼儿在操作中增进对主题的了解,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二)结合节日契机
大班级组,改革了原先重阳节活动“一节课”的方式,开展以重阳为主题的绘本游戏化阅读尝试。每个班级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关绘本,追随孩子兴趣开展各类活动,绘本阅读与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游戏、家园合作等相融合,一本绘本衍生出来的活动,持续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充满了游戏性,也让孩子的体验更加丰富、细腻、多元,对祖辈的尊敬、崇拜、感恩、关爱之情也随之萌发。老师们感慨地说: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课程、实施课程时,所谓的课程进度似乎被打乱了,学习节奏似乎也慢了下来,但孩子们却有了更多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机会。
(三)探索自然奥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与童年是美好的共同体。亲自然课程也是我们生成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生命的秘密和美好,体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这样的课程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当下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春季播种时节,正是幼儿亲手种植植物的好时节。班中的自然角里,正好有去年秋天收集的小麦种子,孩子们提议开展种植小麦活动。在孩子的自发推动中,种植课程经历了:调查表中知多少、自主种植有分工、科学测量形式多、对比种植差别大、小麦长虫怎么办?收割小麦乐趣多……孩子亲历了“麦子的一生”,体验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孩子是幼儿园真正的主人,当他们的各种想象和创造都被允许、被支持、被赞赏时,我们才帮助他们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
(四)追随兴趣需要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专注投入主动探索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在语言活动《麻烦的蛋》后,幼儿对蛋宝宝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满足好奇心,课堂中生成了:蛋宝宝大调查、孵蛋小实验、趣玩蛋宝宝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丰富了对蛋的认知,拓展了经验,构建了主题海报,展现历程和发现。蛋宝宝活动不但给孩子带来神奇、独特的体验,萌发“生命来之不易、爱护生命”的情感,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孩子、家长的喜爱与支持。原来,兴趣是幼儿探索的快乐源泉,生活是最生动的活教材。
(五)优化生活活动
生活即教育。“晨间签到”“自主整理”“自主點心”“自主午餐”等生活活动组织,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无痕的氛围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什么是自主散步?孩子讨论起这个话题有很多想法,也能考虑到安全问题。接下来,去哪儿散步?谁来决定地点?孩子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幼儿园各个角落都有人想去一探究竟。有个人提出建议:可以把幼儿园画下来,找出所有能去散步的地方,投票、轮流选择。这个办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他们迫不及待地画起了幼儿园。通过自主讨论、询问老师,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的成稿有模有样。孩子将名字贴上,能直观地看出每个区域有多少小朋友想去。自主散步激发了孩子认时钟的欲望,提高了对午餐时间的自我管理意识。他们开了一个辩论会,讨论散步时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身体才更加健康。自由玩耍、观察植物、感受太阳的温度、聊天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其中也遇到了问题,一起主动想办法解决。
幼儿园课程建设之路漫长,教师将不断走近游戏中的儿童,揭晓童年的秘密,打开启迪儿童智慧之窗,和儿童一起探索如游戏般趣味横生的世界。
(责编 杨 菲)
一、营造人文环境,支持儿童发展
我园以“真心实意为教师及幼儿的发展和快乐服务”为园训,传承和发扬“爱·和·荣”的三位文化。教师树立正确儿童观、课程观、游戏观,呵护孩子、追随孩子、启引孩子,与幼儿共同成长。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积极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了解他人需要,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建立相互关心、友爱的气氛,使幼儿得到交往成功的愉悦感,收获交往自信。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是孩子敢于“生成”的第一步。
二、凸显课程环境,推动儿童发展
教师通过理念转变,实践探索与优化,让室内环境充满课程意蕴。探索与幼儿共同创设儿童化、情境化、游戏化、立体化、标识化的班级环境,投放丰富的低结构材料以及与主题内容匹配、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学习材料,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形象标识,让幼儿规范、有序地在情境中学习、游戏中操作、主题中生活。户外环境则体现趣味玩意,营造多元户外游戏区域,提供多元化游戏材料,让空间变得更富生机、更具魅力。在环境创变过程中,教师走近孩子、聆听孩子,和孩子一起思考、协商、讨论……有意识地创设课程化环境,引发支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环境的教育价值,让环境激发幼儿与同伴之间互动,自己去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在课程化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与生长,这是支持“生成”的第二步。
三、激活生成课程,追随儿童发展
教师除了唤醒,还要帮助幼儿把零散的经验结构化,形成较为稳固的体系。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引下,教师逐渐缩减预设活动的比例,给予教师更多自主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教师在游戏、生活中敏锐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分析其价值,可以生成整个主题活动、集体活动、个别化学习等。通过分层推进、定期分享、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师生成课程的能力,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快乐发展。
(一)融会直接经验
经验的系统性、多样性、复杂性决定儿童需要持续不断地感知、体验、迁移、运用,从而渐进式、螺旋式地建构学习经验。让幼儿在操作中增进对主题的了解,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二)结合节日契机
大班级组,改革了原先重阳节活动“一节课”的方式,开展以重阳为主题的绘本游戏化阅读尝试。每个班级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关绘本,追随孩子兴趣开展各类活动,绘本阅读与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游戏、家园合作等相融合,一本绘本衍生出来的活动,持续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充满了游戏性,也让孩子的体验更加丰富、细腻、多元,对祖辈的尊敬、崇拜、感恩、关爱之情也随之萌发。老师们感慨地说: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课程、实施课程时,所谓的课程进度似乎被打乱了,学习节奏似乎也慢了下来,但孩子们却有了更多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机会。
(三)探索自然奥秘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与童年是美好的共同体。亲自然课程也是我们生成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生命的秘密和美好,体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这样的课程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当下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
春季播种时节,正是幼儿亲手种植植物的好时节。班中的自然角里,正好有去年秋天收集的小麦种子,孩子们提议开展种植小麦活动。在孩子的自发推动中,种植课程经历了:调查表中知多少、自主种植有分工、科学测量形式多、对比种植差别大、小麦长虫怎么办?收割小麦乐趣多……孩子亲历了“麦子的一生”,体验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孩子是幼儿园真正的主人,当他们的各种想象和创造都被允许、被支持、被赞赏时,我们才帮助他们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
(四)追随兴趣需要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专注投入主动探索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在语言活动《麻烦的蛋》后,幼儿对蛋宝宝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满足好奇心,课堂中生成了:蛋宝宝大调查、孵蛋小实验、趣玩蛋宝宝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丰富了对蛋的认知,拓展了经验,构建了主题海报,展现历程和发现。蛋宝宝活动不但给孩子带来神奇、独特的体验,萌发“生命来之不易、爱护生命”的情感,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孩子、家长的喜爱与支持。原来,兴趣是幼儿探索的快乐源泉,生活是最生动的活教材。
(五)优化生活活动
生活即教育。“晨间签到”“自主整理”“自主點心”“自主午餐”等生活活动组织,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无痕的氛围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什么是自主散步?孩子讨论起这个话题有很多想法,也能考虑到安全问题。接下来,去哪儿散步?谁来决定地点?孩子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幼儿园各个角落都有人想去一探究竟。有个人提出建议:可以把幼儿园画下来,找出所有能去散步的地方,投票、轮流选择。这个办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他们迫不及待地画起了幼儿园。通过自主讨论、询问老师,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的成稿有模有样。孩子将名字贴上,能直观地看出每个区域有多少小朋友想去。自主散步激发了孩子认时钟的欲望,提高了对午餐时间的自我管理意识。他们开了一个辩论会,讨论散步时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身体才更加健康。自由玩耍、观察植物、感受太阳的温度、聊天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其中也遇到了问题,一起主动想办法解决。
幼儿园课程建设之路漫长,教师将不断走近游戏中的儿童,揭晓童年的秘密,打开启迪儿童智慧之窗,和儿童一起探索如游戏般趣味横生的世界。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