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苯甲酰—甘氨酰—甘氨酸衍生物的合成

来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寻找新的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以硫代水杨酸双硫化合物为原料制得N,N′-(2,2′-二硫-双-苯甲酰)-双-甘氨酸,在DCC作用下与N-取代甘氨酸缩合合成了8个N,N′-[N,N′-(2,2′-二硫-双-苯甲酰)-双-甘氨酰]-N,N′-双-烃基取代-双-甘氨酸类化合物(DL<sub>1-8</sub>)。化合物DL<sub>5</sub>和DL<sub>8</sub>对大鼠ACE抑制活性较强。
其他文献
为寻找新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根据Picotamide具有选择性抑制血栓素合成和阻断血小板血栓素受体的双重作用,合成了Picotamide及其15个类似物。对中间体3-氨甲基吡啶的合成进行
根据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拮抗剂的结构特点和受体的模拟构象,设计并合成了8个以四氢呋喃为母核,在2、5位有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初步药理实验显示,这些化合物对PAF诱导的兔血
粉防己碱有较好的钙拮抗作用,临床上已试用于治疗高血压,为简化结构,将粉防己碱还原裂解,以裂解产物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其中86040经药效学研
鄂北贝母、紫花鄂北贝母、湖北贝母和浙贝母核型相似,为2n=24=2m+2sm+6st+14t,蒲圻贝母栽培与野生种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4=4m+4st+16t及2n=24=2m+2sm+4st+16t,其中3种贝母的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抗心律失常新药,以关附甲素为先导物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6个化合物。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Ⅱ和Ⅵ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保护
以青霉素G的扩环产物7-苯乙酰氨基-3-头孢烯-4-羧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3个3'位上有4,5-双取代-V-三唑基的未见文献报道的头孢菌素衍生物,经元素分析及光谱数据确证其结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中
硝苯吡啶对光不稳定。本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该药在不同pH、有机溶剂和抗氧剂作用下的稳定性。硝苯吡啶低浓度时光解反应呈表观一级反应,高浓度时为零级反应;在pH 5~8的范围内
报道某些3-甲基-4-甲氧羰基芬太尼类似物的合成,顺反异构体的分离及其镇痛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与3-甲基芬太尼类和4-甲氧羰基芬太尼类相当的强效镇痛活性(活性
提出了判定具有时滞的细胞神经网络渐近稳定性的一条新定理,可以证明,该定理的结论使得直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全局渐近稳定性定理或推论均为其特例,并且证明简单,条件判定也较容
为了寻找活性高,毒副作用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设计并合成了3-[3,5-二碘-4-(烷胺基烷氧基)苯甲酰]吲哚和2-甲基-3-[3,5-二碘-4-(烷胺基烷氧基)苯甲酰]吲哚类等12个化合物。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