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综合处
一、科学发展观下当前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1.社会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过去几年,内蒙古社会发展又取得新的成绩。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反映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总指数内蒙古为0.84,在全国各省市区位居第1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仅次于重庆和四川居第3位,高于同期内蒙古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区的第24位和西部12个省市区第6位的位次。在反映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人口现状、生活水准、公益服务、社会保护四个领域中,除生活水准排名较后外,人口现状、公益服务、社会保护三项指数位次居中,其中人口现状指数居全国第9位,公益服务指数居全国第20位,社会保护指数居全国第24位。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
(1)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控制。2003年末全区人口237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其中农业人口1500.6万人,所占比重为63.l%,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879万人,所占比重为36.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1064.6万人,所占比重为44.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315万人,所占比重为55.3%,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每万人在校大学生66人,比上年增长30.3%。
(2)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区累计完成就业和再就业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0.4%、16.4%和33.2%,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降低0.5个百分点。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为221.58万人,全年有252.49万职工和64.49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70.46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比上年增长8.7%。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3元,比上年增加96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68元。比上年增加18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实现同步增长。200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5419元,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达到177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7.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5%和41.3%,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上年持平,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
(3)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总体稳定。2003年,全区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3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0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27.7亿元。全区监测的1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有6个,较好的有2个,良好的和较好的城市占三分之二。到2003年末,内蒙古城市排水管道长度达到4000公里,比上年增长12.3%;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79.6万吨,增长14.5%。对资源的利用提高,同时对能源的消耗进一步降低,2003年,内蒙古重点能耗工业企业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6.25吨标准煤/万元,分别低于2000年的1.76吨标准煤、2001年的0.84吨标准煤和2002年的0.55吨标准煤。
(4)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截至2003年底,全区已确立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84个,比上年增加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96.2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02.1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0个,比上年增加22个。2003年,内蒙古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45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41万亩,造林成活率基本达到要求。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7.6%。
3.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1)物质文明建设成果丰硕。2003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居全国首位,国民经济发展成为内蒙古“七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84%,比上年增长16.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人均GDP跃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84美元,增长16.7%;地方财政收入162.72亿元,增长22.4%。居民物质财富明显增加。2003年,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5.66亿元,占全国的1.2%,比上年末增加217.56亿元,增长19.1%。2003年末全区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私人轿车1.22辆,比上年增长38.6%。农牧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全年农牧民税费负担比上年减少17.4%,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了一批文化馆。到2003年底,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08个,博物馆28个,群众艺术馆13个,文化馆103个,文化站1291个,各类剧场、影剧院30个。2003年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7.5%,分别比上年提高0.8个和2.6个百分点。新闻出版事业继续发展。全区全年共出版各类报纸58种,总印数达到29460万份,其中蒙文报纸13种,总印数1857万份。网络媒体迅速发展。2003年底,全区电话普及率38.3部/百人,增长47.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7.91万户,增长51%;全区互联网用户达到54.7万户,比上年增长65.7%。
——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自主开发能力逐步增强。2003年,全区地方财政用于科技支出(科学支出和科技三项费)4.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当年GDP的比例为0.22%;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支出2615万元。全社会科技投入增加较多。2003年,全区科技经费筹资额达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2003年全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R&D经费占全社会科技经费的比例分别由上年的56%和34.2%提高到60.8%和34.9%。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也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3年全区专利申请1394项,授权专利816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20.2%;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7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5亿元,其中向区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2003年,全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81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荣获自治区奖励的80项。到2003年底,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其中国家级10家,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00亿元。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初中入学率达到99.3%。初中毕业生由上年的28.71万人增加到29.97万人;高中毕业生由8.47万人增加到10.25万人。全区有普通高等院校27所,比上年增加4所;高考录取率达到68%,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2003年全区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15.76万人,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蒙古族在校生人数3.52万人,比上年增长30.9%。2003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经费支出达到5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快于同期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2003年,地方性财政教育经费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
——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到2003年末,全区卫生机构数达到35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数达1819个;全区医院、卫生院的病床数达到6.5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数27.4张;全区有职业医师4.0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经历了2003年之春“非典”疫情的影响,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批公共卫生设施开工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
全区的体育人口已从1996年的33%上升到35%,比全国的平均水平31.4%高出了3.6个百分点。“全民健身”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几年来,在全区12个盟市建有36个全民健身工程,占地总计28万平方米,室内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共建有室外活动场地143个,棋牌室40余个,综合训练房48个,排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400余个。同时,体育产业也取得新成绩。2003年,全区仅电脑体育彩票的发行量就突破了亿元大关。
(3)政治文明协同发展。全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继续巩固和加强。依法行政步伐加快,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的有机统一,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勤政廉政建设收到实效,政务公开、行政监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社会保持了祥和稳定。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挑战
1.就业压力增大
近几年来,内蒙古就业状况基本稳定,但就业压力仍在不断增大。一方面,新生劳动力增加较多,加上由于近几年全区投资增长较快,外来劳动力不断涌入,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不相配,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目前,全区劳动年龄总人口中,小学和初中仍占主体,比重分别为27%和39%;大专以上和高中及中专文化人口比重只有5%和18%。
2.消除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根据2003年对全区2300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占总体10%的贫困户(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划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859.7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8倍,比最高收入户低9.3倍。2003年,贫困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38.9%,比全区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比最高收入户高11.2个百分点。贫困户的主要食品消费量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特别是肉类、家禽、蛋类及鲜乳制品等高蛋白质食品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7%-58%。总之,贫困居民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日用品消费和住房水平均大大低于全区城市居民的总体平均水平。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难度增加
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滞后,加之绝对人口数的增加,对各种产品的持续增长需求和对土地的大范围不恰当的使用,对耕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已经导致了各种形式的土壤退化,包括草场破坏、土壤流失、土壤和水的污染。
4.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难度增大
当前,有两大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全区尤其是农村牧区社会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完善。这是2003年抗击“非典”得到的深刻启示。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与整体经济互补性差。在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大、产品科技含量低。
5.区域间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各领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呼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强,三地GDP之和占全区的52.4%,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的41%,呼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17元、2203元和19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901元、1167元和822元,使其在生活水准和公益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区比较优势的位置,而有些盟市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使其在生活水准和公益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区相对比较落后的位置。
6.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普及巩固仍有难度。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明显滞后于全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普及九年义务和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与地方财政投入状况形成反差;初中辍学现象较为严重,巩固的任务依然艰巨;教育负债沉重,影响教育的稳定和发展。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目前,全区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只有50%左右。这就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容忽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和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不断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
1.加强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加重视城乡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努力消除贫困;实施灵活多样的经济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推动文化大区建设,努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文化大区建设是个大系统,我们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强调两点:(1)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始终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点做好疾病的防治和科技攻关,建立健全长效疾病防治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和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企业以及社会对文化行业的投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发挥草原文化优势,注重加大对文化产品的特色开发和科技投入,大力开拓文化市场;把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对文化产业发展、经贸发展和“走出去”的推动作用。
3.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一是必须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把人口资源转换成现实的人力优势,为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二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内蒙古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尤其是两院院士和学术领头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国内外专家来内蒙古工作和创业;壮大企业家队伍,积极发挥企业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加快人才政策法规建设,深化人才管理分配制度改革,为聚集优秀人才和人才创新、干好事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终实现“人才净流入区”的目标。
4.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尤其要注重节流。突出抓好节约利用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和发达国家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倡导和建立“旨在通过提高资源利用和生产工艺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减少资源退化、污染和浪费,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问题”的新的可持续性生产方式,尽量节约发展成本。当前要重点做好节电、节油、节煤、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环境。要广泛宣传全区的资源形势,宣传节约资源的意义。通过建立和健全法规,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投资和生产项目,逐步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下当前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综述
1.社会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过去几年,内蒙古社会发展又取得新的成绩。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反映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总指数内蒙古为0.84,在全国各省市区位居第17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仅次于重庆和四川居第3位,高于同期内蒙古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区的第24位和西部12个省市区第6位的位次。在反映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人口现状、生活水准、公益服务、社会保护四个领域中,除生活水准排名较后外,人口现状、公益服务、社会保护三项指数位次居中,其中人口现状指数居全国第9位,公益服务指数居全国第20位,社会保护指数居全国第24位。
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
(1)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控制。2003年末全区人口237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其中农业人口1500.6万人,所占比重为63.l%,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879万人,所占比重为36.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1064.6万人,所占比重为44.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315万人,所占比重为55.3%,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每万人在校大学生66人,比上年增长30.3%。
(2)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区累计完成就业和再就业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0.4%、16.4%和33.2%,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降低0.5个百分点。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为221.58万人,全年有252.49万职工和64.49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70.46万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比上年增长8.7%。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3元,比上年增加96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68元。比上年增加18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实现同步增长。200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5419元,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达到1770.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7.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5%和41.3%,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上年持平,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
(3)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总体稳定。2003年,全区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3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0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总额27.7亿元。全区监测的1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有6个,较好的有2个,良好的和较好的城市占三分之二。到2003年末,内蒙古城市排水管道长度达到4000公里,比上年增长12.3%;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79.6万吨,增长14.5%。对资源的利用提高,同时对能源的消耗进一步降低,2003年,内蒙古重点能耗工业企业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6.25吨标准煤/万元,分别低于2000年的1.76吨标准煤、2001年的0.84吨标准煤和2002年的0.55吨标准煤。
(4)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截至2003年底,全区已确立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84个,比上年增加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496.2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02.1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0个,比上年增加22个。2003年,内蒙古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457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41万亩,造林成活率基本达到要求。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7.6%。
3.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1)物质文明建设成果丰硕。2003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居全国首位,国民经济发展成为内蒙古“七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84%,比上年增长16.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人均GDP跃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84美元,增长16.7%;地方财政收入162.72亿元,增长22.4%。居民物质财富明显增加。2003年,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5.66亿元,占全国的1.2%,比上年末增加217.56亿元,增长19.1%。2003年末全区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私人轿车1.22辆,比上年增长38.6%。农牧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全年农牧民税费负担比上年减少17.4%,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了一批文化馆。到2003年底,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08个,博物馆28个,群众艺术馆13个,文化馆103个,文化站1291个,各类剧场、影剧院30个。2003年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7.5%,分别比上年提高0.8个和2.6个百分点。新闻出版事业继续发展。全区全年共出版各类报纸58种,总印数达到29460万份,其中蒙文报纸13种,总印数1857万份。网络媒体迅速发展。2003年底,全区电话普及率38.3部/百人,增长47.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7.91万户,增长51%;全区互联网用户达到54.7万户,比上年增长65.7%。
——全面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自主开发能力逐步增强。2003年,全区地方财政用于科技支出(科学支出和科技三项费)4.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当年GDP的比例为0.22%;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支出2615万元。全社会科技投入增加较多。2003年,全区科技经费筹资额达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2003年全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R&D经费占全社会科技经费的比例分别由上年的56%和34.2%提高到60.8%和34.9%。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也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3年全区专利申请1394项,授权专利816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20.2%;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7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5亿元,其中向区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2003年,全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81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荣获自治区奖励的80项。到2003年底,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其中国家级10家,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00亿元。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初中入学率达到99.3%。初中毕业生由上年的28.71万人增加到29.97万人;高中毕业生由8.47万人增加到10.25万人。全区有普通高等院校27所,比上年增加4所;高考录取率达到68%,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2003年全区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15.76万人,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蒙古族在校生人数3.52万人,比上年增长30.9%。2003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经费支出达到5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快于同期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2003年,地方性财政教育经费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
——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到2003年末,全区卫生机构数达到35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数达1819个;全区医院、卫生院的病床数达到6.5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数27.4张;全区有职业医师4.0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1人。经历了2003年之春“非典”疫情的影响,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批公共卫生设施开工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
全区的体育人口已从1996年的33%上升到35%,比全国的平均水平31.4%高出了3.6个百分点。“全民健身”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几年来,在全区12个盟市建有36个全民健身工程,占地总计28万平方米,室内面积12000多平方米,共建有室外活动场地143个,棋牌室40余个,综合训练房48个,排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400余个。同时,体育产业也取得新成绩。2003年,全区仅电脑体育彩票的发行量就突破了亿元大关。
(3)政治文明协同发展。全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继续巩固和加强。依法行政步伐加快,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的有机统一,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勤政廉政建设收到实效,政务公开、行政监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社会保持了祥和稳定。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挑战
1.就业压力增大
近几年来,内蒙古就业状况基本稳定,但就业压力仍在不断增大。一方面,新生劳动力增加较多,加上由于近几年全区投资增长较快,外来劳动力不断涌入,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不相配,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目前,全区劳动年龄总人口中,小学和初中仍占主体,比重分别为27%和39%;大专以上和高中及中专文化人口比重只有5%和18%。
2.消除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根据2003年对全区2300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占总体10%的贫困户(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划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859.7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8倍,比最高收入户低9.3倍。2003年,贫困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38.9%,比全区平均水平高7.4个百分点,比最高收入户高11.2个百分点。贫困户的主要食品消费量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特别是肉类、家禽、蛋类及鲜乳制品等高蛋白质食品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7%-58%。总之,贫困居民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日用品消费和住房水平均大大低于全区城市居民的总体平均水平。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难度增加
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滞后,加之绝对人口数的增加,对各种产品的持续增长需求和对土地的大范围不恰当的使用,对耕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已经导致了各种形式的土壤退化,包括草场破坏、土壤流失、土壤和水的污染。
4.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难度增大
当前,有两大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全区尤其是农村牧区社会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完善。这是2003年抗击“非典”得到的深刻启示。二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与整体经济互补性差。在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大、产品科技含量低。
5.区域间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各领域发展不均衡
目前呼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强,三地GDP之和占全区的52.4%,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的41%,呼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17元、2203元和19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901元、1167元和822元,使其在生活水准和公益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区比较优势的位置,而有些盟市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使其在生活水准和公益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区相对比较落后的位置。
6.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普及巩固仍有难度。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明显滞后于全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普及九年义务和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与地方财政投入状况形成反差;初中辍学现象较为严重,巩固的任务依然艰巨;教育负债沉重,影响教育的稳定和发展。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目前,全区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只有50%左右。这就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容忽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和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不断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内蒙古社会事业发展
1.加强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加重视城乡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努力消除贫困;实施灵活多样的经济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推动文化大区建设,努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文化大区建设是个大系统,我们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强调两点:(1)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始终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点做好疾病的防治和科技攻关,建立健全长效疾病防治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和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企业以及社会对文化行业的投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发挥草原文化优势,注重加大对文化产品的特色开发和科技投入,大力开拓文化市场;把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对文化产业发展、经贸发展和“走出去”的推动作用。
3.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一是必须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把人口资源转换成现实的人力优势,为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二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内蒙古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尤其是两院院士和学术领头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国内外专家来内蒙古工作和创业;壮大企业家队伍,积极发挥企业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加快人才政策法规建设,深化人才管理分配制度改革,为聚集优秀人才和人才创新、干好事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最终实现“人才净流入区”的目标。
4.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尤其要注重节流。突出抓好节约利用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和发达国家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倡导和建立“旨在通过提高资源利用和生产工艺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减少资源退化、污染和浪费,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问题”的新的可持续性生产方式,尽量节约发展成本。当前要重点做好节电、节油、节煤、节水和降低重要原材料消耗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环境。要广泛宣传全区的资源形势,宣传节约资源的意义。通过建立和健全法规,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投资和生产项目,逐步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