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及神经病学最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及神经病学最新进展学习班拟于2006年6月上旬在南京举办,为期4天,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丁新生教授主持,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学习班收费65O元/人,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参加者可获国家级I类学分1O分。联系人:邓晓萱;地址:南京市广州路300号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邮编:210029;电话:025—83718836 6681,13951666299。

其他文献
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8届中华脑血管病论坛于2005年3月5日在广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治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沈建康教授、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黄如训教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高庆春教授、
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1届脑血管病论坛于2005年8月20日在包头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栓治疗。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如训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和北京天坛医院曲辉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治疗”和
期刊
由卫生部、教育部、国际Cochrane协作网和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ese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CMB)主办,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将于2006年4月15—17日在中国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召开。研讨会的主题为——循证医学的教育、研究、实践与持续
目的:探讨蕲蛇酶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蕲蛇酶处理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标准的综合治疗,并在入院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水平,然后在入院后3、5、7、10d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时间为3个月。主要转归指标为急性脑梗死和死亡。结果:2组患者基线PT和aPT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原刊名: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神经科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季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由中科院院士杨雄里、王永炎等担任名誉主编,由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伟教授担任主编,紧跟国际神经科学发展趋势,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热点予以实时追踪报道,内容新颖、
期刊
“第三届亚太地区卒中国际会议暨第八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3月23日-_26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将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吕传真教授主持,并邀请国际神经病学联盟主席Antonio Culebras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Louis R.Caplan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Werner Hacke教授、澳大利亚乔治研究院神经病学及老年病学系主任Craig An
期刊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2006年拟举办以下系列培训或会议:1.循证医学与医学杂志编辑高级研修班(2月)2.第四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4月l5-l7日)3.循证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师讲习班系列(7—8月):(1)系统评价/Meta分析实施方法;(2)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3)临床科研方法学欲获得进一步信息,请登录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网站(http://www.ebm.org.cn)或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电话:0
期刊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疗中心Bowers等的这项报道的目的是在儿童期Hodgkin病(Hodgkin’s disease,HD)存活者中分析卒中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儿童期癌症存活者研究(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是一项在1970—1986年对存活期超过5年的癌症患儿与其同胞进行比较的多中心队列研究。在1926例HD存活者和3846名同胞中计算并比较卒中发生率。采用Cox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广大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脑血管病领
期刊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十分复杂,细胞内外的诸多因素如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Ca^2+超载、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及炎症反应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缺血后的神经元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2种方式,缺血核心区以坏死为主,而半暗带内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则以凋亡为主。半暗带已成为当前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