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及教学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期解决现有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反思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加深学生对生态规划课程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态学专业能力提升的目的,并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及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案例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34-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ive aspects teaching mode reform on the course of ecological planning from the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ans,practice teaching,case teach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methods,the curriculum of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ode reform on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ecological specialty in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existing course for the teaching mode,through the mathematical reflection,we could improve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ans and to deepe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n the course of ecological planning,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losely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e,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The purpose w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cological professional ability,so a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university;ecological specialty;ecological planning;case teaching;teaching mode reform
  生态规划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生态学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生态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的规划方法,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生态规划课程是近年来高校生态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课程,可以让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态规划及其相关学科的起源及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对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剧及我国生态规划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也不断地在发展、不断地完善。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生态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21世纪,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以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多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作为基础,为了促进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条最重要的途径为寻求人的活动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规划。从产生、发展过程,到最后逐渐走向成熟,目前生态规划经历的已经超过了100年,其发展的过程正好反映了在此期间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转变[1]。生态规划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生态学、系统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综合解决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开展生态建设、全面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它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综合、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为了普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我校生态学专业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了生态规划这门课程,它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生态规划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叶George Marsh,John Powell及Patrick Geddes等为代表的生态学家,规划工作者及其他社会科学家的规划实践与著作。Marsh在其研究中,首次提到,要对人类的活动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其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而不是对自然造成破坏,首次提出合理地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其提出的这点原则,目前是生态规划方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1]。在生态规划的早期阶段,一般在土地空间结构的布局以及利用等方面有所侧重,之后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其向各个领域渗入的范围也越来约广泛。通过不断地完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之后,生态规划的范围有所扩大,不仅只限于原来的一些布局,而是逐渐向多个方面有所发展,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因此,生态学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作为指导的依据,采用多个学科的手段对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生态关系进行辨识、模拟以及设计等,以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2],而这正可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可行途径。生态规划是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深度和广度。它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该课程对生态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意义非常大,形成的研究方法、理论等均较为独特。   生态学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联系很广泛,对人类实践中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的具体的应用非常重视。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生态系统等。但目前的生态规划教学内容多偏重于生态学相关理论、方法等的介绍,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理论知识,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将其在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预期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考虑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2 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1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及多样化教学手段
  生态规划课程涉及到许多学科,它是由众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个跨度较大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涵盖很多二级学科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外,还要把这些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综合归纳,并合理运用到生态学专业实践中。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更要靠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精彩的教学,只要这样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学习的兴趣。在生态规划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课本上设计到许多的生态学原理及生态规划理论,这些原理及理论非常抽象难懂,如果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及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直接影响生态规划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如采用多媒体教学[3]通过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方式直观生动的展示课程的内容,从而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表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使原本难讲难学的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致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从而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直观、易懂、容易接受的特点[4],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同时还要紧跟教材,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探索在生态规划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讨式和引导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如采用“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自我思考→同学提问→分组讨论→互相学习→演示汇报→总结归纳”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任务去学习,鼓励学生对各种问题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2.2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生态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生态规划的课程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生产实践教学,将生态规划的设计思路付诸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环节,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生态规划建设实例,如生态示范县、生态城镇及生态村的建设等,让学生调查分析目前生态县、生态镇及生态村规划建设的优点及不足,分析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分析,如对目前生态农业的结构布局进行生态调查,采用生态规划课程中的生态调查、生态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对现有的规划建设项目及产业布局等进行生态合理性分析,并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同时,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5~6人为一组,针对大学生最熟悉的校园环境进行校园生态系统调查分析,并让学生对调查结果做出一定的思考分析,然后每个组以PPT的形式汇报各组的分析结果,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土壤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生态调查,从而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及植被生境状况,为下一步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总之,通过以上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5],这样学生在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中,除了能深化对课本基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感官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更具有责任心的生态保护意识,并自觉地将生态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态规划建设中。
  2.3 增加课堂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是美国哈弗商学院倡导,其建议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的讨论中,对学生的互动能力进行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随着该种教学方式的发展,其内容、经验等已经原来约完善[6]。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大大提高,在生态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将案例教学这种方法引入进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入适当的教学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地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充分地激发出来。案例教学将是在教学中创建一个特定的环境,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将学生放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运用其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做出相应的判断,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7]。
  在生态规划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中。生态规划这门课程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分别为基础理论、分析应用。在基础理论的教学方面,可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分析应用板块,主要选择案例教学方式,适当地辅以必要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针对性地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包括正面案例、反面案列,可明显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在生态规划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可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态规划方面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在合适的实际恰当引入。如该课程案例教学的步骤可以分为3个环节,即案例引入、分组讨论、总结评价,通过3个环节的逐步展开,可以对课程教学的进度进行较好的控制。为了使教学案例正常开展,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类似的案例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时,可以保证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规划案例生态分析的案例教学中,课前对学生的要求是对生态分析的步骤、内容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而在开展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前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为收集一些关于生态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优秀作品,保证学生在课堂给定的设计条件下,对给定区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能够有一定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梳理书本所学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及时把这些知识进行案例化、实践化。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是反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信息的有效途径,它主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的教学考核多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的考试,而通过这一次的卷面成绩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对于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考前死记硬背的突击学习就能顺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压制了学生对课程的自觉性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完全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8]。因此,有必要对生态规划课程的成绩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在新的考核体系里,生态规划的考核内容应由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30%)和期末成绩(50%)3个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应包括平时作业(10%)、课堂回答问题(5%)及到课率(5%),实践教学成绩包括生态调研报告(10%)、案例讨论分析(10%)及小型的生态规划设计(10%),通过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卷面成绩最后给出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全面而合理的考核体系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考核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及生态规划学科的迅速发展,在生态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时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生态规划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笔者期望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与学生多样化的“学”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早早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生态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2] 刘康.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黄玲芳.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2):44-45.
  [4] 杨州.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92-93.
  [5] 蒋文伟,金竹秀,胥家辉.《城市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4):86-87.
  [6] 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职业与教育,2011,20(7):145-146.
  [7] 叶延琼,章家恩,秦钟.案例教学在《生态规划学》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19):144-146.
  [8] 郭匿春,巫厚长,王育鹏,等.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谈[J].农业与技术,2015,35(4):252-253.
其他文献
介绍早稻新组合优I6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制种技术要点,以指导该组合的栽培。
本文分析了电缆护层电压生成的原因和护层地接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在金属护层末端连接电感的方式,由此来补偿三段电缆不等长造成的感应电压带来的影响,这样做可以减小金属护层
本文通过两例民营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典型案例剖析,论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义务,阐述强化民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的必要性,旨在促进化工企业增强责任意识,提升特
泡沫涂饰实例张扬(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成都610065)泡沫涂饰是将底涂浆料发泡后涂于全粒面,修面和二层修面胚革上。它的特点是用量与一般底涂浆一样,但是它的体积很大,固含量高,因此仅
摘要由于番茄中有较高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具有很多防癌、抗病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彰武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劳力资源均适宜种植加工用番茄,因此在彰武地区推广加工用番茄生产栽培前景广阔。彰武县罐藏用番茄品种引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种植罐藏用番茄品种,生产出的产品番茄红素含量高,适合栽培的罐藏用番茄品种有红杂14号、NTM5、CR189,其中首选红杂14号。  关键词罐藏用番茄;引种;辽宁彰武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的成本构成要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使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应用上,都是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我国施工企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务输出机会的增多以及农民增收途径的多元化等,我国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和村内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的空间布局发生了
本文根据贵州猪皮的结构特征,结合作者亲身实验研究,对制作二层绒面服装革的技术关键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并对其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
鞣制铬盐和含二羟基二苯砜的合成单宁的复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被加热,在不同的加热时间点取样。通过稀释稳定性试验,TLC、TLCS、CIEG、蓝皮的复鞣和染色研究所取样的性能。试验
通过对2个糯稻新组合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各组合在安顺市西秀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糯稻新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安糯1870比对照增产38.87%,达8421.35kg/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