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例、1例、2例、(95.01±4.01)分,对照组分别为15例、8例、11例、(84.97±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3.981、4.037、t=9.237,均P<0.05)。观察组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分别为(37.14±4.13)分、(18.76±3.02)分、(28.23±3.13)分、(23.65±2.65)分,对照组分别为(22.05±2.06)分、(13.13±1.21)分、(21.05±1.45)分、(18.11±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87、14.398、10.378、11.084,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33.54±6.25)pg/mL、(28.87±3.21)pg/mL,对照组分别为(78.54±11.03)pg/mL、(44.76±6.1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2、5.318,均P<0.05)。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升患者舒适程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投诉,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