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494个。如果把少数民族称帝的、农民起义称帝的、封建割据称帝的都算上,那就真是一笔糊涂帐了。如果有机会把这些“大佬”凑在一起,做个调查问卷,问一问他们最怕的是什么?具体答案无从知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一个选项一定名列前茅,那就是:党争。党争亡国,无党又难以成事,要没个帝王心术就做皇帝,不郁郁而终,也会被后人笑死,轻松点还是做梦比较稳妥。
南北朝的国师们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的聪明人还不算多,但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却是很多,然而真正聪明的人最想的是什么?具体答案无从知晓,任凭不怎么聪明的人如何猜测也不能肯定,只是有一个选项可做备选答案,这就是:学风。学术之气一旦蔚然成风,世风清平,人心向善,谁的江山不重要,世上还是好人多,恺撒的事儿让恺撒好好管去,上帝的事就由中国绝顶聪明开创学风的宗师们代劳了。
称得上宗师就定有过人之处,现如今年轻一代最怕的是:空虚,具体表现为网游、唱K、夜店、拼爹云云。历史上能成为一代聪明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学。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齐国皇帝的孙子,萧子显,在齐国推翻后,能在梁国做到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部长,位高权重),虽说也是因为梁武帝一代仁君,但不能不说这是他苦读的成就。
同样在梁国做官的沈约,官至尚书令(相当于国务院总理,这个更厉害),此君年青的时候读书废寝忘食,老妈妈怕他熬坏了身体,还得经常使阴招,把灯油减少。还有更过分的人,魏收,父亲是北魏骠骑大将军(相当于军委副主席,这绝对是个狠角色了),十五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不说,跟随父亲到边疆(估计坐骑也相当于今天BMw级别的),还练习骑射。被父亲朋友开个玩笑:“魏郎弄戟多少(魏家小伙儿玩的戟多沉)”,于是惭然醒悟,发奋读书,最终也成为了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此上单提几个人在官场上的成就,不过是为了容易说明他们聪明才智厉害到了什么程度,然而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历史学家,都有著书,所著又都流传千古,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这三本书名字分别为《魏书》(魏收)、《宋书》(沈约)、《南齐书》(萧子显)。各位读者如果依然不明就里,请在百度搜索“二十四史”,一望便知。如此看来这三个聪明人就更不得了了,身居要职,惠及百姓,著书立说,流芳千古。顺带手的,他们还把皇帝的家教任务承担了(太子少傅、国子博士)。
一个时空,创造三个世界
历来聪明人的愿望不是封侯拜爵,却是作帝王师,自身淡泊名利,但求国泰民安。留下著作,之所以能千古传颂,乃是其中有一段经世济民的真精神。然而要真想经世济民,读读历史就知道,可不是件容易事。拿此上三位来说,著史立说,只是为了帝王看清一国之是非,有助于本国之治道。然而此中却似乎隐含着一个悖论,令人无法解决。
日新月异,历史无法重演。过去的情况和现在已然不同,曾经的方法如今又岂能适用?别说曾经,就是魏收、沈约、萧子显三位,在世年代尚有重叠,所论历史时间还相互包容,然而所讲的范畴、具体的事件却已千差万别。后世读史,又如何可以看清是非?魏收论述北魏,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标举《春秋》“大一统”之意;沈约、萧子显身居南朝,南朝偏安,于是论述仪礼,彰显《春秋》“尊王攘夷”之说。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如何评定?关于如何评定是非,任谁怎么说,两千余年也无人超越一位在花园当差的老先生——庄子。
《庄子·齐物论》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论述,沧桑变灭,其意尤新。两个人相互争辩,赢的一方就一定对吗?输的一方就一定错吗?两人不能相知,于是才有争辩,既有了争辩,又有谁能够评定呢?评定的入观点与两人之一相同,必然判定其胜,这又如何使人信服;评定的人观点与两人尽不相同,他又如何能够评定?假若评定的人对双方都同意,那就更加无从评定了!庄子不愧是两千余年聪明人中的表表者,同样一个问题,被老人家的智慧一点,其智慧境界已然超越了问题的本身。
去小异,存大同
历史的复杂,不是聪明人当真无法给出合乎情理的论断。此上只是一个南北朝,就有魏收、沈约、萧子显为国族各明其理;关于隋唐形成,寄意民族未来、立志传承文化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写下重要贡献之地当有山东、山西、江浙三种势力;关于晚清民国,今人杨念群,也注重湖南、岭南、江浙三大知识群体的影响。如此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势力、人群,各自代表着不同范畴、不同理念;处今之世,借古鉴今,问题种种,解决之道如何寻求?
中华文化,追求大同世界,宴乃和而不同。去小异,存大同,如南北朝国史,在兵荒马乱之年代,倡导节义,却是心同理同。东方精神,“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在人性情的大本之上。对生活的国家民族,有着赤诚的热爱,为据乱升平著书立说,又是千古聪明人的共同写照。
中国古老的智慧,教导人有海涵天覆的心胸,有好学勤奋的志趣,诵读经典著述,认真研习事物,融汇百川于一心。诚能如此。百折千难,在聪明人眼中,又何足为惧?
南北朝的国师们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的聪明人还不算多,但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却是很多,然而真正聪明的人最想的是什么?具体答案无从知晓,任凭不怎么聪明的人如何猜测也不能肯定,只是有一个选项可做备选答案,这就是:学风。学术之气一旦蔚然成风,世风清平,人心向善,谁的江山不重要,世上还是好人多,恺撒的事儿让恺撒好好管去,上帝的事就由中国绝顶聪明开创学风的宗师们代劳了。
称得上宗师就定有过人之处,现如今年轻一代最怕的是:空虚,具体表现为网游、唱K、夜店、拼爹云云。历史上能成为一代聪明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学。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齐国皇帝的孙子,萧子显,在齐国推翻后,能在梁国做到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部长,位高权重),虽说也是因为梁武帝一代仁君,但不能不说这是他苦读的成就。
同样在梁国做官的沈约,官至尚书令(相当于国务院总理,这个更厉害),此君年青的时候读书废寝忘食,老妈妈怕他熬坏了身体,还得经常使阴招,把灯油减少。还有更过分的人,魏收,父亲是北魏骠骑大将军(相当于军委副主席,这绝对是个狠角色了),十五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不说,跟随父亲到边疆(估计坐骑也相当于今天BMw级别的),还练习骑射。被父亲朋友开个玩笑:“魏郎弄戟多少(魏家小伙儿玩的戟多沉)”,于是惭然醒悟,发奋读书,最终也成为了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此上单提几个人在官场上的成就,不过是为了容易说明他们聪明才智厉害到了什么程度,然而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历史学家,都有著书,所著又都流传千古,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这三本书名字分别为《魏书》(魏收)、《宋书》(沈约)、《南齐书》(萧子显)。各位读者如果依然不明就里,请在百度搜索“二十四史”,一望便知。如此看来这三个聪明人就更不得了了,身居要职,惠及百姓,著书立说,流芳千古。顺带手的,他们还把皇帝的家教任务承担了(太子少傅、国子博士)。
一个时空,创造三个世界
历来聪明人的愿望不是封侯拜爵,却是作帝王师,自身淡泊名利,但求国泰民安。留下著作,之所以能千古传颂,乃是其中有一段经世济民的真精神。然而要真想经世济民,读读历史就知道,可不是件容易事。拿此上三位来说,著史立说,只是为了帝王看清一国之是非,有助于本国之治道。然而此中却似乎隐含着一个悖论,令人无法解决。
日新月异,历史无法重演。过去的情况和现在已然不同,曾经的方法如今又岂能适用?别说曾经,就是魏收、沈约、萧子显三位,在世年代尚有重叠,所论历史时间还相互包容,然而所讲的范畴、具体的事件却已千差万别。后世读史,又如何可以看清是非?魏收论述北魏,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标举《春秋》“大一统”之意;沈约、萧子显身居南朝,南朝偏安,于是论述仪礼,彰显《春秋》“尊王攘夷”之说。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如何评定?关于如何评定是非,任谁怎么说,两千余年也无人超越一位在花园当差的老先生——庄子。
《庄子·齐物论》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论述,沧桑变灭,其意尤新。两个人相互争辩,赢的一方就一定对吗?输的一方就一定错吗?两人不能相知,于是才有争辩,既有了争辩,又有谁能够评定呢?评定的入观点与两人之一相同,必然判定其胜,这又如何使人信服;评定的人观点与两人尽不相同,他又如何能够评定?假若评定的人对双方都同意,那就更加无从评定了!庄子不愧是两千余年聪明人中的表表者,同样一个问题,被老人家的智慧一点,其智慧境界已然超越了问题的本身。
去小异,存大同
历史的复杂,不是聪明人当真无法给出合乎情理的论断。此上只是一个南北朝,就有魏收、沈约、萧子显为国族各明其理;关于隋唐形成,寄意民族未来、立志传承文化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写下重要贡献之地当有山东、山西、江浙三种势力;关于晚清民国,今人杨念群,也注重湖南、岭南、江浙三大知识群体的影响。如此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势力、人群,各自代表着不同范畴、不同理念;处今之世,借古鉴今,问题种种,解决之道如何寻求?
中华文化,追求大同世界,宴乃和而不同。去小异,存大同,如南北朝国史,在兵荒马乱之年代,倡导节义,却是心同理同。东方精神,“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在人性情的大本之上。对生活的国家民族,有着赤诚的热爱,为据乱升平著书立说,又是千古聪明人的共同写照。
中国古老的智慧,教导人有海涵天覆的心胸,有好学勤奋的志趣,诵读经典著述,认真研习事物,融汇百川于一心。诚能如此。百折千难,在聪明人眼中,又何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