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改创新背景下,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要性,分析现阶段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点培养策略。老子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创新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对于教育事业也具有启示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不仅是促进个人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要素,是贯彻课改方针的客观体现。通过理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養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发现现行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视野。
(一)创新能力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动力
在学校教育阶段,创新能力既是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的个人素质,也是因个体差异而存在区别的差异变量。决定了学生智力、认知、情感等个人素质的发展方向。智力是学习知识的素质要求,认知是获取知识的效率保障,情感是习得经验的必要能力,只有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才能够有效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创新能力是掌握学习方法的要素
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可以被转化为学习方法的工具。托伦斯认为,创造能力水平较高的人一般具有相对鲜明的人格特性。新时期背景下中国全面实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成为指导教学的主要方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知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成为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素养。
(三)创新能力是贯彻课改方针的体现
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三处体现。一是目标。新课程改革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需要具备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之于学校教育而言具有宏观价值取向。二是教学理念。应当能够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将创新能力培养从宏观要求下沉到可用于衡量的具体指标上。三是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材的适用性,即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编制教材,其中包括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困扰着创新能力培养建设,阻碍着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规模形成。
(一)教师主体背景下的创新条件缺失
虽然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深入新课改学校阶段,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客观、主观因素导致无法形成有力的培养环境,主要包括:
教师观念导致的创新条件缺失。《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人为本教育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性,界定了教师与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然而,一些教师仍然无法将意识转换过来,依然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一个中心”的基本思想之上。
(二)学生创新意识转换不及时
运用创新的意识欠缺。创新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曾经在A小学教学间曾接触过60名四年级小学生,在一节趣味体育课上,要求同学们以蛙跳的姿势完成50米折返跑。然后游戏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朝着第一名的同学姿势靠拢,并不去分辨这位同学的蛙跳姿势是否是最快速的前进方式。当问及学生选择原因时,约六成的学生认为“这样最保险,不会被老师批评”、“大家都这么跳,我也这么跳”。这一现象折射出处于小学阶段的青少年从众心理,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缺乏独立创新的能力,为了避免可能的批评,宁可人云亦云,也不愿诉说内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并结合创新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可供参考、具有实践价值的培养策略。
(一)重构关系,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重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观念。教师站在一个引导者、启发者的位置,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指标,自上而下的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发展体制。三是课程标准,强调教材的适用性,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编制教材。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制定游戏规则,并由同学们组成小组,自行设计游戏策略,充分激活同学们的自主意识。
(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施展场所
处于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形象思维正在逐渐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过渡时期的特殊性,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力、思考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在实现教学任务的同时,满足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尽可能的让环境“活起来”,从而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氛围。
(三)关注总结,注重创新技巧传授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体育教师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而言,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共性,既要从培养经验中总结出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普适方法,也要针对个别特殊问题编制专门方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运用探索式学习,启发学生设问自答的思维。对于其他教师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方法是值得分享的宝贵财富。
结语:
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为创新能力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动力,是掌握学习方法的要素,是贯彻改革方针的体现。接着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主体背景下的创新条件缺失,二是学生创新意识转换不及时。最后基于存在问题,提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重构关系,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施展场所;关注总结,注重创新技巧传授。
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 李 爽
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中学附属小学 李 迎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不仅是促进个人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要素,是贯彻课改方针的客观体现。通过理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養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发现现行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视野。
(一)创新能力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动力
在学校教育阶段,创新能力既是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的个人素质,也是因个体差异而存在区别的差异变量。决定了学生智力、认知、情感等个人素质的发展方向。智力是学习知识的素质要求,认知是获取知识的效率保障,情感是习得经验的必要能力,只有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才能够有效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创新能力是掌握学习方法的要素
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可以被转化为学习方法的工具。托伦斯认为,创造能力水平较高的人一般具有相对鲜明的人格特性。新时期背景下中国全面实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成为指导教学的主要方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知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成为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素养。
(三)创新能力是贯彻课改方针的体现
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三处体现。一是目标。新课程改革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需要具备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之于学校教育而言具有宏观价值取向。二是教学理念。应当能够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将创新能力培养从宏观要求下沉到可用于衡量的具体指标上。三是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材的适用性,即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编制教材,其中包括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困扰着创新能力培养建设,阻碍着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规模形成。
(一)教师主体背景下的创新条件缺失
虽然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深入新课改学校阶段,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客观、主观因素导致无法形成有力的培养环境,主要包括:
教师观念导致的创新条件缺失。《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人为本教育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性,界定了教师与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然而,一些教师仍然无法将意识转换过来,依然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一个中心”的基本思想之上。
(二)学生创新意识转换不及时
运用创新的意识欠缺。创新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曾经在A小学教学间曾接触过60名四年级小学生,在一节趣味体育课上,要求同学们以蛙跳的姿势完成50米折返跑。然后游戏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朝着第一名的同学姿势靠拢,并不去分辨这位同学的蛙跳姿势是否是最快速的前进方式。当问及学生选择原因时,约六成的学生认为“这样最保险,不会被老师批评”、“大家都这么跳,我也这么跳”。这一现象折射出处于小学阶段的青少年从众心理,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缺乏独立创新的能力,为了避免可能的批评,宁可人云亦云,也不愿诉说内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并结合创新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可供参考、具有实践价值的培养策略。
(一)重构关系,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重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观念。教师站在一个引导者、启发者的位置,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指标,自上而下的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发展体制。三是课程标准,强调教材的适用性,应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编制教材。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制定游戏规则,并由同学们组成小组,自行设计游戏策略,充分激活同学们的自主意识。
(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施展场所
处于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形象思维正在逐渐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过渡时期的特殊性,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力、思考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在实现教学任务的同时,满足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尽可能的让环境“活起来”,从而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氛围。
(三)关注总结,注重创新技巧传授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体育教师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而言,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共性,既要从培养经验中总结出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普适方法,也要针对个别特殊问题编制专门方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运用探索式学习,启发学生设问自答的思维。对于其他教师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方法是值得分享的宝贵财富。
结语:
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为创新能力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动力,是掌握学习方法的要素,是贯彻改革方针的体现。接着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主体背景下的创新条件缺失,二是学生创新意识转换不及时。最后基于存在问题,提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重构关系,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施展场所;关注总结,注重创新技巧传授。
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 李 爽
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中学附属小学 李 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