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36.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05-0038-03
太湖鸽是原产于江苏环太湖地区的地方鸽种。因外貌优美,具有凤头、五趾特殊性状,肉质优良且有一定药用价值,而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在几百年的饲养与选育中形成的特殊资源。
本文以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保存的太湖鸽为素材,对太湖鸽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肉品质、蛋品质等遗传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太湖鸽的品种形成、保护与利用情况做以简述,将太湖鸽介绍给更多的从业者与消费者,为太湖鸽更好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资源形成与发展
太湖鸽最早出现在明代,是中国点子鸽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中国点子鸽(Chinese Spot Pigeon),是中国古老的飞翔品种,产于江苏浙江一带,明朝迁都北京以后,点子鸽由王公贵族带至北京,后逐渐形成另外一个分支。明代扬州人彭大翼在其所著《檀亿丛书》(羽集)中已将点子鸽列为名种。
古代苏州包括现在江浙大部分的地区。明代,嘉庆年间苏州《常州志》中记载:“鸽,战之品有五。”万历年间,《常熟县志》记载“鸽,多家蓄之,种甚多”;崇祯年间苏州《吴县志》对各类禽做记载,其中有鸽;以上资料说明,明代环太湖地区老百姓就开始蓄养鸽子。至清代,苏州地方志中,对鸽子记述逐渐增多。康熙年间,《昆山县志》记载“鸽,有以毛色胜者,有以健飞胜者。好野鸽名仓灰,人家蓄者种不下数十。置不惜多金者,有鸽谱一卷,……家蓄以相炫,……,性嗜鸽搜求不惮千里。……与夫饮食所宜疾”,从以上记载可知,当时鸽子品种已经很多,且选育方向不同,蓄养鸽子者为求购好鸽子不惜多金,不惧千里,有了好品相的鸽子就可以炫耀乡邻;且食鸽宜疾。光绪年间,《常昭合志稿》中记载“兹先述禽曰:鹅、鸭、鸡、鸽、水老鸹”,鸽子与鸡鸭鹅齐被列为家禽。
晚明时人张万钟著有《鸽经》一卷,其中对“点子”的描述是:“额上有黑毛如点。嘴上黑下白……”。这正是太湖鸽的特征描述。太湖鸽形象在清朝及民国期间画家名作中多有出现。清康熙年间蒋延锡(江苏常熟人)所画《清宫鸽谱》甲50。清朝汪承霈(安徽休宁人)画《双鸽图》,其中一只鸽子正是太湖鸽,黑尾与头上一黑点明显,清倪墨(江苏江都人)绘有《桃溪双鸽》(1914)。民国陈康侯(江苏扬州人)绘有两只太湖鸽。
太湖鸽的形成与江浙一带的社会发展,风俗习惯有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浙地区自古富庶,鸽子最初多以观赏、翻跳类居多,生活富裕之家就会饲养鸽子供娱乐,逐步又发展出赛鸽,家有良鸽互相竞翔。此类鸽多了,老弱后就成为餐桌上的佳肴。经常食用后,老百姓发现食鸽后强身健体还可治病,愈发喜欢养鸽,鸽子慢慢就成为家禽的一类。在江浙一带,尤其是如皋、南通地区,鸽肉、鸽蛋历来是宴席上的必备之品,无鸽不成宴。民国19年,无锡有名的迎宾楼菜谱上就有“凤尾鸽蛋”。老百姓普遍认为鸽子肉益气,有利于刀口的愈合,所以在家人生病尤其是动手术或妇人生产之后都要炖鸽子汤给病人补身;小儿出麻疹时,要食鸽子蛋,便于疹子爆出快速痊愈。每到春天,春暖花开,人外出踏青时,会放飞鸽子祈福,并观赏鸽子在天空中回旋飞翔的美好姿态。所以自古江浙的老百姓就喜欢养鸽子,在几百年的饲养过程中逐步选育了兼具优美体貌,滋味鲜美的太湖鸽。历史上受制于交通的不便,使太湖鸽形成了与其他鸽种不同的独特鸽种。太湖鸽除具有肉用价值外,还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
太湖鸽原产地为江苏省中南部,中心产区为环太湖地区,主要分布于苏州、无锡、扬州和南京,常州、镇江和安徽省的合肥东部、浙江的湖州、嘉兴也有分布。
太湖鸽作为特禽,一直是千家万户散养,具体数量会跟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减。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大规模肉鸽养殖后,国外的肉鸽品种不下十几个被引进到长江中下游,生产速度慢的地方鸽种受到了很大冲击。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扩张迅速,太湖鸽数量锐减,很难见到散养或是野生的鸽子在天空中飞翔,在田野里觅食。2013年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怀着对鸽子的喜爱,不愿看到我国地方鸽种中的明珠——太湖鸽灭绝,自发到农户家收集太湖鸽,承担起保种的重任。
2 遗传多样性特征
2.1 体型外貌 太湖鸽体型中等。颈短,头部饱满,大部分为凤头(荷苞凤,如双手合什,类似未开之荷苞),少量平头,脸清秀,眼大有神。全身大面积白色,头顶有一点黑羽,尾羽黑色盖过肛门,黑白两色之间界限如刀割般整齐。尾羽数为16~20根,绝大多数为18根,人用双手拿鸽,鸽头朝人的方向时,尾羽自然张开呈180度扇形。喙短而粗,上黑下白(俗称阴阳嘴),喙基部有鼻瘤,白色。虹彩金色。胫深红色,爪以五趾为主,兼具四趾和混合趾。除黑色外,还有少量棕色(见图1)。
2.2 生长发育 成年公鸽体重390~417g;母鸽体重370~390g。28日龄乳鸽体重360~370g。太湖鸽体尺见表1。
在舍饲条件下,太湖鸽28日龄公、母平均体重为367g,饲料转化比为5.8:1(由太湖鸽保种群测定28日龄乳鸽100只)。
太湖鸽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肉品质测定结果见表3。
2.3 繁殖性能与蛋品质 太湖鸽开产日龄为150~170d,80周龄母鸽产蛋数14~18个,蛋重18~20g,蛋壳白色;受精率80%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80周龄产乳鸽数10~13只。太湖鸽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4。
3 太湖鸽的保种利用
太湖鸽是在环太湖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与消费习惯下,经当地人民长期选择而形成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
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太湖鸽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自2013年公司进行太湖鸽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收集原始群体,扩繁。2015年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合作对太湖鸽提纯复壮,组建家系100个,采取群体选择与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纯复壮,重点针对太湖鸽的品种特性进行整理,提高生產性能和整齐度。目前保种群有300多对,扩繁群有2000多对。根据毛色,分为黑色系和棕色系。为了突出特殊性状,在繁殖后代时,有意选留凤头、五趾和喙上黑下白的个体。
在保种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些杂交利用。由于太湖鸽体型较小,利用太湖鸽与小体型的美国白羽王鸽正反交。从试验结果看,未来用太湖鸽公鸽与白羽王鸽母鸽配套生产,既可以大幅度提高产蛋效率,改善28日龄乳鸽体重,后代还能保持太湖鸽的外貌特征,是比较理想的推广模型。
太湖鸽过去曾经受过其他鸽种的冲击,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鸽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肉质鲜美且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太湖鸽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乳鸽整只出售,在家禽光鲜上市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之下,在没有了羽装的特征之后,优质乳鸽屠体如何让消费者轻易识别,特殊的五趾性状可以在商品标识中做到。做为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状,具有“五趾”性状的太湖鸽,在未来的肉鸽配套系育种将被高度重视;再者,太湖鸽外观优美,在国家大搞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下,一大批兼具观光和休闲功能的生态旅游小镇将发展起来,具有特殊体型外貌的家养动物也会重新吸引城市人的眼球,鸽子展翅飞翔,鸽哨呜鸣,将会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将太湖鸽进行系统整理和提纯,挖掘其生产潜力,发挥其肉质优良、“五趾”和美观特性,进行开发利用,可以发展成无锡乃至江苏的地方特色产业。
太湖鸽是原产于江苏环太湖地区的地方鸽种。因外貌优美,具有凤头、五趾特殊性状,肉质优良且有一定药用价值,而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在几百年的饲养与选育中形成的特殊资源。
本文以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保存的太湖鸽为素材,对太湖鸽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肉品质、蛋品质等遗传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太湖鸽的品种形成、保护与利用情况做以简述,将太湖鸽介绍给更多的从业者与消费者,为太湖鸽更好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资源形成与发展
太湖鸽最早出现在明代,是中国点子鸽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中国点子鸽(Chinese Spot Pigeon),是中国古老的飞翔品种,产于江苏浙江一带,明朝迁都北京以后,点子鸽由王公贵族带至北京,后逐渐形成另外一个分支。明代扬州人彭大翼在其所著《檀亿丛书》(羽集)中已将点子鸽列为名种。
古代苏州包括现在江浙大部分的地区。明代,嘉庆年间苏州《常州志》中记载:“鸽,战之品有五。”万历年间,《常熟县志》记载“鸽,多家蓄之,种甚多”;崇祯年间苏州《吴县志》对各类禽做记载,其中有鸽;以上资料说明,明代环太湖地区老百姓就开始蓄养鸽子。至清代,苏州地方志中,对鸽子记述逐渐增多。康熙年间,《昆山县志》记载“鸽,有以毛色胜者,有以健飞胜者。好野鸽名仓灰,人家蓄者种不下数十。置不惜多金者,有鸽谱一卷,……家蓄以相炫,……,性嗜鸽搜求不惮千里。……与夫饮食所宜疾”,从以上记载可知,当时鸽子品种已经很多,且选育方向不同,蓄养鸽子者为求购好鸽子不惜多金,不惧千里,有了好品相的鸽子就可以炫耀乡邻;且食鸽宜疾。光绪年间,《常昭合志稿》中记载“兹先述禽曰:鹅、鸭、鸡、鸽、水老鸹”,鸽子与鸡鸭鹅齐被列为家禽。
晚明时人张万钟著有《鸽经》一卷,其中对“点子”的描述是:“额上有黑毛如点。嘴上黑下白……”。这正是太湖鸽的特征描述。太湖鸽形象在清朝及民国期间画家名作中多有出现。清康熙年间蒋延锡(江苏常熟人)所画《清宫鸽谱》甲50。清朝汪承霈(安徽休宁人)画《双鸽图》,其中一只鸽子正是太湖鸽,黑尾与头上一黑点明显,清倪墨(江苏江都人)绘有《桃溪双鸽》(1914)。民国陈康侯(江苏扬州人)绘有两只太湖鸽。
太湖鸽的形成与江浙一带的社会发展,风俗习惯有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浙地区自古富庶,鸽子最初多以观赏、翻跳类居多,生活富裕之家就会饲养鸽子供娱乐,逐步又发展出赛鸽,家有良鸽互相竞翔。此类鸽多了,老弱后就成为餐桌上的佳肴。经常食用后,老百姓发现食鸽后强身健体还可治病,愈发喜欢养鸽,鸽子慢慢就成为家禽的一类。在江浙一带,尤其是如皋、南通地区,鸽肉、鸽蛋历来是宴席上的必备之品,无鸽不成宴。民国19年,无锡有名的迎宾楼菜谱上就有“凤尾鸽蛋”。老百姓普遍认为鸽子肉益气,有利于刀口的愈合,所以在家人生病尤其是动手术或妇人生产之后都要炖鸽子汤给病人补身;小儿出麻疹时,要食鸽子蛋,便于疹子爆出快速痊愈。每到春天,春暖花开,人外出踏青时,会放飞鸽子祈福,并观赏鸽子在天空中回旋飞翔的美好姿态。所以自古江浙的老百姓就喜欢养鸽子,在几百年的饲养过程中逐步选育了兼具优美体貌,滋味鲜美的太湖鸽。历史上受制于交通的不便,使太湖鸽形成了与其他鸽种不同的独特鸽种。太湖鸽除具有肉用价值外,还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
太湖鸽原产地为江苏省中南部,中心产区为环太湖地区,主要分布于苏州、无锡、扬州和南京,常州、镇江和安徽省的合肥东部、浙江的湖州、嘉兴也有分布。
太湖鸽作为特禽,一直是千家万户散养,具体数量会跟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减。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大规模肉鸽养殖后,国外的肉鸽品种不下十几个被引进到长江中下游,生产速度慢的地方鸽种受到了很大冲击。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扩张迅速,太湖鸽数量锐减,很难见到散养或是野生的鸽子在天空中飞翔,在田野里觅食。2013年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怀着对鸽子的喜爱,不愿看到我国地方鸽种中的明珠——太湖鸽灭绝,自发到农户家收集太湖鸽,承担起保种的重任。
2 遗传多样性特征
2.1 体型外貌 太湖鸽体型中等。颈短,头部饱满,大部分为凤头(荷苞凤,如双手合什,类似未开之荷苞),少量平头,脸清秀,眼大有神。全身大面积白色,头顶有一点黑羽,尾羽黑色盖过肛门,黑白两色之间界限如刀割般整齐。尾羽数为16~20根,绝大多数为18根,人用双手拿鸽,鸽头朝人的方向时,尾羽自然张开呈180度扇形。喙短而粗,上黑下白(俗称阴阳嘴),喙基部有鼻瘤,白色。虹彩金色。胫深红色,爪以五趾为主,兼具四趾和混合趾。除黑色外,还有少量棕色(见图1)。
2.2 生长发育 成年公鸽体重390~417g;母鸽体重370~390g。28日龄乳鸽体重360~370g。太湖鸽体尺见表1。
在舍饲条件下,太湖鸽28日龄公、母平均体重为367g,饲料转化比为5.8:1(由太湖鸽保种群测定28日龄乳鸽100只)。
太湖鸽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肉品质测定结果见表3。
2.3 繁殖性能与蛋品质 太湖鸽开产日龄为150~170d,80周龄母鸽产蛋数14~18个,蛋重18~20g,蛋壳白色;受精率80%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80周龄产乳鸽数10~13只。太湖鸽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4。
3 太湖鸽的保种利用
太湖鸽是在环太湖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与消费习惯下,经当地人民长期选择而形成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
江苏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太湖鸽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自2013年公司进行太湖鸽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收集原始群体,扩繁。2015年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合作对太湖鸽提纯复壮,组建家系100个,采取群体选择与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纯复壮,重点针对太湖鸽的品种特性进行整理,提高生產性能和整齐度。目前保种群有300多对,扩繁群有2000多对。根据毛色,分为黑色系和棕色系。为了突出特殊性状,在繁殖后代时,有意选留凤头、五趾和喙上黑下白的个体。
在保种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些杂交利用。由于太湖鸽体型较小,利用太湖鸽与小体型的美国白羽王鸽正反交。从试验结果看,未来用太湖鸽公鸽与白羽王鸽母鸽配套生产,既可以大幅度提高产蛋效率,改善28日龄乳鸽体重,后代还能保持太湖鸽的外貌特征,是比较理想的推广模型。
太湖鸽过去曾经受过其他鸽种的冲击,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鸽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肉质鲜美且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太湖鸽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乳鸽整只出售,在家禽光鲜上市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之下,在没有了羽装的特征之后,优质乳鸽屠体如何让消费者轻易识别,特殊的五趾性状可以在商品标识中做到。做为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状,具有“五趾”性状的太湖鸽,在未来的肉鸽配套系育种将被高度重视;再者,太湖鸽外观优美,在国家大搞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下,一大批兼具观光和休闲功能的生态旅游小镇将发展起来,具有特殊体型外貌的家养动物也会重新吸引城市人的眼球,鸽子展翅飞翔,鸽哨呜鸣,将会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将太湖鸽进行系统整理和提纯,挖掘其生产潜力,发挥其肉质优良、“五趾”和美观特性,进行开发利用,可以发展成无锡乃至江苏的地方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