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午夜间住院患者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选取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实验组(19例),对照组常规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抢救流程的标准,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一医一护配合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CPR时间、实施除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午夜间采用一医一护配合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能为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提供更快捷、准确、高效率的救护服务,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关键词】一医一护配合;心肺复苏;基层医院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者的基本措施,研究表明[ 1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在4min内进行及时高效的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高达50%以上,针对基层医院现状,午夜间往往只有一名值班医师和一名值班护士,而在这个时段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尤其是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抢救过程中存在医护人员配合不协调,分工不明确,甚至有些抢救措施没有时间执行的情况,人为地延误了抢救时机。为了提高复苏效果,我们制定了一套一医一护配合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以两人定位心肺复苏模式进行复苏的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3~81岁,平均(64.46±12.42)岁;对照组选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以传统心肺复苏模式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2~79岁,平均(66.12±11.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且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抢救流程的标准,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拟定“一医一护”配合抢救的流程进行抢救,结合临床设计场景模拟病例,接到抢救患者的指令后,值班护士立即判断意识,检查呼吸,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确认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呼喊医生,推多功能抢救车,位于患者的右腰位,松解衣领及裤带,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值班医生到达,位于患者的头位,打开气道,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医护交换位置,医生位于患者的右腰位负责胸外心脏按压,确保持续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为30∶2的比例进行,护士负责气道管理,包括吸痰、吸氧、呼吸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护与协助除颤,同时呼叫值班麻醉师,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药,麻醉师到达后,由麻醉师负责气道管理,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机械通气正常后,麻醉师负责观察病情;护士按医嘱用药,做好抢救记录,维持秩序,联络会诊。将CPR一医一护配合模拟操作训练至动作规范娴熟,按照统一标准培训全院医护人员,考核为医、护和麻醉师随机组合,操作成绩90分为达标。
1.3 评价标准 以实施CPR时间、实施除颤时间、静脉给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复苏成功率47.37%,对照组复苏成功率19.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实施CPR时间、实施除颤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时间、静脉给药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CPR,由于基层医院缺乏强大的医疗资源,加之CPR黄金时间有限,早期给予正确、及时、有效、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按压、尽早除颤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讨论两名医护人员有组织、有效率、分工协作完成的抢救技术。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2],本研究针对基层医院午夜间心肺复苏往往只有一名值班医师和一名值班护士的现状,制定了一套一医一护配合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既体现了单人单项过硬的专业水准,又突出了医护之间每项操作的衔接和人员定位配合[3]。强调CPR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和除颤的核心作用,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CPR时间和实施除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的优点在于护士以最快的速度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尽早实施除颤,由专业的麻醉师负责气道管理;参与抢救的每个操作环节都十分规范,每位抢救人员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为急危重患者提供更快捷、准确、高效率的救护服务,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谢美莲, 吴瑛, 周琳,等. 督导强化模式对心脏猝死高危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保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6):489-492.
[2]沈卫峰, 高润霖.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38(3):675-687.
[3]黄卫东. 浅谈心肺复苏中的组织管理[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2011,4(1):2-6.
【关键词】一医一护配合;心肺复苏;基层医院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者的基本措施,研究表明[ 1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在4min内进行及时高效的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高达50%以上,针对基层医院现状,午夜间往往只有一名值班医师和一名值班护士,而在这个时段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尤其是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抢救过程中存在医护人员配合不协调,分工不明确,甚至有些抢救措施没有时间执行的情况,人为地延误了抢救时机。为了提高复苏效果,我们制定了一套一医一护配合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以两人定位心肺复苏模式进行复苏的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3~81岁,平均(64.46±12.42)岁;对照组选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以传统心肺复苏模式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2~79岁,平均(66.12±11.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且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抢救流程的标准,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拟定“一医一护”配合抢救的流程进行抢救,结合临床设计场景模拟病例,接到抢救患者的指令后,值班护士立即判断意识,检查呼吸,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确认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呼喊医生,推多功能抢救车,位于患者的右腰位,松解衣领及裤带,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值班医生到达,位于患者的头位,打开气道,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医护交换位置,医生位于患者的右腰位负责胸外心脏按压,确保持续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为30∶2的比例进行,护士负责气道管理,包括吸痰、吸氧、呼吸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护与协助除颤,同时呼叫值班麻醉师,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药,麻醉师到达后,由麻醉师负责气道管理,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机械通气正常后,麻醉师负责观察病情;护士按医嘱用药,做好抢救记录,维持秩序,联络会诊。将CPR一医一护配合模拟操作训练至动作规范娴熟,按照统一标准培训全院医护人员,考核为医、护和麻醉师随机组合,操作成绩90分为达标。
1.3 评价标准 以实施CPR时间、实施除颤时间、静脉给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复苏成功率47.37%,对照组复苏成功率19.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实施CPR时间、实施除颤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时间、静脉给药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CPR,由于基层医院缺乏强大的医疗资源,加之CPR黄金时间有限,早期给予正确、及时、有效、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按压、尽早除颤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讨论两名医护人员有组织、有效率、分工协作完成的抢救技术。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2],本研究针对基层医院午夜间心肺复苏往往只有一名值班医师和一名值班护士的现状,制定了一套一医一护配合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既体现了单人单项过硬的专业水准,又突出了医护之间每项操作的衔接和人员定位配合[3]。强调CPR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和除颤的核心作用,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CPR时间和实施除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本研究的优点在于护士以最快的速度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尽早实施除颤,由专业的麻醉师负责气道管理;参与抢救的每个操作环节都十分规范,每位抢救人员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为急危重患者提供更快捷、准确、高效率的救护服务,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谢美莲, 吴瑛, 周琳,等. 督导强化模式对心脏猝死高危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保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6):489-492.
[2]沈卫峰, 高润霖.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38(3):675-687.
[3]黄卫东. 浅谈心肺复苏中的组织管理[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201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