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玄霜催授衣,开炉却新寒
授衣制度,古已有之。《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儒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九月霜降始寒,而蚕绩之功亦成,故授人以衣,使御寒也。”
农历九月为授衣之时,因此也称“授衣月”。在唐代,国子监的太学生“每岁九月有授衣假”。这是让学生回家置办冬衣的假期,最长可达15天,类似于今天学校里的寒假。唐代官员也能享受“授衣假”。张籍有诗云:“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李颀也说:“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一般来说,农历十月天气才普遍转寒,算是真正地入冬。宋人觉得九月授衣时日偏早,于是改为“十月朔”(即十月初一)授冬衣。这一天,自宰执以下的文武百官,宋廷都会赐予锦缎,名曰“授衣”。十月朔也成为当时的法定假期,称为“授衣节”。宋代品级不同的官员,受赐锦缎的材质、花色也不相同,“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宋吴自牧《梦粱录》)。《宋史·舆服志》记载,百官所得衣料可分为七等,最高档的锦缎是天下乐晕锦,其次为次晕锦、簇四盘雕细锦、黄师子大锦、翠毛细锦、云雁细锦等。亲随近臣还有额外的紫罗锦、旋襕、暖靴赏赐,可谓待遇优厚。为了体现“授衣”之意,百官上朝和日常起居,都需要“衣锦袄三日”。
授衣节当日,宋人还有祭祀祖先、烧送冥衣的习俗。这一习俗,是从唐玄宗下令以九月朔日“荐衣于陵寝”而来,是生者为亡者授衣御寒。《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九月下旬,汴京城内外“卖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以备十月朔日献烧”。《武林旧事》里的南宋临安,此时也是“遣使朝陵,如寒食仪,都人亦出郊拜墓,用绵球楮衣之类”,从皇室到百姓,都会祭祀祖先、献烧寒衣。此后,元、明、清各代亦沿袭宋时惯例。
十月初一最热闹的习俗还属宋人的暖炉会。《武林旧事》记载,从此日开始,宫中御炉每日开炉设火,到来年二月初一方才终止。各部司衙门也在此日设火,如果遇到岁寒之年,结束时间还会延长5日,类似如今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在民间,开炉当日亲友之间要互赠御寒所用的薪炭、缣绵及酒肉,父母还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附送火炉。由于开炉习俗在宋代影响很大,因此,十月初一又称“开炉节”。
对宋人而言,除了开炉取暖,人们更看重开炉节的宴饮娱乐。这一天,皇后殿有“排当”宴会,周彦质《宫词》曾描写开炉节的宫廷宴会现场:“开炉佳节乍寒朝,近侍班联衣锦朝。兽炭香新金鸭暖,珠帘龙幕按箫韶。”民间百姓也有置酒聚饮的节日习俗,是为暖炉会。百姓皆“新装暖阁,低垂绣帘”,或“炙脔肉于炉中,团坐饮啖”,或“老稚团圆,浅斟低唱”,以应开炉节序。
宋代开炉习俗的影响力遍及僧俗两界。《岁时杂记》记载,东京各大寺院于此日必开启寮房暖炉,并举办斋会。偈颂中有不少言及开炉,如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所云:“十月今朝又初一,丛林正值开炉日。”范成大《乙巳十月朔开炉三首·其三》中亦有句:“石湖今日开炉,俗家恰似精庐。”
开炉节自然离不开美酒,此日人们所饮之酒被称为“开炉酒”,宋代词人程垓《鹧鸪天》中便有“只因贪伴开炉酒”的词句。林洪《山家清供》中还记有“开炉饼”,这是开炉日人们食用的一种蜜饯饼。当冬季来临时,人们开炉置火,老少团聚,饮酒啖肉,暖意融融。
尽管只有一日的假期,但宋人授衣御寒、开炉宴饮与祭祀祖先、献烧寒衣并行不悖,将十月朔过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全民性节日。
阳生春又来,冬至大如年
如果说十月朔是冬季节令的肇端,那么冬至则是其高峰。数千年前,古代先民利用圭表,于正午时分观测到日影最长的一天,从而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此一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也是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天变长,阳气逐渐生发,故而有“阴极而阳生”之说。“冬至三候”的物候变化就反映了这一特点。“第一候,蚯蚓结”,此时阴气仍盛,故而蚯蚓仍盘曲如绳结。“第二候,麋角解”,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后阳气生发,麋鹿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第三候,水泉动”,冰面之下的泉水感应到阳气之温热,潜流始动。由此可见,冬至是反映冬季节令物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阴阳循环转化的关键节点。所以,杜甫才会在诗中说“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也被古人视作吉日。
在岁历中,古人曾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冬至为“开元”之日,相当于今天的春节。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谓之除夜。”后来,冬至的“开元”地位让给了春节,但冬至一直被人们称为“亚岁”,是二十四节气中极重要的节气。
在汉代,冬至已经成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君王不听政,朝廷休假三天,举行祝贺仪式,名为“贺冬”。
祭天祀祖,是冬至最为隆重的仪式。帝王们往往会亲自祭祀天地、社稷和宗庙,献上供品和香火,祈求上苍的护佑。在唐代,祭天仪式结束后,皇帝还要举行最高规格的大朝会,四夷万邦与文武百官共同见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
冬至之所以有这样受人尊崇的地位,是因为它契合了天人合一、阴阳消长的传统思想及儒家礼治观念。因此,冬至不仅作为唐代官方认可且极为重视的岁时节日,被写入行政法典《唐六典》,其独有的礼法仪式还被记录在礼典《开元礼》中。
到了宋代,民间百姓过冬至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春节。当时就流行“肥冬痩年”之说,人们宁愿穷着过年,也要把冬至节庆办得体面。《東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汴梁)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官方还允许百姓在固定时段里,以商品为彩头进行赌博游戏。至于女性们抛头露面,或“纵赏关赌”,或“入市店饮宴”,都已形成风气,“不相笑讶”。
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最为看重“一阳贺冬”。当日晨鸡啼鸣之时,太史局会观察天空中的云气,“以卜休祥”。城内家家车马均装饰一新,妇女孩童皆穿得光彩照人,有到岳祠、城隍庙进香的,有往来于街衢馈送节礼的。由于大家互相赠礼太勤,以至于出现赠出的礼物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家的趣事。朱熹的好友颜度便写过一首名为《冬至》的打油诗:“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冬至吃馄饨的习俗,由来已久。北齐的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在古人看来,吃馄饨有“破阴释阳”的寓意。《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杭州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富贵人家为求新奇,会做上十余种不同口味的馄饨,放到一个器皿内,再取个阔气的名字—百味馄饨。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百姓用汤圆在冬至节祭祖,企盼家人团圆、多子多福。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芽、果、红豆沙、萝卜丝为馅……名曰‘冬至团’。”在清代的苏州,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也会互相馈赠节日食品“冬至盘”,提盒担篮者挤满道路。
古人还有在冬至节进献鞋袜的风俗。三国时期的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中说:“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在清代,贡入宫廷的鞋袜上还绣有绵羊等吉庆纹样,寓意“阳生”。
作为节日,冬至大如年,人们包馄饨、吃汤圆,感受着节日的快乐;作为节气,冬至阳气渐生,阴阳的下一个循环就要开启,人们衷心祈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如意。
蜡祭酬神祖,佛粥更相馈
农历的最后一个月被称为“腊月”。所谓“ 腊”,本为岁终祭祀之意。《礼记·郊特牲》中说:“腊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其大意是说,人们将所收获的物品,于年终的祭祀仪式上敬飨祖先和神灵,以酬谢他们赐予的丰饶生活。
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人们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也称“腊八”。《荆楚岁时记》记载,这一天“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此时的腊八,大体沿袭秦汉以来的风俗,主要是击鼓驱疫、酒肉祭神等。隨着佛教的传入,腊八祭神祀祖的习俗逐渐淡化,转而呈现出纪念佛祖成道的新内涵。
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因见众生为“八苦”煎熬,毅然舍弃王位,专心思悟解脱众生之法。在苦行6年后,他终于在腊月八日独坐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于是,腊八便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在未成道前的苦行中,释迦牟尼每日仅食一米一麻。后人为了不忘佛祖所受的苦难,便效法“牧女献糜于佛陀”,在腊八日取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
关于“腊八粥”的最早记载,见于《东京梦华录》。腊八当日,北宋汴京城中“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除了向教徒分送,佛寺还将腊八粥散发给信众和穷苦百姓,称之为“佛粥”。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宋代食用“腊八粥”的风气,也从寺院蔓延到民间。宋人王洋有诗云:“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粥中有栗子、核桃、红枣、柿饼、灵芝、木耳、菱、枣等,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美味又暖和,真是一大福气。
除了食用腊八粥外,腊八节还有其他习俗。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朝会,赏赐百官肉食、钱帛,唐代的官员还能享受到澡豆、口脂、头膏等赏赐用品。宋代帝王还会赐予百官由御药院特制的腊药。受此影响,宋代医家也多制“虎头丹”“八神”等腊药,贮于绛囊,馈赠亲友。此外,制作腊八蒜、腊八豆腐、腊酒、藏冰等,也是腊八节的习俗。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欢乐喜庆的气氛融化了冬末的寒意,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春的序曲即将奏响,人们同越冬的草木一起,翘首期盼着新年的第一道春光。
授衣制度,古已有之。《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儒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九月霜降始寒,而蚕绩之功亦成,故授人以衣,使御寒也。”
农历九月为授衣之时,因此也称“授衣月”。在唐代,国子监的太学生“每岁九月有授衣假”。这是让学生回家置办冬衣的假期,最长可达15天,类似于今天学校里的寒假。唐代官员也能享受“授衣假”。张籍有诗云:“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李颀也说:“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一般来说,农历十月天气才普遍转寒,算是真正地入冬。宋人觉得九月授衣时日偏早,于是改为“十月朔”(即十月初一)授冬衣。这一天,自宰执以下的文武百官,宋廷都会赐予锦缎,名曰“授衣”。十月朔也成为当时的法定假期,称为“授衣节”。宋代品级不同的官员,受赐锦缎的材质、花色也不相同,“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宋吴自牧《梦粱录》)。《宋史·舆服志》记载,百官所得衣料可分为七等,最高档的锦缎是天下乐晕锦,其次为次晕锦、簇四盘雕细锦、黄师子大锦、翠毛细锦、云雁细锦等。亲随近臣还有额外的紫罗锦、旋襕、暖靴赏赐,可谓待遇优厚。为了体现“授衣”之意,百官上朝和日常起居,都需要“衣锦袄三日”。
授衣节当日,宋人还有祭祀祖先、烧送冥衣的习俗。这一习俗,是从唐玄宗下令以九月朔日“荐衣于陵寝”而来,是生者为亡者授衣御寒。《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九月下旬,汴京城内外“卖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以备十月朔日献烧”。《武林旧事》里的南宋临安,此时也是“遣使朝陵,如寒食仪,都人亦出郊拜墓,用绵球楮衣之类”,从皇室到百姓,都会祭祀祖先、献烧寒衣。此后,元、明、清各代亦沿袭宋时惯例。
十月初一最热闹的习俗还属宋人的暖炉会。《武林旧事》记载,从此日开始,宫中御炉每日开炉设火,到来年二月初一方才终止。各部司衙门也在此日设火,如果遇到岁寒之年,结束时间还会延长5日,类似如今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在民间,开炉当日亲友之间要互赠御寒所用的薪炭、缣绵及酒肉,父母还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附送火炉。由于开炉习俗在宋代影响很大,因此,十月初一又称“开炉节”。
对宋人而言,除了开炉取暖,人们更看重开炉节的宴饮娱乐。这一天,皇后殿有“排当”宴会,周彦质《宫词》曾描写开炉节的宫廷宴会现场:“开炉佳节乍寒朝,近侍班联衣锦朝。兽炭香新金鸭暖,珠帘龙幕按箫韶。”民间百姓也有置酒聚饮的节日习俗,是为暖炉会。百姓皆“新装暖阁,低垂绣帘”,或“炙脔肉于炉中,团坐饮啖”,或“老稚团圆,浅斟低唱”,以应开炉节序。
宋代开炉习俗的影响力遍及僧俗两界。《岁时杂记》记载,东京各大寺院于此日必开启寮房暖炉,并举办斋会。偈颂中有不少言及开炉,如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所云:“十月今朝又初一,丛林正值开炉日。”范成大《乙巳十月朔开炉三首·其三》中亦有句:“石湖今日开炉,俗家恰似精庐。”
开炉节自然离不开美酒,此日人们所饮之酒被称为“开炉酒”,宋代词人程垓《鹧鸪天》中便有“只因贪伴开炉酒”的词句。林洪《山家清供》中还记有“开炉饼”,这是开炉日人们食用的一种蜜饯饼。当冬季来临时,人们开炉置火,老少团聚,饮酒啖肉,暖意融融。
尽管只有一日的假期,但宋人授衣御寒、开炉宴饮与祭祀祖先、献烧寒衣并行不悖,将十月朔过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全民性节日。
阳生春又来,冬至大如年
如果说十月朔是冬季节令的肇端,那么冬至则是其高峰。数千年前,古代先民利用圭表,于正午时分观测到日影最长的一天,从而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此一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也是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天变长,阳气逐渐生发,故而有“阴极而阳生”之说。“冬至三候”的物候变化就反映了这一特点。“第一候,蚯蚓结”,此时阴气仍盛,故而蚯蚓仍盘曲如绳结。“第二候,麋角解”,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后阳气生发,麋鹿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第三候,水泉动”,冰面之下的泉水感应到阳气之温热,潜流始动。由此可见,冬至是反映冬季节令物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阴阳循环转化的关键节点。所以,杜甫才会在诗中说“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也被古人视作吉日。
在岁历中,古人曾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冬至为“开元”之日,相当于今天的春节。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谓之除夜。”后来,冬至的“开元”地位让给了春节,但冬至一直被人们称为“亚岁”,是二十四节气中极重要的节气。
在汉代,冬至已经成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君王不听政,朝廷休假三天,举行祝贺仪式,名为“贺冬”。
祭天祀祖,是冬至最为隆重的仪式。帝王们往往会亲自祭祀天地、社稷和宗庙,献上供品和香火,祈求上苍的护佑。在唐代,祭天仪式结束后,皇帝还要举行最高规格的大朝会,四夷万邦与文武百官共同见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
冬至之所以有这样受人尊崇的地位,是因为它契合了天人合一、阴阳消长的传统思想及儒家礼治观念。因此,冬至不仅作为唐代官方认可且极为重视的岁时节日,被写入行政法典《唐六典》,其独有的礼法仪式还被记录在礼典《开元礼》中。
到了宋代,民间百姓过冬至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春节。当时就流行“肥冬痩年”之说,人们宁愿穷着过年,也要把冬至节庆办得体面。《東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汴梁)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官方还允许百姓在固定时段里,以商品为彩头进行赌博游戏。至于女性们抛头露面,或“纵赏关赌”,或“入市店饮宴”,都已形成风气,“不相笑讶”。
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最为看重“一阳贺冬”。当日晨鸡啼鸣之时,太史局会观察天空中的云气,“以卜休祥”。城内家家车马均装饰一新,妇女孩童皆穿得光彩照人,有到岳祠、城隍庙进香的,有往来于街衢馈送节礼的。由于大家互相赠礼太勤,以至于出现赠出的礼物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家的趣事。朱熹的好友颜度便写过一首名为《冬至》的打油诗:“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冬至吃馄饨的习俗,由来已久。北齐的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在古人看来,吃馄饨有“破阴释阳”的寓意。《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杭州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富贵人家为求新奇,会做上十余种不同口味的馄饨,放到一个器皿内,再取个阔气的名字—百味馄饨。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百姓用汤圆在冬至节祭祖,企盼家人团圆、多子多福。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芽、果、红豆沙、萝卜丝为馅……名曰‘冬至团’。”在清代的苏州,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也会互相馈赠节日食品“冬至盘”,提盒担篮者挤满道路。
古人还有在冬至节进献鞋袜的风俗。三国时期的曹植《冬至献袜履颂表》中说:“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在清代,贡入宫廷的鞋袜上还绣有绵羊等吉庆纹样,寓意“阳生”。
作为节日,冬至大如年,人们包馄饨、吃汤圆,感受着节日的快乐;作为节气,冬至阳气渐生,阴阳的下一个循环就要开启,人们衷心祈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如意。
蜡祭酬神祖,佛粥更相馈
农历的最后一个月被称为“腊月”。所谓“ 腊”,本为岁终祭祀之意。《礼记·郊特牲》中说:“腊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其大意是说,人们将所收获的物品,于年终的祭祀仪式上敬飨祖先和神灵,以酬谢他们赐予的丰饶生活。
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人们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也称“腊八”。《荆楚岁时记》记载,这一天“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此时的腊八,大体沿袭秦汉以来的风俗,主要是击鼓驱疫、酒肉祭神等。隨着佛教的传入,腊八祭神祀祖的习俗逐渐淡化,转而呈现出纪念佛祖成道的新内涵。
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因见众生为“八苦”煎熬,毅然舍弃王位,专心思悟解脱众生之法。在苦行6年后,他终于在腊月八日独坐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于是,腊八便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在未成道前的苦行中,释迦牟尼每日仅食一米一麻。后人为了不忘佛祖所受的苦难,便效法“牧女献糜于佛陀”,在腊八日取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
关于“腊八粥”的最早记载,见于《东京梦华录》。腊八当日,北宋汴京城中“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除了向教徒分送,佛寺还将腊八粥散发给信众和穷苦百姓,称之为“佛粥”。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宋代食用“腊八粥”的风气,也从寺院蔓延到民间。宋人王洋有诗云:“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粥中有栗子、核桃、红枣、柿饼、灵芝、木耳、菱、枣等,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美味又暖和,真是一大福气。
除了食用腊八粥外,腊八节还有其他习俗。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朝会,赏赐百官肉食、钱帛,唐代的官员还能享受到澡豆、口脂、头膏等赏赐用品。宋代帝王还会赐予百官由御药院特制的腊药。受此影响,宋代医家也多制“虎头丹”“八神”等腊药,贮于绛囊,馈赠亲友。此外,制作腊八蒜、腊八豆腐、腊酒、藏冰等,也是腊八节的习俗。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欢乐喜庆的气氛融化了冬末的寒意,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春的序曲即将奏响,人们同越冬的草木一起,翘首期盼着新年的第一道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