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美国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言论自由,所以在公众场合,大家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禁忌和顾虑的。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美国人不仅在言谈举止中处处需要“讲政治”,而且这“政治”的讲法也更加微妙、更有管控性。稍有不慎,说了“政治上不正确”(Politically Incorrect) 的话,轻则被众人敌视排挤,重则会落得身败名裂。
我也是在跌过几次跟头之后,才认识到在美国有很多“政治雷池”是不可轻易逾越的。一次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那一周,当时我还在佛罗里达大学读研究生,一门高级讨论课的题目,临时由原来的“新闻自由与政治稳定”改成了“为什么美国遭到攻击?”这门课一共有25名研究生,三分之一是国际学生。对于这个题目,美国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很多人表达出强烈的仇恨和愤怒;但几乎没人能回答出“为什么”这个问题,更不要说涉及“文明冲突”、“中东地缘政治”等深层渊源的了。就这么不着边际地讨论了一个小时,没有国际学生参与发言,我在快下课时实在忍不住,说出了一句“政治上不正确”的话;因为这句话,我差一点没拿到这门课的成绩。我说,“美国人说不出他们为什么被痛恨这一现象本身,已经给出问题的答案了”。现在想来,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但这种思路是绝对过不了美国“政治上正确”这一关的。
不仅每个初来乍到美国的外国人会经受一段“政治正确”的熏陶和培训,连那些久经沙场、阅历无数的老资格媒体人,也常常会为自己“出格”的言论付出代价。还是以“9·11”事件为例。事发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全国讲话中,指责那19个恐怖袭击分子都是“没有气魄的胆小鬼”;针对这一说法,美国著名的幽默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比尔•迈尔在节目中评论到,“你说他们什么都可以,但明知要死还开飞机撞向高楼,那可不是胆小鬼做的事。我们才是胆小鬼,从两千英里以外向人扔导弹,那才是胆小鬼。”此言一出,轩然大波骤起。不仅很多观众抗议抵制这一节目,而且广告商也纷纷以撤资威胁。虽然此后,比尔•迈尔多次道歉、申辩、澄清,但最终美国广播公司还是停播了这一当时十分流行的节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节目的名字恰恰是“政治上不正确”。
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又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言论立场呢?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传承的移民国家。从独立战争,到南北内战,从奴隶制度,到民权运动,在一系列波折起伏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各种肤色、宗教、语言、信仰的族群团体,不断争取着对于自身利益的确认和保护。特别是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步运动、民权运动的影响,美国主流社会和主导舆论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但尽人皆知的言语规范;特别是当涉及种族、宗教、少数族裔权益和弱势群体地位等敏感议题时,更是有着近乎神经质的条条框框。典型的例子,比如像对于黑人的称谓问题。一般来讲,当泛指黑人这一种族群体时,用“黑人” (Black people) 的提法是可以被包括黑人在内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但是,在某些官方和正式的场合,采用“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s) 的提法则更妥当和礼貌。 因为历史的原因,“黑鬼”(Negro)这一带有深刻奴隶制烙印的提法是绝对不能在公众场合出现的。但是,黑人彼此之间调侃称呼对方为“黑鬼”,则又是美国街头巷尾、处处可见的场景。这种自我贬低歧视的作法,反而成了黑人群体互相宽慰、又无伤大雅的种族“特权”。要是白人也想要东施效颦,幽默一把,那就立刻会被“政治正确”的舆论潮冲得支离破碎。美国另一个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堂•艾姆斯就是倒在了“政治不正确”的旗杆下。在2007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艾姆斯随口评价美国罗格斯大学女子篮球队黑人队员的表现很“粗犷”,看起来象一群“蓬头睡眼的野鸡”。短短几天时间,这一“口误”事件几乎上遍了美国所有媒体的头条。艾姆斯多次道歉无效后,最终不得不离开了自己主持了将近30年的节目。
涉及“政治正确”的敏感问题,往往包括对妇女、少数族裔、不同性取向人群、残疾人和其他所有社会弱势群体的容纳、认可和尊重。虽然美国也依靠“中伤诽谤”或“散布仇视言论”等法律条款来划定言论自由的界限,但大多数涉及“政治正确”议题的监督和制约,还是通过公众、媒体、舆论来进行道义谴责和节制。不仅一般的公众人物要时时处处谨言慎行,那些天天被媒体围绕跟踪的政治人物,更是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在2006年的参议员竞选中,一直被认为是未来总统有力竞争者的前共和党参议员乔治•艾伦,就是因为用俚语戏称一位印第安裔跟随者为“猴子”,而不得不提早辞职下台。今年3月份,美国新当选的奥巴马总统在一次媒体“魅力攻势”中,差一点在“政治不正确”上栽个大跟头。当提及自己打保龄球的技巧太不尽人意时——因为有一次在竞选空档中,他曾打出总分37分的超低分——他自我解嘲道,“我的水平就像是特奥会选手”。此言一出,如同覆水难收。还没等节目播出,醒悟犯下大错的奥巴马,立刻在空军一号上给国际特殊奥运会主席打去了道歉电话。好在奥巴马以前在扶助残疾人运动等方面一直身体力行,这次“政治不正确”的口误虽然严重,但媒体在连番谴责了一周后,最终放了总统一马。
追本溯源,其实“政治正确”一词的来源还和中国有关。在文革时期,因为极左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向世界输出的不仅有“不断革命”的中国模式,还有“政治上正确”这一个很难翻译成英文的定性词汇。因为其模糊的概念界定和外来语特征,反而成就了这一词汇后来的广泛应用和流行。现在,“政治上正确”一词的缩写(PC: Politically Correct), 已经进入了西方大众传播交流的常用语辞典。 凡事都有矫枉过正的情形,“政治上正确”所涉及的议题,也随着各种利益团体的促动呼吁,而出现了扩大化、泛滥化的趋势。比如,女权主义团体就主张把所有英文中以“男人”(man)为后缀的名词,改成中性的“人”(person)。比较典型的,像英文中的“主席”一词,就要改成“Chairperson”,而不能再用“Chairman”;同理,连救火员也不再是大家常用的“fireman”,而需要用中性后缀的“fire fighter”。否则,就有歧视妇女的倾向。甚至,在询问一个女性的私生活时,也不能直接问“你有男朋友吗?”这被认为“政治上不正确”,因为这种问话的潜意识里排斥了对方是同性恋的可能。那该怎么问才算是“政治上正确”呢?应该问,“你现在在和人约会吗?”
这种走向极端的作法,难免会搞得普通人在公众场合交谈时,时刻要谨慎设防,惟恐踩到了哪条“政治上不正确”的红线。有很多批评者指摘这种处处设限的作法,实际上妨害了真正的言论自由;所谓的多样性、包容性、礼节性,变成了各种政治集团推销自己意识形态理念的幌子。长此以往,反而助长了社会上人与人关系的冷漠、虚伪和欺骗性。对于商家和广告创意人员来说,这些无处不在的“雷池”,更如紧箍咒一般罩在头上;任何采用幽默搞笑题材的创意,都是要慎之再慎,惟恐犯了忌讳。
当然,这种“政治上正确”的言语约束也不局限于美国。在刚刚结束的“英国偶像”的歌唱评选中,一位中年男性选手虽然其貌不扬,但一曲惊人,其表演的歌剧唱段直追帕瓦罗蒂。但这位参赛者的牙齿参差不齐,在唱到尽兴处时,其牙齿缺陷更是一览无余。在报道这段新闻时,英国《卫报》的描述就非常符合“政治上正确”的标准;其用词为“在齿型方面面临挑战的这位选手”。用北京人拐弯骂人的思路来看,这种“政治上正确”总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作者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政治传播学博士;现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战略媒体与公共关系” 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讲座教授)
我也是在跌过几次跟头之后,才认识到在美国有很多“政治雷池”是不可轻易逾越的。一次是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那一周,当时我还在佛罗里达大学读研究生,一门高级讨论课的题目,临时由原来的“新闻自由与政治稳定”改成了“为什么美国遭到攻击?”这门课一共有25名研究生,三分之一是国际学生。对于这个题目,美国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很多人表达出强烈的仇恨和愤怒;但几乎没人能回答出“为什么”这个问题,更不要说涉及“文明冲突”、“中东地缘政治”等深层渊源的了。就这么不着边际地讨论了一个小时,没有国际学生参与发言,我在快下课时实在忍不住,说出了一句“政治上不正确”的话;因为这句话,我差一点没拿到这门课的成绩。我说,“美国人说不出他们为什么被痛恨这一现象本身,已经给出问题的答案了”。现在想来,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但这种思路是绝对过不了美国“政治上正确”这一关的。
不仅每个初来乍到美国的外国人会经受一段“政治正确”的熏陶和培训,连那些久经沙场、阅历无数的老资格媒体人,也常常会为自己“出格”的言论付出代价。还是以“9·11”事件为例。事发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全国讲话中,指责那19个恐怖袭击分子都是“没有气魄的胆小鬼”;针对这一说法,美国著名的幽默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比尔•迈尔在节目中评论到,“你说他们什么都可以,但明知要死还开飞机撞向高楼,那可不是胆小鬼做的事。我们才是胆小鬼,从两千英里以外向人扔导弹,那才是胆小鬼。”此言一出,轩然大波骤起。不仅很多观众抗议抵制这一节目,而且广告商也纷纷以撤资威胁。虽然此后,比尔•迈尔多次道歉、申辩、澄清,但最终美国广播公司还是停播了这一当时十分流行的节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节目的名字恰恰是“政治上不正确”。
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又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言论立场呢?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传承的移民国家。从独立战争,到南北内战,从奴隶制度,到民权运动,在一系列波折起伏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各种肤色、宗教、语言、信仰的族群团体,不断争取着对于自身利益的确认和保护。特别是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步运动、民权运动的影响,美国主流社会和主导舆论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但尽人皆知的言语规范;特别是当涉及种族、宗教、少数族裔权益和弱势群体地位等敏感议题时,更是有着近乎神经质的条条框框。典型的例子,比如像对于黑人的称谓问题。一般来讲,当泛指黑人这一种族群体时,用“黑人” (Black people) 的提法是可以被包括黑人在内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但是,在某些官方和正式的场合,采用“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s) 的提法则更妥当和礼貌。 因为历史的原因,“黑鬼”(Negro)这一带有深刻奴隶制烙印的提法是绝对不能在公众场合出现的。但是,黑人彼此之间调侃称呼对方为“黑鬼”,则又是美国街头巷尾、处处可见的场景。这种自我贬低歧视的作法,反而成了黑人群体互相宽慰、又无伤大雅的种族“特权”。要是白人也想要东施效颦,幽默一把,那就立刻会被“政治正确”的舆论潮冲得支离破碎。美国另一个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堂•艾姆斯就是倒在了“政治不正确”的旗杆下。在2007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艾姆斯随口评价美国罗格斯大学女子篮球队黑人队员的表现很“粗犷”,看起来象一群“蓬头睡眼的野鸡”。短短几天时间,这一“口误”事件几乎上遍了美国所有媒体的头条。艾姆斯多次道歉无效后,最终不得不离开了自己主持了将近30年的节目。
涉及“政治正确”的敏感问题,往往包括对妇女、少数族裔、不同性取向人群、残疾人和其他所有社会弱势群体的容纳、认可和尊重。虽然美国也依靠“中伤诽谤”或“散布仇视言论”等法律条款来划定言论自由的界限,但大多数涉及“政治正确”议题的监督和制约,还是通过公众、媒体、舆论来进行道义谴责和节制。不仅一般的公众人物要时时处处谨言慎行,那些天天被媒体围绕跟踪的政治人物,更是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在2006年的参议员竞选中,一直被认为是未来总统有力竞争者的前共和党参议员乔治•艾伦,就是因为用俚语戏称一位印第安裔跟随者为“猴子”,而不得不提早辞职下台。今年3月份,美国新当选的奥巴马总统在一次媒体“魅力攻势”中,差一点在“政治不正确”上栽个大跟头。当提及自己打保龄球的技巧太不尽人意时——因为有一次在竞选空档中,他曾打出总分37分的超低分——他自我解嘲道,“我的水平就像是特奥会选手”。此言一出,如同覆水难收。还没等节目播出,醒悟犯下大错的奥巴马,立刻在空军一号上给国际特殊奥运会主席打去了道歉电话。好在奥巴马以前在扶助残疾人运动等方面一直身体力行,这次“政治不正确”的口误虽然严重,但媒体在连番谴责了一周后,最终放了总统一马。
追本溯源,其实“政治正确”一词的来源还和中国有关。在文革时期,因为极左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向世界输出的不仅有“不断革命”的中国模式,还有“政治上正确”这一个很难翻译成英文的定性词汇。因为其模糊的概念界定和外来语特征,反而成就了这一词汇后来的广泛应用和流行。现在,“政治上正确”一词的缩写(PC: Politically Correct), 已经进入了西方大众传播交流的常用语辞典。 凡事都有矫枉过正的情形,“政治上正确”所涉及的议题,也随着各种利益团体的促动呼吁,而出现了扩大化、泛滥化的趋势。比如,女权主义团体就主张把所有英文中以“男人”(man)为后缀的名词,改成中性的“人”(person)。比较典型的,像英文中的“主席”一词,就要改成“Chairperson”,而不能再用“Chairman”;同理,连救火员也不再是大家常用的“fireman”,而需要用中性后缀的“fire fighter”。否则,就有歧视妇女的倾向。甚至,在询问一个女性的私生活时,也不能直接问“你有男朋友吗?”这被认为“政治上不正确”,因为这种问话的潜意识里排斥了对方是同性恋的可能。那该怎么问才算是“政治上正确”呢?应该问,“你现在在和人约会吗?”
这种走向极端的作法,难免会搞得普通人在公众场合交谈时,时刻要谨慎设防,惟恐踩到了哪条“政治上不正确”的红线。有很多批评者指摘这种处处设限的作法,实际上妨害了真正的言论自由;所谓的多样性、包容性、礼节性,变成了各种政治集团推销自己意识形态理念的幌子。长此以往,反而助长了社会上人与人关系的冷漠、虚伪和欺骗性。对于商家和广告创意人员来说,这些无处不在的“雷池”,更如紧箍咒一般罩在头上;任何采用幽默搞笑题材的创意,都是要慎之再慎,惟恐犯了忌讳。
当然,这种“政治上正确”的言语约束也不局限于美国。在刚刚结束的“英国偶像”的歌唱评选中,一位中年男性选手虽然其貌不扬,但一曲惊人,其表演的歌剧唱段直追帕瓦罗蒂。但这位参赛者的牙齿参差不齐,在唱到尽兴处时,其牙齿缺陷更是一览无余。在报道这段新闻时,英国《卫报》的描述就非常符合“政治上正确”的标准;其用词为“在齿型方面面临挑战的这位选手”。用北京人拐弯骂人的思路来看,这种“政治上正确”总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作者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政治传播学博士;现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战略媒体与公共关系” 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