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职校生来说,掌握技能是首要的重要任务,但是提高个人语文素养,轻松地理解专业知识,比别人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同样重要。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职业素养 能力发展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教师要深入文本,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培养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关于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归纳起来语文素养包括三方面内涵,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情感……兴趣、态度……意志)。它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素养是通过长期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为内在修养。语文能力指听、说、读、写的学科能力,最终表现为良好的语言表达力、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广泛持久的注意力、灵活独到的思维能力、准确巩固的记忆力等应用能力。语文能力具有功用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二者兼容的,偏废一方皆无道理。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针对职校学生普遍表现出自制力差、学习主动性比较弱、兴趣低的特点,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从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体验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职业岗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语文素养及语文应用能力提高了要求,同样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在充分尊重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而努力。
1.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医学生来说,语文素养应包含以下内容:(1)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2)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立志成才。(3)教育学生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人民及亲人给予的深挚的爱。(4)引导学生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如家、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刚正不阿、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谦虚谨慎、和睦亲善、勤劳节俭等。
2.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并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出阅读及背诵的量化指标。语言积累分为四个方面:(1)语言知识包括字、语、句、段、篇章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2)语感积累,积累语言中蕴涵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3)语言法则和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4)规范语言积累,如语文片段记忆、优秀诗文背诵等。总之,语言积累具有动态性,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包括:(1)常规习惯,如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并做好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主动提问及质疑的习惯等。(2)阅读习惯,如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默读的习惯,边阅读边圈点的习惯,背诵诗文的习惯。(3)写作习惯,如动笔进行创意表达的习惯,先写提纲后写作文的习惯,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书写工整及讲究格式的习惯。(4)口语交际的习惯,如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讲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的习惯,语言准确、条理清楚地表情达意的习惯及善于倾听的习惯等。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爱因斯坦说:“需知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辨的有效渠道,也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感悟人生的主要阵地。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老师讲学生记,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便是没有被开发的贫瘠的荒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调动起来,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再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毫不掩饰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有思想、有创新的新型人才。再者要培养学生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灵感来了就文思泉涌。所以,生活中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物、观察景,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一个途径,另一个就是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善于做读书笔记,积累名人名言、优美的语句,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分析文章中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把这些运用到写作中,便能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
五、培养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从古汉字到丝绸之路再到诗词歌赋,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语文教师肩负着巨大的使命,要不断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注重古诗词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辉煌的诗篇,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古诗词语言精炼、韵味无穷,加强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感、语言组织、文本鉴赏等多方面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对提高个人修养起到重要作用,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职业素养 能力发展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教师要深入文本,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培养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关于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归纳起来语文素养包括三方面内涵,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情感……兴趣、态度……意志)。它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素养是通过长期语文学习和实践,从而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为内在修养。语文能力指听、说、读、写的学科能力,最终表现为良好的语言表达力、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广泛持久的注意力、灵活独到的思维能力、准确巩固的记忆力等应用能力。语文能力具有功用性,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二者兼容的,偏废一方皆无道理。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针对职校学生普遍表现出自制力差、学习主动性比较弱、兴趣低的特点,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从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体验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职业岗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语文素养及语文应用能力提高了要求,同样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在充分尊重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而努力。
1.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医学生来说,语文素养应包含以下内容:(1)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2)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立志成才。(3)教育学生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人民及亲人给予的深挚的爱。(4)引导学生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如家、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刚正不阿、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谦虚谨慎、和睦亲善、勤劳节俭等。
2.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并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出阅读及背诵的量化指标。语言积累分为四个方面:(1)语言知识包括字、语、句、段、篇章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2)语感积累,积累语言中蕴涵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3)语言法则和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4)规范语言积累,如语文片段记忆、优秀诗文背诵等。总之,语言积累具有动态性,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包括:(1)常规习惯,如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并做好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主动提问及质疑的习惯等。(2)阅读习惯,如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默读的习惯,边阅读边圈点的习惯,背诵诗文的习惯。(3)写作习惯,如动笔进行创意表达的习惯,先写提纲后写作文的习惯,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书写工整及讲究格式的习惯。(4)口语交际的习惯,如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讲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的习惯,语言准确、条理清楚地表情达意的习惯及善于倾听的习惯等。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爱因斯坦说:“需知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辨的有效渠道,也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感悟人生的主要阵地。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老师讲学生记,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便是没有被开发的贫瘠的荒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调动起来,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再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毫不掩饰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有思想、有创新的新型人才。再者要培养学生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灵感来了就文思泉涌。所以,生活中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物、观察景,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一个途径,另一个就是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善于做读书笔记,积累名人名言、优美的语句,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分析文章中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把这些运用到写作中,便能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
五、培养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从古汉字到丝绸之路再到诗词歌赋,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语文教师肩负着巨大的使命,要不断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首先,注重古诗词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辉煌的诗篇,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古诗词语言精炼、韵味无穷,加强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感、语言组织、文本鉴赏等多方面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对提高个人修养起到重要作用,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