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视觉互馈下山地小城市高度形态管控方法研究

来源 :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山地人地关系特征影响,山地小城市常面临空间增量扩张与山水环境品质保护的双重压力。传统基于容量测算转化的高度指标控制,重在引导经济“增量”空间集聚,缺乏对城市山水生态格局的“底线”管控和“山—城”视觉互动的高度空间引导。围绕“山—城眺望体系”构建,系统分析“山望城”“城望山”两种视觉互馈模式对城市整体高度格局保护和高度空间(秩序)引导的技术要求,并转化为具体的高度指标和形态策略。选取浙南山区永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管控为实例,通过提炼特定山水环境元素的眺望系统,建立从整体高度基准模型,到分级分区的管控机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不管哪个年段的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心烦,动辄几百字的文章更是让学生敬而远之,为了满足篇幅的要求,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似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
鉴于目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国标《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以用地矛盾突出的上海市为例,运用“复杂性”理论系统地探讨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复杂性的演化阶段、表现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创生维持、空间扩张、有机进化三大复杂演化阶段,组成复杂性和结构复杂性2项表现特征,以及启动机制和作用机制2方面的影响机制。为协同集成复杂的城市绿地系统空间提供指引,促进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
“万物皆可嗑”的时代,大众进行想象性拼贴以服务自我。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角色多元化,传播权力全民化,大众可想象可解读的空间增多,不同社群的参与欲望也随之增强。在此过程中,受众的身份多了一层中介的意涵,粉丝成为积极的受众、文化的主动生产者。传播文本在构建与扩散中,产生了大量的可再生性文化符号,越轨性与独立性逐渐淡化,“嗑文化”进而被“招安”进主流文化的麾下,在抗衡与收编之中,不断反省自身,实现身份革新。
原生广告顺应新媒体时代需求、融合媒介特性、强调用户体验效果,逐渐成为广告营销的主要形式。其中,在线视频原生广告凭借内容原生性、高参与性等优势成为最具活力的形式之一,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基于UTAUT模型,对在线视频原生广告用户参与度进行了实证研究。201名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参与度与绩效期望和广告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感知风险无关。据此,本文对有效提升在线视频原生广告用户参与度提出建议。
摘要:达尔文说过:“我对探索自然界有一种由衷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屈从父命去学习医学,但仍然热衷于野外标本的采集和自然科学书籍的阅读,最后终于创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生物进化论。可见,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它引导着人们走向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作文;以人为本;兴趣培养;研究  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是伴随一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人
遗产资源综合调查和价值评价是乡村遗产保护及活化利用的第一步。从重庆地区乡村文化景观遗产资源基础调查项目的总结入手,探讨应用跨学科、多维度调查评价技术对乡村遗产资源进行“深读”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整体研究以构建资源综合调查框架与遗产评价体系为前提,通过实际应用,强化乡村文化景观遗产资源专项统计和保护管理意识,突出保护利用过程中多方协同参与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为解决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传承缺失问题提供策略与建议。
日本自2004年《景观法》颁布后,在跨尺度、多类型的区域景观规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在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逐渐重视跨越行政边界且尺度较大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的背景下,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为中国区域景观的规划、协调、管控提供启示。着眼于日本区域景观,在对区域景观的概念进行解读、厘清、对比后,分析了日本区域景观规划的定位与目标、内容构成及协调管控机制。同时结合关门海峡区域景观规划实例,具体分析了规划的背景和沿革、管控方针和内容,以及多元协作协商、活动支援机制等。基于日本区域景观规划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到
援引集体记忆、马斯洛需求层次、幸福感理论,实证探究目前大学生中国梦与幸福感的结构内涵与彼此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五位一体具体实践上,与社会建设的关联度最高,经济建设的关联度最低。在幸福感方面包含前途发展、人际家庭、内心精神三构面,同时体认到良好的整体幸福感;此外,和谐的家庭、丰厚的收入、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增进大学生幸福感的三个重要元素。关联分析指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及大学生幸福感彼此之间的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产生强大正能量。当前,我国抗疫已经取得了胜利,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抗疫精神也将激励着我们在圆梦
城市公园是公众开展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而提升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是未来城市公园更新与管理的重点之一。然而现有针对城市公园用户的研究多从单因素角度理解公园使用者的差异,缺乏综合多种人口与行为特征对城市公园用户类型的系统刻画。以北京11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综合考虑用户人口统计学背景、公园访问行为和游憩目的,整体刻画用户类型。研究发现:1)城市公园的用户类型可以刻画为3类,即“个人康健型(年长、高频、短时)”“社交休闲型(青年、中频、中时)”和“家庭出
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探究空间特征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成为城市规划、公共健康、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文献计量法、荟萃分析法,梳理了9项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总结了评估工具的应用方式、适用范围及优劣异同。首先,城市绿地环境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始于21世纪初期,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活跃期,工具评估范围涵盖城市公园、步道空间和邻里绿地,主要评估方法包括系统性观察、远程评估和主观感知法;其次,基于尺度差异归纳了普遍使用的8项一级指标和58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交通环境、周边环境、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