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当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作用,分享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达到学数学的目的。那么,怎样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呢?下面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巧妙而新颖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1 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1.2 利用旧知引入新课。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深入,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因此,在教学新知时,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课内容。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我先讲了一段“分月饼”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沙漠中只剩两个月饼,八戒直流口水,说:“师傅,我最饿,这两个月饼我全吃了。”悟空说:“不行,还有师傅呢。师傅吃一个,我们俩分一个。”我停下来问:“同学们,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俩人,每人得几个?”学生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学生,于是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总之,这一切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2 倡导探究学习,拓展创新空间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培养,使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虽然一位同学勉强用绕绳法测量,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不行,太麻烦了,而且不精确。”这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此时,通过学生间小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地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数学交流,在概括生活经验基础上,探索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整合课程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后,增设一节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要求收集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材料,再请学生汇报:①你收集的内容是什么?②用什么方法收集的。③你收集的结果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样我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讲授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再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充分利用了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家庭和社会的资源。
法国人文主义学者蒙田说:我希望世界是我学生的教科书。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社会、生活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所用,活用教材,让这些“活性”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4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跟老师想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方面的浅薄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了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学生的发展,让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吧!
1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巧妙而新颖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1 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1.2 利用旧知引入新课。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深入,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因此,在教学新知时,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课内容。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我先讲了一段“分月饼”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沙漠中只剩两个月饼,八戒直流口水,说:“师傅,我最饿,这两个月饼我全吃了。”悟空说:“不行,还有师傅呢。师傅吃一个,我们俩分一个。”我停下来问:“同学们,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俩人,每人得几个?”学生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学生,于是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总之,这一切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2 倡导探究学习,拓展创新空间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培养,使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虽然一位同学勉强用绕绳法测量,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不行,太麻烦了,而且不精确。”这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此时,通过学生间小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地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数学交流,在概括生活经验基础上,探索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整合课程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后,增设一节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要求收集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材料,再请学生汇报:①你收集的内容是什么?②用什么方法收集的。③你收集的结果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样我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讲授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再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充分利用了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家庭和社会的资源。
法国人文主义学者蒙田说:我希望世界是我学生的教科书。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社会、生活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所用,活用教材,让这些“活性”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4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跟老师想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方面的浅薄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了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学生的发展,让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