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当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作用,分享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达到学数学的目的。那么,怎样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呢?下面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巧妙而新颖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1 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1.2 利用旧知引入新课。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深入,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因此,在教学新知时,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课内容。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我先讲了一段“分月饼”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沙漠中只剩两个月饼,八戒直流口水,说:“师傅,我最饿,这两个月饼我全吃了。”悟空说:“不行,还有师傅呢。师傅吃一个,我们俩分一个。”我停下来问:“同学们,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俩人,每人得几个?”学生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学生,于是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总之,这一切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2 倡导探究学习,拓展创新空间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培养,使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想办法测出它的周长。虽然一位同学勉强用绕绳法测量,下面的同学议论纷纷:“不行,太麻烦了,而且不精确。”这时我们一起来探究,圆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此时,通过学生间小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地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数学交流,在概括生活经验基础上,探索到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整合课程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后,增设一节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前要求收集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材料,再请学生汇报:①你收集的内容是什么?②用什么方法收集的。③你收集的结果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样我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讲授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再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充分利用了每个学生甚至每个家庭和社会的资源。
  法国人文主义学者蒙田说:我希望世界是我学生的教科书。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社会、生活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所用,活用教材,让这些“活性”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4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实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条件,因为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跟老师想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方面的浅薄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了课堂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学生的发展,让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吧!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默写”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测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效的“英语默写”,能提高词汇、句型和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进而增加语言积累。  写对于初中阶段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同学们可能对默写表现的很讨厌,可是他可以巩固一些单词和句型,害怕和恐怖的心理,往往来自错误的理解默写的作用,只是一味的去机械性的来做默写的工作,这是很不可取的,默写的最好表征就是能用自
期刊
经常写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摘 要】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非常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
期刊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  1 抓好早期识字教学,让学生尽早阅读  学前班要求掌握常用汉字1000个左右,到小学二年级掌握3000
期刊
通过8年的数学学习 ,我从以前的懵懂到现在基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数学成绩上升较快,先就学习方法与大家讨论:  1 按部就班  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 强调理解  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
期刊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课改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只管学生的分数好不好,不管学生的心情好不好”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总是抱怨学生的脑子笨,学习不用功;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容器,只是等待着老师的灌输。孩子们失去了许多童年的欢乐,充满稚气的孩子却背负着成年人沉重的期望,在紧张、疲劳的气氛中挣扎。苏霍姆林斯基断言:“儿童的心变成什么样子,变成鲜花还是枯树皮,取决于教师
期刊
【摘 要】 所谓“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体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而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完善幼儿的先天素质,进一步提高发展幼儿的后天素质,为完成这一任务,就我园所采取的方法,谈一下如何更新观念,探讨教育方法,完成民族素质
期刊
物理学是研究万事万物道理的一门学科。我们早晨起床用使用卫生间,照照镜子就是平面镜成像,水龙头是个简单机械,水箱里充、放水的装置包含了浮力、简单机械、压强、力等知识。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的事、物、现象,你有细心观察过吗?思考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吗?这种现象包含着哪些知识?物理学习的能力就在这种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一定要养成好习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 多动手,勤探
期刊
【摘 要】 农村英语教学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的要求,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做到 “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已刻不容缓。这也是继续推进“生命教育”,培
期刊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教学实效性,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