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导致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治疗近远期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牙周炎导致牙列缺损患者牙种植修复治疗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接受牙种植修复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牙周健康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分析二组患者牙槽骨吸收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PLI)、种植体探诊深度(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植入成功率等.结果 修复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牙槽骨吸收程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4个月、36个月,观察组牙槽骨吸收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二组患者mPLI、mSBI以及PD均随时间推移增加,且观察组mSBI以及PD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二组m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后,二组患者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36个月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以及牙周健康患者接受牙种植修复治疗均能取得理想的近期疗效,但是存在慢性牙周炎的患者治疗后其远期疗效不理想,较牙周健康者有更高的患种植体周围炎风险.修复后需定期牙周维护,以降低牙周炎的致病风险,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这可能因为慢性牙周炎患者会在一定程度上腐蚀种植体周围环境,进而对患者长时间应用造成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云南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家庭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2019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云南省共报告家庭食源性疾病3159起,发病12402人,死亡229人,病死率为1.85%(229/12402)。2015—2019年云南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数呈上升趋势,发生在6—8月事件数、发病数和死亡数最多。从致病因素和原因食品分析,野生菌引起的事件数、发病数和
目的基于栀子黄色素及其主成分已有的毒理学资料,对栀子黄色素开展危害评估、关键效应和剂量的基准剂量分析。方法采用系统文献检索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收集栀子黄色素毒理学资料,并根据亚慢性毒性实验结果,应用基准剂量法测算关键效应和剂量。结果藏红花酸及其酯类是栀子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毒性作用靶器官是肝脏和肾脏,尚未发现特殊毒性。栀子苷是栀子黄色素的主要毒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肝肾毒性。栀子黄色素的无可见不良作用水平(NOAEL)为0.5 g/kg BW,应用基准剂量法计算出以肾脏毒性为关键终点的BMDL10为0.4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售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风险评估,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对全市39个区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