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转移:从地方式信任到体制式与分散式信任

来源 :未来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具有争议的科技议题上,社会信任更是直接影响公众对争议性科技的接受度。人们的“信任”并未随着科技、社会发展消失,而是转移了,“信任”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地方式信任、体制式信任与分散式信任。文章从转基因议题报道框架的改变出发来看社会信任的转移过程,分析转基因的负面新闻如何造成公众对政府、企业、社会的信任赤字。互联网演算法科技对于此类信息造成的信息茧房与回音壁效应,更是加速了社会信任的崩坏,政府要修补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信任关系,就应该要重建信誉资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自身的反思呼唤和本质使命。数理学科教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
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资政育人的重要资源,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软实力,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鼓励文化新形式的出现,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诸多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在指导俄国革命时所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指导俄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而且对东方落后国家跨过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股东大会制度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召集权与提案权;二、股东表决权的行使与限制;三、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救济措施.并基于以上分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