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能够亲身感知“文化中国”,可能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潜在传播者。目前,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学界对身处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关注度不够、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五所在京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北京地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探讨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优势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研对象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五所高校,调查研究历时五个月。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涉及中国的饮食、科技、产品、城市、历史古迹等;精神文化涵盖中国的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影像作品等。本研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出发,对五所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者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在150份样本中,男性73人,女性77人,分别占总数的48.7%、51.3%。34岁及以下者占总数的96%,来中国一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60%。大多数调查对象为中青年,且对中国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
深度访谈对象共19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10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埃及、尼泊尔、阿富汗、孟加拉国。
二、研究结论
1.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普遍正面、积极。对中国文化发展潜力与中国青年持正面评价的占多数。123位被调查对象认为中国文化很发达或发展潜力很大,占总样本的82%;对中国青年的看法主要包括:代表中国未来的希望、友好的、热爱自己国家的、勤奋的。调查显示,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或可能留在中国。
2.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由于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在“您如何看待中国食品”这一问题中,种类多、油腻、美味的选择人数最多,分别为80人、77人、58人。
3. 关于中国物质文化,留学生对中国最新科技成果了解较少,对日常生活用品了解较多。在“您了解以下哪些中国最新科技成果”这一问题中,不了解的占总样本的68%,在了解的人群中,“大飞机C919”和“天宫二号”被选人数最高,分别为20人、19人。对中国品牌的调查显示,淘宝、小米、华为的知名度最高。但对中国制造的信任程度一般,35.3%选择信任,45.3%选择信任程度一般,14.7%选择不信任。
4. 对于中国精神文化,留学生有较深层的理解。在150份问卷中,70%看过中国文学作品,曾阅读过中国古代小说、古典诗词的占比较高。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调查显示,对方言感兴趣的留学生占比很大,占总样本的64%。此外,7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治疗有效。
5.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兼顾传统与现代。调查显示,留学生对当代中国的了解程度最高(占比达62.7%),其次依序为唐朝、清朝、民国。在对历史古迹的调查中,“长城”“故宫”“兵马俑”的选择人数最多。在中国传统技艺方面,对武术了解的人最多,对中国戏曲了解的最少。对中国文化节目的调查显示,传统文化类节目关注少,但对《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等热播节目有所了解。
6. 留学生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是汉语、长城、书法、中医、儒家思想。在“您认为以下哪些关键词能代表中国文化”这一问题中,共设置了“中医”“刺绣”“书法”“长城”“篆刻”“剪纸”“汉语”“道教”“儒家思想/孔子”“中华武术”“中华饮食”“传统戏曲”“传统节日”和“其他”14个选项。其中,选择“汉语”“长城”“书法”“中医”“儒家思想”的受訪者最多,这同以往对海外民众的调研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7.留学生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是与中国人的日常交流。汉语课堂、汉语教材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期间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调查发现,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从课堂中了解的中国文化与自己亲身体验的有差别。深度访谈发现,来华留学生更倾向通过非官方的渠道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交流、对事物的直接观察,是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
8.来华前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印象与认知有较大变化。多数受访者称,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当地游客、当地华人、中国产品、媒体报道、影像作品等。多数留学生偏爱关注与自己本国文化相关的作品或报道,很少主动接触关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作品或报道。多数被访者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较单一、片面,大多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中国是很奇怪、很神秘落后的国家。来华后,发现自己之前对中国的认知较为片面,中国各方面都很进步,比如,中国的网购、电子支付非常便捷,中国的“小米”“华为”等电子产品都还不错。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受访者表示,最近所在国媒体的涉华报道数量增多,当地人民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中国学习汉语。
三、借力来华留学生,做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国外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方式主要包括“虚拟认知”与“客观认知”,“虚拟认知”主要是在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获得;而“客观认知”则是一种亲身体验。调查发现,大众传媒、游客、海外华人、中国商品是国外大众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第一,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的中国文化有一定距离,媒体影响着国外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第二,近年来到国外的游客和留学生形象不佳,“疯抢外国商品”“重金送出国”等等,而这部分群体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严重损害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形象。第三,中国制造的商品常常被当作“低廉品”的代名词,无论是物质文化商品还是精神文化商品,负载中国文化的“中国创造”在国外市场仍很鲜见。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存在自我定位与他者本位的两重维度:一方面,中国主动向他国展示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需要通过“特定的他者”来传播。调研发现,来华留学生是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群体,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最直观、最真实的亲身感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呈现出了正面、积极、准确的特征。很多国家把留学生培养纳入到国家文化外交战略中,早在1945年,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就指出,“从长远来看,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有效方式”。利用他者来讲述自己是有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他者来自受众国,他们擅于用受者易接受的语言讲述另一种文化,而且同文化的传者更容易吸引同文化的受者,受者对其的信任度也更高。
为此,中国应着眼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落脚于留学生人才培养:第一,将留学生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制定完整方案,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组成留学生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由其统一规划、指导、落实。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考评留学生培养质量,全过程、全方位地加强监管力度,缩小高校间的培养差距,提升国内留学生培养的含金量和影响力,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和评估体系,打造中国留学生培养品牌。第二,加大留学生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吸引更多海外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吸引更多优秀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定居、就业。吸引来华留学生到我国文创领域工作,将更多的创意文化商品推向全世界。第三,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学习等方法,指导与体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走出教室,走到户外,加大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的比重。整合教育与文化资源,创新课程设置。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领域,推出“自助式”的课程,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需求选课。第四,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高校联盟,促进地区间、校际间在资源、經验等方面的交流,逐步摸索出在京高校与“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留学生的模式。第五,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动交友的平台,通过中外学子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加活动,增强中外学生间的友谊,促进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第六,提升内在培养质量的同时,加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转变招生宣传方式,用好互联网,做好品牌传播。
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和研究,发挥好来华留学生“贯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借力来华留学生群体,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融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CX092)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研对象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五所高校,调查研究历时五个月。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涉及中国的饮食、科技、产品、城市、历史古迹等;精神文化涵盖中国的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影像作品等。本研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出发,对五所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者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在150份样本中,男性73人,女性77人,分别占总数的48.7%、51.3%。34岁及以下者占总数的96%,来中国一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60%。大多数调查对象为中青年,且对中国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
深度访谈对象共19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10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埃及、尼泊尔、阿富汗、孟加拉国。
二、研究结论
1.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普遍正面、积极。对中国文化发展潜力与中国青年持正面评价的占多数。123位被调查对象认为中国文化很发达或发展潜力很大,占总样本的82%;对中国青年的看法主要包括:代表中国未来的希望、友好的、热爱自己国家的、勤奋的。调查显示,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或可能留在中国。
2.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由于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在“您如何看待中国食品”这一问题中,种类多、油腻、美味的选择人数最多,分别为80人、77人、58人。
3. 关于中国物质文化,留学生对中国最新科技成果了解较少,对日常生活用品了解较多。在“您了解以下哪些中国最新科技成果”这一问题中,不了解的占总样本的68%,在了解的人群中,“大飞机C919”和“天宫二号”被选人数最高,分别为20人、19人。对中国品牌的调查显示,淘宝、小米、华为的知名度最高。但对中国制造的信任程度一般,35.3%选择信任,45.3%选择信任程度一般,14.7%选择不信任。
4. 对于中国精神文化,留学生有较深层的理解。在150份问卷中,70%看过中国文学作品,曾阅读过中国古代小说、古典诗词的占比较高。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调查显示,对方言感兴趣的留学生占比很大,占总样本的64%。此外,7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治疗有效。
5.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兼顾传统与现代。调查显示,留学生对当代中国的了解程度最高(占比达62.7%),其次依序为唐朝、清朝、民国。在对历史古迹的调查中,“长城”“故宫”“兵马俑”的选择人数最多。在中国传统技艺方面,对武术了解的人最多,对中国戏曲了解的最少。对中国文化节目的调查显示,传统文化类节目关注少,但对《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等热播节目有所了解。
6. 留学生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是汉语、长城、书法、中医、儒家思想。在“您认为以下哪些关键词能代表中国文化”这一问题中,共设置了“中医”“刺绣”“书法”“长城”“篆刻”“剪纸”“汉语”“道教”“儒家思想/孔子”“中华武术”“中华饮食”“传统戏曲”“传统节日”和“其他”14个选项。其中,选择“汉语”“长城”“书法”“中医”“儒家思想”的受訪者最多,这同以往对海外民众的调研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7.留学生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是与中国人的日常交流。汉语课堂、汉语教材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期间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调查发现,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从课堂中了解的中国文化与自己亲身体验的有差别。深度访谈发现,来华留学生更倾向通过非官方的渠道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交流、对事物的直接观察,是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
8.来华前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印象与认知有较大变化。多数受访者称,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当地游客、当地华人、中国产品、媒体报道、影像作品等。多数留学生偏爱关注与自己本国文化相关的作品或报道,很少主动接触关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作品或报道。多数被访者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较单一、片面,大多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中国是很奇怪、很神秘落后的国家。来华后,发现自己之前对中国的认知较为片面,中国各方面都很进步,比如,中国的网购、电子支付非常便捷,中国的“小米”“华为”等电子产品都还不错。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受访者表示,最近所在国媒体的涉华报道数量增多,当地人民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中国学习汉语。
三、借力来华留学生,做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国外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方式主要包括“虚拟认知”与“客观认知”,“虚拟认知”主要是在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获得;而“客观认知”则是一种亲身体验。调查发现,大众传媒、游客、海外华人、中国商品是国外大众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第一,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的中国文化有一定距离,媒体影响着国外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第二,近年来到国外的游客和留学生形象不佳,“疯抢外国商品”“重金送出国”等等,而这部分群体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严重损害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形象。第三,中国制造的商品常常被当作“低廉品”的代名词,无论是物质文化商品还是精神文化商品,负载中国文化的“中国创造”在国外市场仍很鲜见。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存在自我定位与他者本位的两重维度:一方面,中国主动向他国展示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需要通过“特定的他者”来传播。调研发现,来华留学生是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群体,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最直观、最真实的亲身感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呈现出了正面、积极、准确的特征。很多国家把留学生培养纳入到国家文化外交战略中,早在1945年,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就指出,“从长远来看,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有效方式”。利用他者来讲述自己是有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他者来自受众国,他们擅于用受者易接受的语言讲述另一种文化,而且同文化的传者更容易吸引同文化的受者,受者对其的信任度也更高。
为此,中国应着眼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落脚于留学生人才培养:第一,将留学生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制定完整方案,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组成留学生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由其统一规划、指导、落实。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考评留学生培养质量,全过程、全方位地加强监管力度,缩小高校间的培养差距,提升国内留学生培养的含金量和影响力,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和评估体系,打造中国留学生培养品牌。第二,加大留学生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吸引更多海外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吸引更多优秀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定居、就业。吸引来华留学生到我国文创领域工作,将更多的创意文化商品推向全世界。第三,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学习等方法,指导与体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走出教室,走到户外,加大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的比重。整合教育与文化资源,创新课程设置。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领域,推出“自助式”的课程,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需求选课。第四,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高校联盟,促进地区间、校际间在资源、經验等方面的交流,逐步摸索出在京高校与“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留学生的模式。第五,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动交友的平台,通过中外学子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加活动,增强中外学生间的友谊,促进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第六,提升内在培养质量的同时,加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转变招生宣传方式,用好互联网,做好品牌传播。
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和研究,发挥好来华留学生“贯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借力来华留学生群体,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融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CX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