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能够亲身感知“文化中国”,可能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潜在传播者。目前,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学界对身处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关注度不够、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五所在京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北京地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探讨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优势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研对象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五所高校,调查研究历时五个月。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涉及中国的饮食、科技、产品、城市、历史古迹等;精神文化涵盖中国的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影像作品等。本研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出发,对五所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者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在150份样本中,男性73人,女性77人,分别占总数的48.7%、51.3%。34岁及以下者占总数的96%,来中国一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60%。大多数调查对象为中青年,且对中国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
  深度访谈对象共19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10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埃及、尼泊尔、阿富汗、孟加拉国。
  二、研究结论
  1.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普遍正面、积极。对中国文化发展潜力与中国青年持正面评价的占多数。123位被调查对象认为中国文化很发达或发展潜力很大,占总样本的82%;对中国青年的看法主要包括:代表中国未来的希望、友好的、热爱自己国家的、勤奋的。调查显示,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或可能留在中国。


  2.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由于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在“您如何看待中国食品”这一问题中,种类多、油腻、美味的选择人数最多,分别为80人、77人、58人。


  3. 关于中国物质文化,留学生对中国最新科技成果了解较少,对日常生活用品了解较多。在“您了解以下哪些中国最新科技成果”这一问题中,不了解的占总样本的68%,在了解的人群中,“大飞机C919”和“天宫二号”被选人数最高,分别为20人、19人。对中国品牌的调查显示,淘宝、小米、华为的知名度最高。但对中国制造的信任程度一般,35.3%选择信任,45.3%选择信任程度一般,14.7%选择不信任。


  4. 对于中国精神文化,留学生有较深层的理解。在150份问卷中,70%看过中国文学作品,曾阅读过中国古代小说、古典诗词的占比较高。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调查显示,对方言感兴趣的留学生占比很大,占总样本的64%。此外,7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治疗有效。


  5.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兼顾传统与现代。调查显示,留学生对当代中国的了解程度最高(占比达62.7%),其次依序为唐朝、清朝、民国。在对历史古迹的调查中,“长城”“故宫”“兵马俑”的选择人数最多。在中国传统技艺方面,对武术了解的人最多,对中国戏曲了解的最少。对中国文化节目的调查显示,传统文化类节目关注少,但对《中国诗词大会》《舌尖上的中国》等热播节目有所了解。


  6. 留学生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是汉语、长城、书法、中医、儒家思想。在“您认为以下哪些关键词能代表中国文化”这一问题中,共设置了“中医”“刺绣”“书法”“长城”“篆刻”“剪纸”“汉语”“道教”“儒家思想/孔子”“中华武术”“中华饮食”“传统戏曲”“传统节日”和“其他”14个选项。其中,选择“汉语”“长城”“书法”“中医”“儒家思想”的受訪者最多,这同以往对海外民众的调研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7.留学生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是与中国人的日常交流。汉语课堂、汉语教材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期间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调查发现,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从课堂中了解的中国文化与自己亲身体验的有差别。深度访谈发现,来华留学生更倾向通过非官方的渠道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交流、对事物的直接观察,是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
  8.来华前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印象与认知有较大变化。多数受访者称,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当地游客、当地华人、中国产品、媒体报道、影像作品等。多数留学生偏爱关注与自己本国文化相关的作品或报道,很少主动接触关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作品或报道。多数被访者来华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较单一、片面,大多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认为中国是很奇怪、很神秘落后的国家。来华后,发现自己之前对中国的认知较为片面,中国各方面都很进步,比如,中国的网购、电子支付非常便捷,中国的“小米”“华为”等电子产品都还不错。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受访者表示,最近所在国媒体的涉华报道数量增多,当地人民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中国学习汉语。


  三、借力来华留学生,做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国外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方式主要包括“虚拟认知”与“客观认知”,“虚拟认知”主要是在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获得;而“客观认知”则是一种亲身体验。调查发现,大众传媒、游客、海外华人、中国商品是国外大众感知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第一,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的中国文化有一定距离,媒体影响着国外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第二,近年来到国外的游客和留学生形象不佳,“疯抢外国商品”“重金送出国”等等,而这部分群体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严重损害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形象。第三,中国制造的商品常常被当作“低廉品”的代名词,无论是物质文化商品还是精神文化商品,负载中国文化的“中国创造”在国外市场仍很鲜见。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存在自我定位与他者本位的两重维度:一方面,中国主动向他国展示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需要通过“特定的他者”来传播。调研发现,来华留学生是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群体,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最直观、最真实的亲身感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呈现出了正面、积极、准确的特征。很多国家把留学生培养纳入到国家文化外交战略中,早在1945年,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就指出,“从长远来看,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一种最有前景、一本万利的有效方式”。利用他者来讲述自己是有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他者来自受众国,他们擅于用受者易接受的语言讲述另一种文化,而且同文化的传者更容易吸引同文化的受者,受者对其的信任度也更高。
  为此,中国应着眼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落脚于留学生人才培养:第一,将留学生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制定完整方案,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组成留学生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由其统一规划、指导、落实。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考评留学生培养质量,全过程、全方位地加强监管力度,缩小高校间的培养差距,提升国内留学生培养的含金量和影响力,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和评估体系,打造中国留学生培养品牌。第二,加大留学生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吸引更多海外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吸引更多优秀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定居、就业。吸引来华留学生到我国文创领域工作,将更多的创意文化商品推向全世界。第三,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学习等方法,指导与体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走出教室,走到户外,加大实践教学、社会调研的比重。整合教育与文化资源,创新课程设置。在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领域,推出“自助式”的课程,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需求选课。第四,组建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高校联盟,促进地区间、校际间在资源、經验等方面的交流,逐步摸索出在京高校与“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留学生的模式。第五,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动交友的平台,通过中外学子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加活动,增强中外学生间的友谊,促进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第六,提升内在培养质量的同时,加强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转变招生宣传方式,用好互联网,做好品牌传播。
  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和研究,发挥好来华留学生“贯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借力来华留学生群体,助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融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YCX092)
其他文献
近来,一场中国和亚洲首富争夺战,在阿里巴巴颇具个人魅力的掌门人马云和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之间展开。  探寻两家公司巨大成功背后的商业秘密,我们不如将目光投向北京地铁的车厢:几乎每一位乘客,不论老幼,白领或是建筑工人,都在紧紧盯着智能手机的屏幕。  他们不只是在玩时下非常流行的腾讯游戏“王者荣耀”,也不仅是在与朋友聊天;他们在智能手机上订购日用百货,转账,看电影,看书,预订旅行产品,甚至调整股票市场
期刊
作者让·保罗·拉尔松,现任波罗的海管理学院副院长、巴黎高等商学院国际战略学科名譽教授、受聘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拉尔松教授自1984年起开始与中国公司及机构打交道,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  该书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维度,包括中国政府的目标和政策、丝绸之路沿线中外企业的战略、中国和北欧-波罗的海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欧亚大陆桥和物流、新丝绸之路对中亚经济的影响、为“一带一路”倡
期刊
作者B·M·杰恩(B. M. Jain)是印度政治科学家,在国际关系与安全领域研究普及了精神文化和地理心理學范式,其是美国、欧洲和亚洲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曾任《印度亚洲事务杂志》的主编以及多伦多国际贵族学院的荣誉院士和研究讲座教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上审视了中国的软实力,并探讨了其对印度,尤其对南亚地区的种种影响。作者研究了中国是如何通过将文化软实力制度化,来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
期刊
作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节点,广州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具有的战略意义已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与此同时,媒介技术变革给国际传播领域带来了新变化。研究表明,微信是中国境内国际受众使用频率最高的中国社交媒体,这为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路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研方式获得在穗外国人微信使用的内容偏好和信息获取路径的相关信息,结合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主要微信公
期刊
由国务院新闻办指导支持,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体验中国:发现最美四川——阿米尔·汗四川行”外宣活动4月20日在成都举行。活动邀请印度宝莱坞国宝级导演、演员阿米尔·汗作为体验大使,来川深度体验四川特色文化,共有50多家境外、中央、省、市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和数百名影迷对活动进行了直播和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推出报道近百篇,活动直播在线收看人数达510万,相关话题微博总阅读量达
期刊
一、概述  1983年4月,我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1993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新闻发布工作的会议纪要》,首次明确由国务院新闻办负责国务院新闻发布和协调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  同时,大众媒介在20世纪的繁荣,及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促进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引发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人类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媒介化的社会。新闻发布活动就是出于媒介化社会中的一种特殊传
期刊
《礼记》承载着中国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期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礼记》英译的研究在国内外可谓凤毛麟角,或集中在理雅各英译本的文本分析,或将《礼记》作为五经的一部分一笔带过,或是文本介绍,其英译海外传播研究至今未见系统梳理。因此本研究欲通过解答以下问题对《礼记》英译传播做一历时整理:《礼记》英译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下《礼记》英译如何传播?  一、《礼记
期刊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造国家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这种强烈的时代诉求,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自信,是中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培养与此相适应的国际化战略人才,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群体中的特色高校,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起着先锋作用,在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方面有着新的责任担当。  一、新时期外国语大学
期刊
2017年年初,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东方主战场》(中文)荣获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教材奖。该书也是中国外文局2016年度外宣图书评选唯一的优秀图书(中文)。这部取材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的优秀作品,走出了一条从纪录片到获奖图书的外宣出版之路,在紧扣主题深度策划、精心编排再创作、宣传推广方面积累了经验。  一、紧扣主题出版要求 深度策划找定位  《东方主战场》是新世界出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宏大的叙事,但作为媒体,讲述改革开放的故事更多时候可能需要从细微处开始,因为故事总是离不开具体的人和事。  2018年5月11日,路透社发表题为《中国的多楼层“猪宾馆”将产业化农场提升至新高度》(China’s Multi-storey Hog Hotels Elevate Industrial Farms to New Levels)的报道,以广西山区一家立体养猪场为蓝本,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