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程序设计类课程如何的开设,始终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问题。针对民办高职目前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开设中的问题,总结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以正德学院的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字:高职高专;民办教育;程序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在"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招生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持招生规模,生源质量不断程不断下降之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1.程序设计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程序设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基础较差,加上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程序设计类课程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1 忽视行业技能更新需求
软件行业主流技术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但部分民办高职目前仍然在开设VB、VFP等课程。这些语言或编程工具已经日趋淘汰,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由继续开设此类课程,将会和行业应用背道而驰,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1.2 忽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一些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一个新软件上来了,马上就更新课程。在不断抛出云计算、物联网概念的同时,往往忽视良好编程思维和习惯的培养。软件行业是个对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学生没有基本的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知识,不懂软件设计过程是学不好程序设计类课程的。
1.3 忽视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往往花大量课时讲了很多种编程语言。由于总学时的关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教学总有其内在规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一门核心编程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懂算法、会编程,现在看来十分必要。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
在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构建了许多课程开发程序,形成了多种课程开发模式。职业教育课程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其课程编制必定要遵循某些基本原则。
2.1 基于数据资料的原则
因与生产一线工作紧密结合,职业教育課程的编制需要建立在足够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需要通过查找与学校、行业企业有关的数据来论证课程是否有必要编制,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特性的匹配程度等数据取舍课程内容。
2.2 基于行业依赖的原则
让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去,才能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真正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以保证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跟上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尽量依靠行业来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持条件。
2.3 面向学生主体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因此,必须否定传统的"供给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的差异、男女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别也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4 面向未来发展的原则
作为与生产、生活最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不仅要考虑课程实施的预期效果,还要根据未来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订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要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3.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将程序设计类课程贯穿于三年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程序设计类教学的时间不断线,编程技能训练的层次不断递进,形成了以"技能体验--技能强化--技能保持"为三个编程技能训练阶段、以"课程实训-技能鉴定-项目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四个编程技能训练模块的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实训模块。由专业技术实训、岗位技能强化实训和职业素质拓展等教学环节组成,实施"双结合":验证型操作与应用型实训相结合;素质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每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均开设相应的课程实训。
技能鉴定模块。利用课程置换方式学习微软、甲骨文、IBM等知名IT厂商的认证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可获得至少一种专业主流技能证书,并参照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的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水平评估,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增加其就业成功砝码。
项目实习模块。依托于项目资源库,由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四类不同层次的实习组成。大一开始,每年都会安排一类层次的实习。实训环节实施阶段管理,模拟企业典型工作过程,以项目驱动为主,衔接前后课程。
毕业设计模块。让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设计、制作、调试,完成一个综合性、实用型的项目。有利于深化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并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3.应用情况
正德学院从2007年起,采用"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对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点。从3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增强,从事软件行业的比例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4.总结
随着江苏省注册入学的进一步推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这个学生群体课外复习自学的愿望不足且能力不行,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改革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构建切合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程序设计类课程有效信息的摄入。
参考文献
[1]宋红,李珍香.新世纪新任务下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思考[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年会学术论文集:67-68,2002
[2]陈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C].中华教育与教学:106-107,2004
[3]陈康.新世纪高职高专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4学术年会,2004
[4]梁长梅.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C].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
关键字:高职高专;民办教育;程序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在"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招生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持招生规模,生源质量不断程不断下降之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1.程序设计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程序设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基础较差,加上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程序设计类课程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1 忽视行业技能更新需求
软件行业主流技术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但部分民办高职目前仍然在开设VB、VFP等课程。这些语言或编程工具已经日趋淘汰,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由继续开设此类课程,将会和行业应用背道而驰,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1.2 忽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一些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一个新软件上来了,马上就更新课程。在不断抛出云计算、物联网概念的同时,往往忽视良好编程思维和习惯的培养。软件行业是个对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学生没有基本的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知识,不懂软件设计过程是学不好程序设计类课程的。
1.3 忽视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往往花大量课时讲了很多种编程语言。由于总学时的关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教学总有其内在规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一门核心编程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懂算法、会编程,现在看来十分必要。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
在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构建了许多课程开发程序,形成了多种课程开发模式。职业教育课程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其课程编制必定要遵循某些基本原则。
2.1 基于数据资料的原则
因与生产一线工作紧密结合,职业教育課程的编制需要建立在足够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需要通过查找与学校、行业企业有关的数据来论证课程是否有必要编制,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特性的匹配程度等数据取舍课程内容。
2.2 基于行业依赖的原则
让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去,才能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真正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以保证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跟上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尽量依靠行业来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持条件。
2.3 面向学生主体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因此,必须否定传统的"供给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的差异、男女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别也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4 面向未来发展的原则
作为与生产、生活最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不仅要考虑课程实施的预期效果,还要根据未来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订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要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3.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将程序设计类课程贯穿于三年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程序设计类教学的时间不断线,编程技能训练的层次不断递进,形成了以"技能体验--技能强化--技能保持"为三个编程技能训练阶段、以"课程实训-技能鉴定-项目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四个编程技能训练模块的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实训模块。由专业技术实训、岗位技能强化实训和职业素质拓展等教学环节组成,实施"双结合":验证型操作与应用型实训相结合;素质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每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均开设相应的课程实训。
技能鉴定模块。利用课程置换方式学习微软、甲骨文、IBM等知名IT厂商的认证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可获得至少一种专业主流技能证书,并参照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的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水平评估,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增加其就业成功砝码。
项目实习模块。依托于项目资源库,由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四类不同层次的实习组成。大一开始,每年都会安排一类层次的实习。实训环节实施阶段管理,模拟企业典型工作过程,以项目驱动为主,衔接前后课程。
毕业设计模块。让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设计、制作、调试,完成一个综合性、实用型的项目。有利于深化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并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3.应用情况
正德学院从2007年起,采用"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对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点。从3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增强,从事软件行业的比例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4.总结
随着江苏省注册入学的进一步推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这个学生群体课外复习自学的愿望不足且能力不行,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改革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构建切合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程序设计类课程有效信息的摄入。
参考文献
[1]宋红,李珍香.新世纪新任务下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思考[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年会学术论文集:67-68,2002
[2]陈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C].中华教育与教学:106-107,2004
[3]陈康.新世纪高职高专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4学术年会,2004
[4]梁长梅.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C].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