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问题的“堵”与“疏”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谈何容易!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困惑着每一个局内人。在“加强著作权保护”呼吁声中,现状是许多著作权依然被无偿使用或滥用,抑或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优质的内容得不到大力传播。
  问题在哪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立法滞后。相关规定不能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科技进步。一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优质文化内容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任何时候著作权都应该是保护和使用并重,不可偏颇。价值内容束之高阁也就失去了创造的意义。然而,面对无序的侵权传播,“版权保护”成为当下网络环境中的最强音,这其实是不正常的,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著作权人无奈的叹息,表现出了法律法规缺失或不易执行的乱象。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不能完全是“堵”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不能完全是“堵”。“堵”是堵不住的,也是“堵”一漏万的。 侵权判罚对著作权人来说,往往只是象征性的心理安慰,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同时挫伤了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多情况下他们并没有主观侵权的恶意。2006年发布的《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这成为判断侵权的唯一标准。然而,这一标准,在遵照执行方面,有许多阻碍,缺乏网络环境下的可操作性。比如,出版社的存量资源的数字化传播,怎样解决作者的授权问题?杂志社要不要先拿到作者的授权,再授权给相关集成传播平台?等等。这些问题没有切实解决,著作权保护也很难落到实处。我们要认真着眼于这些问题,敢于为天下先,创新作为,建立起中国范围内的著作权保护和使用体系。至少要积极做好一些“疏”的工作。
  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疏”的措施
  所谓“疏”,就是疏通、疏导,就是引渠挖沟、因势利导。既然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须,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如果说法律法规一时难以出台,建议由政府管理部门、著作权协会组织、行业协会一起出台一些变通的措施,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授权问题,同时给保护和使用一个出口。
  比如,可不可以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细分?可以分为数字出版、数字发行。网络首发原创内容归为“数字出版”,必须事先获得著作权的授权约定。已经出版的内容只要获得期刊社对复制权的授予,在网上销售可归为“数字发行”。可以按照网络实际发行量和一定的付费标准为著作权人分配利益。法律可以要求图书或期刊出版商获得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但不必再要求数字发行商也获得作者的授权。数字发行在这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杂志社在编辑排版设计好新刊后,把一份拷贝送到印刷厂,而把另一份拷贝直接投递给数字发行渠道。数字发行,包括手机发行和电子书发行其实都和传统发行一样,它是一种市场销售的概念。是换一种渠道和载体的发行行为。
  美国的利益平衡协调值得借鉴
  美国虽然重视知识产权,但也同样重视互联网的发展,重视国家的根本性利益。他们在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之间进行了利益平衡协调,不会轻易判侵权。而我们国家一概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即便获得了已出版期刊的数字化复制权,但由于没有拿到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也一定会判侵权。一旦判了侵权,著作权人的作品从网上删除,不能再被传播,网络传播者被罚款,终端读者不再能享用,事实上是三败俱伤,任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再产生。照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如果互联网内容产业不愿意挨板子,那就只能把数字化内容发行传播停顿下来。那么国家大力推动的出版数字化转型就将受到影响,也会落后于国际出版数字化进程。
  如上,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业自律和制度他律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一定要积极寻求新的观念突破、新的理论建构和新的制度设计,围绕政策法规、机制、行业自律和产业环境,在保护作者著作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做好“疏导”,同时保证互联网自身和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建立良好、合理的网络传播秩序。
  (作者系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编辑兼副总裁)
其他文献
在家就可以买到全球好商品,这种理想生活在各种海外购物平台的服务中已经得以实现。如何在生产和运输环节保证产品品质?一些电商平台作出了自己的尝试。近日,京东推出'全
一级评估指标体系不仅对我国博物馆工作的规范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也对我国的博物馆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博物馆之林应该是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多彩小花。中小博物馆应该
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管见古可成(沈阳工业大学)当前,关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跨世纪科技人才,即如何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工农业生产、国防及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需要的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
当地时间5月11日,位于美国硅谷核心地带圣克拉拉市的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于正式开幕,为中关村企业走向硅谷、走向世界、参与创新创业的全球化进程提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
闽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博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文博工作者的努力下,在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创产品、安全管理诸方面都取得了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下,新时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质
约稿是编辑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高质量的稿件是保证教辅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教辅的约稿过程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本文结合丰富的教辅约稿实践经验,从五个方
福建古代塔建筑自唐代逐渐兴盛,尤其是石塔,至今仍耸立于福建各地。福建石塔类型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在福建文明史上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雕刻装饰内容上看,唐宋时期的外来
彩画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仗作为彩画的基底层,具有粘结性强、强度大、硬度高、防水耐候性好等特性,其制作工艺也反映了当时建筑的技术水平。检测和分析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