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语言训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多方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王君;语言赏读;教学方法
“只要对生命保持敏感,题材就不会匮乏;只要对语言保持敏锐,文字就不会粗糙。”去年刚刚去世的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先生在谈到写作时曾这样说。作家是这样,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这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就是一位对生命保持高度敏感、对语言保持高度敏锐的优秀教师,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她将这种敏感和敏锐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带动了学生语言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悟课时,王君老师最喜欢引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她“呕心沥血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带领学生在文字中去出生入死,去走火入魔……”在她的课上,学生个个都成了语文的能手、高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就王君老师在语言训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在课堂上的做法作一初步梳理,以期自己的思路更加明朗,同时也就正于王君老师及各位方家。
一、揣摩关键词,如切如磋赏美文
关键词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找准并利用好关键词可以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王君老师极为擅长发现并利用关键词,她说:“关键词,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起飞高度和角度。发现关键词是阅读的技巧,利用关键词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则是教学的艺术形式,教师借助这种形式,创造了语文课堂的美感——唤醒,去蔽,学会观看。学生原来不会观看和思考,借助教师给予的形式,找到了观看的方式,这就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1]
在教学《老王》时,一开始王君老师就引导学生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中找出关键词“活命”二字,板书在黑板上,并以此支撑全课,激发波澜。“活命”就是“仅仅活着,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什么幸福和尊严可讲”,这让老王的生存状态一下子就有了定位。不管是老王被“组织”抛弃、孤苦伶仃没有亲人,还是旁人的指指点点、住的塌败的小屋等等,都是在描绘老王的“活命”的状态。在这些描绘里哪些词语更能体现老王的艰辛呢?还是找关键词。她先是展示了一组句子:
①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②他只有一只眼。
③他只好把那辆三轮车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④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⑤他只说:我不吃。
然后,她让学生找这些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令人心酸?学生很敏锐地发现,是这些句子中共有的“只”。在学生揣摩诵读后,王君老师动情地讲解:“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无选择,这就叫作——‘活命’。”一个虚词竟然可以这样讲!“只”相对于“活命”是更隐蔽的关键词,要“抠”出來着实不容易,何况还要“授人以渔”。王君老师在归类整合后交给学生去发现、去揣摩。在切磋琢磨中,学生的理解往深处又前进了一步。
不仅如此,王君老师更是将“活命”二字延伸到杨绛身上。在《老王》一文中,杨绛的语言平淡朴素,无阴无晴,但若对杨绛夫妇在“文革”中的遭遇有所了解,就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沉痛难言。学生初读肯定读不透,但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他们便能明白高贵的知识分子杨绛其实也正和老王一样在“活命”,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而正是同处不幸中的杨绛和老王,尽力用有限的力量去帮助对方,这是在荒寒贫瘠的年代中的一点点极为难得的温暖,也是人性中高贵的亮色。王君老师总结: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最后在板书上添加几字,使其成为“活出高贵的生命”。借用王君老师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解读这一课:“活着”是起飞的高度,“只”是飞翔的角度,“活出高贵的生命”则是最后的落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文字唤醒,找到了观看的方式。
二、发现“冷门”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对关键词的揣摩固然重要,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如果能从文本“冷门”的句子去寻求突破,有时反而能收到新鲜奇崛的效果,王君老师就经常从“冷门”处进行开掘。
在教学《背影》时,王君老师在“读子”环节的教学中,就是从一个非常像闲笔的句子“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切入的。王君老师故意跟学生说:“老师觉得这些交代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完全可以省去。请联系前后文想想是不是如此呢?”在深读讨论之后,一学生发言:“不能省去,因为父亲忙,可是‘我’却挺清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学生又接着深入解释:“当时祖母死了,父亲又失业了,家境非常惨淡。可是丧事完毕之后,‘我’就轻轻松松地和朋友一起去‘游逛’‘勾留’一日,可见‘我’并不紧张难过。可是父亲的状态却跟‘我’完全不一样,他是在‘忙’。”这个句子虽然初看平凡普通,但是经王君老师一点拨,学生便立刻明白了父子二人当时一“闲”一“忙”、一“轻松”一“烦乱”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理解了此,下面的讲解便水到渠成了。王君老师说,在这种情形下,“父亲送‘我’可送可不送”,并引导学生用“……可……不可”说话。学生纷纷说出“叮嘱茶房可叮嘱可不叮嘱”“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讲价钱可讲可不讲”“选位置可选可不选”“铺大衣可铺可不铺”……最后,王君老师总结:“所有这些有一万个理由不去做的,父亲都做了,做了,儿子还不高兴,这些都显示出父亲在颓唐伤痛之际所表现出的爱的艰辛,爱的困窘,爱的努力……”
王君老师有时甚至从更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入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解读小弗朗士的形象时就是关注了两个分号。课文第三段是这样的: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关键词:王君;语言赏读;教学方法
“只要对生命保持敏感,题材就不会匮乏;只要对语言保持敏锐,文字就不会粗糙。”去年刚刚去世的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先生在谈到写作时曾这样说。作家是这样,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这样。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就是一位对生命保持高度敏感、对语言保持高度敏锐的优秀教师,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她将这种敏感和敏锐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带动了学生语言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悟课时,王君老师最喜欢引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她“呕心沥血举象、造境、入情、会意”,“带领学生在文字中去出生入死,去走火入魔……”在她的课上,学生个个都成了语文的能手、高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就王君老师在语言训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在课堂上的做法作一初步梳理,以期自己的思路更加明朗,同时也就正于王君老师及各位方家。
一、揣摩关键词,如切如磋赏美文
关键词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找准并利用好关键词可以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王君老师极为擅长发现并利用关键词,她说:“关键词,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起飞高度和角度。发现关键词是阅读的技巧,利用关键词让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则是教学的艺术形式,教师借助这种形式,创造了语文课堂的美感——唤醒,去蔽,学会观看。学生原来不会观看和思考,借助教师给予的形式,找到了观看的方式,这就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1]
在教学《老王》时,一开始王君老师就引导学生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中找出关键词“活命”二字,板书在黑板上,并以此支撑全课,激发波澜。“活命”就是“仅仅活着,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什么幸福和尊严可讲”,这让老王的生存状态一下子就有了定位。不管是老王被“组织”抛弃、孤苦伶仃没有亲人,还是旁人的指指点点、住的塌败的小屋等等,都是在描绘老王的“活命”的状态。在这些描绘里哪些词语更能体现老王的艰辛呢?还是找关键词。她先是展示了一组句子:
①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②他只有一只眼。
③他只好把那辆三轮车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④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⑤他只说:我不吃。
然后,她让学生找这些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令人心酸?学生很敏锐地发现,是这些句子中共有的“只”。在学生揣摩诵读后,王君老师动情地讲解:“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无选择,这就叫作——‘活命’。”一个虚词竟然可以这样讲!“只”相对于“活命”是更隐蔽的关键词,要“抠”出來着实不容易,何况还要“授人以渔”。王君老师在归类整合后交给学生去发现、去揣摩。在切磋琢磨中,学生的理解往深处又前进了一步。
不仅如此,王君老师更是将“活命”二字延伸到杨绛身上。在《老王》一文中,杨绛的语言平淡朴素,无阴无晴,但若对杨绛夫妇在“文革”中的遭遇有所了解,就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沉痛难言。学生初读肯定读不透,但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他们便能明白高贵的知识分子杨绛其实也正和老王一样在“活命”,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而正是同处不幸中的杨绛和老王,尽力用有限的力量去帮助对方,这是在荒寒贫瘠的年代中的一点点极为难得的温暖,也是人性中高贵的亮色。王君老师总结: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最后在板书上添加几字,使其成为“活出高贵的生命”。借用王君老师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解读这一课:“活着”是起飞的高度,“只”是飞翔的角度,“活出高贵的生命”则是最后的落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文字唤醒,找到了观看的方式。
二、发现“冷门”句,于无声处听惊雷
对关键词的揣摩固然重要,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如果能从文本“冷门”的句子去寻求突破,有时反而能收到新鲜奇崛的效果,王君老师就经常从“冷门”处进行开掘。
在教学《背影》时,王君老师在“读子”环节的教学中,就是从一个非常像闲笔的句子“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切入的。王君老师故意跟学生说:“老师觉得这些交代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完全可以省去。请联系前后文想想是不是如此呢?”在深读讨论之后,一学生发言:“不能省去,因为父亲忙,可是‘我’却挺清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学生又接着深入解释:“当时祖母死了,父亲又失业了,家境非常惨淡。可是丧事完毕之后,‘我’就轻轻松松地和朋友一起去‘游逛’‘勾留’一日,可见‘我’并不紧张难过。可是父亲的状态却跟‘我’完全不一样,他是在‘忙’。”这个句子虽然初看平凡普通,但是经王君老师一点拨,学生便立刻明白了父子二人当时一“闲”一“忙”、一“轻松”一“烦乱”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理解了此,下面的讲解便水到渠成了。王君老师说,在这种情形下,“父亲送‘我’可送可不送”,并引导学生用“……可……不可”说话。学生纷纷说出“叮嘱茶房可叮嘱可不叮嘱”“照看行李可照看可不照看”“讲价钱可讲可不讲”“选位置可选可不选”“铺大衣可铺可不铺”……最后,王君老师总结:“所有这些有一万个理由不去做的,父亲都做了,做了,儿子还不高兴,这些都显示出父亲在颓唐伤痛之际所表现出的爱的艰辛,爱的困窘,爱的努力……”
王君老师有时甚至从更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入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解读小弗朗士的形象时就是关注了两个分号。课文第三段是这样的: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