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性肠炎(RE)是腹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在对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放疗过程中,有60% ~70%的患者出现急性胃肠道不适症状.RE的发生与放射剂量、分割剂量、放疗间隔时间、放射范围及部位密切相关,主要通过放射线作用于肠道后引起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及生物屏障功能受损,但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就RE的定义、病理改变、发生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重点综述放疗导致肠道各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CD44 是黏附分子的一大类型,有CD44 s和CD44 v两种亚型,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的黏附,而后者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D44 v可能是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与
期刊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核因子-κB (NF-κB)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方法 收集54例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作为颈动脉斑块组,其依据术前螺旋CTA检查
期刊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ChILD)是由多种少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组成、发生于儿童或者新生儿的一组疾病群.该病的发生、组成、诊疗过程及预后与成人间质性肺疾病都有一定的差异.近年
期刊
造影剂肾病是应用造影剂后的一种急性肾损伤,目前是院内急性肾衰竭的第3大病因,造影剂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造影剂肾病的防治手段包括术前停止使用肾毒性药物、
口腔颌面部双侧腮腺咬肌区的软组织外伤最易伤及腮腺导管.其治疗时机不同,预后效果也有所不同.腮腺导管损伤诊断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则可造成面颊部涎瘘等并发症,将会给患者
在HE染色中,细胞核的着色情况固然十分重要,但在临床诊断中胞质染液伊红的衬托作用也非常关键,胞质的着色浓淡应以苏木精胞核着染浓淡为标准,以色彩对比适当、鲜明艳丽为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