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某省课例展评谈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教学与指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綜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指导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学生学习问题的学习者与参与者,学生生成新知提升能力的推动者与促进者。虚拟现实技术、微信公众号、视频同步器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课堂,提升了有效教学与指导效果。就教学与指导存在问题来看,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与专业化水平是这门课程走向规范、科学与高效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课例展评 综合实践活动 有效教学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09-02
  近日,某省各学段各学科举行课例展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组有30多名教师执教了公开课。这是该省十多年来综合实践活动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对学校实施成效、教师执教能力的全面检验。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活动有效的集中展现
  展评活动中,参评教师在教学组织与活动设计上各显其能,凸显学生研究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理念,营造了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确保了教学与指导活动的有效性。
  1.研究性学习是课例主流
  如果把国家赋予的学分换算成课时落实在课程表上,落实在课堂里,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学习领域的“主角”就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了。因为其他组成部分,如社会服务、职业体验活动等多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般是活动前动员教育、活动后的总结、成果展示与交流[1]。本次展评,绝大部分教师选择了研究性学习,把握住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的主流。
  2.凸显学生创造力,体现有效性本质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理应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展评课上,教师基本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种办法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身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开展的观察、实验、考察、调查、设计与制作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讨论与思考,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方案,交流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学生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有效教学与指导的模式基本成型
  展评活动呈现的课堂教学类型主要是“研究问题的发现与指导”“选题指导”“研究方法指导”“数据统计与分析”四大类。指导教师较好地坚持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学生学习问题的学习者与参与者,学生生成新知提升能力的推动者与促进者。
  课堂模式上,教师重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活动,大多以案例教学为主,突出方法点拨与活动指导的结合,如“发现问题”“选题指导”课,教师均给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小组集体智慧下,经过讨论,选定感兴趣的问题,根据教师提供的选题原则,再次进行讨论与筛选,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课,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观察法,都是由学生讨论、设计一个问卷或观察方案,教师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组织讨论,点拨与指导。
  4.关注社会热点,突出有效教学的时代色彩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课堂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纵观所有课例,教学与学生活动的话题基本有三类。一是社会热点、焦点类,如雾霾、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二是关注生活问题,如手机诈骗、饮食问题、交通安全、身体健康等;三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人文情怀,如社会诚信、感恩教育、孝文化、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等内容。教师的这些教学与活动主题,学生兴趣浓厚,同时又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保证了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5.技术优化让有效教学与指导锦上添花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造就,必须靠创造性教育,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2]。本次展评,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教学与技术手段,开辟了崭新的课堂模式,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与指导方式实现了有效教学与指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过半的教师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信息获取、加工与表达的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身临其境,大大提高了活动效率。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微视频提供问题情境;资料处理与结果展示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数据、资料,完成各种统计图表,指导学生利用Word、思维导图、问卷型设计调查问卷,提升了专业性和条理性;亲历实践环节,师生通过QQ、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展示、讨论与交流。《问题发现与指导——预防电信诈骗》一课,教师精心准备,多方搜集视频资料,设计学生投票网页,将知名社交软件应用于课堂,通过视频同步器,学生的操作活动随时通过手机视频传输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更加清晰的看到操作流程和操作细节,让课堂瞬间变得立体、直观,完全代替了实物投影及普通课件等手段。
  二、遗憾与不足,需引以为戒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作为省级公开课,尽管选手做了精心准备,但仍有一些遗憾与不足需引以为戒。
  1.研究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活动是一项科学、严谨的专业技术工作。作为非学科教学科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活动开展指导性教学的空间。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师素质要通过对学生选题、研究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等展示出来。有的教师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的时间少,个别教师指导能力待提高。例如,选题指导课的落脚点是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可操作的“课题”,而不是像个别教师定为选择问题,更不是选择“主题”“专题”;有一节问卷设计与指导课,学生设计的调查问题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教师没有及时指出来。   2.体现德育手段与内容生硬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德育资源,把育人目标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是学科教学实现育人功能的主要方式。然而,少数教师的德育内容与施教方式比较生硬。有教师为了德育而“德育”,在课堂最后三分钟莫名其妙地进行“煽情”,硬生生地往家、国情怀上靠;还有个别教师误解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德育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框架,教学内容变成相关德育主题的条目,综合实践活动成了“配角”,显然不符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方式与方法。
  三、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有效教学与指导
  課程实施的关键人是教师,课程实施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与施教水平,因此,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促进课程向更高一层迈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是这门课程走向规范、科学与高效发展道路的一项紧要而长效性工作。
  1.专职教师专人化
  学校应该从有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经验、成果较为突出的学科教师里面遴选人员固定做专职教师,带领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的研究,明确课程性质、宗旨、课型及评价要求;加强学情调查,开发适合校情、学情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区域联动共同进步
  加强同校乃至跨校、跨地市的教研活动,多交流反思,变个人优势为群体优势与个人优势相结合;定期组织教师沙龙,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成果展示等活动,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与指导能力。
  3.分层培训专业引领
  学校、区域开展上述“低、小、实”的培训活动,解决一线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省、市级教研部门应牵头组织一些相对“高、大、上”的培训,引进专家,解读有关政策与文件,拓展教师理论视野,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引领专业发展[3][4]。
  4.科学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德育内容要通过开展创造发明、研究性学习、实践与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多视角、多维度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发展批判性精神、创新性思维;在参与社会、生活、自然问题的研究与学习中,培养关爱社会与自然,立志成才的情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以及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3][4]。在育人方式上,应该在学生的活动中开展道德体验,感悟人生,感恩社会,体会道德价值,加深理解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切忌空洞的理论宣讲或穿靴戴帽式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范心胜,朱爱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一师一优课”观课心得[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6:1-2.
  [2]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3]范心胜.审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8.
  [4]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Z],济南,2016:334.
  作者简介:
  岳爱峰,硕士,学科馆员。
  范心胜,高中综合实践教研员。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门类之一,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绘本读物对于小学低年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文章主要研究绘本读物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绘本读物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创新和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新时期下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引起小学教育者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89-01  小学是培养学
期刊
【摘要】几何画板是實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辅助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把几何画板知识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本文主要介绍几何画板对建立数学高效课堂的作用,并对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给予实例分析。  【关键词】几何画板 中学数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的作用非常广泛,其知识点涉及到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虽在所有的学科中不再是重点,但它的作用依然不能被忽视,中职语文教师还是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并不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论述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语文教学 深度挖掘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关键词】分层评价 多角度评价 多元评价 学习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可联系生活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浓郁的生活气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活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职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中职教育下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德育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成效。  【关键词】和谐社会 中职德育教育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76-02  一、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然而,当今初中生的作文现状却令人堪忧。因此,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上教师应该立足课改,改变观念,重新审视写作的功能和效用,让写作教学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 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87-
期刊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物质代谢部分内容庞大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重点内容的讲授两方面对如何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物化学 物质代谢 教学研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63-01  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它把学和教反转,先学后教,符合学生认识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规律;而我国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提出对分课堂则结合了传统的老师教授和西方课堂讨论各自优势。对比分析了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在教学中的异同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