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在歌唱:生态纪录片的文化记忆与社会共识构建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对绿水青山的呼唤之声越来越响,生态纪录片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发展势头迅猛。《森林之歌》是我国第一部大型自然生态纪录片,不仅全面地展示了我国的森林版图,还对整个社会生态共识的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文化记忆和社会共识构建的角度来分析,《森林之歌》在森林影像库搭建、认知普及、社会共识构建三个维度上,具有积极的传播效应。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生态共识;绿色传播;森林之歌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02
  改革开放以来,在发达的工业文明持续给人们带来物质与精神享受的同时,人类自身也因破坏环境而面临生存危机。从邓小平时代“保护环境”的国策,到江泽民提出的“退耕还林、封山绿化”战略,中央领导集体纷纷从政策方面对生态保护提出要求。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给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信息污染和传统危机并存的环境下,生态建设和绿色传播刻不容缓[1]。从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生态环境的保护议题逐渐被推向大众议程中心[2]。
  在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的背景下,绿色传播的主体——大众传媒主动担负起凝聚生态保护共识的责任[3]。央视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是我国纪录片在此领域的首次尝试,不仅全面地记录了我国的森林版图,而且对于构建社会生态共识起到重要作用,也启示了我国后续的自然生态纪录片的创作。
  1 绿色传播的摇篮:《森林之歌》简介
  央视纪录片《森林之歌》首播于2007年底,被誉为中国首部大型自然生态纪录片[4],不仅填补了当时中国自然生态类商业纪录片的空白,全景式展现中国森林的人文生态与自然现状,记录中国森林的多样性和神秘性,还从森林生态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关系的角度去思考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所有的影视作品种类中,纪录片无疑是最能真实展现历史和现实的,也是现代人了解生活与世界的最具说服力的工具[5]。时间倒退到2008年,纪录片主要依靠传统大众媒体平台传播,且纪录片形式单一,类型匮乏。以森林为聚焦点,即使在纪录片题材繁多的今天也是个相对小众的类型[6]。而《森林之歌》通过现实的环境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7],奠定了其开创中国大型自然生态纪录片先河的地位。
  胡锦涛在2003年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便是“可持续”这一特点的应有之义[8]。播出于2007年底的《森林之歌》正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创作,不仅当下反应热烈,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思想更为主流化的今天[9],再次回顾这颗闪烁着绿色之光的种子,也早已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参天大树,在时间的积淀中熠熠生辉[10]。《森林之歌》作为绿色传播的摇篮,为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市场开辟了广袤的天地,以肥沃的土壤孕育出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态纪录片,例如记录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美丽中国》(2012年)、展现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的《第三极》(2015年)、全面拍摄海洋故事的《蔚蓝之境》(2020年)……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的美丽大地[11],或者说是,生态文明和绿色传播的思想越来越体现到纪录片甚至是更多种类的影视作品中。
  2 文化记忆与共识构建理论内涵
  纪录片的第一属性是记录,即存储记忆。人类对记忆的研究历经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以及文化记忆的演变历程。所谓文化记忆,是指一种依托文化体系中各种符号建构出的一种集体形象,依靠文化符号传播、时间跨度较长,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遗产[12]。《森林之歌》具有记忆森林信息及其生态、人文环境的天然属性,给观看者提供了一种认知森林、还原森林的方式,将森林文化融于社会文化的同时塑造人们正确的生态观念[13]。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整合社会思潮并引领社会共识,才能凝聚人民的力量,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哈布瓦茨在其《论集体记忆》一书中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集体记忆整合了个人记忆,并在保持和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升华成社会文化记忆,这与社会共识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14]。纪录片《森林之歌》所具有的文化记忆功能,使其自2007年开播以来就开始着手对“绿水青山的呼唤”的集体共识的构建,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态环保愈加重视的生态共识离不开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15]。
  3 《森林之歌》文化记忆与生态共识构建分析
  3.1 森林影像库:档案记录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森林也每天都在经历着变化,甚至消失[16]。拍摄于2004年的《森林之歌》记录了在21世纪伊始中国森林所呈现的全貌,作为一部具有森林档案作用的大型纪录片它肩负着档案记录的使命,搭建了这份珍贵的森林影像库[17]。
  《森林之歌》前两集为政论篇,第三集至第十一集是自然篇。该片深入东北森林、秦岭、横断山脈等现有的典型林区,介绍了珍稀的森林物种和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植物,不仅全方位展示了森林的神秘与奇妙,也时刻向观众传递人类与自然生物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态理念[18]。《森林之歌》将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影视画面的方式进行呈现[19],并搭配种类丰富的镜头语言和适时的解说词,更全面、生动、立体地对森林进行记录和重新定义。
  3.2 消失的森林:认知普及
  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直接体现在它的别名上,“地球之肺”“防风长城”“天然氧气制造厂”等对森林的美誉之词数不胜数。然而,正是由于其珍贵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人们过度开发森林资源,我国的绿色版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减。相比于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呈现出的经过艺术加工和美化的森林,《森林之歌》所呈现的森林更真实、全面、客观。对于林业研究学者、森林生物研究者以及对森林感兴趣的业余人士来说,观看《森林之歌》是最直接、便捷地了解我国森林的方式[20]。   在《森林之歌》第一集《万木撑天》中,我们可以透过短短的几十分钟影像作品了解到,不管是野蛮的原始社会还是文明的现代社会,森林对人类的价值与意义非凡。从钻木取火在夜晚给人类带来第一缕光明,到精致珍贵的木雕艺术品给人们带来奇妙的审美体验,树木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给人类带来福祉。《森林之歌》将人类对森林的这种感情以大众文化作品的方式呈现[21],丰富人们对森林的认知,将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传播给大众[22]。
  3.3 生态共同体:共识构建
  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常常以森林的过度开发为代价,大规模的森林破坏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危害,森林中无数的生物也濒临失去家园。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成为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23]。严肃的政治议题如何转变语态、占据大众话题中心,是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凝聚人民力量的关键点,《森林之歌》便是在影视领域为此所做出的尝试[24]。
  《森林之歌》纪录片用镜头搭建了一个人类与森林、河流、沙漠及生活其中的生物所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平等对话的空间[25],以生态主义视角透视生灵和谐共生、相互依赖的森林生态系统[26]。在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森林生态时,创作者发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系统。春季风沙弥漫,胡杨的叶子一长出来,就会被一种叫作尺蠖的虫子扫荡一光,天气越干燥,尺蠖越多,胡杨叶片损失越严重。然而在沙漠中,减少叶片可以减少胡杨对水分的需求,帮助它度过干旱的春季。
  原始社会的人类对森林持有敬畏之心,森林提供使人们饱腹的果实,树木给予人们驱赶野兽的棍棒,枝丫燃烧尽人们对黑夜的恐惧。然而随着驾驭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人类开始对大自然肆意索取、破坏。当和谐共处的模式一旦被打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将悄然而至[27]。《森林之歌》纪录片将人类与大自然是生态命运共同体的观念贯穿始终,通过影像画面展示出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和谐共生的生命状态,以此构建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正确生态共识。
  4 结语
  《森林之歌》以真实的记录手段,将生态共同体的思想融于创作之中,创造属于中国森林的文化记忆,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对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和对绿水青山的呼唤。正如解说词所说,在我们熟悉的人类社会以外,在被逐渐遗忘的自然世界中,生命在欢唱。人类在发展、进步的道路上,如不能对自然万物保持最初的敬意,那我们从自然中得到的终有一天会反噬到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
  [1] 王全权,张卫.我国生态文明的对外传播:意义、挑战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5):149-153.
  [2] 贾广惠.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中的责任主体[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1(01):17-25.
  [3] 周碧琬,王全权.论宗炳“澄怀味象”的生态美学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8(03):66-70.
  [4] 冯俊苗.从《森林之歌》到《自然的力量》:国产生态纪录片的空间叙事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2018(21):168-169.
  [5] 陈瑞娟.奇观呈现与话语支配——纪录片《航拍美国城市》的叙事逻辑[J].新闻知识,2020(10):71-76.
  [6] 檀昊.中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160-161.
  [7] 刘露.生态纪录片中美学意蕴的现实意义——基于《蓝色星球2》的研究[J].今传媒,2018(06):125-127.
  [8] 吴静怡.近40年来我国环保传播的研究谱系与学术展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05):11-22.
  [9] 陈芳芳.浅析“两山”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艺术科技,2019,32(06):293-294.
  [10] 陈长松.“时间完胜空间”?——对“用时间消灭空间”信条的新闻传播学再思[J].编辑之友,2020(10):67-73.
  [11] 张曼婷,张兴春.对生态文学作品的认识与讨论[J].文学教育(中),2018(8):106-107.
  [12] 金寿福.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33(02):36-40.
  [13] 王鹏.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文博类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以《国家宝藏》为例子[J].汉字文化,2021(06):180-181.
  [14] 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07):62-65.
  [15] 冯广圣.互嵌与协同:社会结构变迁语境下乡村传播结构演变及其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91-101.
  [16] 刘千萌.试论我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历程、贡献及路径[J].戏剧之家,2019(20):200-201.
  [17] 卫欣.瞬间即永恒:微影像的审美困顿及经典重构[J].当代电视,2019(08):94-99.
  [18] 张纯纯.电影《24帧》的生态美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9(08):149.
  [19] 曹青云.解读《水形物语》的意象化表达及主旨内涵[J].艺术评鉴,2019(14):153-154.
  [20] 李惠敏.助力乡村文化自信:涉农纪录片的当代价值研究——以记住乡愁为例[J].东南传播,2020(06):35-37.
  [21] 吴琰凡.探析文化传承视角下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之道[J].汉字文化,2021(06):178-179.
  [22] 陳芳芳.生态纪录片《湿润的文明》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微[J].汉字文化,2019(19):161,172.
  [23] 刘云.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与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02):102-112.
  [24] 梁轩赫.当代生态纪录片《王朝》的叙事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9(30):98-99.
  [25] 段德宁.中国美学范畴亚范畴化探析[J].大众文艺,2018(20):247-249.
  [26] 陈芳芳.试论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艺术评鉴,2019(11):158-159,185.
  [27] 李金泽,包庆德.恩格斯“自然报复论”的生态警示及其当代价值述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06):34-47.
  作者简介:虞鑫(1998—),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其他文献
影像的根源是通过再现传达的特定信息。作为新兴媒介,移动短视频顺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快速攫取信息的需求而生。移动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在感官、空间和内容三个维度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一位广为人知、广受欢迎的女外交官,今年3月27日发布推文,为贵州数处美景点赞,一时传为美谈。她深情写道:“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杜鹃花像波浪一样覆盖着
《肖申克的救赎》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观,从安迪口中的“希望是美好的”到老布哽咽着说出的“只有这样我才能待在这里”。本文以主人公安迪为切入点,探讨影片反映的积极乐观
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其繁荣的经济条件、和谐的社会文化、自由的社会风气为唐代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服饰中展现出来的雍容大度、百美竞争的服装特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形势,跟上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要求的步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稳定职工队伍、调动职工枳极性、营
近些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行业的半壁江山,尤其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通过现实与艺术的碰撞,表达艺术创作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
摘要:面对新闻传播产业转型,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校教学与网络培训行业融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专业定位,打造技术型文科人才为专业特色,将高校专业教学的建构主义和实践性项目制PBL教学方法相融合,软件和硬件教学资源相结合,共同建设多元化的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料,建立教师、“双师型”教师、行业专家、从业人员相结合的多源教师队伍。此外,还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调第三方和社会对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指标,最终实现本科
电影《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作为擅长通过电影揭露人性本质的大师,黑泽明将芥川龙之介的两部短篇小说《竹林中》和《罗生门》合二为一,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
溧阳傩戏是傩文化历史性传承的代表之一,也是傩文化地域性发展的代表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溧阳傩戏的起源与发展,然后从服装与面具两方面剖析其造型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溧阳
动画电影《白蛇:缘起》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入道家方术、奇门遁甲等元素,在人物台词服饰、电影配乐、山水建筑等方面进行中国化处理。影片将角色放置在传统文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