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人与海》已经成了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经成为海明威的一个代名词。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渔夫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从翻译语言视角出发对《老人与海》中渔夫的精神进行解析。
关键词:《老人与海》渔夫精神翻译视角
引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成功塑造了渔夫桑提亚哥这个人物,并且以这个人物为叙述核心,展示了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地进行奋斗的精神。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渔夫身上的那种拼搏和奋斗的精神却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现出来。因此,翻译对于体现这部作品的精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有作家以及学者对《老人与海》进行翻译,至今已有过很多翻译版本。随着对这部经典作品翻译的深入,渔夫的精神也被强化。奋斗的精神实质是这部作品的根源,也是任何一个翻译版本都不能忽视的。
一、《老人与海》简介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体现出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他个人的形象特征,使得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以及整个人的喜爱程度都很深。海明威之所以可以被世人喜欢,主要是因为其语言风格有自己的特色,在创作时很喜欢使用简洁的语言,被外界称之为“冰山”风格。他的语言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地渲染和概括,却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刻的描绘,体现出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美。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简洁的“冰山”风格就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这部作品作为他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位渔夫在打渔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渔夫桑提亚哥一共经历了八十四天的捕鱼过程,当中没有任何收获。到第八十五天的时候,他决定到更远的地方打鱼,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然而在返航的途中遇到了无数鲨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渔夫与鲨鱼进行了搏斗,最终虽然安全返回,但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只剩下了骨架。文学界曾经从多个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比如关注文中的生态主义、象征主义等,但对于其中的精神剖析相对较少。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使用了多重视角对故事情节进行叙述,因此使得整部小说的人物显得更加丰满,对主题的刻画也更加明显。渔夫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守、拼搏和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的。他在海上坚守八十四天,即使没有任何收获,但也没有放弃,因为他深知自己作为渔夫的身份,需要的是坚守,而后来遇到了大鲨鱼,他也没有放弃,而是与之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安全地返回。而对这种精神进行叙述的,是翻译人员。因此翻译在作品的呈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学翻译概述
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语言上的交际,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两层关系,第一,原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第二,译者是交际者,而读者是受体。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双重的,在语境效果的产生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要对作品的深层次内涵进行展示,从原语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各种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且对译本的接收者的认知语境做出一个正确的假设,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译文,使得译本的接受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到原文作者的意图。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对各种意象的含义进行了深化,这些都是体现渔夫精神的重要工具,比如其中的大马林鱼代表的是人生的欲望和理想,鲨鱼则代表了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大海象征了人类社会,渔夫象征了生活中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进行奋斗的人。海明威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对话,将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将渔夫征服困难的奋斗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帮助我国读者对这部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译者需要对作品的语言、主旨等进行准确的翻译,将英文信息转换成为中文信息,从而使得译文的读者能够获得和原文读者一致的阅读体验。翻译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译者要明确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对各种信息进行传递,明确意识到只有在翻译语的语言环境下,译文才能有它独特的意义,才能被受众接受。与此同时,译文要尽量忠实于原文。译者不能对文中表达的思想进行随意更改,更不能妄自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一切都要以保持原文为基础。
三、从翻译语言视角出发解读渔夫的精神
(一)老渔夫奋斗精神中的毅力元素
在这部作品中,渔夫的奋斗精神首先体现在他的毅力上。桑提亚哥在出海捕鱼的时候,八十四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并没有让他感到绝望,他依旧坚持。第八十五天,他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如果在翻译的时候,只是将他坚守了八十五天终于捕到了鱼的状况描述出来,则很难体现出他的奋斗精神。所以译者将渔夫的毅力进行了细致的勾勒,生动形象地将渔夫的魅力展现出来。小说中的很多人对渔夫的这种行为都不理解,认为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坚持,但是渔夫自己并没有渴望过别人的理解,他不过是在做他自己,做一个渔夫的本分。所以他的毅力是来自于自身,并不是来自于别人的夸奖或者评论。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老人对生活以及对捕鱼这项职业的热爱描述得十分细致,从而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有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也具备了乐观精神,这种乐观精神是促进老人可以坚守在岗位上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
(二)老渔夫奋斗精神中的英勇元素
《老人与海》中渔夫是一个有着强大毅力的角色,他找到了自己作为渔夫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大海上坚守。另一方面,他身上的英勇品质也是在大海的衬托下展现出来。他的骨子里有一种英勇元素,因此才可以不断奋斗,让自己在遇到海浪、遇到鲨鱼的时候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英勇精神首先体现在他奋不顾身去捕捉那条在长时间等待后出现的大马林鱼,那时候他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勇敢地扑向大海,这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对困难的抗拒。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大海的凶猛以及马林鱼的庞大身躯进行了刻画,这从侧面烘托出渔夫对于这种困难所持有的毫不畏惧的态度。他敢于对浩瀚的大海发出挑战,就一般的渔夫而言,是没有这种魄力的,尤其是对于大海中的庞然大物,他们束手无策。渔夫选择了迎难而上,就是选择了英勇的人生。大马林鱼出于本能的求生意识,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将老渔夫拉到了大海中未知的领域。渔夫没有害怕,而是跟着大马林鱼一起进入未知地带。对于大马林鱼而言,这里是熟悉的,但对渔夫而言,他无疑是选择了对自己最危险的环境。不过正是凭着这种英勇的精神,老渔夫最终获胜,捕获了大马林鱼。老渔夫身上的那种英勇精神还体现在他与鲨鱼的搏斗上,鲨鱼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渔夫在与鲨鱼搏斗的时候,也将观众带到了一种异常紧张的环境中,读者为渔夫捏了一把汗,因为在这个时候,大海疯狂的海浪以及鲨鱼随时有可能让渔夫丧生。渔夫通过自己与鲨鱼的搏斗,最终将所有的鲨鱼赶走,但自己的大马林鱼也变成了骨架。所幸的是,他自己并没有受到人身伤害。在与鲨鱼搏斗的时候,渔夫的心中充满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不断努力,即使遇到任何危险,也不要退缩,生命和其他财产在这种时候,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种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是老渔夫身上的闪光点。译者通过对各种危险进行大肆渲染,从而将渔夫的那种英勇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老渔夫奋斗精神中的抗压元素
在老渔夫的奋斗精神中,对那种孤独带来的压力进行抵制和对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渔夫在海上经过了孤独的八十四天,有外界对自己的误会,甚至是嘲笑,这些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精神打击。小说中有专门对他的心情进行描绘,利用周围事物的孤寂状态,体现出他的孤独人生,而后对老渔夫的行为也进行了刻画。从翻译的文本中可以看出,渔夫选择去承担这些压力,去面对这些压力,扛起社会上的种种偏见,最终塑造了渔夫这个硬汉形象。渔夫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是一个孤独的角色,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最终他通过自己的抗压技能,继续为自己的海上事业奋斗。在《老人与海》的译文中,作者并没有对他承受压力的过程进行过多的描述,反而是通过简便的语言轻描淡写,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来凸显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
结语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这部作品中老渔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的地方。渔夫身上的奋斗精神,是通过翻译过程传递出来的。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要把握住重点,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东西避免进行累赘的叙述。这部小说的翻译过程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险恶进行刻画、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刻画,将老渔夫身上的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展现得十分透彻,对我们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语
参考文献
[1]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
[2]张慧敏,李娟.《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郑延国.妙手剪裁 风格再现——《老人与海》新译片断赏析[J].中国翻译,1990(03).
[4]陈建.《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关键词:《老人与海》渔夫精神翻译视角
引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成功塑造了渔夫桑提亚哥这个人物,并且以这个人物为叙述核心,展示了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地进行奋斗的精神。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渔夫身上的那种拼搏和奋斗的精神却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现出来。因此,翻译对于体现这部作品的精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有作家以及学者对《老人与海》进行翻译,至今已有过很多翻译版本。随着对这部经典作品翻译的深入,渔夫的精神也被强化。奋斗的精神实质是这部作品的根源,也是任何一个翻译版本都不能忽视的。
一、《老人与海》简介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体现出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他个人的形象特征,使得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以及整个人的喜爱程度都很深。海明威之所以可以被世人喜欢,主要是因为其语言风格有自己的特色,在创作时很喜欢使用简洁的语言,被外界称之为“冰山”风格。他的语言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地渲染和概括,却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刻的描绘,体现出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美。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简洁的“冰山”风格就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这部作品作为他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位渔夫在打渔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渔夫桑提亚哥一共经历了八十四天的捕鱼过程,当中没有任何收获。到第八十五天的时候,他决定到更远的地方打鱼,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然而在返航的途中遇到了无数鲨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渔夫与鲨鱼进行了搏斗,最终虽然安全返回,但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只剩下了骨架。文学界曾经从多个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比如关注文中的生态主义、象征主义等,但对于其中的精神剖析相对较少。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使用了多重视角对故事情节进行叙述,因此使得整部小说的人物显得更加丰满,对主题的刻画也更加明显。渔夫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守、拼搏和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的。他在海上坚守八十四天,即使没有任何收获,但也没有放弃,因为他深知自己作为渔夫的身份,需要的是坚守,而后来遇到了大鲨鱼,他也没有放弃,而是与之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安全地返回。而对这种精神进行叙述的,是翻译人员。因此翻译在作品的呈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学翻译概述
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语言上的交际,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两层关系,第一,原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第二,译者是交际者,而读者是受体。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双重的,在语境效果的产生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要对作品的深层次内涵进行展示,从原语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各种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且对译本的接收者的认知语境做出一个正确的假设,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译文,使得译本的接受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到原文作者的意图。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对各种意象的含义进行了深化,这些都是体现渔夫精神的重要工具,比如其中的大马林鱼代表的是人生的欲望和理想,鲨鱼则代表了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大海象征了人类社会,渔夫象征了生活中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进行奋斗的人。海明威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对话,将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将渔夫征服困难的奋斗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帮助我国读者对这部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译者需要对作品的语言、主旨等进行准确的翻译,将英文信息转换成为中文信息,从而使得译文的读者能够获得和原文读者一致的阅读体验。翻译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译者要明确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对各种信息进行传递,明确意识到只有在翻译语的语言环境下,译文才能有它独特的意义,才能被受众接受。与此同时,译文要尽量忠实于原文。译者不能对文中表达的思想进行随意更改,更不能妄自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一切都要以保持原文为基础。
三、从翻译语言视角出发解读渔夫的精神
(一)老渔夫奋斗精神中的毅力元素
在这部作品中,渔夫的奋斗精神首先体现在他的毅力上。桑提亚哥在出海捕鱼的时候,八十四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并没有让他感到绝望,他依旧坚持。第八十五天,他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如果在翻译的时候,只是将他坚守了八十五天终于捕到了鱼的状况描述出来,则很难体现出他的奋斗精神。所以译者将渔夫的毅力进行了细致的勾勒,生动形象地将渔夫的魅力展现出来。小说中的很多人对渔夫的这种行为都不理解,认为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坚持,但是渔夫自己并没有渴望过别人的理解,他不过是在做他自己,做一个渔夫的本分。所以他的毅力是来自于自身,并不是来自于别人的夸奖或者评论。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老人对生活以及对捕鱼这项职业的热爱描述得十分细致,从而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有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也具备了乐观精神,这种乐观精神是促进老人可以坚守在岗位上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
(二)老渔夫奋斗精神中的英勇元素
《老人与海》中渔夫是一个有着强大毅力的角色,他找到了自己作为渔夫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大海上坚守。另一方面,他身上的英勇品质也是在大海的衬托下展现出来。他的骨子里有一种英勇元素,因此才可以不断奋斗,让自己在遇到海浪、遇到鲨鱼的时候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英勇精神首先体现在他奋不顾身去捕捉那条在长时间等待后出现的大马林鱼,那时候他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勇敢地扑向大海,这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对困难的抗拒。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将大海的凶猛以及马林鱼的庞大身躯进行了刻画,这从侧面烘托出渔夫对于这种困难所持有的毫不畏惧的态度。他敢于对浩瀚的大海发出挑战,就一般的渔夫而言,是没有这种魄力的,尤其是对于大海中的庞然大物,他们束手无策。渔夫选择了迎难而上,就是选择了英勇的人生。大马林鱼出于本能的求生意识,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将老渔夫拉到了大海中未知的领域。渔夫没有害怕,而是跟着大马林鱼一起进入未知地带。对于大马林鱼而言,这里是熟悉的,但对渔夫而言,他无疑是选择了对自己最危险的环境。不过正是凭着这种英勇的精神,老渔夫最终获胜,捕获了大马林鱼。老渔夫身上的那种英勇精神还体现在他与鲨鱼的搏斗上,鲨鱼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渔夫在与鲨鱼搏斗的时候,也将观众带到了一种异常紧张的环境中,读者为渔夫捏了一把汗,因为在这个时候,大海疯狂的海浪以及鲨鱼随时有可能让渔夫丧生。渔夫通过自己与鲨鱼的搏斗,最终将所有的鲨鱼赶走,但自己的大马林鱼也变成了骨架。所幸的是,他自己并没有受到人身伤害。在与鲨鱼搏斗的时候,渔夫的心中充满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不断努力,即使遇到任何危险,也不要退缩,生命和其他财产在这种时候,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种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是老渔夫身上的闪光点。译者通过对各种危险进行大肆渲染,从而将渔夫的那种英勇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老渔夫奋斗精神中的抗压元素
在老渔夫的奋斗精神中,对那种孤独带来的压力进行抵制和对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渔夫在海上经过了孤独的八十四天,有外界对自己的误会,甚至是嘲笑,这些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精神打击。小说中有专门对他的心情进行描绘,利用周围事物的孤寂状态,体现出他的孤独人生,而后对老渔夫的行为也进行了刻画。从翻译的文本中可以看出,渔夫选择去承担这些压力,去面对这些压力,扛起社会上的种种偏见,最终塑造了渔夫这个硬汉形象。渔夫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是一个孤独的角色,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最终他通过自己的抗压技能,继续为自己的海上事业奋斗。在《老人与海》的译文中,作者并没有对他承受压力的过程进行过多的描述,反而是通过简便的语言轻描淡写,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来凸显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
结语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这部作品中老渔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的地方。渔夫身上的奋斗精神,是通过翻译过程传递出来的。在翻译的时候,应该要把握住重点,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东西避免进行累赘的叙述。这部小说的翻译过程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险恶进行刻画、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刻画,将老渔夫身上的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展现得十分透彻,对我们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语
参考文献
[1]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
[2]张慧敏,李娟.《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郑延国.妙手剪裁 风格再现——《老人与海》新译片断赏析[J].中国翻译,1990(03).
[4]陈建.《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