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有毒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小姐注册了个网络平台的账号,也许因为平台上吃瓜群众人数众多,她发的好多内容的阅读量大到吓自己一跳,然后,邹小姐就知道了一个词“流量”。后来她又注册了几个平台,它们的游戏规则大同小异,最共同也是最核心的标准是“流量”。换句话说,流量是自媒体的命根子,粉丝量、订阅数、阅读量、广告量等等最后都会换算成“流量”。“流量”大到一定程度会变现,流量再上一层楼的时候就会有商业价值。如果每篇内容都10万+的话,这个自媒体已经有能力振臂一呼,发动个话题暴动啥的了,这也许是人们做自媒体的终极意义所在。
  当邹小姐的流量到达一个标准后,平台编辑邀请邹小姐做直播。第一次直播以后,出于惯性的亢奋,邹小姐在朋友圈里发了个链接说:“红段子黄段子都是口才,软实力硬实力都是实力,欢迎跑调、吹牛、胡扯、瞎说。”让邹小姐诧异的是,点赞者寡,疑惑者众,甚至,有不少平时鲜有联系的人都会拐弯抹角地问邹小姐:“你为啥要搞这么个直播呢?”
  是啊,为什么呢?邹小姐想起来,有段时间自己特别热衷于买小区门口的牛肉饼。肉饼家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饼每出锅一次,就会给沉寂又紧张的队伍带来一场小小的骚动,前面的人开始缓慢地移动,中间的队伍开始兴奋地松动,后面的队伍也由于有了一点点希望而变得蠢蠢欲动。整个队伍都因为饼的香味荡起涟漪,这涟漪,吸取了更多犹豫的人们来排队,他们的加入,也使得队伍最后一个人有了优越感和安全感。这种感受用一个热词来描述是“有毒”。中毒之后,排队这件事就变得有了魔力,好像不去排队就会错过什么。
  做自媒体和排队一样,说没有快感也不对,比如计算流量,流量多了哪怕一點,就好像又斩获了些什么,虽然明知道只有抵达金字塔顶端才能作威作福称王称霸。和那些动辄点击量上6位数的大号相比,别说2个点击量,就是200个、2000个,也没多大意义。
  当邹小姐意识到每天掰着指头数流量这事,其实跟买买买一样空虚无聊的时候,已经不能自拔。一篇内容点击量下了三位数,她就如坐针毡,上蹿下跳地张罗上传新内容,然后再眼巴巴地等着数据变化。每十分钟她都要打开APP刷新一下,看流量是否有所突破,再创新高?她一边放纵自己,一边安慰自己:也许正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什么》里说到,任何事情,做着做着它的意义就出现了。
  果然,意义出现了,在西雅图读高中的侄子暑假回来,跟姑姑聊天时,邹小姐手贱,又忍不住打开APP看流量。小侄子看到后说:“国内就是好啊!我们那里玩直播,动作表情再夸张,围观也超不过10个人,有1000个阅读量的,都嚣张地以为他是贾斯汀呢!”当他瞥见邹小姐有篇阅读量180万的内容,客气地恭维:“你这篇文章的流量,已经超过有些国家的总人数了!”听他这么一说,邹小姐顿时存在感爆棚,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去数自己公号上的总流量了。
  (韩看莲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责编:天翼
其他文献
日前,在一场针对全球网络犯罪的联合调查行动中,国际执法部门关闭了“暗网”黑市中最大的平台。据报道,每月在“阿尔法湾”(Alpha Bay)和“汉萨”(Hansa Market)两家暗网市场上交易的毒品、淫秽物品及武器等,价值数千万美元。  “拿下了史上最大的暗网市场,这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调查行动之一。”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警告犯罪分子,“暗网并非法外之地,我们终将找到你。”捉住“海中最大的那条鱼” 
期刊
一个周末,我正窝在家里看历史闲书,掩卷之余,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假设马云穿越到古代,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琢磨了一下,我就开始后背冒汗,替马云着急了起来。这万一不小心去错了地方,就麻烦大了。他失踪不要紧,万一淘宝、天猫受影响,好几亿中国女性还不得哭倒长城?  要是马云不介意吃素食杂粮,穿素色衣服(那年代庶民的主食是黍稷豆类,染料业也非常不发达),到春秋战国其实挺好。整体上而言,那个时代的商人在历史上有
期刊
情景1:假装很忙图表现  公司“老油条”小曾每天即使工作干完了也要看看电视剧,等领导走了才下班。不过,他的“努力付出”并没得到回报。  【专家点评】判断一个员工是否为公司努力工作,企业管理层考核的不仅是工作过程(日常表现),也会考核工作结果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情景2:前期不付出,后期抢功劳  老板让小田等四个人做一套广告设计方案。半个月后,小田径直拿着两套方案到老板办公室“报喜”。其实,从主题到样式
期刊
有一次,我帮某大企业老板过滤人才,到了当天下午时,已经面试过十几个应征者。这些应征者都是名校的高才生,家世背景也不错,言谈间都很有自信。由于这次找的储备干部未来要掌管上亿元的资产,因此老板特意向我请教:如何从这些人才中看出他们未来的潜力?  我回答:“自律。”他愣了一下,我又说了一次:“是的,只有这两个字。”他又问:“如何从短短的面试中看出端倪?”我说:“第一,不要听他们说什么。好听的话人人会说,
期刊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
期刊
应届生今年找工作的大幕已经拉开,有人胜券在握,有人屡试“屡”爽。如果将找工作的经验加以总结,你会发现,求职是一项能力、人脉和线上技能相结合的工程。想顺利地找到心仪的工作,看看那些牛人是怎么做的——  设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前同事想要跳槽来你现在的公司,你们并不熟,他却拜托你向你的老板打声招呼引荐一下,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觉得:只有需要我的时候才会想到我。  而那些在换工作时顺利、抢手的人,他们不会
期刊
近日,在英国托特尼斯,一对英国夫妇,28岁的理查德·埃克斯利和27岁的尼可拉首开英国零浪费超市。店内所有商品都用玻璃罐装,顾客需自己携带瓶瓶罐罐购买店内商品。理查德夫妇希望能在英国伦敦和伯明翰开更多的分店。  據悉,这家超市主要以出售谷类、面食和械树糖浆等健康的有机食品为主,并以个性化坚果酱榨汁机吸引顾客。店内的大多数产品均从当地农场进货。此外,该店的电力来源也是清洁环保的。  理查德表示,他们开
期刊
年仅27岁的英国男子罗斯·詹宁斯正带着风笛游历各国,并进行风笛表演。目前,他已经走遍了64个国家,并在网上拥有2万多名粉丝。  罗斯独特的音乐事业铸就了他的环球旅行。从13岁开始,他就在英国的寄宿学校演奏风笛。他很高兴借此机会接触到了苏格兰音乐文化的根源。大学毕业后,罗斯参加了伦敦的一个旅游博览会,在那里他遇到了分享全球各地远征旅程经验的冒险家。因此,他才有了环球旅行的想法,并最終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期刊
◆问:“你的包什么牌子?”  答:“假的。”  ◆问:“你为什么没开之前的车?”  答:“抵债了。”  ◆问:“你衣服从哪里买的?”  答:“地攤。”  ◆问:“你在哪里工作?”  答:“你给我找一个吧。”  ◆问:“你结婚了没有?”  答:“結了,不过孩子爸(妈)卷钱跑了。”  ——有些人就这点好,只要你比他们惨,他们就会很礼貌地不再继续追问了责编:我不是雨果
期刊
瑞士一座动物园的两只狮子在7年后首次见到儿时的饲养者时,反应极其热切,令人感动。  这两只狮子一看到这位女性饲养者,就从很远的地方急奔而来。它们用后腿站立,跳跃着,用前爪搂住了饲养者的脖子,好像在给她一个拥抱。这位饲养者也抱了抱它们。紧接着,它们在饲养者身上蹭着,还舔她的脸。这两只狮子异常温顺,好像它们已经不再是吓人的猛兽,而是家养的宠物。  据悉,这位来自瑞士的饲养者曾在这两只狮子年幼时哺育过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