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技术检测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过敏原及对反复发作患儿近期脱敏效果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对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过敏原的检测及反复发作儿童近期脱敏效果。方法:将162例儿童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根据年龄和发病季节分别分为幼儿组(1~2岁,n=37)、学龄前组(3~6岁,n=74)、学龄组(7~12岁,n=51),春季组(3~5月,n=45)、夏季组(6~8月,n=50)、秋季组(9~11月,n=38)及冬季组(12~2月,n=29);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各组患儿进行491种过敏原检测,并对其中反复发作的62例患儿(幼儿组20例、学龄前组26例及学龄组16例)进行脱敏治疗;记录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过敏原的检出种类及比例,比较不同发病年龄及季节各组患儿检出过敏原种类及比例,比较不同年龄组反复发作患儿的近期脱敏效果。结果:共检出常见过敏原22种,其中前10位为昆虫毒素、鸡蛋、牛奶、屋尘螨、虾蟹海鲜、动物皮毛、豚草、艾蒿花粉、牛羊肉、西红柿,不同年龄各组患儿的吸入物、食物+吸入物过敏原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χ2=4. 311、5. 781,P <0. 05);不同季节发病患儿的检出的过敏原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151,P>0. 05);经治疗,62名反复发作患儿的脱敏总有效率为85. 48%,随年龄的增加治疗效果降低(χ2=8. 311,P <0. 05)。结论:生物共振技术对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过敏原进行检测,对反复发作的儿童丘疹性荨麻疹近期脱敏效果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深圳市部分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现状,探讨其与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记录1 064例深圳市0~3岁婴幼儿的家庭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等)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AOPP-IM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洗胃、解毒剂、机械通气等常规内科综合治
目的:研究肝X受体(LXRs)激动剂GW3965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室功能、血脂代谢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W396
目的:改良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位注射法建立早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10只,model组30只;于手术前30 min,腹腔注射地昔帕明(25 mg/kg)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年龄分为51-60岁组(15例)、61-70岁组(35例)和71-83岁组(20例),采用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
目的:探讨顺铂(CDDP)对肺癌、宫颈癌细胞和人胚肾细胞CDC25磷酸酶mRNA的选择性剪接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肺癌A549和H1299细胞,宫颈癌C33A、SiHa、CaSki细胞及人胚肾293FT细胞分
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破坏的三种基本破坏形式存在的必然性,并阐述了三种基本破坏形式发生的变形协调机理和应力强度机理,建议设置隔离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以防止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