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也是难中之难,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历来都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方法与对策,本文结合本人的班主任的工作经历,阐述了如何尊重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并且要怀有一颗宽容的心,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改正缺点,明辨是非。
关键词 : 尊重 ; 理解;宽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根植于爱,尊重孩子、热爱孩子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爱不同于母爱,它是以教育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爱源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协调师生关系,及学校与家庭关系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往往通过严格的管制来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许多学生的不理解,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制约,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满、抵触、消极的情绪,易产生抗拒的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本人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让学生理解师爱,本人认为首要的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条重要法则,更是师爱的基础。曾看过这么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育事件:某班有一个男学生,性格内向,一种自卑心理,使他远离集体。怎么改变他的这种状况呢?班主任特意安排了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坐在她身边,交代她凡事都尽量让着他。没想到,过几天那个女孩子就哭着来到班主任身边,说他经常欺负她。班主任就把他找来,问他为什么这样,没想到他鼻子轻轻一哼,嘟囔着说:“我才不要你们的可怜呢!”班主任一愣,恍然大悟,他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关爱,而是一种出自内心的尊重。于是班主任就暗自注意观察他。有一次,班上的粉笔擦松散了,许多同学就拿着一团布擦黑板,只有他默默地找来胶水,一圈圈地细心地缠好、粘好。班主任当场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他第一次羞红了脸。从此,同学们更主动地邀他一块儿玩,他也不再拒绝了,因为这时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尊重。
可见,学生的尊严决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恩惠或怜悯,要帮助孩子成功,成功的经验可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我成功,甚至如果只有失败没有成功,则他将难免养成自贬自卑的性格,不敢面对生活中现实的困难。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并进行适当帮助,使孩子学到从失败中追求成功的态度。
二、针对学困生,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学困生,从意义上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成绩差的学生,一类是思想行为差的学生。许多教师常说,宁可班上少几个考一百分的学生,也不要多一个学困生。这类学困生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试想如果这些学生觉得老师根本就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那么他们又怎么能理解教师对他们的爱呢,更别说会好好学习了,他们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一次在办公室里,一个老教师在叹息:“唉,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可是他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呀?居然在教室里漫骂,说什么不要我管这样的话。唉,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原来是今天有个学生的作业没完成,老教师恨铁不成钢,在班上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想以此换来这个学生的觉悟,没想到这个学生不仅没有悔改之心,还出口伤人。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位老教师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尊重学生,在她当众批评指责学生时,就已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本人认为如果当时这位教师能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课后将其留下,仔细询问原因,再与他讲清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即维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也让他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如果这么做,我想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僵局,自然也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对学生的教育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犯错误,往往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出于好奇或者其他心理原因。学生出了问题,教师要做认真分析,正确引导,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痛下杀手。成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我们的学生尚未成年,他们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以智商高低、学习好坏定优劣,学困生更需要宽容,教师要从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学生在知识、能力乃至个性形成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学生的细微的进步须教师精心发现和呵护,并努力营造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
四、教师的爱是一种鞭策
教师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赏识教育”的流行,让有些老师谈“惩”色变。但是,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的,这时就不能再 “赏识”了,必须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要补做好,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要承担后果,等等。只有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学会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明辨是非,培养责任感。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可见,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和放纵。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发展,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无疑也必须求发展,才能胜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严于律己,实事求是,用真诚和博大的爱去感染、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断加强学习,吸收最新的、最先进的、最科学的东西,研究学生、家长、社会等新情况,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班主任更多的要求,把个人人格魅力发挥到最高最佳点,更多的去赢得学生的钦佩和信任,从而把班级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2006。
[2]《班主任之友》2010,第三期
[3]王靖,《敬畏感的教育价值及其培育》,学位论文,2001.
关键词 : 尊重 ; 理解;宽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根植于爱,尊重孩子、热爱孩子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爱不同于母爱,它是以教育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爱源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对协调师生关系,及学校与家庭关系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往往通过严格的管制来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许多学生的不理解,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制约,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满、抵触、消极的情绪,易产生抗拒的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师爱,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呢?本人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让学生理解师爱,本人认为首要的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一条重要法则,更是师爱的基础。曾看过这么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育事件:某班有一个男学生,性格内向,一种自卑心理,使他远离集体。怎么改变他的这种状况呢?班主任特意安排了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坐在她身边,交代她凡事都尽量让着他。没想到,过几天那个女孩子就哭着来到班主任身边,说他经常欺负她。班主任就把他找来,问他为什么这样,没想到他鼻子轻轻一哼,嘟囔着说:“我才不要你们的可怜呢!”班主任一愣,恍然大悟,他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关爱,而是一种出自内心的尊重。于是班主任就暗自注意观察他。有一次,班上的粉笔擦松散了,许多同学就拿着一团布擦黑板,只有他默默地找来胶水,一圈圈地细心地缠好、粘好。班主任当场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他第一次羞红了脸。从此,同学们更主动地邀他一块儿玩,他也不再拒绝了,因为这时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尊重。
可见,学生的尊严决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恩惠或怜悯,要帮助孩子成功,成功的经验可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我成功,甚至如果只有失败没有成功,则他将难免养成自贬自卑的性格,不敢面对生活中现实的困难。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并进行适当帮助,使孩子学到从失败中追求成功的态度。
二、针对学困生,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学困生,从意义上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成绩差的学生,一类是思想行为差的学生。许多教师常说,宁可班上少几个考一百分的学生,也不要多一个学困生。这类学困生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试想如果这些学生觉得老师根本就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那么他们又怎么能理解教师对他们的爱呢,更别说会好好学习了,他们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一次在办公室里,一个老教师在叹息:“唉,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可是他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呀?居然在教室里漫骂,说什么不要我管这样的话。唉,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原来是今天有个学生的作业没完成,老教师恨铁不成钢,在班上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想以此换来这个学生的觉悟,没想到这个学生不仅没有悔改之心,还出口伤人。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位老教师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尊重学生,在她当众批评指责学生时,就已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本人认为如果当时这位教师能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课后将其留下,仔细询问原因,再与他讲清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即维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也让他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如果这么做,我想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僵局,自然也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对学生的教育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犯错误,往往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出于好奇或者其他心理原因。学生出了问题,教师要做认真分析,正确引导,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痛下杀手。成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我们的学生尚未成年,他们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以智商高低、学习好坏定优劣,学困生更需要宽容,教师要从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学生在知识、能力乃至个性形成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进步。学生的细微的进步须教师精心发现和呵护,并努力营造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
四、教师的爱是一种鞭策
教师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赏识教育”的流行,让有些老师谈“惩”色变。但是,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的,这时就不能再 “赏识”了,必须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要补做好,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要承担后果,等等。只有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学会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明辨是非,培养责任感。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可见,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和放纵。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发展,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无疑也必须求发展,才能胜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严于律己,实事求是,用真诚和博大的爱去感染、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断加强学习,吸收最新的、最先进的、最科学的东西,研究学生、家长、社会等新情况,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班主任更多的要求,把个人人格魅力发挥到最高最佳点,更多的去赢得学生的钦佩和信任,从而把班级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2006。
[2]《班主任之友》2010,第三期
[3]王靖,《敬畏感的教育价值及其培育》,学位论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