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民工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已成为政府和社会不容忽视的群体。但在社会实际发展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障时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即使如此,这部分群体仍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不仅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而且未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社会保障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农民工群体对社会保障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这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这部分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首先是农民工享受到的社会保障项目少,参保率低。我国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以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的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从近5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五险”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1]。同时,当前的社会救助仍然是以户籍制度为区分标志。但对于农民工,一方面他们远离生活的农村,所以很难享受到农村的相关救助政策;另一方面,农民工尚未纳入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内,所以也无法接受城市救助。在社会福利上,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工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安排,但在住房保障、就业培训、子女教育上仍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从总体上说,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不高,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甚至被有些救助和福利政策排除在外,整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完善的。
其次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困难。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来看,需要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关系不需要转移,只要制度全覆盖就可以实现自动衔接。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因为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现状和农民工群体数量多、流动性强等特点,社会保险关系转续情况比较复杂[2]。正是因为转移接续过程繁琐而且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所以农民工在更换工作地点时最普遍的做法是先退保,加上政策规定农民工退保时只能带走个人账户,所以这就造成了许多农民工的参保意识不强,退保率较高。
再次是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不完善。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政策,理应有高层次独立的法律支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实施效力弱、层次较低,主要项目还是停留在部门规章和行政命令上。另外,完整的法律规范应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没有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法律规范,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系统,它无法发挥强制功能。而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中,普遍缺乏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因而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3]。整体的社会保障法律尚且如此,法律中关于农民工的部分自然也不完善,甚至有些社会保障项目对于农民工这部分群体的规定是空白的,没有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修补相关内容。
最后是农民工的就业合同签约率较低。就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广大求职者中,农民工的知识水平较低,工作的流动性较强,同时这部分群体的工作通常是以短期的体力劳动为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所以部分企业就省去了与农民工签劳动合同这一重要环节。而农民工的权益意识往往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因而整体的签约率较低。近年来,农民工讨薪问题屡见不鲜,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作单位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缺少劳动合同,不仅不利于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不利于其享受相关社会保障政策。
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真正解决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整体社会保障的完善与进步,也能够激发农民工的社会建设热情,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工群体数量大,事关社会的稳定,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针对阻碍农民工正常享受社会保障的因素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期早日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年5月28日.
[2] 徐杰高君夏丽霞.城乡统筹背景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34.
[3] 刘军.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
作者简介:
董丽锐(199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即使如此,这部分群体仍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不仅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而且未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社会保障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农民工群体对社会保障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这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这部分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
首先是农民工享受到的社会保障项目少,参保率低。我国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以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的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从近5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五险”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1]。同时,当前的社会救助仍然是以户籍制度为区分标志。但对于农民工,一方面他们远离生活的农村,所以很难享受到农村的相关救助政策;另一方面,农民工尚未纳入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内,所以也无法接受城市救助。在社会福利上,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农民工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安排,但在住房保障、就业培训、子女教育上仍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从总体上说,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不高,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甚至被有些救助和福利政策排除在外,整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完善的。
其次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困难。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来看,需要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关系不需要转移,只要制度全覆盖就可以实现自动衔接。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因为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现状和农民工群体数量多、流动性强等特点,社会保险关系转续情况比较复杂[2]。正是因为转移接续过程繁琐而且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所以农民工在更换工作地点时最普遍的做法是先退保,加上政策规定农民工退保时只能带走个人账户,所以这就造成了许多农民工的参保意识不强,退保率较高。
再次是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不完善。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政策,理应有高层次独立的法律支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实施效力弱、层次较低,主要项目还是停留在部门规章和行政命令上。另外,完整的法律规范应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没有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法律规范,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系统,它无法发挥强制功能。而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中,普遍缺乏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因而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3]。整体的社会保障法律尚且如此,法律中关于农民工的部分自然也不完善,甚至有些社会保障项目对于农民工这部分群体的规定是空白的,没有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修补相关内容。
最后是农民工的就业合同签约率较低。就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广大求职者中,农民工的知识水平较低,工作的流动性较强,同时这部分群体的工作通常是以短期的体力劳动为主,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所以部分企业就省去了与农民工签劳动合同这一重要环节。而农民工的权益意识往往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因而整体的签约率较低。近年来,农民工讨薪问题屡见不鲜,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作单位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缺少劳动合同,不仅不利于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不利于其享受相关社会保障政策。
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真正解决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整体社会保障的完善与进步,也能够激发农民工的社会建设热情,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工群体数量大,事关社会的稳定,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针对阻碍农民工正常享受社会保障的因素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期早日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年5月28日.
[2] 徐杰高君夏丽霞.城乡统筹背景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34.
[3] 刘军.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
作者简介:
董丽锐(199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