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S
1990—1999
关键词:专卖店,超市,休闲裤,菜篮子工程,传销,股票,渴望,小芳,还珠格格,数字化生存,王朔,牛仔裤,一步裙,文化衫,自助餐,白领,小资
世界小姐和环球小姐都有近60年的历史,法国小姐、美国小姐更是有80年左右的历史了,而中国只是个选美历史非常年轻的国家,选美舞台,你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铜臭熏天的风月场,也可以说是一座万紫千红的欢乐园。
30年前,也许穿一件鲜艳一点的衣服代表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如今,大街上满是花里胡哨的年轻人踏着合拍或不合拍的节奏追逐着时尚的脚步。近30年间,“选美”在中国从稀有事件到大众追捧,美丽在“眼球经济”大潮下急速变化着。
选美:一场游戏一场梦
●选美爱你在心口难开
十多年前,选美对于中国内地来讲还是一个陌生且略带诱惑的字眼七分反感和三分艳羡的心态就像是看着古代帝王选妃一样。
四五年前,尽管选美已经公开化地嵌入些人的生活,却谜团依旧,
然而如今,对选美最初的迷惑不解早已成了过眼云烟,选美比赛融入了当代的城市生活,为普通人寻觅出人头地的机会,为城市营造高品位的娱乐文化……选美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娱乐文化与时尚消费的一部分。
当时的评选标准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历和特长
另一个是长相、才艺等也包括对身材的要求,不过这一点被叫做整体表现。
选美活动在世界上出现70余年后
中国人才开始嗅到它的气息,而它的出现也是以一种半遮半掩的方式出场的。
上世纪80年代末,广州电视台推出第一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被认为是开内地变相选美之先河。尽管其内容与目的完全符合选美活动的内涵,但在当时其只是以“模特大赛”来冠名,没有出现“选美”字样。
当年这个节目的筹备和发起人之一,“美在花城”大赛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宁肖周,如今已经是著名的电视文艺策划。回忆当初,宁肖周说,当年“美在花城”模特大赛这项活动是在“两难”的情况下举办的。
“当年广州电视台是全国市级电视台最晚成立的,成立之初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节目创意问题一个是广告收入问题,”于是,一个类似选美比赛的青年模特大赛的点子冒了出来。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任何地方有过类似的活动经验,虽然广州毗邻中国香港,而当时香港小姐评选已经举办了很多届,港姐出身的明星也已经逐渐被内地人接受,然而明晃晃地把“选美”两个字打出去,还是不被允许的。
●遇尴尬难登大雅之堂
有了最初的尝试,很快,类似于形象小姐、城市之星、网络小姐之类的“变相选美”大赛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开始试着尝试这条新的成名之路。
但随着选美活动轰轰烈烈地发展,越来越多选美性质的比赛让争议暴露出来,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激烈。
1993年,北女生高菁的一篇(北大女生拒绝选美)轰动一时,甚至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引起全国100多家媒体转载、采访,并引发大讨论,同年的“北京小姐”选美活动在北大设立了报名点,但应者寥寥,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5天报名时间,不断贴出大幅广告一再强调8万元奖金,空调、纯金王冠等,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
1994年,全国妇联公开表态反对举办选美比赛,认为“美女经济”的泛滥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如过分强调女性外在的美丽性感,实质是将女性物化和商品化:选美让以貌取人成了某些用人单位的录取标准和价值取向等。
自此之后,国内的“选美”大多刻意回避“选美”这个字眼,由于规模小,缺乏控制,“选美”活动还曾传出“闹剧”,如某某小姐被“包”,某某小姐被打……
●选美融入“主流”之途
其实,在世界的选美历史上,也曾有激烈的反对和质疑。
上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者曾穿着连衣工装裤抗议世界小姐选举,因为她们对用身体作为评价女性的标准感到无比愤怒。然而,美国在1952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乌云中,首次举办了环球小姐大赛,没想到美国经济就此复苏了,有人把它描绘成了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神话。
因此,在对美貌的重要性看法尚无认同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已经对美貌做出了选择。
2001年,获得世界小姐大赛中国赛区授权的新丝路公司选送了自己的模特参加比赛;2002年中国人首次参加环球小姐比赛并获得了季军,2003年5月,中国香港凤凰卫视举办了面向全球华人的“环球中华小姐”选美大赛,在名称上方式上与世界著名选美赛事接轨第一次在祖国大陆提出了选美的概念。也有人称这一年是“中国选美元年”。
此后,选美开始以时尚的符号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不再像以前把选美看做是腐化堕落的东西,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
2003年,海南三亚主办了第53届世界小姐比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选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宁肖周也坦言,从那以后选美确实进入了“大踏步前进”阶段:更加重要的是,人们对于选美的观念改变了。“人生是多元化的,选美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商业的一部分
是娱乐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良好的文化主题做导向,就可以打造成有思想内涵,时代精神的共享之路。”
香港选美:神话三十年,香港人的年度娱乐
香港人的集体记忆
每年的选美活动历来是香港的城中盛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香港选美,初期往往是在夜总会之类的地方举行,参加的人数不多,品流复杂,也并非定期都有。1973年无线电视开始主办“香港小姐”竞选活动,此后一年一度至今未歇。
“选美活动在香港已渐渐成为生活和历史的一部分。”曾经于1975年当选“香港小姐”的张玛莉这样说。在香港人看来,最能代表香港魅力的,不单单是夜总会,跑马场和太平山顶,也不单单是港片,港剧与粤语时代曲,还有“美貌与智慧并重”的“香港小姐”。
70年代初的港姐选举形成了后来选美活动的雏形,如参选者的年龄规定在17~25岁间,须有中学教育程度及未婚,参赛前的严格训练,选拔过程和形式,如穿着便装、泳装、晚礼服等出场、回答大会司仪提问,以及结果公布前的歌舞表演等,都与现今选美的模式大致相同。除了无线之外,它的竞争对手亚视也不甘落后,于1985年开始每年推出自己的“亚姐”选举。每到选美决赛之夜,一家大小齐聚电视机前收看直播节目已成为香港人的传统,其合家欢程度并不亚于内地的春节联欢晚会。
但事实上,姿容美并不是在选美比赛中胜出的唯一条件。香港人早就发现了选美的潜在标准,往往相貌最美的那一位选手反而当不上冠军。港人幽默地将选冠军比喻为“选老婆”,不用太漂亮,“最要紧的是贤淑大方”,“亚军是选女朋友”,不妨风情万种,“季军则是选小妹妹”,天真单纯就好。
早几届的港姐选举结果都印证了这一说法,高贵端庄,堪为女性楷模的大家闺秀型佳丽大受欢迎,像第1届冠军孙咏恩,第3届冠军张玛莉,第5届冠军朱玲玲,第7届冠军郑文雅等,都不是艳光四 射的美女,其中朱玲玲被誉为气质最高雅的港姐,后来嫁给霍英东之子霍震霆,开启了港姐嫁入豪门的先例。
本身就见仁见智的美最终成为时代精神的折射物。1973年至1983年这十年间,香港社会风气仍然保守,选美以“德”为先,而“容”次之。直至80年代中后期香港娱乐业空前繁荣,大众才开始不再讳言对姿色的追捧,“电眼美女”李美凤,“最美丽的港姐”李嘉欣等一一出炉,也造就了一个群芳争艳的时代。随后有急智
善应对的“知识女性”成为时代新宠,参选者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1989年的陈法蓉就是第一位有大学学历的选美冠军,除了1990年的袁咏仪和1996年的李珊珊外,此后的冠军都是大学生。而1991年的郭蔼明更是香港选美史上学历最高的港姐,她在美国获得双硕士学位并打算攻读博士。
每位选美冠军的名字都成为香港历史的年鉴书签,她们的脸则成为可供铭记的时代面孔……60年代末,西式快餐店开始在香港营业,吃薯条、鸡腿、汉堡包是一种全新经验,快餐文化对香港人的生活形态产生重大影响。70年代香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日不可无电视”的电视热潮开始形成,第一届香港小姐在电视上诞生。80年代香港电影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超过两万人,年产电影200多部,1984年成龙的《A计划》成为票房奇迹,港姐张曼玉的脸庞在电影中若隐若现,亚姐利智、港姐杨宝玲、袁咏仪,弃选港姐邱淑贞的名字都先后出现在“龙女郎”名单上……
30多年的香港选美见证了一段神话般的香港往事,尽管近年来亚姐选举已经停办,港姐选举也陷入创意匮乏,丑闻不断的两难局面,一个倾城争睹港姐风姿的时代正在离去,但是选美活动仍然代表着香港的光荣过去。
“香港人崇尚选美文化,相信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凤凰卫视“2003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之一的高女士表示,无论何时举办选美活动,总是会引起香港人的关注。香港多年来始终是一个不乏奇迹的地方,港人既信奉“努力就能揾到食”的人生信条,也见惯一夜成名与一夕暴富的故事,无论是选美还是六台彩,都暗暗迎合了港人对于成为时代传奇的渴望。
电视台:神话缔造者
与国外大部分选美活动不同,真正意义上的香港选美一直有着由电视台主办的传统,大众传媒扮演了神话缔造者的角色。《香港小姐竞选决赛》是无线30多年来的常青节目,竞争对手亚视也有相应的《亚洲小姐竞选》节目,但后者的受追捧程度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前者。
香港选美的发展与电视文化的普及休戚相关。选美活动成为无线,亚视两大电视台在激烈争夺局面中的对撼法宝。港姐选举自开办以来,在它的辉煌年代里一直坐拥七成以上的收视率,占尽上风。亚姐选举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到2000年毫无预兆地停办,这十几年间因不断有当选亚姐下海拍三级片而名声不佳被讥为“三级女星摇篮”。为了吸引更多注意力亚视尝试了各种噱头,如1995年取消对入选者的年龄限制,引发争议的宫雪花就是在那一年以47岁的高龄参加选美,从而闯入香港娱乐圈的。又如1998年亚视突发奇想搞起了“香港男士竞选”,可惜港男选举只维持了两届,就与亚姐同归于消亡。
最终打败无线选美的倒不是另一场选美。2001年亚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百万富翁》成为新的收视奇迹,在它的强力竞争下,《香港小姐竞选决赛》的收视率只有不足五成,跌入谷底。
港姐选举在下坡路上却越走越远,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而今已越来越提不起人们的兴趣。不但这几年的港姐素质大不如前,平庸得让人难以记住,选美本身也陷入各种丑闻之中。2002年姿色平平的林敏俐爆冷当选冠军,众声哗然,多次担任港姐决赛司仪的曾志伟更直指港姐选举“有黑幕”。2003年传出“造马”丑闻和“内定”风波,加上无线高层涉入行贿案中,代表港人精神的香港选美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
对于香港选美的衰落原因,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温港成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缺乏创意,他批评道,一直以来的选美都是同一个模式,“女孩子穿得少少的,主持人出来搞搞笑
唱歌跳舞就完了”。
张梓琳:优等生世姐
CITYIN:请用几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自己。
张梓琳,直爽,快人快语。
CITYIN:2008是你的任期,2008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世姐的372天,走访了多少国家和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张梓琳其实在内心深处,我的个性和性格是没有被改变的,因为之前我一直和现在差不多,朋友方面,我当然结交了很多新的朋友,有一些是国际友人,遍布世界各地。现在也会常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但是我的老朋友,关系还是保持得和以前一样亲密,会和我的朋友,和我的中学甚至是小学同学一起聚会,这些都是没有变化的。
CITYIN:世姐让你成熟了不少,我们也了解到你作慈善事业做了很多事,你所参与募集的善款有多少?给我们讲一下你对慈善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了?
张梓琳:肯定是有一些不一样。因为之前,我所能做到而且我想做到的可能只是尽自己的努力,然后去帮助身边的人,或者是只能说尽自己一分微薄之力吧。但是在世界小姐这一年的任期当中,我们世界小姐办公室帮我统计了一下,我总共参与募集善款超过三千万美元,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令我骄傲的数字
而且也令所有人骄傲。据世界小姐办公室说,这已经是创了一个新的纪录。
CITYIN:世界小姐让你有什么改变?
张梓琳:其实我自己觉得,世界小姐并没有成为过我的梦想,我小的时候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在我参加比赛的当时,也是觉得这即使是梦想,也是遥不可及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往那些方面去想,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我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很幸运地成为新一任的世界小姐,这个可能就算是上苍给我的一个赏赐,或者是给我的一些小礼物。
CITYIN:从运动员、品学兼优的学生、模特再到选美冠军,每一人角色你都诠释得很好,下一个角色你将如何定位?
张梓琳:在今后,我也没有给自己立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或者是宏伟的计划,你梓琳一定要成为一个女强人,或者是成功人士,或者是什么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不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首先是踏踏实实走好,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走好每一步,这样的话生活和命运会带给你惊喜。
CITYIN:新中国60年华诞之际,你为此有何准备(或者担任什么任务没以)?
张梓琳:我陆陆续续参加一些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活动。刚参加完北京电视台“2009北京印·时尚大典”启动仪式。
上世纪50年代结婚照只有一寸大小
50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解放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除了国家正规的新闻图片社外,照相馆起步较晚,一般是国营单位,因此穿婚纱和拍婚纱照的人极少。
除了物质条件不允许外,更主要的还是政治环境,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特别是在60年代后,结婚照多是流行穿那种军装
工农装的半寸照片,有点类似如今结婚证上的照片,几乎家家户户挂在墙上的结婚照都是这种类型。这种现象直到80年代后期才得到改观。
上世纪80至90年代千人一面的西装白纱
80年代后期又开始穿上婚纱和西装,到90年代人们结婚都会拍组婚纱照,然后挂在床头,这期间观念的变化是飞跃性的,尤其是结婚时必拍一套婚纱照,一直流行到如今。可惜的是,90年代在盛行婚纱照和艺术照片的同时,化妆技术实在不怎么样,如今看那年代的照片新人化妆后往往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
2000年后
如今的婚纱款式多得没法数,就拿婚纱照来说,今年蹿得最猛的就是个性婚纱照。“那种表情呆板,样式单一的婚纱照已经过时了。”有摄影师说,如今是追求个性的时代。
于是,新人们不再满足温馨类的婚纱照片,不断追求创新,各种另类的结婚照悄然登场,并以其张扬的个性受到新人的青睐
有男女大反串、模仿《午夜凶铃》场景恐怖婚纱照、火辣激情类、搞笑类等,甚至还有人愿意拍裸体婚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观念让人大为惊叹。
1990—1999
关键词:专卖店,超市,休闲裤,菜篮子工程,传销,股票,渴望,小芳,还珠格格,数字化生存,王朔,牛仔裤,一步裙,文化衫,自助餐,白领,小资
世界小姐和环球小姐都有近60年的历史,法国小姐、美国小姐更是有80年左右的历史了,而中国只是个选美历史非常年轻的国家,选美舞台,你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铜臭熏天的风月场,也可以说是一座万紫千红的欢乐园。
30年前,也许穿一件鲜艳一点的衣服代表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如今,大街上满是花里胡哨的年轻人踏着合拍或不合拍的节奏追逐着时尚的脚步。近30年间,“选美”在中国从稀有事件到大众追捧,美丽在“眼球经济”大潮下急速变化着。
选美:一场游戏一场梦
●选美爱你在心口难开
十多年前,选美对于中国内地来讲还是一个陌生且略带诱惑的字眼七分反感和三分艳羡的心态就像是看着古代帝王选妃一样。
四五年前,尽管选美已经公开化地嵌入些人的生活,却谜团依旧,
然而如今,对选美最初的迷惑不解早已成了过眼云烟,选美比赛融入了当代的城市生活,为普通人寻觅出人头地的机会,为城市营造高品位的娱乐文化……选美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娱乐文化与时尚消费的一部分。
当时的评选标准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历和特长
另一个是长相、才艺等也包括对身材的要求,不过这一点被叫做整体表现。
选美活动在世界上出现70余年后
中国人才开始嗅到它的气息,而它的出现也是以一种半遮半掩的方式出场的。
上世纪80年代末,广州电视台推出第一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被认为是开内地变相选美之先河。尽管其内容与目的完全符合选美活动的内涵,但在当时其只是以“模特大赛”来冠名,没有出现“选美”字样。
当年这个节目的筹备和发起人之一,“美在花城”大赛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宁肖周,如今已经是著名的电视文艺策划。回忆当初,宁肖周说,当年“美在花城”模特大赛这项活动是在“两难”的情况下举办的。
“当年广州电视台是全国市级电视台最晚成立的,成立之初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节目创意问题一个是广告收入问题,”于是,一个类似选美比赛的青年模特大赛的点子冒了出来。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任何地方有过类似的活动经验,虽然广州毗邻中国香港,而当时香港小姐评选已经举办了很多届,港姐出身的明星也已经逐渐被内地人接受,然而明晃晃地把“选美”两个字打出去,还是不被允许的。
●遇尴尬难登大雅之堂
有了最初的尝试,很快,类似于形象小姐、城市之星、网络小姐之类的“变相选美”大赛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开始试着尝试这条新的成名之路。
但随着选美活动轰轰烈烈地发展,越来越多选美性质的比赛让争议暴露出来,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激烈。
1993年,北女生高菁的一篇(北大女生拒绝选美)轰动一时,甚至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引起全国100多家媒体转载、采访,并引发大讨论,同年的“北京小姐”选美活动在北大设立了报名点,但应者寥寥,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5天报名时间,不断贴出大幅广告一再强调8万元奖金,空调、纯金王冠等,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
1994年,全国妇联公开表态反对举办选美比赛,认为“美女经济”的泛滥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如过分强调女性外在的美丽性感,实质是将女性物化和商品化:选美让以貌取人成了某些用人单位的录取标准和价值取向等。
自此之后,国内的“选美”大多刻意回避“选美”这个字眼,由于规模小,缺乏控制,“选美”活动还曾传出“闹剧”,如某某小姐被“包”,某某小姐被打……
●选美融入“主流”之途
其实,在世界的选美历史上,也曾有激烈的反对和质疑。
上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者曾穿着连衣工装裤抗议世界小姐选举,因为她们对用身体作为评价女性的标准感到无比愤怒。然而,美国在1952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乌云中,首次举办了环球小姐大赛,没想到美国经济就此复苏了,有人把它描绘成了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神话。
因此,在对美貌的重要性看法尚无认同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已经对美貌做出了选择。
2001年,获得世界小姐大赛中国赛区授权的新丝路公司选送了自己的模特参加比赛;2002年中国人首次参加环球小姐比赛并获得了季军,2003年5月,中国香港凤凰卫视举办了面向全球华人的“环球中华小姐”选美大赛,在名称上方式上与世界著名选美赛事接轨第一次在祖国大陆提出了选美的概念。也有人称这一年是“中国选美元年”。
此后,选美开始以时尚的符号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不再像以前把选美看做是腐化堕落的东西,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
2003年,海南三亚主办了第53届世界小姐比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选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宁肖周也坦言,从那以后选美确实进入了“大踏步前进”阶段:更加重要的是,人们对于选美的观念改变了。“人生是多元化的,选美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商业的一部分
是娱乐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良好的文化主题做导向,就可以打造成有思想内涵,时代精神的共享之路。”
香港选美:神话三十年,香港人的年度娱乐
香港人的集体记忆
每年的选美活动历来是香港的城中盛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香港选美,初期往往是在夜总会之类的地方举行,参加的人数不多,品流复杂,也并非定期都有。1973年无线电视开始主办“香港小姐”竞选活动,此后一年一度至今未歇。
“选美活动在香港已渐渐成为生活和历史的一部分。”曾经于1975年当选“香港小姐”的张玛莉这样说。在香港人看来,最能代表香港魅力的,不单单是夜总会,跑马场和太平山顶,也不单单是港片,港剧与粤语时代曲,还有“美貌与智慧并重”的“香港小姐”。
70年代初的港姐选举形成了后来选美活动的雏形,如参选者的年龄规定在17~25岁间,须有中学教育程度及未婚,参赛前的严格训练,选拔过程和形式,如穿着便装、泳装、晚礼服等出场、回答大会司仪提问,以及结果公布前的歌舞表演等,都与现今选美的模式大致相同。除了无线之外,它的竞争对手亚视也不甘落后,于1985年开始每年推出自己的“亚姐”选举。每到选美决赛之夜,一家大小齐聚电视机前收看直播节目已成为香港人的传统,其合家欢程度并不亚于内地的春节联欢晚会。
但事实上,姿容美并不是在选美比赛中胜出的唯一条件。香港人早就发现了选美的潜在标准,往往相貌最美的那一位选手反而当不上冠军。港人幽默地将选冠军比喻为“选老婆”,不用太漂亮,“最要紧的是贤淑大方”,“亚军是选女朋友”,不妨风情万种,“季军则是选小妹妹”,天真单纯就好。
早几届的港姐选举结果都印证了这一说法,高贵端庄,堪为女性楷模的大家闺秀型佳丽大受欢迎,像第1届冠军孙咏恩,第3届冠军张玛莉,第5届冠军朱玲玲,第7届冠军郑文雅等,都不是艳光四 射的美女,其中朱玲玲被誉为气质最高雅的港姐,后来嫁给霍英东之子霍震霆,开启了港姐嫁入豪门的先例。
本身就见仁见智的美最终成为时代精神的折射物。1973年至1983年这十年间,香港社会风气仍然保守,选美以“德”为先,而“容”次之。直至80年代中后期香港娱乐业空前繁荣,大众才开始不再讳言对姿色的追捧,“电眼美女”李美凤,“最美丽的港姐”李嘉欣等一一出炉,也造就了一个群芳争艳的时代。随后有急智
善应对的“知识女性”成为时代新宠,参选者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1989年的陈法蓉就是第一位有大学学历的选美冠军,除了1990年的袁咏仪和1996年的李珊珊外,此后的冠军都是大学生。而1991年的郭蔼明更是香港选美史上学历最高的港姐,她在美国获得双硕士学位并打算攻读博士。
每位选美冠军的名字都成为香港历史的年鉴书签,她们的脸则成为可供铭记的时代面孔……60年代末,西式快餐店开始在香港营业,吃薯条、鸡腿、汉堡包是一种全新经验,快餐文化对香港人的生活形态产生重大影响。70年代香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日不可无电视”的电视热潮开始形成,第一届香港小姐在电视上诞生。80年代香港电影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超过两万人,年产电影200多部,1984年成龙的《A计划》成为票房奇迹,港姐张曼玉的脸庞在电影中若隐若现,亚姐利智、港姐杨宝玲、袁咏仪,弃选港姐邱淑贞的名字都先后出现在“龙女郎”名单上……
30多年的香港选美见证了一段神话般的香港往事,尽管近年来亚姐选举已经停办,港姐选举也陷入创意匮乏,丑闻不断的两难局面,一个倾城争睹港姐风姿的时代正在离去,但是选美活动仍然代表着香港的光荣过去。
“香港人崇尚选美文化,相信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凤凰卫视“2003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之一的高女士表示,无论何时举办选美活动,总是会引起香港人的关注。香港多年来始终是一个不乏奇迹的地方,港人既信奉“努力就能揾到食”的人生信条,也见惯一夜成名与一夕暴富的故事,无论是选美还是六台彩,都暗暗迎合了港人对于成为时代传奇的渴望。
电视台:神话缔造者
与国外大部分选美活动不同,真正意义上的香港选美一直有着由电视台主办的传统,大众传媒扮演了神话缔造者的角色。《香港小姐竞选决赛》是无线30多年来的常青节目,竞争对手亚视也有相应的《亚洲小姐竞选》节目,但后者的受追捧程度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前者。
香港选美的发展与电视文化的普及休戚相关。选美活动成为无线,亚视两大电视台在激烈争夺局面中的对撼法宝。港姐选举自开办以来,在它的辉煌年代里一直坐拥七成以上的收视率,占尽上风。亚姐选举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到2000年毫无预兆地停办,这十几年间因不断有当选亚姐下海拍三级片而名声不佳被讥为“三级女星摇篮”。为了吸引更多注意力亚视尝试了各种噱头,如1995年取消对入选者的年龄限制,引发争议的宫雪花就是在那一年以47岁的高龄参加选美,从而闯入香港娱乐圈的。又如1998年亚视突发奇想搞起了“香港男士竞选”,可惜港男选举只维持了两届,就与亚姐同归于消亡。
最终打败无线选美的倒不是另一场选美。2001年亚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百万富翁》成为新的收视奇迹,在它的强力竞争下,《香港小姐竞选决赛》的收视率只有不足五成,跌入谷底。
港姐选举在下坡路上却越走越远,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而今已越来越提不起人们的兴趣。不但这几年的港姐素质大不如前,平庸得让人难以记住,选美本身也陷入各种丑闻之中。2002年姿色平平的林敏俐爆冷当选冠军,众声哗然,多次担任港姐决赛司仪的曾志伟更直指港姐选举“有黑幕”。2003年传出“造马”丑闻和“内定”风波,加上无线高层涉入行贿案中,代表港人精神的香港选美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
对于香港选美的衰落原因,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温港成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缺乏创意,他批评道,一直以来的选美都是同一个模式,“女孩子穿得少少的,主持人出来搞搞笑
唱歌跳舞就完了”。
张梓琳:优等生世姐
CITYIN:请用几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自己。
张梓琳,直爽,快人快语。
CITYIN:2008是你的任期,2008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世姐的372天,走访了多少国家和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张梓琳其实在内心深处,我的个性和性格是没有被改变的,因为之前我一直和现在差不多,朋友方面,我当然结交了很多新的朋友,有一些是国际友人,遍布世界各地。现在也会常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但是我的老朋友,关系还是保持得和以前一样亲密,会和我的朋友,和我的中学甚至是小学同学一起聚会,这些都是没有变化的。
CITYIN:世姐让你成熟了不少,我们也了解到你作慈善事业做了很多事,你所参与募集的善款有多少?给我们讲一下你对慈善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了?
张梓琳:肯定是有一些不一样。因为之前,我所能做到而且我想做到的可能只是尽自己的努力,然后去帮助身边的人,或者是只能说尽自己一分微薄之力吧。但是在世界小姐这一年的任期当中,我们世界小姐办公室帮我统计了一下,我总共参与募集善款超过三千万美元,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令我骄傲的数字
而且也令所有人骄傲。据世界小姐办公室说,这已经是创了一个新的纪录。
CITYIN:世界小姐让你有什么改变?
张梓琳:其实我自己觉得,世界小姐并没有成为过我的梦想,我小的时候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在我参加比赛的当时,也是觉得这即使是梦想,也是遥不可及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往那些方面去想,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我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很幸运地成为新一任的世界小姐,这个可能就算是上苍给我的一个赏赐,或者是给我的一些小礼物。
CITYIN:从运动员、品学兼优的学生、模特再到选美冠军,每一人角色你都诠释得很好,下一个角色你将如何定位?
张梓琳:在今后,我也没有给自己立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或者是宏伟的计划,你梓琳一定要成为一个女强人,或者是成功人士,或者是什么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不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首先是踏踏实实走好,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走好每一步,这样的话生活和命运会带给你惊喜。
CITYIN:新中国60年华诞之际,你为此有何准备(或者担任什么任务没以)?
张梓琳:我陆陆续续参加一些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活动。刚参加完北京电视台“2009北京印·时尚大典”启动仪式。
上世纪50年代结婚照只有一寸大小
50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解放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除了国家正规的新闻图片社外,照相馆起步较晚,一般是国营单位,因此穿婚纱和拍婚纱照的人极少。
除了物质条件不允许外,更主要的还是政治环境,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特别是在60年代后,结婚照多是流行穿那种军装
工农装的半寸照片,有点类似如今结婚证上的照片,几乎家家户户挂在墙上的结婚照都是这种类型。这种现象直到80年代后期才得到改观。
上世纪80至90年代千人一面的西装白纱
80年代后期又开始穿上婚纱和西装,到90年代人们结婚都会拍组婚纱照,然后挂在床头,这期间观念的变化是飞跃性的,尤其是结婚时必拍一套婚纱照,一直流行到如今。可惜的是,90年代在盛行婚纱照和艺术照片的同时,化妆技术实在不怎么样,如今看那年代的照片新人化妆后往往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
2000年后
如今的婚纱款式多得没法数,就拿婚纱照来说,今年蹿得最猛的就是个性婚纱照。“那种表情呆板,样式单一的婚纱照已经过时了。”有摄影师说,如今是追求个性的时代。
于是,新人们不再满足温馨类的婚纱照片,不断追求创新,各种另类的结婚照悄然登场,并以其张扬的个性受到新人的青睐
有男女大反串、模仿《午夜凶铃》场景恐怖婚纱照、火辣激情类、搞笑类等,甚至还有人愿意拍裸体婚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观念让人大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