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关学困生的研究成果丰硕,类型多样,但在“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学困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因素的研究成果寥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立为学困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契机和明确的方向。诚然,内因是根本,外因是表现,内外因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抓关键、寻根本,视为上策。当前如何做才能使我们所关注的学困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乐趣,对知识和未来满怀憧憬?这也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既充满期望又需冷静对待的严峻问题。笔者在此建议从内在因素——心理层面着手,研究其心理变化,促其健康快乐成长,现罗列以下几种措施,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融情于教 感性与理性相济
(一)班主任方面
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和掌握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也最多,非常适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可视为学生的守护人。这就要求突出班主任在情感教育中的关键角色,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注重个别谈话艺术。面对各类学困生,班主任须明白和做到这一点,“与青少年学生交往,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坦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如此一来,学困生对班主任敬畏、防范或敌对的心态渐渐消失,愿意与班主任敞开心扉,谈及家庭情况、学习以及个人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正所谓“用关爱开启尘封的心灵,用爱心融化其冰冻的‘心理防线’”。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立。
此外,班主任也可定期家访,及时了解学困生家庭情况、家长思想和学生在家表现,并做记录,加以类比,观察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及表现状况,真正利于学困生健康的心理成长。
(二)科任教师方面
任课教师除了完成平时的教学任务外,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情感教育,不是空洞说教,更不是情感迸发和倾泻,还需科任教师的细心、耐心和宽容心,任课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心倾注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和人格,对于学困生,做到不歧视、不冷落和不嘲讽,反而要给予特殊照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与非学困生同样有回答问题和演板的机会,甚至优先;学习上做到:每节课至少给每位学困生一次发言或锻炼的机会,每天对其说一句鼓励性的话语,每周给学困生一次成功的体验,使之增强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徜徉在爱的海洋里,自由而又快乐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方面
學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变化与其家庭情况和家长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我们在了解学困生心理变化及对其转化的过程中,仅凭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孩子的身心在和谐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才可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因而,对学困生的教育首要在于情感教育,从丰富的精神方面感化学生,引導学生,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端正态度和坚定信心,正确自我定位,这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从小处着眼
首先,加强学困生目的性教育,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从简单的基本的身边小事开始,如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和清洁卫生等具体活动,提出要求,养成习惯,定期检查落实,逐步发展他们的自制力和培养良好的生活品质,其态度目标的培养在无形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多因素合力
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其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涉及祖国和民族的安危。中小学生是一批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维情感处于剧烈变化之中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易出现价值观认同上的被动性,波动性,加之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加重了学生群体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和思想负担,多元文化和观念的交织与碰撞,致使他们无所适从。近些年,对于学校价值观的研究,学者们从开始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逐渐转向关注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上。
我国心理学家左其沛等研究者对520余例问题学生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分析,从产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动因的角度,将问题学生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四个基本类型。这四类特征各不相同,但也有共性:是非观念模糊,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低和学习成绩差,自尊、自傲、自卑、自弃交织,意志薄弱。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在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自我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学困生心理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目前学困生只追求索取、不愿意奉献付出、价值取向偏向功利等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偏差。
无论是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家庭和社会,都是外在因素,都是通过内在因素起作用,内在因素才是关键,外在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同样也不是孤立的,要形成合力。
鉴于此,新课改下价值观目标的养成还需从学困生心理层面着手,从内部挖掘其潜能,这就需要学困生自身冷静思考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外在客观因素的正确引导下,确定目标,增强信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在学习上有兴趣,乐于接受,勇于进取,积极融入班级;在生活上目标明确,乐观自信,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长此以往,学困生就会从消极被动、价值观模糊的情形逐步转化到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和势头。
一、融情于教 感性与理性相济
(一)班主任方面
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和掌握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也最多,非常适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可视为学生的守护人。这就要求突出班主任在情感教育中的关键角色,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注重个别谈话艺术。面对各类学困生,班主任须明白和做到这一点,“与青少年学生交往,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坦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如此一来,学困生对班主任敬畏、防范或敌对的心态渐渐消失,愿意与班主任敞开心扉,谈及家庭情况、学习以及个人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正所谓“用关爱开启尘封的心灵,用爱心融化其冰冻的‘心理防线’”。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立。
此外,班主任也可定期家访,及时了解学困生家庭情况、家长思想和学生在家表现,并做记录,加以类比,观察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及表现状况,真正利于学困生健康的心理成长。
(二)科任教师方面
任课教师除了完成平时的教学任务外,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情感教育,不是空洞说教,更不是情感迸发和倾泻,还需科任教师的细心、耐心和宽容心,任课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心倾注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和人格,对于学困生,做到不歧视、不冷落和不嘲讽,反而要给予特殊照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与非学困生同样有回答问题和演板的机会,甚至优先;学习上做到:每节课至少给每位学困生一次发言或锻炼的机会,每天对其说一句鼓励性的话语,每周给学困生一次成功的体验,使之增强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徜徉在爱的海洋里,自由而又快乐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方面
學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变化与其家庭情况和家长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我们在了解学困生心理变化及对其转化的过程中,仅凭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孩子的身心在和谐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才可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因而,对学困生的教育首要在于情感教育,从丰富的精神方面感化学生,引導学生,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端正态度和坚定信心,正确自我定位,这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从小处着眼
首先,加强学困生目的性教育,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从简单的基本的身边小事开始,如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和清洁卫生等具体活动,提出要求,养成习惯,定期检查落实,逐步发展他们的自制力和培养良好的生活品质,其态度目标的培养在无形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多因素合力
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其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涉及祖国和民族的安危。中小学生是一批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维情感处于剧烈变化之中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易出现价值观认同上的被动性,波动性,加之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加重了学生群体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和思想负担,多元文化和观念的交织与碰撞,致使他们无所适从。近些年,对于学校价值观的研究,学者们从开始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逐渐转向关注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上。
我国心理学家左其沛等研究者对520余例问题学生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分析,从产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动因的角度,将问题学生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四个基本类型。这四类特征各不相同,但也有共性:是非观念模糊,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低和学习成绩差,自尊、自傲、自卑、自弃交织,意志薄弱。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在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自我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学困生心理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目前学困生只追求索取、不愿意奉献付出、价值取向偏向功利等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偏差。
无论是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家庭和社会,都是外在因素,都是通过内在因素起作用,内在因素才是关键,外在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同样也不是孤立的,要形成合力。
鉴于此,新课改下价值观目标的养成还需从学困生心理层面着手,从内部挖掘其潜能,这就需要学困生自身冷静思考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外在客观因素的正确引导下,确定目标,增强信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在学习上有兴趣,乐于接受,勇于进取,积极融入班级;在生活上目标明确,乐观自信,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长此以往,学困生就会从消极被动、价值观模糊的情形逐步转化到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和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