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下学困生成长心理策略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关学困生的研究成果丰硕,类型多样,但在“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学困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因素的研究成果寥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立为学困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契机和明确的方向。诚然,内因是根本,外因是表现,内外因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抓关键、寻根本,视为上策。当前如何做才能使我们所关注的学困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乐趣,对知识和未来满怀憧憬?这也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既充满期望又需冷静对待的严峻问题。笔者在此建议从内在因素——心理层面着手,研究其心理变化,促其健康快乐成长,现罗列以下几种措施,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融情于教 感性与理性相济
  (一)班主任方面
  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和掌握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也最多,非常适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可视为学生的守护人。这就要求突出班主任在情感教育中的关键角色,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注重个别谈话艺术。面对各类学困生,班主任须明白和做到这一点,“与青少年学生交往,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坦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如此一来,学困生对班主任敬畏、防范或敌对的心态渐渐消失,愿意与班主任敞开心扉,谈及家庭情况、学习以及个人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正所谓“用关爱开启尘封的心灵,用爱心融化其冰冻的‘心理防线’”。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立。
  此外,班主任也可定期家访,及时了解学困生家庭情况、家长思想和学生在家表现,并做记录,加以类比,观察学困生的心理变化及表现状况,真正利于学困生健康的心理成长。
  (二)科任教师方面
  任课教师除了完成平时的教学任务外,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情感教育,不是空洞说教,更不是情感迸发和倾泻,还需科任教师的细心、耐心和宽容心,任课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心倾注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和人格,对于学困生,做到不歧视、不冷落和不嘲讽,反而要给予特殊照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与非学困生同样有回答问题和演板的机会,甚至优先;学习上做到:每节课至少给每位学困生一次发言或锻炼的机会,每天对其说一句鼓励性的话语,每周给学困生一次成功的体验,使之增强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徜徉在爱的海洋里,自由而又快乐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方面
  學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变化与其家庭情况和家长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我们在了解学困生心理变化及对其转化的过程中,仅凭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孩子的身心在和谐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才可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因而,对学困生的教育首要在于情感教育,从丰富的精神方面感化学生,引導学生,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端正态度和坚定信心,正确自我定位,这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从小处着眼
  首先,加强学困生目的性教育,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从简单的基本的身边小事开始,如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和清洁卫生等具体活动,提出要求,养成习惯,定期检查落实,逐步发展他们的自制力和培养良好的生活品质,其态度目标的培养在无形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多因素合力
  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其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涉及祖国和民族的安危。中小学生是一批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维情感处于剧烈变化之中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易出现价值观认同上的被动性,波动性,加之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加重了学生群体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和思想负担,多元文化和观念的交织与碰撞,致使他们无所适从。近些年,对于学校价值观的研究,学者们从开始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逐渐转向关注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上。
  我国心理学家左其沛等研究者对520余例问题学生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分析,从产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动因的角度,将问题学生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四个基本类型。这四类特征各不相同,但也有共性:是非观念模糊,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低和学习成绩差,自尊、自傲、自卑、自弃交织,意志薄弱。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在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自我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学困生心理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目前学困生只追求索取、不愿意奉献付出、价值取向偏向功利等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偏差。
  无论是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家庭和社会,都是外在因素,都是通过内在因素起作用,内在因素才是关键,外在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同样也不是孤立的,要形成合力。
  鉴于此,新课改下价值观目标的养成还需从学困生心理层面着手,从内部挖掘其潜能,这就需要学困生自身冷静思考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外在客观因素的正确引导下,确定目标,增强信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在学习上有兴趣,乐于接受,勇于进取,积极融入班级;在生活上目标明确,乐观自信,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长此以往,学困生就会从消极被动、价值观模糊的情形逐步转化到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和势头。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所以,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是否有实效性,关键要看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对于问题、知识点的思考度。最近两年,为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开展了《高中物理思悟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天,就专门来谈谈高中物理课堂以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思悟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期刊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后进生,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熟知的一个群体。他们或是由于父母的离异,心灵的无助,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一落千仗;或是由于家教不严,使他们认为学习无所谓好,无所谓坏,不求进取;或是沉缅于某些兴趣爱好,使他们无心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他们成绩的滑坡,前进步伐的停滞,极有可能误入歧途等等,不能无动于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育部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重视给幼
期刊
随着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作为提高和丰富人们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近年来教育研究和探索实践的重要领域,“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观念也逐渐被普罗大众认同接受,在中小学教育界甚至是全民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阅读的狂潮。阅读对孩子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托尔斯泰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新课标也进一步明确了阅读的重要性
期刊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老师的重要任务。目前,许多教师都认为农村学生的思维不行,没办法培养。只有城里的孩子才好教,我认为不对。农村小孩的思维和城里的小孩的思维是一样的,主要是靠我们老师的培养。现在我来谈谈本人的从事二十多年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育人之路的不易。每带一届学生,我能陪伴他们成长的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素质的培养也包括很多方面,结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每带一届学生,着力培养他们的良好人品、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心和耐心固然很重要,但还必须做好思想工作,有具体可行的班规和给力班委做保
期刊
一、幼儿情绪管理的意义  (一)幼儿的情绪  幼儿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思维系统。幼儿对事物的反应根植于本身的认知, 成人不应该以自己的看法或判断来否定幼儿的情绪反应。 成人应站在幼儿的立场, 接纳幼儿的情绪反应,以此来进入幼儿的情绪世界。理解欣赏幼儿的情感就意味着帮助孩子达到自由,不再使压力和困境成为他们行为的出发点。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情感自然健康发展,而且也是对他们未来
期刊
本人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扎根于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历经过多所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改变校风校貌的重担。担任学校领导十年来,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教职工3人,学生四十多人,师生人数也比较少,但不能因小而放松管理,特别是校长的自身管理更要严于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以教师为本,关爱教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自我
期刊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它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种领域,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信息媒体、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应用INTERNET互联网等,无一不是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如潮水源源流入我們的生活。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教
期刊
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只注重教学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卫生”的问题长期存在,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现代心理卫生中最受重视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心理卫生。因为,这个阶段是奠定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基礎时期。就学校来说,心理卫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青少年的指导,还必须从影响他们发展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课堂的教法、作业的适量和布置乃至教师和家长的沟通等等的一切方面来考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