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股又一次熊冠全球。其中,深成指以19.64%的跌幅位居全球主要股指跌幅之首,沪指跌幅位居第二。
2016年中国股市再度垫底全球股市涨幅,引发市场巨大质疑和一些解读,但《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股市之所以垫底全球,但不同以往,2016年暴跌不是简单的IPO扩容和再融资疯狂,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解读更为重要。
最差的2016
2016年,除富时意大利、富时马来西亚等个别指数略有下跌外,全球主要市场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俄罗斯RTS指数涨幅超过50%,夺得全年的涨幅冠军宝座;印度则是2016年的大黑马,NIFTY指数以本币计上涨已逾20%夺得第二。美股方面,全年上涨逾13%,标普500全年上涨逾9%,纳指全年上涨逾7%,且连续五年上涨。
从全年表现看,沪指全年累计下跌12.31%,深成指下跌19.64%,中小板指下跌22.89%,创业板指重挫27.71%。A股市值全年蒸发2.33万亿元,有持仓的股民人均浮亏4.6万元。
2016年的熊市或许从年初的下跌就已经注定。最悲惨的1月熔断,千股跌停,两次触动熔断机制,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创业板暴跌8.21%,中小板暴跌8.2%。这一暴跌引发了整个亚太地区连锁暴跌。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A股2016年跌幅比较大,这与新股的扩容加速也有一定关系,持续扩容使市场上涨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中发行了大批量的新股,市场供给大增,而很多新上市的股票估值一步到位,并在解禁期满后原始股东套现压力加大,场内存量资金难以向上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全年,40家上市公司股票遭“腰斩”,全年累计跌幅超过50%。而且,不少股价遭“腰斩”的公司恰恰正来自前景备受看好的朝阳产业。如腾信股份(跌幅57.44%)、奥飞娱乐(跌幅56.04%)、中文在线 (跌幅55.91%)、朗玛信息(跌幅55.69%)和光环新网(跌幅55.17%),它们都来自传媒行业。兆日科技和天玑科技(跌幅59.23%)、美亚柏科(57.76%)来自计算机行业。金亚科技(跌幅58.91%)和富春通信(跌幅56.86%)则来属于通信行业。
海内外财经媒体在回顾2016年股市时,几乎都用了“A股全球表现最差,人民币兑美元连续3年贬值表现亚洲垫底”做标题。有海外财经媒体以“中国市场记分牌上2016年的数字可不怎么好看”为题,对中国资本市场作了如下的小结:人民币创下1994年以来最大跌幅,股市创下2011年以来最大跌幅,债市回报率降至3年最低,还出现了资本市场最大的凶兆:股汇债三杀。
2016年A股表现欠佳,那么,个人投资者的盈亏情况到底如何呢?
2016年里赚得最多的一位股民,全年盈利5100万元,但同时,一位亏损最多的股民,全年亏损5074万元。虽然股市不是零和游戏,但身处其中的股民有赚有亏却是一种很难摆脱的命运。
此外,大数据还显示,资金量越大的股民亏得越少,资金量越少的散户,亏得越多。资金量1000万元以上的超大户,2016年亏损幅度最小,收益率为-1.7%;资金量在100万~1000万元的大户,收益率为-3.4%;资金量在50万元~100万元的中户,收益率为-3.3%,资金量在10万~50万的小户,收益率为-3%,就是说,资金量10万元以上的股民,2016年的亏损率在1%~3%,亏损幅度都不大。但是,10万元以下的散户,收益率为-11.1%,亏损幅度大大超过中大户。
IPO创新高
虽然2016年A股表现欠佳,但是却拿下了“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称号。
梳理一下2016年的新股发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以来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IPO数量创五年来新高。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有数据显示,2016年A股公司通过定增和配股合计募资9571.89亿元。如果加上IPO所募集到的1488.5亿元,2016年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共圈走1.33万亿元,据了解,这一融资规模不仅是2010-2013年四年的总和,更创出了历史新高。
当然,目前的新股发行基本上都是按“需”融资。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投项目需要多少资金,新股IPO时都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如今的市场,再也没有出现原先的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盛况”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低发行市盈率和较低的发行价格,因此,每家发行募集的资金额度都不大,而这显然是上轮IPO改革后的结果。
新年刚刚开始,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还是延续着去年年底开始的加速度的表现。有市场机构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2017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
市场能够承受吗?
此前因为股市的低迷,新股发行曾多次暂停,个中的代价不能说不大,教训不能说不深刻。无论是暂停新股IPO,还是新股发行“莫名”提速,都不是一个正常市场的正常表现。新股发行,需兼顾直接融资与市场的承受度、投资者的接受度,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如今,新股发行提速会不会压跨大盘就成了市场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多年来,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到A股发行上市,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期盼。然而,待企业成功上市之后,估值以及融资规模得以爆发式增长,大股东身价也水涨船高。而后,待限售股解禁期到来之际,却迎来一轮轰轰烈烈的减持套现潮;更有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回避减持解禁限制,而选择了提前辞职来规避政策监管。由此一来,恰恰体现出市场“脱实向虚”的趋势,而这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弊大于利。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A股将面临严峻的原始股解禁压力,解禁市值高达1.16万亿元。其中,二月份解禁压力最大,解禁市值达到2118.01亿元。这其中,“清仓式”减持甚至成了常态化的现象,给A股市场走势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一方面是融资、再融资力度的高居不下,且拿下了“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称号;另一方面,则是股市减持套现压力不减,而每年每月密集的减持套现行为,也给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压力。显然,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功能得不到重视,反而融资功能却持续发力,由此也导致了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失衡发展,而股市“熊冠全球”“牛短熊长”的根源也就找到了。
2016年中国股市再度垫底全球股市涨幅,引发市场巨大质疑和一些解读,但《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股市之所以垫底全球,但不同以往,2016年暴跌不是简单的IPO扩容和再融资疯狂,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解读更为重要。
最差的2016
2016年,除富时意大利、富时马来西亚等个别指数略有下跌外,全球主要市场呈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俄罗斯RTS指数涨幅超过50%,夺得全年的涨幅冠军宝座;印度则是2016年的大黑马,NIFTY指数以本币计上涨已逾20%夺得第二。美股方面,全年上涨逾13%,标普500全年上涨逾9%,纳指全年上涨逾7%,且连续五年上涨。
从全年表现看,沪指全年累计下跌12.31%,深成指下跌19.64%,中小板指下跌22.89%,创业板指重挫27.71%。A股市值全年蒸发2.33万亿元,有持仓的股民人均浮亏4.6万元。
2016年的熊市或许从年初的下跌就已经注定。最悲惨的1月熔断,千股跌停,两次触动熔断机制,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创业板暴跌8.21%,中小板暴跌8.2%。这一暴跌引发了整个亚太地区连锁暴跌。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A股2016年跌幅比较大,这与新股的扩容加速也有一定关系,持续扩容使市场上涨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中发行了大批量的新股,市场供给大增,而很多新上市的股票估值一步到位,并在解禁期满后原始股东套现压力加大,场内存量资金难以向上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全年,40家上市公司股票遭“腰斩”,全年累计跌幅超过50%。而且,不少股价遭“腰斩”的公司恰恰正来自前景备受看好的朝阳产业。如腾信股份(跌幅57.44%)、奥飞娱乐(跌幅56.04%)、中文在线 (跌幅55.91%)、朗玛信息(跌幅55.69%)和光环新网(跌幅55.17%),它们都来自传媒行业。兆日科技和天玑科技(跌幅59.23%)、美亚柏科(57.76%)来自计算机行业。金亚科技(跌幅58.91%)和富春通信(跌幅56.86%)则来属于通信行业。
海内外财经媒体在回顾2016年股市时,几乎都用了“A股全球表现最差,人民币兑美元连续3年贬值表现亚洲垫底”做标题。有海外财经媒体以“中国市场记分牌上2016年的数字可不怎么好看”为题,对中国资本市场作了如下的小结:人民币创下1994年以来最大跌幅,股市创下2011年以来最大跌幅,债市回报率降至3年最低,还出现了资本市场最大的凶兆:股汇债三杀。
2016年A股表现欠佳,那么,个人投资者的盈亏情况到底如何呢?
2016年里赚得最多的一位股民,全年盈利5100万元,但同时,一位亏损最多的股民,全年亏损5074万元。虽然股市不是零和游戏,但身处其中的股民有赚有亏却是一种很难摆脱的命运。
此外,大数据还显示,资金量越大的股民亏得越少,资金量越少的散户,亏得越多。资金量1000万元以上的超大户,2016年亏损幅度最小,收益率为-1.7%;资金量在100万~1000万元的大户,收益率为-3.4%;资金量在50万元~100万元的中户,收益率为-3.3%,资金量在10万~50万的小户,收益率为-3%,就是说,资金量10万元以上的股民,2016年的亏损率在1%~3%,亏损幅度都不大。但是,10万元以下的散户,收益率为-11.1%,亏损幅度大大超过中大户。
IPO创新高
虽然2016年A股表现欠佳,但是却拿下了“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称号。
梳理一下2016年的新股发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以来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IPO数量创五年来新高。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有数据显示,2016年A股公司通过定增和配股合计募资9571.89亿元。如果加上IPO所募集到的1488.5亿元,2016年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共圈走1.33万亿元,据了解,这一融资规模不仅是2010-2013年四年的总和,更创出了历史新高。
当然,目前的新股发行基本上都是按“需”融资。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投项目需要多少资金,新股IPO时都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如今的市场,再也没有出现原先的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盛况”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低发行市盈率和较低的发行价格,因此,每家发行募集的资金额度都不大,而这显然是上轮IPO改革后的结果。
新年刚刚开始,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还是延续着去年年底开始的加速度的表现。有市场机构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2017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
市场能够承受吗?
此前因为股市的低迷,新股发行曾多次暂停,个中的代价不能说不大,教训不能说不深刻。无论是暂停新股IPO,还是新股发行“莫名”提速,都不是一个正常市场的正常表现。新股发行,需兼顾直接融资与市场的承受度、投资者的接受度,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如今,新股发行提速会不会压跨大盘就成了市场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多年来,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到A股发行上市,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期盼。然而,待企业成功上市之后,估值以及融资规模得以爆发式增长,大股东身价也水涨船高。而后,待限售股解禁期到来之际,却迎来一轮轰轰烈烈的减持套现潮;更有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回避减持解禁限制,而选择了提前辞职来规避政策监管。由此一来,恰恰体现出市场“脱实向虚”的趋势,而这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弊大于利。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A股将面临严峻的原始股解禁压力,解禁市值高达1.16万亿元。其中,二月份解禁压力最大,解禁市值达到2118.01亿元。这其中,“清仓式”减持甚至成了常态化的现象,给A股市场走势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一方面是融资、再融资力度的高居不下,且拿下了“史上第一融资年”的称号;另一方面,则是股市减持套现压力不减,而每年每月密集的减持套现行为,也给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压力。显然,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功能得不到重视,反而融资功能却持续发力,由此也导致了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失衡发展,而股市“熊冠全球”“牛短熊长”的根源也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