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的确立,企业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进一步增强,因而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会计学教学当中。合作研究性教学有多种模式,本文只探讨以研究课题为载体,以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为手段的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会计学教学当中的应用问题,希望对会计教育工作者能有所启发。
合作研究性教学;会计学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57-02
会计学是一门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随着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的确立,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进一步增强,而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后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根据经济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独立地进行会计判断。为此,会计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合作研究性教学(下文简称为“研究性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特定的研究主题为载体,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会计学教学当中。研究性教学有多种模式,本文只探讨以课题为载体,以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为手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会计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动因
(一)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与研究性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在会计学教学过程导入研究性元素,是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会计学科不断在细化,已经由最初学的会计学细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会计滨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由传统的会计核算扩展到会计控制、会计分析等。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他们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学习。有一首英语格言讲得好:“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研究性教学正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使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自觉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端,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所要所有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提升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可以计提折旧,那么为什么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就不可以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是否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引导学会善于发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攻取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评价标准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一般不注重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而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所以,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应当引入一些非定量的指标,如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小组发言的积极性等,采用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二)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会计课题,就有必要组建课题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学术争论,使学生取得“突破性“的学习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
(三)课内讲授与课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的教学任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要求以学习研究为手段。因此,研究性教学必须以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为平台,其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会计实务作为研究问题的支点。因此,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出教室,为课题研究收集材料。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般说来,会计学研究性教学模式依次由课堂教学(大班教学)、选定课题、学习研究、成果展示(小班讨论)和学习评价等五个阶段组成。
(一)大班教学
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一定的会计学知识的积累和对理论体系的宏观把握的基础之上,它是学生发现问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则不可发现问题,更不可能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发现新知识,最终难以形成相应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之前,要通过其他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大班授课主要讲授知识的背景、关键的知识点,它是提纲式的,要为学生的学习研究留有余地。
(二)选定课题
研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选定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课题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优劣。课题应当具有研究的价值,要有较好的开放性,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或者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课题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并通过大量的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一般以容易引发争论的重要知识点作为研究课题为宜。例如:“会计人员与领导意见不一,会计该怎么办。”该问题是学生熟知而又难以解决的,可以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刺激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禀赋得以充分的展现。就会计学而言,研究性课题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实验性课题和描述性课题(或称调查性课题)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依靠图书和报刊杂志资料,通过实验设计来实现研究目的;后者更多是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逻辑推理等手段,用事实论证课题并实现研究目的的课题。
(三)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是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研究为基础,结合小组合作研究,对选定的课题展开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合理性,从而达到研究性教学的目换,每个学生都应当以课题目标为导向,制定周密的研究方案。以“会计信息质量”教学为例,其研究目标应该包括(1)界定会计信息质量概念;(2)明确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准则当中的地位;(3)明确各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4)掌握利用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学习方案应该包括:(1)分组拟定学习提纲;(2)查阅文献资料;(3)分析、归纳、整理、提炼自己的观点,按组完成研究报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指点研究方向、创设研究条件、提供背景知识、控制教学进度、进行激励评价等。
(四)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既是研究性教学的总结阶段,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成果展示是由各个研究小组推选的代表在小班课堂上进行主题发言,展示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和交流,反思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激发小组成员继续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欲望。
(五)学习评价
与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学生学习后可量化的评价结果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重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因为如上所述,研究性教学通过课题这一载体,为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建起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并通过课题研究和探索,使学生重新认识所学习过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新的知识。所以,研究性学习成果是难以量化的,这也就决定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进行评价的价标准要多元化,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除了指导教师之外,学生和企业界会计专业人士也可以参与评价。当然,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每个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及其对小组研究成果所做的贡献,力求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学生之间的互评对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张斌.会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J].教育与现代化,2010,(02).
[2]王丽波.会计学专业应用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平台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1,(08).
[3]曹娟.关于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学,2002,(06).
合作研究性教学;会计学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57-02
会计学是一门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随着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的确立,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进一步增强,而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后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根据经济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独立地进行会计判断。为此,会计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合作研究性教学(下文简称为“研究性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特定的研究主题为载体,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会计学教学当中。研究性教学有多种模式,本文只探讨以课题为载体,以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为手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会计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动因
(一)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与研究性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在会计学教学过程导入研究性元素,是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会计学科不断在细化,已经由最初学的会计学细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会计滨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由传统的会计核算扩展到会计控制、会计分析等。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他们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学习。有一首英语格言讲得好:“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研究性教学正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使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自觉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端,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所要所有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提升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可以计提折旧,那么为什么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就不可以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是否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引导学会善于发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攻取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评价标准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一般不注重研究成果本身的价值,而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所以,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应当引入一些非定量的指标,如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小组发言的积极性等,采用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二)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会计课题,就有必要组建课题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学术争论,使学生取得“突破性“的学习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
(三)课内讲授与课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的教学任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要求以学习研究为手段。因此,研究性教学必须以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为平台,其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会计实务作为研究问题的支点。因此,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出教室,为课题研究收集材料。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般说来,会计学研究性教学模式依次由课堂教学(大班教学)、选定课题、学习研究、成果展示(小班讨论)和学习评价等五个阶段组成。
(一)大班教学
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一定的会计学知识的积累和对理论体系的宏观把握的基础之上,它是学生发现问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则不可发现问题,更不可能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发现新知识,最终难以形成相应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之前,要通过其他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大班授课主要讲授知识的背景、关键的知识点,它是提纲式的,要为学生的学习研究留有余地。
(二)选定课题
研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选定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课题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优劣。课题应当具有研究的价值,要有较好的开放性,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或者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课题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并通过大量的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一般以容易引发争论的重要知识点作为研究课题为宜。例如:“会计人员与领导意见不一,会计该怎么办。”该问题是学生熟知而又难以解决的,可以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刺激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禀赋得以充分的展现。就会计学而言,研究性课题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实验性课题和描述性课题(或称调查性课题)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依靠图书和报刊杂志资料,通过实验设计来实现研究目的;后者更多是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逻辑推理等手段,用事实论证课题并实现研究目的的课题。
(三)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是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研究为基础,结合小组合作研究,对选定的课题展开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合理性,从而达到研究性教学的目换,每个学生都应当以课题目标为导向,制定周密的研究方案。以“会计信息质量”教学为例,其研究目标应该包括(1)界定会计信息质量概念;(2)明确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准则当中的地位;(3)明确各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4)掌握利用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学习方案应该包括:(1)分组拟定学习提纲;(2)查阅文献资料;(3)分析、归纳、整理、提炼自己的观点,按组完成研究报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指点研究方向、创设研究条件、提供背景知识、控制教学进度、进行激励评价等。
(四)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既是研究性教学的总结阶段,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成果展示是由各个研究小组推选的代表在小班课堂上进行主题发言,展示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和交流,反思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激发小组成员继续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欲望。
(五)学习评价
与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学生学习后可量化的评价结果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重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因为如上所述,研究性教学通过课题这一载体,为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建起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并通过课题研究和探索,使学生重新认识所学习过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新的知识。所以,研究性学习成果是难以量化的,这也就决定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进行评价的价标准要多元化,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除了指导教师之外,学生和企业界会计专业人士也可以参与评价。当然,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每个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及其对小组研究成果所做的贡献,力求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学生之间的互评对于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张斌.会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J].教育与现代化,2010,(02).
[2]王丽波.会计学专业应用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平台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11,(08).
[3]曹娟.关于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学,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