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IY是“Do It Yourself” 的英文缩写,兴起于近几年,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今天我们想探讨的是如何利用DIY这一观念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步快车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缺憾:
一、标准化太多,个性化缺少
“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全能制动、外力制动”是上海建民学校校长程红兵对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的概括。学校之间没有差别,学校也就没有了个性。我们学校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数是别人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多。我们的校风不是我们原创的,既然连教风、校风都不是我们原创的,真正属于我们原创的校园文化又在哪里呢?
二、功利性太浓,真实性缺失
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同样承担育人的功能,但学校文化建设大多数不是由学生说了算,也不是由教师说了算,甚至大多数学校领导也不能参与到学校环境建设中。比如我们学校有个校园气象台,据说是上级某个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在我校找个地方兴建的。这本是件好事,至少学生多了一个科普基地。可惜这个校园气象台自从初期动工成型之后再也无人问津。更有甚者,这个所谓的校园气象台在标注学校坐标时竟然出现了“东经199°”的字样。唉,真是误人子弟!
三、应景性太强,育人功能弱
不少基层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外在推力来自上级部门的检查督促。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检查要求,校园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就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从育人的角度,我们认为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各种差错,而这些差错误导了学生认知,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比如我们学校橱窗中《四书》简介中标点不规范,寓言故事题目写错了。寓言本来的题目应该是“曲突徙薪”,结果被写成了“曲突徒薪”。这个错误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纠正。所有这一切说明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出发点不是从育人功能出发,着眼点也不在影响人、造就人。
基于这样的现状,DIY思潮给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不走寻常路——创建特色学校必由之路。
学校避免走“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建设的窘境。“不走寻常路”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也是特色学校创建必备的思路。学生的思维的活跃的,通过DIY活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放手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的个性张扬源于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可以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物态文化建设,如:学校橱窗中可以由不同班级学生轮流主办,在学校走廊、教室内、宿舍内外都可以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制度文化建设动力源于学生。现在名扬全球的“55条班规”,每一条都是源于学生,都是为了学生。我们制度文化建设也应该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思路。班会课、运动会、文艺活动的主角也应该回归学生。
启示之二:我的地盘我做主——回归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有人说:DIY,因为人们的需要而存在。开动大脑,用你的双手去创造,这是DIY的最高境界。只要想的到,就能做的到,这就是DIY精神的体现!DIY的理念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令你放松身心,去感受我们身边一切美丽的事物。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通过学生DIY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既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学生精神诉求的一种途径,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依恋之情。DIY不需要许多钱,但可以达到许多钱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一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如此。徐州有所小学——汉王小学,凡是学生走过的地方就是连厕所里都摆上了图书,这是源于学生的需要。更大的特色在于他们校园每一处文化建设都有学生的手迹,因为他们走的特色之路就是书法特色学校。上海建民学校校长程红兵在学校教学楼设计以及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都从不同的渠道征求学生意见。
启示之三:做回我自己——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文化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学校是学生生活精神家园,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能够更多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关注学生情感诉求、服务学生的精神需要。只有着眼学生需求的文化建设,才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人宣称,DIY的口号就是:做回我自己。DIY的理念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令你放松身心,去感受我们身边一切美丽的事物。也有人认为:DIY的目的一是要培养“DIY”能力,开发智商与心灵潜力,提高学习能力;二是要开发创新与独立见解性的思维,提升工作能力;三是要通过“DIY”过程,忘记烦恼,修复心理创伤。从上述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汉王学校做到这一点,他们校园里没有丢失过一本书。
DIY不只是一种思潮,更是一种价值取向;DIY不只是文化,更是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教师育人、家长育人,根本还是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育人,也就是育人DIY。
目前,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步快车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缺憾:
一、标准化太多,个性化缺少
“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全能制动、外力制动”是上海建民学校校长程红兵对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的概括。学校之间没有差别,学校也就没有了个性。我们学校给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数是别人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多。我们的校风不是我们原创的,既然连教风、校风都不是我们原创的,真正属于我们原创的校园文化又在哪里呢?
二、功利性太浓,真实性缺失
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同样承担育人的功能,但学校文化建设大多数不是由学生说了算,也不是由教师说了算,甚至大多数学校领导也不能参与到学校环境建设中。比如我们学校有个校园气象台,据说是上级某个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在我校找个地方兴建的。这本是件好事,至少学生多了一个科普基地。可惜这个校园气象台自从初期动工成型之后再也无人问津。更有甚者,这个所谓的校园气象台在标注学校坐标时竟然出现了“东经199°”的字样。唉,真是误人子弟!
三、应景性太强,育人功能弱
不少基层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外在推力来自上级部门的检查督促。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检查要求,校园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就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但从育人的角度,我们认为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各种差错,而这些差错误导了学生认知,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比如我们学校橱窗中《四书》简介中标点不规范,寓言故事题目写错了。寓言本来的题目应该是“曲突徙薪”,结果被写成了“曲突徒薪”。这个错误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纠正。所有这一切说明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出发点不是从育人功能出发,着眼点也不在影响人、造就人。
基于这样的现状,DIY思潮给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不走寻常路——创建特色学校必由之路。
学校避免走“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建设的窘境。“不走寻常路”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也是特色学校创建必备的思路。学生的思维的活跃的,通过DIY活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放手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的个性张扬源于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可以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物态文化建设,如:学校橱窗中可以由不同班级学生轮流主办,在学校走廊、教室内、宿舍内外都可以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制度文化建设动力源于学生。现在名扬全球的“55条班规”,每一条都是源于学生,都是为了学生。我们制度文化建设也应该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思路。班会课、运动会、文艺活动的主角也应该回归学生。
启示之二:我的地盘我做主——回归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有人说:DIY,因为人们的需要而存在。开动大脑,用你的双手去创造,这是DIY的最高境界。只要想的到,就能做的到,这就是DIY精神的体现!DIY的理念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令你放松身心,去感受我们身边一切美丽的事物。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通过学生DIY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既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学生精神诉求的一种途径,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依恋之情。DIY不需要许多钱,但可以达到许多钱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一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如此。徐州有所小学——汉王小学,凡是学生走过的地方就是连厕所里都摆上了图书,这是源于学生的需要。更大的特色在于他们校园每一处文化建设都有学生的手迹,因为他们走的特色之路就是书法特色学校。上海建民学校校长程红兵在学校教学楼设计以及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都从不同的渠道征求学生意见。
启示之三:做回我自己——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文化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学校是学生生活精神家园,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能够更多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关注学生情感诉求、服务学生的精神需要。只有着眼学生需求的文化建设,才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有人宣称,DIY的口号就是:做回我自己。DIY的理念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令你放松身心,去感受我们身边一切美丽的事物。也有人认为:DIY的目的一是要培养“DIY”能力,开发智商与心灵潜力,提高学习能力;二是要开发创新与独立见解性的思维,提升工作能力;三是要通过“DIY”过程,忘记烦恼,修复心理创伤。从上述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汉王学校做到这一点,他们校园里没有丢失过一本书。
DIY不只是一种思潮,更是一种价值取向;DIY不只是文化,更是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教师育人、家长育人,根本还是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育人,也就是育人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