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跃勇,这个曾经端着无数人艳羡的“铁饭碗”的教师,下海后以一家狭小的书屋起家,做成了全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在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中,同所有与自己一样怀揣理想的人们一起,完成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华丽转身”。
试水:为不安分的心而上路
1985年,自曲阜师范大学毕业的潘跃勇在众人的羡慕与啧啧称赞中,跨进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当老师,端起了“铁饭碗”。一晃9年而过,潘跃勇从普通班主任升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然而他慢慢地感到,“平稳的教书生活不是自己要的那种生活”,他需要更加广阔的天地实现自我价值。
1994年,“官运”将至副校长的他走出校门,辞职下海,到济宁市纺织品总厂“打工”,做办公室主任。这是潘跃勇第一次与市场经济“亲密接触”。然而,1998年,在全国纺织品行业“关、停、并、转”的大规模调整中,纺织品总厂停产,潘跃勇下岗了。一向活跃的他陷入了人生中最深的一个低谷,经常去书店借书消愁。
借助于书而回归平静的潘跃勇,慢慢从书中发现了“黄金屋”。当时,整个济宁只有一家新华书店,个体书店也不多,根本无法满足210多万市民的需求,同时书店服务、图书品种等都远远跟不上读者的需求。“开一家服务好、品质高的书店”,这个现在看来几乎决定了潘跃勇一生事业发展轨迹的想法,正在他脑海中越发清晰起来。病中的父亲把自己的3000元积蓄交到潘跃勇手中,不日,济宁市教育学院、济宁市图书馆附近学校密集的地方,又多了一间面积20几平米的书屋。
一个月下来,潘跃勇一算账,居然亏损了1000多元。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到了自己手里都不畅销了。他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
潘跃勇又一次投入到市场调查之中,才发现自己的读者多是周边学生,大多囊中羞涩,更喜欢到店里“蹭书”,虽然市图书馆就在咫尺,却因为书籍陈旧、开馆时间短而不受学生欢迎。于是,他尝试着从各地方收购旧书,拿到自己店里出租,不想大受欢迎。
进行了跟进调查后,结果更令他吃惊而兴奋:济宁的读书环境堪称贫瘠,在这座近千万人口的城市中,只有一所市级图书馆、8所县级图书馆,平均86万人一所公共图书馆。同时这些图书馆藏书少且旧书所占比重大、更新慢,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强劲的读书求知。市党政机关、院校、大企业的图书阅览室也不容乐观,实际使用率极低。而有关资料则明确显示,市场愈发达,经济愈繁荣,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更新的渴求愈强烈。国家信息部也透出信息:下个世纪,文化娱乐产业将是投资的十大热点之一,是新兴的“朝阳产业”。
搏击:兄弟俩的“鸿门宴”
“我要办一家图书馆!”潘跃勇的野心又一次被激起,这条鲁西南汉子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次“博弈”。
图书馆向来姓“公”不姓“私”,这是众所周知的。“怎样办图书馆”的问题将潘跃勇抛向困惑的十字路口。
不出潘跃勇所料,因为国家从来没有明确政策允许私人创办图书馆,当地文化局、工商局不敢办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国家也从来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私人办图书馆”,潘跃勇以此为借口来回游说文化局、工商局,最后,主管部门在经营范围里做了一点变动,允许潘跃勇经营图书馆业务。潘跃勇第一次坐上了“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很多人因此戏称潘跃勇创办的图书馆是“书店升级版”。
执照有了,潘跃勇还面临一系列的具体问题:至少要比小书店大十几倍的场地;足够数量的书;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他已经为心中的图书馆画好了蓝图:投资80万元左右办一座比较像样的图书馆,力争在一年时间里吸引来1万人,通过办阅览证,按每个阅览证60元的价格来算,可收进60万元;又因为图书馆吸引的人比较多,客流量有保障,如果再经营卖书业务,应该也会有不菲的收入。“这样,一年之内实现持平应该没有问题;如果第二年阅览证数量有所增加,就将有较好的利润。”
也许当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时,必有一系列的考验与磨砺。在场地、执照等问题全部解决之时,潘跃勇原本说服的两个朋友突然撤资。闻知此时,潘跃勇当时心凉了半截。但是,图书馆还是要做,否则就对不起江东父老。
潘跃勇想拿自家一处门面房的房契在银行作抵押贷款,而母亲死活不同意。于是,趁着母亲去江苏走亲戚,潘跃勇在自家摆了一桌酒菜宴请弟弟。席间,兄弟俩推心置腹,潘跃勇趁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弟弟的思想工作。事隔多年,兄弟俩还时常想起当年的艰辛,而此则被潘跃勇戏称为“鸿门宴”。
在弟弟的“保密”下,潘跃勇瞒着母亲将房契抵押,从银行贷款30万元,开始了破釜沉舟的一搏。
1999年11月1日,潘跃勇的“科教图书馆”在济宁市潘家大楼正式开馆。在济宁这片曾经诞生过孔子、孟子、曾子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古老土地上,新中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悄然诞生。
愿景:把图书馆带进市场
“科教图书馆”使中国图书馆业这个市场经济下唯一完全坚持计划经济的领域,第一次推开尘封的窗,透进市场经济的新鲜气息。
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到书,潘跃勇打出了“一天一毛钱,拥有一家图书馆”的口号。就像潘跃勇最初预期的一样,生意十分火爆。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营就将押在银行的房契拿了回来。一时间,“到潘跃勇的图书馆看书休闲去”成了济宁市民的口头禅。
面对如潮的好评和图书馆日日爆满的喜人场面,潘跃勇十分清醒。他知道自己要坚守一条,就是对待读者要保持持久的绝对的诚信,“先有社会效益,才有经济效益;先有人气,才有财气”,这个至今还备受争议的商业理念,在潘跃勇心里从未动摇。到2002年3月,潘跃勇的图书馆已在山东省曲阜、济宁、菏泽等地相继成立了8家连锁图书馆。图书由原来的5万册发展到20万册,各类报刊300余种,音像资料3万余套,固定读者1万人左右。
在科教图书馆模式逐渐成功的时候,一个更大、也更大胆的计划在潘跃勇心中酝酿成型:“我要把科教图书馆开遍全国,让3亿中国青少年拥有自己的图书馆。”
2002年9月,潘跃勇应邀进京参加北京国家图书馆加盟连锁会议。期间,他从报纸上获悉《北京市图书馆管理条例》已获通过,《条例》第11条正是“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或者以捐赠资金、文献信息资料、设备等形式资助图书馆事业发展。”民营图书馆可以依法进入图书馆领域了!这立刻牵动了潘跃勇敏感的神经,“这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 要进北京”。当年创业的冲动又一次涌起,他举着那张报纸径直跑到北京市文化局。当时的黄处长接待了他,听了他的想法后热情地说:“你是第一个响应我们这个政策的!欢迎你来北京,我们一定大力支持。”《条例》定于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潘跃勇提前一个月就赶到北京,他要以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身份挥师北上,将图书馆总部搬到北京,在全国建立第一家最大的民营连锁图书馆。
潘跃勇将200多万元的全部家身投入其中,花了几天时间跑遍北京二环、三环、四环周边为图书馆选址,最终在石景山区选定了一个社区旁边的房子。2003年春节,潘跃勇冒雪来到北京,开始筹办、装修和装饰,“我要在全国建100个图书馆”。潘跃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决心,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筹办过程中,潘跃勇又历经周折,因“非典”侵袭而找不到装修队,他就亲自带领员工搞装修。3个月后,“非典”疫情接近尾声时,崭新的科教图书馆总部亮相京城。
2003年8月19日,潘跃勇终身难忘。北京首家民营股份制图书馆、中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正式开业。潘跃勇为图书馆取名为“科教图书馆”,并非馆藏全部为科教图书,而是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
这一次,潘跃勇仍旧将图书馆定位于社区,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和居民身边的文化休闲场所。为方便读者,图书馆每天开馆14个小时,延长了服务时间,坚持多品种、少数量、大众化的原则,以文化、历史、哲学等社科类为主,并为学生配置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和卡通读物。良好的读书环境、人性化的设置、管理和服务,科教图书馆再一次征服了北京的百姓,很多学生放学后就到图书馆做作业,做完作业就找书看,自觉读书的习惯不知不觉地养成了。
“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我热衷图书馆,不是为了钱。我觉得图书馆是古代书院的延伸,无数伟人都是在图书馆中成长起来的,图书馆是圣地。”在潘跃勇看来,开办图书馆就是传播精神、思想和文明。“每当看到年轻人在我的图书馆里静静地翻书,我心里的高兴都难以形容,那是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的成功。”潘跃勇说得很动情,似乎是用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来说的。
当年谁也不曾想到,中国第一个敢闯民营图书馆禁区的竟是一个年仅30岁、靠摆书摊起家的落魄打工仔。然而潘跃勇自己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觉得自己从小就是个不甘服输的人,或许是因为名字里“潘(攀)、跃、”三个“倔强”的字,他总是希望自己能努力证明自己。
而今,当图书馆事业走向正轨之后,潘跃勇又将目光聚焦在同为“朝阳产业”的幼儿教育产业上。他有一个独特的理念:判断一个幼儿园的水准,就去跟园长交谈。一个园长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幼儿园的质量。为此,他决心要创办国内第一家幼儿园园长大学,以学位制和非学位制双向的形式,对幼儿园园长和有志于开办幼儿园的人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这次他希望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能更多有识之士的加盟。
现在,连锁民营图书馆和高端幼儿园俨然是潘跃勇的两驾马车,驱使这个年已不惑,却一辈子热衷读书、关注教育、思维活跃的人不停地策马前行。
试水:为不安分的心而上路
1985年,自曲阜师范大学毕业的潘跃勇在众人的羡慕与啧啧称赞中,跨进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当老师,端起了“铁饭碗”。一晃9年而过,潘跃勇从普通班主任升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然而他慢慢地感到,“平稳的教书生活不是自己要的那种生活”,他需要更加广阔的天地实现自我价值。
1994年,“官运”将至副校长的他走出校门,辞职下海,到济宁市纺织品总厂“打工”,做办公室主任。这是潘跃勇第一次与市场经济“亲密接触”。然而,1998年,在全国纺织品行业“关、停、并、转”的大规模调整中,纺织品总厂停产,潘跃勇下岗了。一向活跃的他陷入了人生中最深的一个低谷,经常去书店借书消愁。
借助于书而回归平静的潘跃勇,慢慢从书中发现了“黄金屋”。当时,整个济宁只有一家新华书店,个体书店也不多,根本无法满足210多万市民的需求,同时书店服务、图书品种等都远远跟不上读者的需求。“开一家服务好、品质高的书店”,这个现在看来几乎决定了潘跃勇一生事业发展轨迹的想法,正在他脑海中越发清晰起来。病中的父亲把自己的3000元积蓄交到潘跃勇手中,不日,济宁市教育学院、济宁市图书馆附近学校密集的地方,又多了一间面积20几平米的书屋。
一个月下来,潘跃勇一算账,居然亏损了1000多元。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到了自己手里都不畅销了。他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
潘跃勇又一次投入到市场调查之中,才发现自己的读者多是周边学生,大多囊中羞涩,更喜欢到店里“蹭书”,虽然市图书馆就在咫尺,却因为书籍陈旧、开馆时间短而不受学生欢迎。于是,他尝试着从各地方收购旧书,拿到自己店里出租,不想大受欢迎。
进行了跟进调查后,结果更令他吃惊而兴奋:济宁的读书环境堪称贫瘠,在这座近千万人口的城市中,只有一所市级图书馆、8所县级图书馆,平均86万人一所公共图书馆。同时这些图书馆藏书少且旧书所占比重大、更新慢,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强劲的读书求知。市党政机关、院校、大企业的图书阅览室也不容乐观,实际使用率极低。而有关资料则明确显示,市场愈发达,经济愈繁荣,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更新的渴求愈强烈。国家信息部也透出信息:下个世纪,文化娱乐产业将是投资的十大热点之一,是新兴的“朝阳产业”。
搏击:兄弟俩的“鸿门宴”
“我要办一家图书馆!”潘跃勇的野心又一次被激起,这条鲁西南汉子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次“博弈”。
图书馆向来姓“公”不姓“私”,这是众所周知的。“怎样办图书馆”的问题将潘跃勇抛向困惑的十字路口。
不出潘跃勇所料,因为国家从来没有明确政策允许私人创办图书馆,当地文化局、工商局不敢办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国家也从来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私人办图书馆”,潘跃勇以此为借口来回游说文化局、工商局,最后,主管部门在经营范围里做了一点变动,允许潘跃勇经营图书馆业务。潘跃勇第一次坐上了“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很多人因此戏称潘跃勇创办的图书馆是“书店升级版”。
执照有了,潘跃勇还面临一系列的具体问题:至少要比小书店大十几倍的场地;足够数量的书;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他已经为心中的图书馆画好了蓝图:投资80万元左右办一座比较像样的图书馆,力争在一年时间里吸引来1万人,通过办阅览证,按每个阅览证60元的价格来算,可收进60万元;又因为图书馆吸引的人比较多,客流量有保障,如果再经营卖书业务,应该也会有不菲的收入。“这样,一年之内实现持平应该没有问题;如果第二年阅览证数量有所增加,就将有较好的利润。”
也许当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时,必有一系列的考验与磨砺。在场地、执照等问题全部解决之时,潘跃勇原本说服的两个朋友突然撤资。闻知此时,潘跃勇当时心凉了半截。但是,图书馆还是要做,否则就对不起江东父老。
潘跃勇想拿自家一处门面房的房契在银行作抵押贷款,而母亲死活不同意。于是,趁着母亲去江苏走亲戚,潘跃勇在自家摆了一桌酒菜宴请弟弟。席间,兄弟俩推心置腹,潘跃勇趁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弟弟的思想工作。事隔多年,兄弟俩还时常想起当年的艰辛,而此则被潘跃勇戏称为“鸿门宴”。
在弟弟的“保密”下,潘跃勇瞒着母亲将房契抵押,从银行贷款30万元,开始了破釜沉舟的一搏。
1999年11月1日,潘跃勇的“科教图书馆”在济宁市潘家大楼正式开馆。在济宁这片曾经诞生过孔子、孟子、曾子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古老土地上,新中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悄然诞生。
愿景:把图书馆带进市场
“科教图书馆”使中国图书馆业这个市场经济下唯一完全坚持计划经济的领域,第一次推开尘封的窗,透进市场经济的新鲜气息。
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到书,潘跃勇打出了“一天一毛钱,拥有一家图书馆”的口号。就像潘跃勇最初预期的一样,生意十分火爆。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营就将押在银行的房契拿了回来。一时间,“到潘跃勇的图书馆看书休闲去”成了济宁市民的口头禅。
面对如潮的好评和图书馆日日爆满的喜人场面,潘跃勇十分清醒。他知道自己要坚守一条,就是对待读者要保持持久的绝对的诚信,“先有社会效益,才有经济效益;先有人气,才有财气”,这个至今还备受争议的商业理念,在潘跃勇心里从未动摇。到2002年3月,潘跃勇的图书馆已在山东省曲阜、济宁、菏泽等地相继成立了8家连锁图书馆。图书由原来的5万册发展到20万册,各类报刊300余种,音像资料3万余套,固定读者1万人左右。
在科教图书馆模式逐渐成功的时候,一个更大、也更大胆的计划在潘跃勇心中酝酿成型:“我要把科教图书馆开遍全国,让3亿中国青少年拥有自己的图书馆。”
2002年9月,潘跃勇应邀进京参加北京国家图书馆加盟连锁会议。期间,他从报纸上获悉《北京市图书馆管理条例》已获通过,《条例》第11条正是“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或者以捐赠资金、文献信息资料、设备等形式资助图书馆事业发展。”民营图书馆可以依法进入图书馆领域了!这立刻牵动了潘跃勇敏感的神经,“这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 要进北京”。当年创业的冲动又一次涌起,他举着那张报纸径直跑到北京市文化局。当时的黄处长接待了他,听了他的想法后热情地说:“你是第一个响应我们这个政策的!欢迎你来北京,我们一定大力支持。”《条例》定于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潘跃勇提前一个月就赶到北京,他要以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身份挥师北上,将图书馆总部搬到北京,在全国建立第一家最大的民营连锁图书馆。
潘跃勇将200多万元的全部家身投入其中,花了几天时间跑遍北京二环、三环、四环周边为图书馆选址,最终在石景山区选定了一个社区旁边的房子。2003年春节,潘跃勇冒雪来到北京,开始筹办、装修和装饰,“我要在全国建100个图书馆”。潘跃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决心,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筹办过程中,潘跃勇又历经周折,因“非典”侵袭而找不到装修队,他就亲自带领员工搞装修。3个月后,“非典”疫情接近尾声时,崭新的科教图书馆总部亮相京城。
2003年8月19日,潘跃勇终身难忘。北京首家民营股份制图书馆、中国第一家民营图书馆正式开业。潘跃勇为图书馆取名为“科教图书馆”,并非馆藏全部为科教图书,而是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
这一次,潘跃勇仍旧将图书馆定位于社区,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和居民身边的文化休闲场所。为方便读者,图书馆每天开馆14个小时,延长了服务时间,坚持多品种、少数量、大众化的原则,以文化、历史、哲学等社科类为主,并为学生配置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和卡通读物。良好的读书环境、人性化的设置、管理和服务,科教图书馆再一次征服了北京的百姓,很多学生放学后就到图书馆做作业,做完作业就找书看,自觉读书的习惯不知不觉地养成了。
“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我热衷图书馆,不是为了钱。我觉得图书馆是古代书院的延伸,无数伟人都是在图书馆中成长起来的,图书馆是圣地。”在潘跃勇看来,开办图书馆就是传播精神、思想和文明。“每当看到年轻人在我的图书馆里静静地翻书,我心里的高兴都难以形容,那是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的成功。”潘跃勇说得很动情,似乎是用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来说的。
当年谁也不曾想到,中国第一个敢闯民营图书馆禁区的竟是一个年仅30岁、靠摆书摊起家的落魄打工仔。然而潘跃勇自己却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觉得自己从小就是个不甘服输的人,或许是因为名字里“潘(攀)、跃、”三个“倔强”的字,他总是希望自己能努力证明自己。
而今,当图书馆事业走向正轨之后,潘跃勇又将目光聚焦在同为“朝阳产业”的幼儿教育产业上。他有一个独特的理念:判断一个幼儿园的水准,就去跟园长交谈。一个园长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幼儿园的质量。为此,他决心要创办国内第一家幼儿园园长大学,以学位制和非学位制双向的形式,对幼儿园园长和有志于开办幼儿园的人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这次他希望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能更多有识之士的加盟。
现在,连锁民营图书馆和高端幼儿园俨然是潘跃勇的两驾马车,驱使这个年已不惑,却一辈子热衷读书、关注教育、思维活跃的人不停地策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