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障壁岛-潟湖型成陆过程及对今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启示r—纪念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第四纪地质调查与研究转入海岸带方向40年

来源 :华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l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980年代中期为界,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第四纪冰川与地层学为主,后一阶段则逐渐转为海岸带地学调查与研究.本文简要回顾了历经全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第二阶段的泥质海岸带地层学、年代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以及在服务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接着,通过对渤海湾中全新世以来海退过程中的“障壁岛-潟湖成因”假说的论证,介绍一个从地学基础研究向战略性应用研究“转化”的具体案例.基于对海面变化、海面标志点的地层学内涵、地貌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消除现代人为抽取地下水引起的下沉后,渤海湾的校正相对海平面变化带位于全球冰融水等效海面变化带内、或比后者稍高,说明区域性均衡掀升可以抵消局地新构造和沉积自压实二者共同造成的下沉,使得近7 ka以来研究区海退过程中的陆地地表长期处于潮间带海水的影响之下,这成为该地区形成“障壁岛-潟湖体系”的前提条件.(2)牡蛎礁平原的岭地与贝壳堤平原的泥质堤相同,它们可被称为“泥质堤”,与贝壳堤同属从潮间带发育起来的障壁岛型古海岸线.贝壳堤-泥质堤与堤后潟湖(及潟湖型洼地),共同构成了渤海湾“障壁岛-潟湖体系”.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勾勒并订正了贝壳堤-泥质堤古海岸线、潟湖(及潟湖型洼地)的时空分布.(3)最大海侵边界与具明显凸起地貌特征的最老古海岸线(最老贝壳堤-泥质堤)之间的宽达~30~100 km、距今~7~4.7(3.5)ka的低地,应属于第一期“古潟湖类洼地”;此后,随着不断向海推进的、逐渐年轻的多道贝壳堤-泥质堤障壁岛岸线的形成,在它们向陆一侧相应出现逐渐年轻的多期潟湖洼地环境.这种周期性的反复,成为渤海湾“沧海变桑田”的基本特征.(4)尽管这个过程被近两个世纪以来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掩盖,但面对21世纪海面上升以及局地环境现状(保有高程偏低、地面下沉、潜水位与含水层顶板反倾等),本文预测障壁岛-潟湖特征将重新凸显:例如围海造陆区块-沿海堤坝共同构成的人工岸线向陆一侧的面积广大的原始潟湖地貌景观的湿地特征将可能进一步加强.虽然当前的“海岸带绿色屏障带”布局契合本文揭示的障壁岛-潟湖自然过程,但仍应从地质历史发展的角度,予以重新审视,以使中长尺度的规划具有更为科学、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北斗系统由于其广覆盖、高精度定位和高安全性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电网实际业务需求积极探索北斗系统在能源时空管理及信息安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电网运行中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国家电网在规划、基建、运检、营销和调度等业务领域不断挖掘探索北斗与电力业务融合.分析北斗在电力系统中基建领域、运检领域和调度领域的应用,通过电力行业北斗时空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北斗系统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基本形成北斗电力行业产业发展格局,树立北斗系统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典范.
文章通过对敦化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长斜井开挖过程的描述,总结定向钻法精准开挖先导孔的关键技术,定向钻为反井钻提供高精度导孔,反井钻利用自身强大的扭力和拉力,开挖出大直径导井.斜井大井扩挖采用精准放线、辅助导向、样架控制、装药控制和加强通风等措施,从技术、方法和管理上下功夫,斜井扩挖的超欠挖程度得以有效控制.特长斜井精准开挖技术的应用,保证人员安全和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对同类长斜井开挖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大学图书馆座位数量有限,大多数图书馆自习室座位资源紧张、座位利用率低与占座现象严重.为提高座位的使用效率,优化阅览室的学习环境,设计出一种基于Python技术的Django框架以及Vue框架开发的图书馆座位自习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前后分离式的方法开发Web应用模式,设计入座、确认座位与退座等基本功能.管理员可以针对某个学生的不良表现进行禁止学习操作和恢复操作,从而更好地管理图书馆的学习环境.
为了探索环的同调性质,分别研究了当可交换环上可逆模的投射盖是阿丁的、J(R)是诣零根、每个正则模是有限长度的等情形下环的半局部性;得到了各情形下相应环的同调性质;给出了连通环在半局部化条件下的一个刻画,即半局部环R为连通环当且仅当R的有限生成投射模均为稳定自由模.
构建一类具有阶段结构的强制治疗网络游戏成瘾者的传播模型,利用再生矩阵方法确定模型的基本再生数,研究网络游戏无瘾平衡点和网络游戏成瘾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并证明当基本再生数R0≤1时网游无瘾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网络游戏成瘾平衡点唯一存在.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验证相关结果及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针对藏文图像文本识别在Android系统上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模型(CBAM-LeNet-5)的藏文图像文本识别方法,并采用Android平台研发了APP,实现印刷体藏文文本图像预处理、字丁分割以及识别等功能.经实验,改进后的网络模型比传统的LeNet-5模型识别率提高了2.36个百分点,表明CBAM-LeNet-5模型的有效性.
考察了有限群的可解性.首先,考虑减少极大子群的个数,即从所有的极大子群弱化到所有的c-极大子群(指数是合数的极大子群),并分析了c-极大子群的迹的幂零性质和次正规性质对群的可解性的影响.其次,对于特殊的素因子集合 π(π=π(G/E),其中E可表示群G最大可解正规子群S(G),或者最大的超可解正规子群U(G),或者最大的幂零正规子群F(G)),运用局部化手段,又将迹的幂零性质推广至 π-幂零性质,描述了可解群的结构.最终得到了关于可解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推广了已有的结果.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麻粒岩带被认为是古元古代造山带,晋冀蒙相邻地区的高压麻粒岩和超高温变质岩吸引了国内外早前寒武纪地质学家的目光.本文以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重新厘定了华北克拉通中北部的构造单元,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阴山新太古代岩浆弧(阴山地块)、乌拉山-大青山古元古代再造杂岩带(Pt1)、凉城深熔花岗岩带(Pt1)、天镇-怀安再造杂岩带(Pt1)和五台新太古代岛弧带.梳理了古元古代造山带三个构造单元的地层系统和主要构造热事件,认为乌拉山-大青山古元古代再造杂岩带和天镇-怀安再造杂岩带在物质组成和构造热事件记
近年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铀矿团队依托于一系列调查评价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在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大规模成矿作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中国北方具备优越的砂岩型铀成矿地质背景,砂岩型铀矿体多产在红黑岩系过渡的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滨相等灰色砂体中,垂向分布、耦合产出的“红-黑岩系”为大规模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先决背景.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控制.盆地的跌宕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沉积地层的空间展布,其间形成的构造斜坡带也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跌宕构造运动引发盆内大规模潜水流动,是导致大规模砂
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支流巴河流域的“寨上遗址”,从考古挖掘所获得的石器和陶器来判断,在该遗址上存在大致6000~2800 a B.P.的新石器到西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迹,随后迅速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掩埋.本文从上覆沉积物的厚度、宏观特征、所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背景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成因问题.初步认为:寨上遗址古文化层上部覆盖的沉积物应属于河流泛流沉积物,在2800 a B.P.前后异常的气候条件下,区域突发特大暴雨引发了特大泥流洪灾,古人类聚落先民由此遇难或者摧毁居所,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迁往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