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做好“接口”,构建思维台阶
做“接口”的过程,就是教师善于在有疑处释疑的过程。中学政治课教学是常识教学,知识体系相对不完整。因此,在很多课文学习中,学生存在着知识理解上的难点和盲点。教师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些难点、盲点,并作出必要的“稀释”,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机械意义上的,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因为机械记忆而增加,学习效率也因此而降低。因此,做好“接口”,稀释难点,在新旧知识间建立思维台阶,是学生增进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举措。然而,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好“接口”,如何在新旧知识间建立桥梁,如何找到真正需要“稀释”的难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比如,现阶段我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关于这一问题,教材讲了三点理由:(1)生产力状况决定的,(2)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市场经济的要求。讲第一点原因时不用另设“接口”,而讲第二点原因时则必须加设“接口”,因为讲第一点时,教材已有上位概念,即生产决定分配,教师只需点拨,学生自然懂得了生产力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的多样性。而讲第二点时,教材并没有出现“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性质”这一上位概念,因而学生无法理解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性质这一结论。因此,这里必须把这一上位概念作为“接口”补充进去,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以起到“稀释”的作用,否则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机械记忆。
有时候,从单个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并不存在理解的困难,似乎不必教师做“接口”,但从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强调知识灵活运用的角度看,恰恰需要做“接口”。如讲新中国的民族关系时,教材提到了几个问题:民族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什么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民族共同繁荣又为什么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这些问题从单个看,只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理解并不太困难,但在讲授上述问题时,如果能坚持应用前言已学过的上位概念“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则学生不仅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加深,而且使这些新习得的知识统摄于这个“一般”原理下,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也便于知识的巩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在学生的“临近发展区”设置“接口”,以使学生达到最佳思维状态。这虽然做起来很难,但应当作为我们做“接口”的原则来追求。
二、留下“缺口”,创设思维时空
密度问题、“教学密度”,从词义上讲就绝对不是越密越好,而应做到“疏密有度”。因为教学密度过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被挤压。那么,“度”的界限是什么?一个教师不应该以自己有多少知识来决定讲多少,而应该以学生接受多少来决定讲多少。我们通常所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全部倒下去,学生不一定就有一杯水;有一桶水的目的是让教师能进行最佳的知识组合,使输出和知识更能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
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反对“满堂灌”的所谓“高密度”教学,应做到“疏密有度”。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1)“满堂灌”的教法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心理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即使学生勉强全都听完了,也是“听”而不“思”。(2)“满堂灌”的教法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疏密有度”留下空白点,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即政治课课堂教学上留有“缺口”,包括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教学内容上留有问题。
所谓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是指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的时间,又要留下积极发言、积极动手练习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质量。
所谓教学内容上留有问题,主要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善于设置问题,留下一定的空隙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填补内容空白。做好“接口”,要求教师具有“有疑处设疑”的本领。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留有“缺口”,善于“有疑处设疑”,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增强课堂思维强度的有效途径。
三、符合“胃口”,确保思维质量
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是主要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必须以学生的接受为前提。在政治课教学中,所谓符合学生的“胃口”,即要求教师的教能使学生有兴趣学,能唤醒其学习动机,即解决愿不愿意学的问题。我们做好“接口”,制作思维台阶,留下“缺口”,创设思维空间的目的正在于此。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只是面向大多数学生,而且是面向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完全地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每一个学生的“胃口”,仅有以上所说的几只“口”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集体授课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为此,做到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相结合,做好“扶优补差”工作,对于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城县第四中学)
做“接口”的过程,就是教师善于在有疑处释疑的过程。中学政治课教学是常识教学,知识体系相对不完整。因此,在很多课文学习中,学生存在着知识理解上的难点和盲点。教师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些难点、盲点,并作出必要的“稀释”,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机械意义上的,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因为机械记忆而增加,学习效率也因此而降低。因此,做好“接口”,稀释难点,在新旧知识间建立思维台阶,是学生增进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举措。然而,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好“接口”,如何在新旧知识间建立桥梁,如何找到真正需要“稀释”的难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比如,现阶段我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关于这一问题,教材讲了三点理由:(1)生产力状况决定的,(2)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市场经济的要求。讲第一点原因时不用另设“接口”,而讲第二点原因时则必须加设“接口”,因为讲第一点时,教材已有上位概念,即生产决定分配,教师只需点拨,学生自然懂得了生产力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的多样性。而讲第二点时,教材并没有出现“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性质”这一上位概念,因而学生无法理解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性质这一结论。因此,这里必须把这一上位概念作为“接口”补充进去,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以起到“稀释”的作用,否则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机械记忆。
有时候,从单个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并不存在理解的困难,似乎不必教师做“接口”,但从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强调知识灵活运用的角度看,恰恰需要做“接口”。如讲新中国的民族关系时,教材提到了几个问题:民族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什么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民族共同繁荣又为什么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这些问题从单个看,只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理解并不太困难,但在讲授上述问题时,如果能坚持应用前言已学过的上位概念“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则学生不仅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加深,而且使这些新习得的知识统摄于这个“一般”原理下,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也便于知识的巩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在学生的“临近发展区”设置“接口”,以使学生达到最佳思维状态。这虽然做起来很难,但应当作为我们做“接口”的原则来追求。
二、留下“缺口”,创设思维时空
密度问题、“教学密度”,从词义上讲就绝对不是越密越好,而应做到“疏密有度”。因为教学密度过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被挤压。那么,“度”的界限是什么?一个教师不应该以自己有多少知识来决定讲多少,而应该以学生接受多少来决定讲多少。我们通常所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全部倒下去,学生不一定就有一杯水;有一桶水的目的是让教师能进行最佳的知识组合,使输出和知识更能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
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反对“满堂灌”的所谓“高密度”教学,应做到“疏密有度”。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1)“满堂灌”的教法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心理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即使学生勉强全都听完了,也是“听”而不“思”。(2)“满堂灌”的教法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疏密有度”留下空白点,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即政治课课堂教学上留有“缺口”,包括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教学内容上留有问题。
所谓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是指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的时间,又要留下积极发言、积极动手练习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质量。
所谓教学内容上留有问题,主要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善于设置问题,留下一定的空隙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填补内容空白。做好“接口”,要求教师具有“有疑处设疑”的本领。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留有“缺口”,善于“有疑处设疑”,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增强课堂思维强度的有效途径。
三、符合“胃口”,确保思维质量
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学生的学是主要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必须以学生的接受为前提。在政治课教学中,所谓符合学生的“胃口”,即要求教师的教能使学生有兴趣学,能唤醒其学习动机,即解决愿不愿意学的问题。我们做好“接口”,制作思维台阶,留下“缺口”,创设思维空间的目的正在于此。
当然,我们的教学不只是面向大多数学生,而且是面向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完全地使我们的教学符合每一个学生的“胃口”,仅有以上所说的几只“口”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集体授课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为此,做到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相结合,做好“扶优补差”工作,对于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城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