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油田某FPSO解脱与回接作业

来源 :船海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点系泊系统作为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STP(水下转塔生产系统)形式单点在中国南海海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介绍STP形式单点海上解脱与回接作业,结合工程实例,采用“T”形布置控制平面运动精度,同时制定多艘拖船指挥协调的优化方案,可缩短海上作业时间,达到油田提前复产,降低工程整体投入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木质纤维素原料乙醇发酵残留物的产甲烷能力,以汽爆预处理狼尾草高底物乙醇发酵全残留物为底物进行两相厌氧消化产甲烷,同时分析其甲烷相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酸化反应器中主要产物是丁酸和乙酸,纤维素转化率和VS去除率分别为89.0%和85.3%。酸化产物在甲烷相反应器中被有效降解,获得的平均甲烷浓度和平均甲烷产率分别为69.09%和298.5 L/kg COD。Geobacter是产甲烷反应器中的主要细菌,乙酸型产甲烷菌在原始接种物中占优势。然而,随着有机负荷的提升,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的富集优势逐渐明显
为实现油菜秸秆收-储-运过程与沼气发酵有效结合,对比研究不同处理方式(造粒、切段、粉碎)的产能特性。结果表明:造粒处理可促进厌氧消化过程对半纤维素的降解,降解率可达20%;累积产气量在发酵后第17天达总累积产气量的90%,分别较切段和粉碎提前3 d和2 d;原料产气率为116.88 mL/g·VS,较切段和粉碎高31.50%和18.66%;分析3种处理模式的工程运行能耗,造粒较切段和粉碎处理的净产能分别高13.98%和11.6%。
为研究生物质中K元素迁移对其水热碳化过程的影响,将脱灰谷子秆分别负载KCl和HCOOK,开展水热碳化实验并结合水热焦特性表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150~300℃、240 min反应条件下,负载HCOOK的脱灰谷子秆水热焦产率从65.1%降至20.0%,均低于同温度下谷子秆水热焦产率,而负载KCl的脱灰谷子秆水热焦产率在高于240℃时呈现不同于前者的变化趋势,逐渐接近谷子秆水热焦产率;2种负载钾盐的水热焦碳质量分数在210℃时均稍高于谷子秆水热焦碳质量分数,而300℃时正好相反;负载KCl的脱灰谷子秆
采用浸渍法制备Ni10/γ-Al2O3、Ni5-Fe5/γ-Al2O3和Fe10/γ-Al2O3催化剂,研究各催化剂对月桂酸甲酯的加氢脱氧(HDO)性能。通过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和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对制得的催化剂和前驱体进行表征,证实双金属催化剂中形成NiFe合金且其有助于提高催化性能,阐明Ni与Fe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Fe物种
针对海上油气生产设施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对海上油气生产处理设施现场在用防爆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归类,结合GB3836系列标准及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相关要求,提出防爆电气设备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研究分层岩土各层各异的热物性对管群区域整体换热效率的影响,基于有限长线热源理论,考虑岩土分层现象和管群条件,建立并验证管群分层传热解析模型,同时引入区域热效率(Ei)这一无量纲数作为管群换热特性评价指标。与管群均质模型的区域热效率、进出口温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行2000 h后,管群分层模型的Ei比均质模型低10.3%,且Ei的下降速度相差近6倍,而Ei的下降导致进出口温差最高减少13%。对管群整体进行逐层换热分析发现:在固定4 m间距下,热扩散系数最大的土层其每延米换热量减少37.4%,而热扩散
为了减少连续进料的湿式厌氧发酵工程产沼液量和出料热量损失,在50 L连续进料的湿式厌氧发酵装置中模拟实验研究长期回流沼液对牛粪厌氧发酵工程的影响,在中温(37±1)℃条件下研究不同沼液回流比例(0%、30%、40%、50%、60%)时日产气量、甲烷体积分数、pH值、SCOD含量和氨氮含量变化,并通过动力学分析回流对甲烷生产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回流比例为40%的试验组在回流阶段日产气量逐渐升高并在108 d后趋于稳定,在试验周期内最高日产气量为62.45 L,容积产气率为1.39 L/L,与回流比例为0%
针对渤海某油田生产水处理系统在用气浮选器装置使用过程中溶气效果不佳、携油不彻底等问题,在对现有气浮选器内部结构、微气泡发生装置、溶气水制备系统以及气源的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进气压力、进气流量、气浮循环泵回流水量下的处理效果测试,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最佳运行工况。改造后气浮选器的运行状况表明,其溶气水制备系统运行状态良好,达到了其设计的溶气状态,可保障生产水处理系统的水质达标。
以某加注船对某超大型集装箱船加注LNG燃料为例,从安全角度,基于HAZID方法对其进行危险场景辨识、评估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认为,加注船和受注船发生碰撞、加注软管发生破裂、集装箱掉落等场景风险较大,应采取限定作业的环境条件、划分加注限制区域等措施控制风险。
针对自升式平台就位下放桩腿至海底时,桩靴与海底可能发生触底碰撞,造成桩腿、桩靴等结构损坏,影响平台安全的问题,为防止桩靴与海底的撞击力过大,通常限制作业环境条件。以某平台为例,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莫里森方程,采用频域方法研究就位过程中桩腿下放至接近海床时平台的水动力响应,考虑3种不同海况,以RAO分析结果为基础,参照模拟靶谱法与刚体运动特性完成频-时域转换,获得桩靴底部垂向速度的最大值。基于显式动力分析方法,建立桩腿-桩靴-地基的有限元模型,选取3种海洋地基,以垂向速度最大值为数值模拟的动力因素,对碰撞过程